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54387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1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实验报告单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1、比较几种金属活动性大小。

实验名称金属活动顺序探究实验目的

2、理解置换反应概念。

药品仪器试管、稀盐酸、镁带、锌粒、铁屑、铜丝、稀硫酸。

1、分别在4支试管中装入5ml稀盐酸,编号为1、2、3、4。

2、分别投入少量的镁带、锌粒、铁屑、铜丝,观察现象。

实验步骤

3、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重作以上实验。

现象稀盐酸稀硫酸

镁带产生大量气泡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现象

锌粒产生大量气泡产生大量气泡

铁屑产生气泡产生气泡

铜丝无气泡无气泡

1、Mg+2HCl=MgC2+lH2↑,Fe+2HCl=FeCl=FeC2l+H

2↑

Zn+2HCl=ZnCl2+H

2↑,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分析结论

>>>。

2、如以上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

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实验名称金属活动顺序探究实验目的学习比较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药品仪器试管、铝丝、硫酸铜溶液、铜丝、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

1、把一根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取出,观察现象。

2、把两根铜丝分别浸入硝酸银和硝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取出,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

1、蓝色溶液变浅,铝丝上有色固体。

2、伸入硝酸银溶液溶中的铜丝出现有色固体,硝酸铝实验现象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1.Al、Ag、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它分析结论

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实验名称实验目的

些化学性质

认识。

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导线、小灯泡、火柴、

药品仪器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稀盐酸、稀硫

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2)采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

的硬度。

(3)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或导热性、延展性):

实验步骤2、金属的化学性质

(1)取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的表面。

(2)向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待测金属,然后分别加入5mL

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

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

气体是什么。

(3)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镁、铝、铁是色金属,铜是色金属,都有金

属光泽。

硬度:

铜>铝、黄铜片>铜片,金属都能导电实验现象

2、铜片加热后变成黑色

3、镁条、铝片、锌粒、铁片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都有产

生,铜片无现象。

产生气泡的速率为镁条>铝片>锌粒>铁片

1、金属都有金属光泽,都具有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排在

氢前面的金属都能把盐酸或稀硫酸中的置换出来。

分析结论

2、Mg+2HCl==MgC2l+H2↑、Fe+2HCl==FeCl2+H

2↑、

Zn+2HCl==ZnCl2+H

2↑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了解物质溶解时伴随着实验名称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实验目的

能量的变化

药品仪器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蒸馏水

1、向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蒸馏水约20mL,用温度计量水的温度。

实验步骤2、用药匙分别取少许固态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于3个烧

杯中,搅拌至固体溶解后,再分别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

水中加的物质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

加固体前温度℃

实验现象

加固体后温度℃℃℃

加入氯化钠的烧杯中溶液温度,硝酸铵的溶液

温度,氢氧化钠的溶液温度。

氯化钠溶解时温度不变,硝酸铵溶解要热,氢氧化分析结论

钠溶解要热。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溶解性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

的因素的因素

药品仪器烧杯、玻璃棒、水、氯化钠固体

1、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观察能否全

部溶解;实验步骤

2、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观察能否全部溶解;

3、再加入15mL水,搅拌,观察固体是否全部溶解。

操作现象

加入5g氯化钠,搅拌全部溶解实验现象

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有部分没有溶解

再加入15mL水,搅拌剩余固体全部溶解

分析结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的质量。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1、练习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配制一定质量分

数的溶液。

2、加深对溶质的实验名称实验目的

数的氯化钠溶液

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药品仪器天平、药匙、烧杯、量筒(50ml)、细口瓶、食盐

1、计算:

算出配制50g,6%的NaCl溶液中NaCl和H2O的质量。

2、称量:

用天平称出所需NaCl倒入烧杯中。

3、量取: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实验步骤

4、溶解:

将量取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中,搅拌。

5、装瓶:

把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上瓶塞,贴上标签。

1、m(NaCl)=g,m(水)=47g,V(水)=ml实验现象

2、标签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m(NaCl)=50×6%=3g

分析结论

503

2、V(水)=47ml

1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向不同溶液中加入酸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认识酸碱指示剂及其显色

碱指示剂

试管、试管夹,盐酸、白醋、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紫色药品仪器

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1、取8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2、向其中一组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另一组试管中加入无实验步骤

色酚酞溶液;

