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1977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2.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docx

蔡司镜头大全蔡司主义

蔡司镜头大全

bullcai 2006.6.2

蔡司,这个创造了无数传说的光学巨人,在制作了一大批具有极高水准的高端产品的同时,对其低端产品仍然保持一丝不苟的态度。

有蔡司以后,享受超高成像质量不再是富人俱乐部的专利。

一支P50/1.7足以让你一窥摄影的精彩世界,仅仅千余元的P45/2足以和价格几倍于它的镜头抗衡!

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生产厂商,一分钱一份货本无可厚非,但是蔡司做到了一分钱三分货。

一下是本人对蔡司的不负责任的狂想,取名蔡司主义。

喜欢的色友不妨进来多看两眼,不喜的朋友尽可以嗤之以鼻,嘟囔一句烧糊了的发烧友

Y/C口单反镜头

DistagonT*25mmF2.8

Distagon取名于Distance(距离),和Gonio(角度)。

由于SLR的特有的反光镜结构,所以不得不增加法兰距离,由ErhardGlatzel博士(同时也是Hologon的设计者)设计。

在Distagon的家族里有D16,D15,D18,D21,D25,D28和D35等。

这支Distagon25/2.8被称为“素人好きなレンJn7;”,行家里手的最爱!

那谁谁,大师寇德卡不就是就是用D25吗!

D25/2.8,早在Contarex时代就存在的老设计,80度的视角,仅仅比26mm稍微大一点点。

奇了怪了,视角和D28mmF2.8相近,光圈也一般大,相比之下D28mm还要锐利一些,可偏偏就要贵出近一倍的价钱?

如果评论一张作品仅仅限于锐度的话,那么就说明你还处于初级阶段:

P一幅油画,凑到跟前看,仅仅是一笔一笔的油彩而已,后退几步以后它才是艺术。

D25在光圈圈开时画面中央超过220pl/m的解像度,由中心至周边解像度渐次下降。

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创造出它特有的立体感,适合人文题材的拍摄。

实际上蔡司的D18,D25,D28都存在[像场面弯曲]的情况,但是在蔡司的神来之笔下,却创造出它独特的魅力,不得不佩服这位光学巨人才华!

D25的光圈收到F8的时候,周边的解像度和反差大幅度改善,又是拍风景的好头。

此头暗部层次丰富,不死白不死黑,动态范围大,用于黑白摄影时,随着光圈大小不同,成像的立体感迥异,令人玩味。

摄影家筑地仁在谈到D25/2.8的时候曾经说过,如果蔡司只让他选三支的话,那么这支D25/2.8一定是三套马车中的一套!

DistagonT*28mmF2

这是一支很老的镜头,那在手上你有可能会误认为它是一支中长焦。

最短摄影距离24cm,和Distagon35/1.4一样,有专门为近摄校正用的浮动镜片。

被摄影家折戸收入他的专著《蔡司神话的传说》中。

有着欧洲油画般的色彩,在蔡司的三支28mm镜头(Biogon28/2.8,Distagon28/2.8)里面它的色彩应该是首屈一指!

与此同时它的动态范围也是最广的,具有超高的细节成像。

黎明前的天空,昏暗的街角都是展示它功力的绝好战场。

论实力说不定还在Distagon35/1.4之上。

如果说Planar是温文尔雅的妙龄女子的话,那么Distagon28/2就应该是力猛刀沉的征西大将军!

DistagonT*28mmF2.8

人们常说28mm是广角的起点,又是终点。

比如21mm,16mm等轻而易举地就能表现出超广角的冲击力。

而28mm就不一样,更加接近人眼的视角,玩它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技巧。

D28/2.8成像比较接近它的同门兄弟Biogon28mmF2.8,在像场中央的解像度甚至还要略高一些,另外25cm的最短对焦距离也是B28/2.8无法比拟的。

在折戸的《zeiss神话的继承》里有几幅D28/2.8的样片。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在京都清水寺拍的夜景。

从价格上来讲绝对算不上顶级的D28/2.8,却能把黑暗中木纹刻画的清清楚楚!

不得不令人赞叹:

zeiss无弱旅!

