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43999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docx

#九年级人教版全一册政治和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

一、伯利克里改革(九上P14)

1、时间:

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

2、改革者:

伯利克里

3、主要内容:

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4、作用:

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九上P24-25)

1、时间:

7世纪中期

2、改革者:

孝德天皇

3、主要内容:

①政治方面: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

②经济方面: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

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九上P58-59-60)

1、时间:

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

2、最先兴起的国家:

意大利

3、中心思潮:

人文主义

4、实质:

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5、早期代表:

代表人物国别主要作品及其成就

但丁意大利创作长诗《神曲》,率先批评教会

达•芬奇意大利创作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英国创作剧本《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等

6、作用: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四、新航路的开辟(九上P61-62)

1、主要原因:

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

指南针的使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3、开辟的过程

航海家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麦哲伦

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新大陆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环球航行

4、影响: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欧洲人殖民扩张活动的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

5、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和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

(提示学生从规模、目的、性质、影响等方面分析比较)

航海家规模目的性质影响

郑和船多

人多宣扬国威加强联系友好交往义举促进国家友好和经济文化交流

哥伦布等船少

人少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殖民扩张活动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造成殖民灾祸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九上P67-68-69)

1、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克伦威尔: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人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

1649年,在英国建立了共和国,1653年就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军事独裁统治。

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

3、1688年宫廷政变:

(P69)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国王。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4、《权利法案》(P69)①时间:

1689②目的:

限制王权

③作用:

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国王不能滥用权利,为所欲为。

④意义:

标志着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P69)

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六、美国的诞生或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九上72-76)

1、根本原因:

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来克星顿枪声:

1775年4月,标志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3、华盛顿:

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出生在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主家庭,一直反对英国的殖民侵略。

独立战争爆发后,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是司令,并领导美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直至胜利。

1787年宪法制定后,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连任第二届,退休后回到自己的农庄,1799年12月14日去世。

4、《独立宣言》:

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宣告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标志美国诞生。

5、萨拉托加大捷:

1777年,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6、《1787年宪法》:

1787年美国制定,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大权。

华盛顿当选为第一届总统。

7、性质:

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性质

8、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推动了欧洲和拉美革命的开展。

七、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九上P78-81)

1、根本原因:

封建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人权宣言》:

制宪会议发表。

它宣称人们生来是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

打击了法国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①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

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③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4、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年拿破仑建立,又称拿破仑帝国。

5、《法典》: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后,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颁布了《法典》(包括《民法典》、《商法典》、和《刑法典》)

6、拿破仑战争:

①拿破仑的早期战争是为了打退欧洲的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干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后期乘胜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则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②拿破仑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带到了法军所到之处,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拿破仑战争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③拿破仑的失败表明,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八、“蒸汽时代”的到来(九上P88-90)

1、珍妮机:

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

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瓦特和蒸汽机:

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

改良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汽船:

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4、火车的诞生:

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1825年,这列名为“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5、工业革命完成:

19世纪上半期

6、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九、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九上P107-108)

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共产党宣言》

①时间:

1848年

②起草人:

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

③作用: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十、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1861-1865)(九上P111-114)

1、根本原因: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种植园经济)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林肯:

林肯一生的主要活动就是领导了南北战争,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解放了黑人奴隶,为废除奴隶制而献身。

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美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是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颁布。

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

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踊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

4、性质: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5、影响: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十一、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九上P117-118)

1、时间:

1861年

2、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3、性质: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

①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十二、日本明治维新(九上P118-120)

1、内容:

①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意义:

①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③日本强大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十三、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九上P124-127)

1、“电气时代”的到来:

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人了“电气时代”。

2、“发明大王”爱迪生:

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3、汽车:

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

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田,加强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

4、飞机:

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十四、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九上P131-134)

1、形成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形成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3、“三国同盟”由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组成;

4、“三国协约”由英国、法国、俄国组成。

5、形成后果: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十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1、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

2、战争的性质:

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战争

3、导火线:

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

4、战争的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5、战争的影响: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

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参战各国共死伤二干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俄、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十六、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九上P138)

1、18世纪的法国

2、主张: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十七、启蒙思想的影响(九上P139)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十八、牛顿力学理论体系(九上P139)

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2、牛顿在天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17世纪下半期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3、在数学上主要的贡献是微积分的创建;

4、在力学上,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理论休系。

其中,力学三定律,也称“牛顿三定律”,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

十九、达尔文和“进化论”(九上P140)

1、英国科学家达尔文2、著作:

《物种起源》

3、思想:

他提出了“进化论”思想。

指出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4、作用: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二十、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九上P140)

1、出生在德国的科学家,是20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2、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

20世纪初提出的相对论。

3、作用:

相对论的创立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为什么说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或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哪里?

或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什么特点?

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②、地区发展不平衡;③、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④、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2、中国最基本国情是什么?

为什么?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P5

为什么(见第1题)

3、社会主义初级阶包括哪两层含义?

P5认识中国基本国情有什么重要意义?

P5最后一段

(1)两层含义:

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意义:

P5最后一段最后两句。

4、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务之间的关系P6

①基本国情: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②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P6

③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P7

④关系:

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

P5

5、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判断所有问题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P6

“三个有利于”,即: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P6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中国共产党制定党的基本路线依据是什么?

P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的主要矛盾基础。

7、党的基本路线P6

(1)内容: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

简言之,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我国现阶段的唯一中心——经济建设

(4)我国的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

(5)我国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P6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①什么是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或意义是什么?

——四项基本原则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10、坚持改革开放P7

①改革的实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各方面形成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P7第二段

1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意义)——P7最后一段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路明灯。

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1.2适合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

一、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

1、我国经济制度的组成: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2、我国公有制包括哪些内容?

P15非公有制又包括哪些内容?

公有制经济包括: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包括: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3、什么是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P15

国有经济: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我们称之为国有经济。

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集体经济:

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我们称之为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各种经济形式的作用和地位

①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P15第四段第二句

②集体经济的地位作用——P15第五段第二三句

③公有制经济的地位——P15第六段

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P15

④公有制经济的作用——P15第七段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性作用。

公有制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⑤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P16第一段

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扩大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5、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我国的经济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6、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P17

7、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国家对待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

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P1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实行这一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体现。

三、实践中的一国两制

1、什么是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这一构想,概括地说,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一国两制”提出和实施的重大意义

A、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B、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有利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3、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实现两岸统一的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4、关于台湾问题的重要观点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C、“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D、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制度是什么方针?

这样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P18第二段

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目的:

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6、党实现祖国统一的必要性是什么?

P19最后一段

7、实现祖国统一,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做?

我们青少年要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台独;树立崇高理想,努力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1.3振兴国家的战略和国策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什么?

P24第一段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P24第二段

3、中国加快发展科技步伐发展的必要性是什么?

P24倒数第二段

4、我国教育的重要地位(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P25第一段

教育的重要地位(功能):

教育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等多方面的功能。

教育的作用:

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5、为什么要发展我国教育事业?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性是什么?

)P25第二段

6、科教兴国的内容(含义)是什么?

P25第三段黑体字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7、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3)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8、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什么?

为什么?

P25最后一段

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9、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确立正确成才目标,胜任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什么?

第一段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我国的资源状况是: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P26

3、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是什么?

P26第二段

我国环境形式的总特点: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P26

4、面对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国情,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P26

5、什么叫可持续发展战略?

P26第三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P26-27黑体字

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施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要靠你我他。

7、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主要任务

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主要任务:

P26倒数第2段最后一句

8、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P27

9、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

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P27

10、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学生能做什么?

P27最后一段

中学生要不断提高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