3、观察溶液的变色情况。

加紫色石蕊溶液加无色酚酞溶液

盐酸

实验现象

白醋

氢氧化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

1、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分析结论

2、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色,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实验名称酸的化学性质实验目的由盐酸、硫酸归纳酸的通性

点滴板、滴管、试管2支、稀HCl、稀H2SO

4、石蕊、酚酞试

药品仪器

液、锈铁钉

1、在点滴板上分别滴2d稀HCl、稀H2SO

4,在其中滴入石

蕊、酚酞试液;

2、写出Mg、Zn、Fe与稀H2SO

实验步骤4,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在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中分别投入锈铁钉,1分

钟后取出,用水洗净铁钉。

滴加紫色滴加无色

金属Mg、

加锈铁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Zn、Fe

实验现象

稀HCl变色不变色

溶液变黄,铁钉

产生气泡

稀H2SO4变色不变色表面光亮

1、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无色酚酞。

分析结论2、酸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盐。

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认识盐酸、硫酸及其认识盐酸和硫酸的某些物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

性质探究理性质。

药品仪器盐酸、硫酸

1、观察盐酸、硫酸的颜色和状态。

实验步骤

2、分别打开盛有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瓶塞,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盐酸(HCl)硫酸(H2SO4)

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

实验现象打开瓶塞后的现象产生无明显现象

气味有气味无味

密度1.19g/mL1.84g/mL

1、盐酸是一种有气味的无色液体,具有性。

分析结论

2、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密度于水。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认识氢氧化钠、氢氧认识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及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

化钙及其性质探究其部分性质。

镊子、表面皿、玻璃棒、水、试管、小烧杯、氢氧化钠固体、氢药品仪器

氧化钙固体、二氧化碳气体

1、取1块NaOH观察颜色和状态,并将其放在表面皿上;

2、再取NaOH于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用手轻触试管外壁。

实验步骤3、取一药匙Ca(OH)2观察颜色和状态,并将其放入盛有30mL

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溶解情况;

4、放置后,取上层清液,倒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振荡。

实验步骤现象

1白色块状固体

实验现象2氢氧化钠表面。

3白色粉末固体,烧杯中剩余大量粉末

4清液变。

1、氢氧化钠是白色块状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而潮解。

分析结论2、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溶于水,其水溶液遇

CO2变,CO2+Ca(OH)2==CaCO3↓+H2O。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通过实验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实验名称溶液的酸碱性的检验实验目的

及其检验方法。

pH试纸、玻璃棒、烧杯、蒸馏水、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药品仪器

溶液、氯化钠溶液、玻璃片

1、在玻璃片上放上一小片pH试纸;

2、用水清洗玻璃棒,并用滤纸抹干;实验步骤

3、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

4、10秒钟后,对照比色卡,读出该溶液的pH值。

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Cl溶液实验现象

pH

分析结论

溶液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Cl溶液

酸碱性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实验名称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目的加深对酸碱主要性质的认识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

药品仪器

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

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1、分别取酸和碱与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在点滴板上作用。

2、取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2mL稀盐酸的2至试管中。

其一

支待铁钉光亮时取出,另一只过一段时间再取出。

3、向盛有2mL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再滴

加稀盐酸。

实验步骤

4、向盛有1mL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然后

边振荡边滴入稀盐酸,直达溶液恰好变成无色。

取出无色溶液在

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5、分别向盛有等量氢氧化钙粉末的2支试管中加入1mL水,其

中一支继续加入1mL水,另一只加入1mL稀盐酸。

1、现象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Ca(OH)2溶液

石蕊溶液变红变蓝

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变红

2、过一段时间从稀盐酸中取出的铁钉比另一根铁钉细。

实验现象

3、蓝色溶液中产生色沉淀,滴加稀盐酸后沉淀消失,溶

液变蓝。

4、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变,蒸干后出现白色固体。

5、滴加稀盐酸的试管中粉末全部消失,而只加水的试管中粉末

无明显变化。

1、酸能使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碱能使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2、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产生盐和。

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SO4)3+3H2O

3、酸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和盐。

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

2↑

分析结论

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产生新碱和新盐。

CuSO4+2NaOH==Cu(OH)2↓+Na2SO

4

5、碱和酸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HCl+Ca(OH)2=CaCl2+2H2O,HCl+NaOH=NaCl+H2O,