Zeiss头经常产产停停,但是对D28/2复出的声音却并不是不是那么响亮,或许是D28/2.8的表现过于出色吧。

DistagonT*35mmF1.4

D35/1.4是文武全才的完美主义者!

作为35mm,是世界上第一支使用非球面镜片,为当时对非球面镜片效果还疑神疑鬼的工业设计界打了一针强心针。

1.4的光圈,1:

5的放大倍率,在焦内和焦外做到完美平衡的Distagon。

F1.4既是实用光圈,微光下既有超高表现,人常说放大出来的作品有中幅的风格。

一镜走天涯几乎就是用来专门形容这支头的。

F1.4拍出来的散景让你仿佛是中焦所为,收小光圈又能获得超广角的效。

用一句定性的话来讲,它是一支具有空间切取功能的广角。

明明是广角,拍出来的成像却有Planar的柔风,对于喜爱35mm视角的朋友来讲这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铭镜,对于还不太适应35mm视角的朋友来讲,我说这是一支超越35mm的怪物。

在摄影爱好者当中专门为这支35mm而更换门庭的大有人在。

PCDistagonT*35mmF2.8

Contax唯一的一支移轴镜头,一直都由德国生产,定价也高达40万日元!

这支镜头的MTF和Distagon35/1.4极为相似,但是由于要保证移轴以后的成像质量,像场却要大很多!

一般镜头的MTF范围只到22.5mm,而PCDistagon却大到30mm以上!

在18mm处D35/1.4的MTF即表现出下降的趋势,而PC-D35/2.8却仍然保持平直,表现在画质上的话,就是边边角角都无比锐利!

充分满足了建筑摄影的需要!

PC-D35提供了365度,各方向可移轴1cm。

加上相应的机位移动的话,还可以玩有趣的拼接,以35mm镜头的超高加工精度,在加上拼接以后的画幅,一举超过中画幅相机的成像,满足巨幅放大的要求!

PlanarT*50mmF1.7

蔡司镜中最廉价的一支,成像的风格和P55mmF1.2有些相似,是蔡司镜中的优等生之一。

和他的兄长P50/1.4相比,除了在光圈小半档,最短对焦距离略长以外,几乎找不出任何缺点(做工可能塑料一些)。

但是他绝对不是为了填补产品线而生产的“狗头”。

因为对焦比P50/1.4容易而被广泛的好评。

在色彩方面比他的兄长略微素雅一些。

对于初心者来讲是最值得推荐的。

毕竟“味道”这个东西是很难品位的。

PlanarT*50mmF1.4

1896年,由天才数学家PaulRudolph设计,双高斯结构,取名Planar,为平坦之意,是现在所有标准镜头的鼻祖。

而这支Planar50mmF1.4,是蔡司镜头里水最深的一支,Planar的代表作,被称为“标准镜头的帝王”,超过人的眼睛,“黑中有黑,白中有白”......无数的赞美之辞,但是完好他需要足够的技量--毕竟是帝王,不是任何人都能够驾驭的。

说道他水深,应为他的成像虽批次号的不同变化实在太多。

正式成品镜头里面就有6个版本,再加上以57*****开头的试做版(光圈叶片有8枚,比现在的MMJ的叶片形状还要好看),林林总总令人眼花缭乱。

总的来讲,58*****,59*****,60*****这几个批次的镜头中的一部分,(传说镜片都是由德国运到日本的,而且是非环保玻璃,含有大量的过渡金属)在成像上焦内锐利,焦外柔美和新的MM镜相比对背景的“溶解度”是不一样的(对不起在这里用上溶解度这个词)。

这种迷人的“溶解度”对喜欢玩散景的人可是说是无法抗拒的。

于是就有了买了,卖;卖了,买这样反反复复的过程。

从表现上来讲582****到583****之间的镜头表现尤其突出。

最近一段时间日本yahooauction上这个批次的镜头价格持续走高,应该和这个不无关系。

但是也有不法之徒老瓶灌新酒,用老的镜身套上新的镜头出售,所以这支镜头是最难玩的。

相反如果不追求最大光圈的表现的话,那么那个批号的镜头都一般无二。

另外想玩好这个镜头还有一个瓶颈。

那就是对焦。

contax的机身对焦屏做的出色的只有RTSII,其他的(包括RTSIII)都很难发挥蔡司大光圈头的实力。

但是RTSII的配件已经全部告罄,无法做维护,现在下手RTSII风险相当大。

目前的最佳选择是为RTSIII另配talberg对焦,如果能够在取景器上配以倍率放大用的MagP就%^#@!

