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5943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新疆乌鲁木齐市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6-2017

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试卷

考试范围:

必修二全册分值:

100分时间:

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60小题,共计60分)

1.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影响深远。

这一耕作方式形成于(  )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2.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

下列属于汉代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龙首渠                          D.郑国渠

3.《四民月令》描绘了东汉晚期靠农业供养一个大型家族、并靠出售剩余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增加收入的庄园。

下列工具在庄园中可能出现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我国的土地税可追溯到春秋末期鲁国的“初税亩”和齐国的“相地而衰征”。

国家开始征收土地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B.不利于有效利用土地

C.开始出现私有土地                                          D.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

5.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农民所有,部分土地在

其死后还给官府。

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

由此可知,均田制实行的

重要前提是(  )

A.出现大量无主荒地  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政府控制部分土地  D.当时人口大量减少

6.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  )

A.秦汉                          B.隋唐                           C.两宋                          D.明清

7.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发现绢片、丝带、丝线等,经鉴定其原料是家蚕丝。

这一发现可以证明(  )

A.纺织原料最初使用麻和丝                              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纺织技术的国家

C.当时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D.纺织业在当时地位很重要

8.中国陶瓷业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制瓷业上,下列属于唐代首创的是(  )

A.唐三彩                      B.白瓷                   C.粉彩瓷器                  D.青瓷

9.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旅游,可能看到(  )

A.“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

B.“街衢洞达,闾阎且千。

九市开场,货别隧分”

C.“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

D.商人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往来

10.唐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沿海港口城市都繁盛一时。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造船技术先进      B.航海技术的发达C.海上贸易兴盛          D.晓市、夜市繁华

11.下列明清时期

的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当时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

A.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B.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

C.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1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明确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此后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其根本原因是(  )

A.商人流动性大不便于管理                              B.保证农业生产以巩固统治

C.统治者大多数是农民出身                              D.小农经济对商业需求不大

13.郑和下西洋早于新航路的开辟,但其后果与影响却迥然不同,其决定性因素是(  )

A.船队的规模              B.航程的远近            C.航行的目的            D.航海的技术

14.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飞涨,一般生活用品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多,在欧洲其他地区物价也上涨了2倍左右。

这一现象导致了(  )

A.西班牙成为世界霸主    B.资产阶级实力上升C.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强   D.欧洲普遍陷入贫困

15.有学者认为:

“公元1500年前后,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

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

”该论断表达的主旨是(  )

A.新的大陆对人们充满诱惑                              B.世界逐渐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

C.世界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                              D.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联系加强

16.英国世界殖民霸权地位的确立,主要是先后打败了(  )

A.西班牙、荷兰、法国      B.西班牙、法国、德国C.荷兰、葡萄牙、美国       D.法国、葡萄牙、荷兰

17.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突飞猛进,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

其根本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 B.物质利益的驱动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美洲劳动力缺乏

18.1824年,英国与普鲁士之间确定两国船只在彼此港口中所征关税平等,186

0年英国与法国消除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英国政府上述行为的目的在于推行(  )

A.自由主义原则    B.重商主义原则     C.国家干预原则    D.非歧视性原则

19.在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

据此分析,推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的影响      B.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确立海上霸权地位

20.工业革命后,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

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

民主人士拍手称赞:

“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

”这说明铁路发展(  )

A.促进了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                          B.冲击了当时的社会关系

C.彻底结束了英国的贵族制度                          D.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2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出现,其实质是(  )

A.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B.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C.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D.经济全球化最初的阶段

2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

A.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重大发

明来自传统工匠                                  D.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

23.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

1904年世博会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向观众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是(  )

A.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B.富尔顿的汽船           C.福特的汽车              D.莱特兄弟的飞机

24.读如下“1913年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表”。

其中,德国是表中的(  )

国别(区域)

其他

所占比重

14%

6%

15.7%

35.8%

28.5%

A.①                        B.②                         C.③                   

     D.④

25.下图是中国近现代经济成分的发展走势图。

其中代表洋务经济的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26.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水上航运公司是(  )

A.福州船政局              B.轮船招商局               C.太古轮船公司          D.耶松船厂

27.某校高一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三位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

对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一些学生得出以下几种结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积极创办洋务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              B.创办的企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C.在南京国民政府前期事业发展到顶峰          D.阻碍了家乡江浙经济的发展

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生产方式                  B.地域分布                   C.生产规模                  D.资金来源

29.图1曲线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图中B处所占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                              B.抵制洋货运动的蓬勃发展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0.从下面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

直隶

(含天津)

江苏

(含上海)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湖北

奉天

其余

省份

58%

19.82%

5.37%

4.22%

3.96%

2.56%

2.43%

2.43%

1.02%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                  B.民族工业在地区上的分布不平衡

C.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比处于劣势                  D.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优势地位

31.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换去娘娘的小脚鞋。

这一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中华民国初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

32.有人总结某种大众传媒的特点:

第一,信息较为详细,可以获得比较系统的信息。

第二,信息具有可选择性。

第三,信息具有可保留性。

第四,信息成本低廉,不必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

这种传媒是(  )

A.报纸                          B.电影                           C.电视                          D.互联网

33.下面是列宁和一位老农的对话,列宁:

依你看,现在的农村主要问题在哪里呢?

