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36700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师备课本

 

*******

学科:

美术

年级:

六年级下册

日期:

2013年2月18日

 

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

1

明与暗

1

2

寻找美的踪迹

1

3

寻找美的踪迹

1

4

泥浮雕

1

5

泥浮雕

1

6

画扇面

1

7

画扇面

1

8

我设计的服装

1

9

我设计的服装

1

10

图文并茂

1

11

奇思妙想

1

12

世界奥林匹克日

1

13

世界奥林匹克日

1

14

二十年后的学校

1

15

我们即将毕业

1

16

我们即将毕业

1

17

电脑美术

1

18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1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明与暗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能力目标:

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

的立体感觉。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学方法

绘画法

教学模式

引导发展拓展法模式

教学准备

投影仪、射灯、静物台、示范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二)新授:

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总结:

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

总结:

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

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

暗部呢?

光总结:

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

亮面,灰面,暗面,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课件演示)

(四)主动参与

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三、欣赏讲评

全体学生欣赏讨论作品,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

板书设计:

明与暗

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球体的明暗变化:

亮面,灰面,暗面,明暗交界线,反光,投影。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物体明暗的发现方法。

并能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

规律,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寻找美的踪迹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情感目标:

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肌理的美,合理构图。

教学难点

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教学方法

讲解指导法

教学模式

合作探究模式

教学准备

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

  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师:

小结:

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

2、揭示课题

  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

(板书课题)

(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

(2)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

(3)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

(4)欣赏肌理图片。

小结:

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

  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四、作业评价:

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寻找美的踪迹

1、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

2、欣赏树林、沙漠的美

3、用语言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

4、欣赏肌理的美

教学反思: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这节课就是用相机来记录我们身边的美,如何用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来寻找美的踪迹。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泥浮雕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

能力目标:

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情感目标:

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

教学难点

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

教学方法

制作法

教学模式

合作探究模式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欣赏

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

2、揭示“浮雕”的概念

(二)新授:

  学习泥版浮雕的制作步骤:

(1)揉泥

(2)拍泥板(3)割边(4)画形象:

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

(5)堆出大的形体

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

  生答:

用搓、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

(6)塑造形象局部:

  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的描绘,也要用到压、剪、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版浮雕。

四、评析作业:

小组互评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

板书设计:

泥浮雕

制作步骤:

(1)揉泥

(2)拍泥板(3)割边

  (4)画形象:

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

  (5)堆出大的形体:

教学反思:

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料。

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动物或者景物形象,并通过小小的泥浮雕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

欣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在课上积极动手,动脑,能小组合作的完成作品。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画扇面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

不同的扇面形式。

能力目标:

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

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增强学生的

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

教学难点

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画之美

教学方法

讲解、欣赏法

教学模式

合作探究模式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扇子。

笔墨纸砚、国画颜料、剪刀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出示绕口令:

“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学生在小组间内展开读绕口令比赛

揭示课题:

  咱们今天就一起来体会扇面画的魅力。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种类。

(1)折叠扇面形

(2)圆扇面形

  (3)鹅毛扇面形

师总结:

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扇子取材广泛,有竹、木、纸、草编等

2、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

3、通过欣赏体会扇面画之美。

引导学生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

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教师辅导:

  今天欣赏了这么多的扇面画,你想不想自己设计一把扇子?

你想设计一把什么形状的,用什么材料来做?

准备在扇子上画什么?

(讨论汇报)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

板书设计:

画扇面

(1)折叠扇面形

  

(2)圆扇面形

  (3)鹅毛扇面形

教学反思:

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增强了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画扇面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能力目标:

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教学难点

用水墨技法绘制扇面,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字的方式。

教学方法

绘画练习法

教学模式

合作探究模式

教学准备

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展示完成的形状各异的白胚扇。

  这节课我们来学王羲之在扇面上作画,让我们的扇子也充满艺术气息。

  2、教师指导

  

(1)根据扇面形状构图构思、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山水或花鸟水墨画。

  在不同形状的扇面上,需要不同的构图。

(2)示范在扇面上作画:

(3)在扇面上题字方式:

通常在作画完毕之后要提上诗文或画名、作者的姓名,再加盖印章。

题字分横竖题两种:

竖题依斜线斜写;横题则依弧线曲行。

(4)运用水墨形式创作扇面画。

3、欣赏多幅扇面画作品。

并请学生点评这些作品的精彩之处

二、教师辅导

1、欣赏了这么多扇面画,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画家,画一画扇面好吗?

2、现在大家都画好了扇面,但是我们的扇子还不能使用,想一个办法让作品具有实用性。

各小组讨论,怎样让不同形状的扇子“动”起来。

教师总结:

扇形的画面可以采用反复折纸的方式来做成扇子

三、作业评价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景物随弧线弯曲也别画扇面

在扇面上绘画要考虑扇面的形状,画景物时可先在扇面上画出浅浅的水平线,以免景物随扇子弧线歪斜。

教学反思:

学生对本节课兴趣浓厚,学习认真,积极动手,最后更是以扇子作为礼物互相赠送,表达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我设计的服装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有兴趣的讨论学生着装问题,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

能力和审美情趣,。

能力目标:

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通过服装设计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赏析服装的作品,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

教学难点

服装设计过程中运用传统及民间图案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

讲解指导法操作法

教学模式

合作探究模式

教学准备

服装历史资料及图片资料、各种布头、毛线、剪刀,胶水、胶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这是老师运用我国民间剪纸图案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也设计自己的服装?