S-PlanarT*60mmF2.8

S代表的是SpecialPurpose,也就是特殊用途的意思。

S-planar一共有两只,一支是S-Planar100mmF4,只能接皮腔使用;另外一支就是S-planar60mmF2.8。

S-planar自90年代开始改名为Makro-planar,放大倍率均为1:

1,之后还演化出“c”版,镜头结构不变,放大倍率变为1:

2,镜头缩小一圈,便于携带。

S-planar60mmF2.8于1978-1989年之间生产,其间又细分为3代。

第一代的镜桶结构里有一个消光作用的金属桶,在后期的S-planar里面这一结构都被省略掉了。

S-planar60/2.8曾被作为工业用镜头使用,在玩家的眼里,他被誉为2米内的王者,在这个范围内没有哪支镜头可以与之争锋。

他的表现尤以1:

10的时候为佳,解像度最高,变形几乎为零。

其实S-planar60/2.8在无限远的表现仍然可圈可点。

在无忌上我曾经转载过用这支头拍摄的星空图案,对彗星收差的补正近乎完美,在所有Y/C口蔡司镜头里完全可以算到4个手指里面!

他的成像锐利,致密且带暖调,超越人的视觉,镜头中的魔鬼。

PlanarT*85mmF1.4

蔡司的铭镜,最前端的镜片几乎占据了整个镜桶,感觉能给一下子把人给吸进去!

单就她的外表就足以激起你购买的欲望。

但是同时她又是一匹难以驯服的烈马,有不少色友被她玩的团团转。

于是买进,卖出,市场保有量相当大。

整体来讲相同光圈下planar的景深要比sumilux来得浅,造成的结果就是在F1.4时对焦超级不准。

再加上Contax机身的对焦屏做的不尽人意,于是对付这匹烈马成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

但是她的F1.4光圈是如此的迷人,于是乎好多人都想斗胆一试。

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是:

头天晚上早早的就寝,先把身体竞技状况调整到最佳。

然后抱着万劫不复的心情参加战斗,在回家路上顺便进药店购入跌打损伤,肌肉酸痛的良药,已被第二天之需。

这样的话,很可能在20张中挑出一张,嗯,还看得过去的pp。

这当然是笑谈,不过也足以证明玩Planar的F1.4不是开玩笑的。

由于Planar85/1.4在光圈全开时光渗现象严重(1-2m范围比较突出),导致主体就像蒙上了一层薄纱一般。

个人认为,这时接一个外闪,增加一些反差,看起来会比较锐利一些。

P85mmF1.4收到F2.8后,风格突变(其实也是景深在作怪),成像犀利且极富立体感(注意散景的二线性)。

P85mmF1.4典型的一镜两用,脸部有小缺陷的可以用大光圈,省了一片柔光景。

皮肤完美的,可以收小光圈,保证皮肤的质感一等一的好。

再加上P85mmF1.4的暖色调,保证MM的皮肤健康水嫩。

由于变形极小,同时又是拍摄建筑题材的一把好手。

P85/1.4的成像和P50/1.4一样,讲究序列号。

P85/1.4也有光圈全开时就非常锐利的个体,能不能寻觅的到就要看下的工夫如何了。

比如580****的镜头,成像堪比P85/1.2的50周年纪念版......