Cu(OH)2+2HCl==CuCl

2+2H2O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1、初步学会用指示剂检验溶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实

液的酸碱性。

2、初步学会用实验名称实验目的

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烧杯、试管、研钵、玻璃棒、蒸馏水、酚酞溶液、石蕊溶液、pH药品仪器

试纸、稀盐酸、白醋、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点滴板

1、分别取待测溶液与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在点滴板上作用。

实验步骤

2、用pH试纸测定待测溶液的酸碱度。

待测溶液稀盐酸白醋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

石蕊溶液

实验现象

酚酞溶液

pH

1、玻璃棒取待测液之前,必须先用水清洗,并用滤纸抹干;分析结论

2、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试纸不可用蒸馏水润湿。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确定碳酸钠、碳酸氢钠能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

盐酸的反应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

药品仪器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碳酸氢钠

1、向盛有0.5g碳酸钠的试管中加入2mL盐酸,

2、迅速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实验步骤

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3、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碳酸钠+盐酸碳酸氢钠+盐酸实验现象

现象产生大量,石灰水变。

Na2CO3+2HCl==2NaCl+2HO+CO2↑分析结论

NaHCO3+HCl==NaCl+2HO+CO2↑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碳酸钠溶液的滴入澄认识碳酸钠溶液能与澄清石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

清石灰水灰水发生复分解反应。

药品仪器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试管

实验步骤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实验现象产生白色

分析结论Na2CO3+Ca(OH)2==CaCO3↓+2NaOH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探究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氢氧化钡溶液的反应

药品仪器试管、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向两支各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步骤

和氯化钡溶液

CuSO4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

实验现象

现象产生大量色产生大量色

4+2NaOH==Cu(OH)

CuSO

2↓+Na2SO

4

BaCl2+2NaOH==Ba(OH)2↓+2NaCl分析结论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或或水。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纯的实验过程;学习蒸发操

去除实验

作,巩固溶解和过滤。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漏斗、酒精灯、药匙、量筒、药品仪器

铁架台、天平、滤纸、火柴、粗盐、蒸馏水

1、溶解:

用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步加入盛有

20mL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

2、过滤实验步骤

3、蒸发:

将过滤后的澄清食盐水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并用

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剩下少量水或出现则停止加热。

4、计算产率:

1、溶解时搅拌,促进粗盐NaCl的溶解实验现象

2、滤纸上有不溶的杂质。

加热时搅拌防液滴飞溅。

粗盐/g精盐/g精盐产率/%

3.gg%

分析结论

精盐产率=()100%

m

精盐

m

溶解的精盐

分离可溶物和不可溶物形成的混合物可以采用溶解、过滤的

方法。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自实验名称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实验目的

主探索得出铁生锈的条件。

无锈铁钉、试管3支、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药品仪器

棉花、氧化钙、试管架

1、取三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2、3。

2、第1支试管装入少量蒸馏水,使铁钉一部分在水里,另一部

分露在空气中,不封口,使其与外部空气接触。

第2支试管装入

实验步骤

适量蒸馏水,并将铁钉完全浸没。

再滴入适量植物油,隔绝空气。

第3支试管放入干燥剂、铁钉,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再用橡胶塞

塞住试管口。

3、注意观察铁钉生锈的现象。

实验现象第1支试管中铁钉,第2、3支试管中铁钉无变化。

分析结论铁生锈的条件是同时与空气中的、接触。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科:

化学九年级班小组记录人员

初步区分氮肥、磷肥、探究氮肥、磷肥、钾肥的

实验名称实验目的

钾肥的方法的探究区别方法

药品仪器烧杯、研钵、NH4HCO3、NH4Cl、磷矿粉、K2SO4、KCl

1、比较NH4HCO3等5种化肥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

实验步骤2、在研钵中分别倒入少量的NH4Cl、K2SO4、KCl分别加入少量

的熟石灰,混合,研磨,嗅气味。

氮肥钾肥磷肥化肥种类

NH4HCO3NH4ClK2SO4KCl磷矿粉

看外观白色晶体灰白色粉末实验现象

气味有氨味无明显异味

加水全都能溶于水难溶于水

加熟石灰产生氨气不产生氨气

区别氮、磷、钾肥的方法

1、首先从外观、上区别。

分析结论

2、然后从性方面区别。

3、最后可通过化学方法:

如加碱的方法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