老师在自己的衣服上粘贴剪纸图案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动手试一试:

我设计的服装(板书课题)

(二)新授:

  欣赏、交流、学习

1、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与大家一起交流

2、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历代的服装样式和各民族的服装真是色彩斑斓。

3、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直观的了解少数民族服饰)

4、现代社会服装的功能、样式更是多姿多彩。

三、请小组同学设计一个主题:

(可先设计一个效果图,再进行创意)

1、小组讨论,设计以什么图形为主的图案

2、考虑颜色如何搭配,图案如何粘贴比较好看3、试穿设计的服装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运用服装设计知识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服装,这些服装张扬了大家的个性,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创造出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服装

1、样式要独特。

2、色彩要鲜明。

3、在服装上加自己喜欢得图案。

4、运用独特地材料。

教学反思:

服装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图文并茂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能力目标:

学习用绘画表现自编故事的形式特点,通过创作画,使

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

情感目标:

通过画自编故事,使学生从生活中体会真、善、美。

教学重点

绘画自编故事的创作特点及步骤。

教学难点

选材、构思设计,构图与绘制。

教学方法

绘画法

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

各种材质和表现形式的作品,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游戏:

“连连看”:

教师提供数张图片和几句话,请学生根据文字找到相应的图画将它们连起来,并找出先后顺序将故事讲完整,出示课题《图文并茂》。

2、欣赏分析作品

3、分析故事画的创作步骤:

①构思要从一天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使自己感受深的事情中去选材、构思,设计出文字与画面的结合方法。

②选材、构思设计以后,还要按照整体与文字的安排,进行书写文字制作,注意字迹要工整,文字部分要简练,安排在画面的位置等。

三、自编一个小故事:

它可以是一个梦想、所见所闻、自己听到的、设想的…

1、小组交流各自的故事选材,构思设计

2、分析作业步骤:

①选材构思②文字表现③构图

根据故事内容确定用大场面还是小场面表现,选择恰当的角度用铅笔定出环境中各景物的位置。

④深入表现和着色:

 如果采用线表现,那么就可以用黑色钢笔直接描绘,从近向远处画。

用油画棒、彩色水笔、国画、版画等也基本用此法定稿。

需要着色再按要求进行。

三、作业评价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图文并茂

小故事构思设计步骤:

  ①选材构②文字表③构图④深入表现和着色:

教学反思:

学生能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通过创作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奇思妙想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设计、制作一件物品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怎样设计、制作一件有创意的物品。

教学难点

怎样设计、制作一件有创意的物品。

教学方法

操作法

教学模式

引导发展拓展法模式

教学准备

一些废弃物品,搜集的一些奇思妙想的图片资料,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奇思妙想吗?

和小伙伴交流一下

2、欣赏:

老师也带来了许多生活中的奇思妙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发?

 通过欣赏,你又想到了什么?

(二)新授:

1、欣赏:

这是一个饮料瓶,你能想到它能做什么吗?

 

2、范作:

看,老师用它做了套娃玩具

  我是怎样做的,用了哪些材料?

请你讨论一下(学生探究、讨论)

3、制作步骤:

想——构思做——剪、切、 装饰——用废旧材料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就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性的创作。

问:

小组讨论一下:

你们手中的废旧物品适合做什么呢?

怎么做?

你是想一个人完成还是几个人合作呢?

四、作业评价:

自评、互评相结合

五、课堂小结:

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废旧物品制作了这么多工艺品,每一件都独具特色

板书设计:

奇思妙想

制作步骤:

想——构思做——剪、切、 装饰——用废旧材料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通过一起构思,制作,能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成创意性的作品。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世界奥林匹克日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认识奥运会在

维护和平、增进友谊、促进文明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能力目标:

运用绘画、粘贴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祝福。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共享奥运精神,弘扬人类文明,增强学生的民

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祝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升华学生的情感。

教学方法

绘画法操作法

教学模式

引导发展拓展法模式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奥运会的各种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彩色笔、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奥运知识擂台赛:

由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引领学生进入《奥运知识擂台赛》

A、你知道“世界奥林匹克日”是哪天吗?

B、奥林匹克的标志是什么?

它象征着什么?

C、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

第一届奥运会在哪里举行?

D、你们知道我国举行2008北京奥运会的会徽是什么?

它有什么涵义?

E、你们知道我们北京为什么要申办奥运会呢?

F、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是什么?

(二)新授:

1、奥运风采;看到载誉归来的运动员,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你想对北京举办的2008奥运会说什么?