PlanarT*100mmF2

如果说P85/1.4是当红偶像的话,那么P100/2就是具有超凡实力的实干家。

P100/2一度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上有MP100/2.8打压,下有P85/1.4的围堵,显得默默无闻,以至于一度被迫停产。

如果你觉得P85/1.4很难驾驭的话,那么这支P100/2就是为你设计的。

手头这支P100/2,深紫色的镀膜,比P135/2的颜色还要令人陶醉,握在手里沉甸甸的。

实际拍摄来看,F2的时候就非常锐利,一扫P85/1.4那样软嗒嗒的感觉,色彩也比P85要清丽透明一些。

在《蔡斯神话的传说》中把P100和法国神镜KinoptikApo100F2做了一番比较。

两者锐度相当,而且P100/2在焦外上没有令人头晕目眩的漩涡散景,更容易创造出主体突出且富于立体感的作品。

相对于KinoptikApo100的3万人民币的售价,P100/2仅有其1/3的价格,不得不再次为蔡司而欢呼。

P100/2比较容易吃光,利用这个特点,在逆光下,再稍加控制又可以拍出锐中有柔的作品,也算一头两用的一例。

MakroPlanarT*100mmF2.8

上文已经讲到P100/2之所以被打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支MP100/2.8!

这是一支以微距摄影为主要目的的镜头,微距摄影的本行就不用多表了,一般认为不太适合人像领域,居然能够把人像镜头的优等生打的满地找牙,足以证明这支镜头的实力。

论实力这支头似乎还在S-planar60/2.8之上,从微距到人物再到风光,拍什么都一级棒!

生硬不是他的本色,柔中带锐才是他的真颜。

柔中的透明感,柔中的立体感,柔中的空气感,柔软中的致密描写,这是我对这支头的评价。

经常会有人把MP100和莱卡的APOElmarit100/2.8一同相提并论。

其实MP100和ApoElmarit100的风格迥异,MP100给人的感觉是写意,而ApoElmarit100的感觉是纪实。

后出的ApoElmarit100似乎是以MP100为假想敌而专门设计的,单纯比较数据而言,较为早期的MP100要稍微吃一些亏。

这支镜头也有德日之分,而且镀膜的色彩也相差甚多。

本以为他们两者的成像会像D35mmF1.4的德日之差一样,可是比较的结果两者却非常的接近。

MP100/2.8光圈全开的时候就有足够的锐度,但是要想领略微距的小宇宙,收小光圈还是基本中的基本。

PlanarT*135mmF2

硕大的镜身,比Planar100mmF2又要大出一号,而且口径达到72mm,同时也是焦距最长的Planar,蔡司的镜头群里属于比较另类的。

加上5号金属遮光罩并与RTSIII相配的话,刚勇威猛无比,足以吸引MM的眼球,在车展等场合下相信能够赢得麻豆们更多的青睐。

但是两者相加近两公斤的重量,在享受摄影乐趣的同时,亦可连成铁臂膀的独门功夫(蔡司的设计者有没有站在使用者的立场上考虑过?

!

)。

谈到他的成像特点,堪称Planar中的Planar。

和Planar85/1.4相似,但是最大光圈比P85/1.4要容易掌握的多,由于焦距较长,背景的整理更加容易一些。

虽然随着光圈的增加解像度不断增高,但是成像依然柔美,绝无生硬之感(F5.6以后稍有些偏硬的嫌疑)。

另外由于镜片数量少而带来的通透感无与伦比,弱光下既有超高的表现,独特讨好的色调更是他独门武器。

对红,兰,绿等原色就不用多讲了,这支头对浅色的再现简直就是绝品!

在《蔡司神话的传说》里,中焦入围的仅有P85mmF1.2和这支P135mmF2。

蔡司的设计能力太强,仅仅用5枚镜片就造就了P135/2!

镜片越少对装配的精度要求也就越高,5枚镜片的结构,不仅表明了蔡司设计上的大胆,也显示出蔡司对镜片的装配精度极大的自信。

反观佳能在他的EF135L里镜片的数量就多出一倍,仅这一点就令人叹为观止。

和Distagon28/2一样Planar135/2过早的从Contax的产品线上消失,实在令人扼腕。

不过作为Contax的60周年纪念再版也足见蔡司对这支头的青睐。

要充分发挥P135/2的特性一支较好的遮光罩是必不可少的。

Vario-SonnarT*70-210mmF3.5

拥有这支VS变焦的人可谓凤毛麟角,此头生产于1979-1989间,镜组12群15枚,重量为1145g。

口径67mm。

和VS40-80mmF3.5同时推出,在高光和暗部的表现上都可圈可点。

成像风格无限接近定焦的梦幻变焦,以著名的"3Deffect"而著称!

其秉承老蔡头的特点,成像醇厚,结实饱满,极富立体感,当时主要针对专业及高级发烧友市场。

此镜推拉式变焦,与一般有所不同的是,向外推焦距变短,往回拉焦距变长。

而且拽住镜身的两个小耳朵往回拉到微距模式既可实现70-210mm全程微距(1:

2)。

20年以上的老头,现在已经是芳踪难觅,品相好的更是少得可怜。

记得厂家好像推荐3号遮光罩,可是老镜比较容易吃光,我一直都用5号,至今还没有发现有不妥之处。

Vario-SonnarT*100-300mmF4.5-5.6

这是一支设计比较新的望远变焦,内含3枚高折射镜片来改善色差,在以设计取胜的蔡司的镜头群里面算是比较少见。

同Distagon21/2.8一样蔡司很吝惜地没有给他戴上Apo的头衔。

这支头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浓郁且锐利,从F4.5开始就引擎全开,由以100mm端更为突出!

本人非常喜欢这支头,只要曝光准确,没有失焦或抖动,那么就是一幅好作品,要好过不少定焦。

虽然焦距达到300mm,但是全长比VS70-210要短不少,放在小包里也绰绰有余。

900多克的重量比VS70-210的1100多克来得亲切的多,对焦和变焦都比VS70-210要轻快一些,但保持着丝一般的柔顺。

放大倍率1:

4,不算太差,接上extensiontube后有超过1:

1的放大功力。

因为工作距离长,简直比MP100还要好用:

一来不容易打草惊蛇,二来布光也要容易的多。

有人抱怨没有配三角架接环,但是我宁愿把三角架架在机身上,因为更容易抑制快门的震动。

MirotarT*500mmF8

要想获得500mm以上的焦距要么VS100-300(或TT300mm)+Mutar*2,要么就是Mirotar500/8。

要讲究小巧轻盈的话就数M500/8了。

在contax的历史上还出现过3只Mirotar型的镜头。

分别为M500/4.5,M1000/5.6和N-Mirotar200。

M500,M1000都是巨无霸,光重量就10几公斤,集蔡司望远镜技术之大成,超超高的成像质量和超超高的价格令人望而生畏,不敢问津。

N-Mirotar更是特殊用途,内含光电倍曾管放大,在月光下400度的底片快门速度达1/500秒,相当于0.03的光圈!

M500/8在减少进光量的同时廋身成功,造价也来了一个大跳水。

配合高速底片手持即可拍摄,这是折返镜头最大的魅力。

由于是折返镜头,从结构上来讲完全地无色差,这是他的优点;无法安装光圈调节光量和donut形的散景是他的缺点也是特色。

如果能够包容这两项不足的话,那么M500/8一定是蔡司用家超长焦的不二之选!

MutarIIT*

contax的Mutar也就是一般所讲的增距镜,一共有3种。

MutarI是万能帖,两倍增距,任何一支Y/C口镜头上都可以使用。

MutarII和MutarIII专门为长焦优化,只能使用在长焦上。

从结构上可以看得出,优化以后的Mutar比万能帖要少两个空气接触面,由此可以猜测成像应该会提高不少。

MutarII为两倍增距,MutarIII为1.4倍。

我手上的为MutarII。

作为测试我把它接在Mirotar500/8上,把它变成1000mmF16的超长焦,自己先吃一吃螃蟹。

跟预计的一样,第一,对焦变得无比艰辛,毕竟进光亮到了F16,没有一双好眼睛是不行的,又重新领悟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真意;第二,焦距到了1000mm以后对三角架的要求非常严格,只要人在脚架附近走动或微风吹过都能从取景器里感到丝丝地抖动,在三脚架的基础上再添一支独脚架,对镜头和机身作两点支撑后,稳定度提高不少。

出来的结果也是所料之中,凡是快门速度不够的统统糊掉,只有拍夕阳的一张,由于速度够快才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作为对比看看MP100/2.8拍摄的场景。

M500/8+MutarII拍出来的面积只有其1/100!