2、奥运畅想:

引导学生欣赏围绕奥运主题创作的雕塑作品与宣传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评价

五、拓展:

将学生制作好的宣传奥运的美术作品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世界奥林匹克日

1、奥运风采: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诉说心中的期盼。

  2、奥运畅想:

把自己的心愿以及对奥运的美好祝福与期盼运用绘画或剪贴的形式做在彩旗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世界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并能运用绘画、粘贴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祝福。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十年后的学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学校的各种设施配备,学会设计规划学校布局

能力目标:

学会设计未来学校蓝图,并能用各种材料制作建筑模型。

情感目标:

对母校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教学重点

用各种方法、材料制作未来的学校模型。

教学难点

大胆想象,小组协作,创想出与众不同的学校创意。

教学方法

绘画法操作法

教学模式

引导发展拓展法模式

教学准备

绘画材料、泡沫塑料板、废纸盒、橡皮泥,彩笔,白纸,美工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歌曲:

毕业歌

2、想不想到其他城市里看看那儿的学校是怎样的呢?

想不想让我们的学校也能更加美丽,今天我们年龄还小,但二十年后,你们已经长大成人,让我们都来做建筑设计师,为我们学习生活过的学校出一点力,规划我们二十年后的学校吧!

(二)新授:

1、让我们先来看看建筑设计师是怎样设计学校的?

2、(出示平面图)小组研究一下平面图画的是建筑的哪一个面?

  除了主要的建筑外,还要规划出那些地方?

3、(出示立体的效果图)立体的效果图,还要画出建筑那些部分?

4、学校都有那些部分组成的?

让学生分析学校的布局结构:

5、布局:

老师引导学生把刚才乱粘的各部分组织起来,标出各个设施的用途。

6、二十年后的学校建筑会有怎样的变化与创新。

三、学生绘制,教师辅导

你们想怎样设计未来的学校

小组规划出平面设计图,下节课可以在设计的平面图基础上制作立体的模型。

四、作业评价:

介绍自己小组的设计意图与创意。

自评与互评。

板书设计:

二十年后的学校

1、基本形的组合

  2、大门——道路——绿化带——教学楼——体育馆——操场(跑道)……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及了解了本校的布局,又能设计出未来的学校。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我们即将毕业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综合运用美术课上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能力目标:

制作毕业纪念品和纪念册。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审美制作技能。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制作纪念品和纪念册。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制作纪念品和纪念册。

教学方法

操作法

教学模式

引导发展拓展法模式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手工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欣赏: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不是美丽的图画,而是一首诗,我们一起来欣赏。

出示课件:

学生配乐朗读:

(二)新授:

1、学生回忆自己小学六年来的美好生活,畅所欲言,感受那浓浓的师生情、学友情、爱校情,将“情”字升华,为下面作好铺垫。

2、那你现在最想做什么?

 

(三)欣赏探究:

通过欣赏学生的作品,了解制作的方法和要素,为下面的创作打好基础。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学生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思考自己名字的设计方案,这时老师可以启发一下,不仅是笔画的设计,还可以从字的形体、字的意义、字的色彩等多方面进行设计,还可以加上自己想说的话。

四、作业评价

小结:

原来我们的签名不仅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采用不同的制作材料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明天,我们即将毕业。

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们将成为国家的栋梁,那时老师可能已是满脸皱纹,白发苍苍了,但是老师会拿出珍藏多年的签名和你们一起回忆你们童年时这欢乐的学习生活

板书设计:

我们即将毕业

笔画的设计从字的形体、字的意义、字的色彩多方面进行设计

 

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制作纪念册,既练习了美术知识,又增进了友谊。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电脑美术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进一步熟练“画图”工具的使用,设计制作一幅电脑小

报作品,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组合成为电子报刊。

能力目标:

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接收和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

主地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达到了声色俱备、视听相联的求知新境界。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创作

乐趣。

教学重点

感受电脑美术的乐趣。

教学难点

会进行简单的画图板操作。

教学方法

操作法

教学模式

引导发展拓展法模式

教学准备

电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复习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使学生加深了解各种工具的基本用途。

激发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强烈兴趣。

(二)新授:

1、欣赏一幅电脑小报的制作步骤,产生对电脑绘画的直观印象。

 教师演示课件,边演示边请学生谈步骤。

  绘制步骤:

设计形象。

 设计背景。

设计标题。

合成。

2、欣赏电脑美术作品,进入WINDOWS画图程序。

当场演示电脑绘画的创作过程。

3、学生操作:

让学生自行设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三、制作电子报刊

  1、欣赏电子报刊的范作。

  2、教师演示电子报刊的制作过程:

  3、学生跟着教师的演示进入MicrosoftPowerPoint图片演示软件。

  4、出简单的题型,请学生演示操作。

教师予以辅助。

四、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套电子报刊?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个别辅导。

五、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更熟练的掌握windows画图程序绘画技能。

板书设计:

电脑美术

绘制步骤:

设计形象。

 设计背景。

设计标题。

合成。

 

教学反思:

学生能熟练使用画图工具,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运用电脑创意简单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