蔡司的便携PS相机

SonnarT*38mmF2.8(ContaxT2)

1990年作为高档AF傻瓜机的鼻祖横空出世,定价12万日元,在其发布的十年间曾经创下了20万台的佳绩。

再往前追溯到1984年ContaxT,那更是由保时捷的工程师为其良身定做,即便是现在仍然人气依旧!

两者都共用同一只S38/2.8镜头,不同的是T1手动对焦,T2改进为AF。

T2的巨大成功,在日本市场上掀起了一股高档PS机的狂潮。

之后日本的各大厂家推出的各自的PS机,比如美能达的TC-1,理光的GR系列等。

这些机型都以T2为假想目标,在外观上也或多或少与T2有些相似之处。

T2除了一般的钛版以外还有黑钛,镀金,60周年纪念,白金等变化版本。

随着T3的推出那么是不是T2就退出历史舞台了呢?

好像并不是这样。

T2镜头的浓郁的色彩,反差,把玩性都和T3差别巨大。

对我来讲T3不是T2的升级版,他们代表蔡司两个时代的产物,代表着不同的设计理念,二者是不可替代的。

SonnarT*35mmF2.8(ContaxT3)

2001年,T3是作为高档AF傻瓜相机T2的后续改良机登场。

改良的第一点,由原来的Sonnar38mmF2.8换成现在的Sonnar35mmF2.8;第二,最短摄影距离由原来的70cm到现在的35cm;第三,最高快门速度由原来的1/500到1/1200。

T3于T2相比,除了体积明显减小更加便于携带以外,是拍摄的自由度增加不少,战时能出,出即能胜。

在镜头的成像方面,加入了3块超低分散镜片,在F2.8的时候的成像即相当于T2在F5.6的效果。

与T2的浓郁与厚重相比,T3呈现更加通透和明亮的现代色彩。

T3在设计上考虑更多的是负片的使用,因此有略微过曝的倾向,因此我在装入反转片的时候都预先减曝0.3以上。

T3常常作为备用机别在腰带上,其实有独当一面的功力。

记得去年冬天在尼亚加拉瀑布的时候,气温零下10度左右,就非常为我争气。

T3身躯娇小,在人群中不引人注目,快速强攻当然不在话下,即便是在一般的摄影范围内也足以令大型SLR咂舌。

 

蔡司的旁轴

SonnarT*90mmF2.8

Sonnar命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

一说取名于蔡司依康在德国南部的生产地,又说取名于德语太阳的发音(Sonne),具体是哪一个不得而知。

最早的Sonnar由LudwigBertere设计于1930年代,以鲜锐的成像而风靡一世。

Sonnar90mmF2.8是一支G头,“G头无弱旅”这句话在这支镜头上又一次得到了体验!

美国的P.P.摄影杂志把这支头评为135里的最佳中焦。

个人感觉这支头介于SLR镜头Planar和Sonnar之间,兼顾两者的特色与长处,在色彩,锐度,立体感上都无可挑剔。

好多人抱怨S90/2.8不好用,其实都是错怪了它。

问题都在机身上。

G2虽然G1的对角快,准了不少,但是根本性的缺点是没有办法确认对焦点的位置。

广角好办,用景深覆盖就可以了,但是长焦就不好办了,搞得我至今不敢用S90拍人像。

因为实在是不知道焦点到底是在眼睛上还是在鼻子上。

因为S90的成像实在太好,有不少玩家把它改成L39口,再接回M42的单反机身。

因为S90的像场大,更有甚者把它接到contax645上当微距!

PlanarT*45mmF2

这是一支G系列的标头。

由于从法兰距的束缚解脱出来,这支廉价(定价倒数第二)的标头一跃成为蔡司的顶级。

典型的一分钱三分货!

被人称为“在野的天才”。

在野,是因为它虽然是Planar的直系但是却非SLR镜头,说它是天才,是因为它不凡的成像,即便是莱卡的招牌镜头苏米克隆50mmF2,除了在变形控制方面略与不足外,其它方面均不遑多让。

所有的赞美之词,空气感,立体感等等都可以用来描述这支镜头。

光圈收到F4,即便是100年纪念镜P55mmF1.2也会自愧不如!

据日本“朝日相机”的MTF测试,在40pl/m的时候仍然有超过0.8的超高解像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