老农:

我看现在主要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

政府拿走的太多了。

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导致老农失去干活兴趣的主要原因是(  )

A.余粮收集制的实行B.粮食税的征收C.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D.农产品收购制的实行

34.1921年,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成为第一个获得苏俄石棉矿特许经营权的外国人;也是在他的推动下,把苏维埃看作“势不两立的敌人”的美国汽车制造业大王亨利·福特的汽车制造进驻苏联。

这表明(  )

A.苏俄开始重点发展重工业B.新经济政策淡化了苏俄的意识形态色彩

C.新经济政策消除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35.列宁说:

“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由此苏俄(  )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了新经济政策C.推行了“新经济体制”  D.开展了农业全盘集体化

36.1930年,苏联政府颁布的《农业劳动组合标准章程》中提到:

过去用来划分劳动组合各成员份地的地界,一律取消,而使全体份地变为统一的大块土地,归劳动组合使用。

材料反映当时的苏联(  )

A.积极建设人民公社B.农业走集体化道路  C.开始实施计划经济D.力图巩固工农联盟

37.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C.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D.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

38.以下场景最有可能出现于苏俄(联)的哪位领导人执政时期(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勃列日涅夫

39.随着危机的加深,美国国会多次将通过的救济法案呈递总统,但均遭否决。

时任总统的胡佛对国会说,“我国人民正在按照美国的方式对付贫困。

”材料中“美国的方式”的指导思想是(  )

A.“自由放任”政策    B.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政策          D.国家垄断资本主

40.下表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

外贸缩减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直接用于说明(  )

A.经济危机破坏性大  B.危机爆发的根源       C.危机的持续时间长  D.危机下的各国矛盾

41.下图是1929—1939年美国经济发展的柱状图。

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经济增长率不断提高                             

 B.新政促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C.美国的经济复苏主要依靠殖民掠夺              D.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了低谷

42.罗斯福新政期间,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叛变了他的阶级”,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下列新政措施中最有可能成为资本家咒骂罗斯福的依据的是(  )

A.实行美元贬值         B.调整劳资关系C.恢复银行信用      D.调整农产品结构

43.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组建了民间资源保护队,先后吸收了275万名男青年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和土壤保持等工作。

美国政府当时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

A.大大恢复了银行的信用                                  B.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

C.有利的恢复了农业生产                                  D.比较有效的改善了生态环境

44.

撒切尔夫人根据现代货币主义的原则,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等措施,以此医治“英国病”。

这里的“英国病”指的是(  )

A.货币危机                  B.滞涨局面                   C.劳资矛盾                  D.自由放任

45.下列属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的是(  )

A.实施计划经济体制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C.纷纷提高关税壁垒                                          D.开始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46.在生产力方面,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强调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经济体制改革           C.进行三大改造          D.恢复国民经济

47.口号作为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一种反映。

下列口号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社会景象的是(  )

A.“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                B.“只生一个好”

C.“早包早富,不包永远不能富”                    D.“革命委员会好”

48.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其依据是八大(  )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                          B.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正确分析了主要矛盾的变化                          D.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49.右侧示意图反映了国际货币体系在二战前后发生的变化。

对此认识不准确的是(  )

A.有利于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C.布雷顿森林体系一直存在并发挥着作用D.货币体系从无序到有序,美元中心地位确立

50.1984年开始的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实行政企分开          B.允许私人办厂           C.多方吸收外资          D.增强企业活力

51.“这几年城

市改革的试验充分表明,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同样适用于城市。

为了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提高广大职工的责任心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在企业内部明确对每个岗位、每个职工的工作要求。

”材料中“农村改革”具体是指(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2.1993年以来,我国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如《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密集颁布。

与此紧密相关的是(  )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

5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深化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报告重点强调了(  )

A.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B.计划经济的重要性

C.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D.加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

54.某国际金融机构将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向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发放优惠无息贷款,还款期限可长达50年。

这个机构可能是(  )

55.下列组图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经济合作组织的图标。

这些组织的出现共同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

这一趋势是(  )

A.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增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C.新旧国际经济秩序斗争激烈                D.发展中国家主导全球化进程

56.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欧元的使用(  )

A.加强了民众对欧洲的认同感                B.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

C.表明欧元成为欧洲统一货币                D.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57.推动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组织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欧洲经济共同体

58.下图是刊登在求是理论网上的一幅漫画。

它反映出(  )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A.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仍未建立        B.发展中国家在世行拥有较多话语权

C.发展中国家应联合对抗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普遍较差

5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下列对经济全球化起阻碍作用的是(  )

A.信息技术            B.跨国公司             C.两极格局            D.世界市场

60.图9是漫画《插上WTO飞翼的中国飞机》,下列对漫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B.中国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最大受益者

C.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世界经济发展特点

D.世界贸易组织成为推动中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阅读(40分)

61、市场的变迁反映时代经济的发展状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

夜市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宵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

图片一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图片二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

(4分)根据材料二所提供的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3分)1840年以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经济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动?

(3分)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经济遭到严重削弱,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持。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四

全球有重要影响的反全球化运动组织简介(据《反全球化运动》整理)

组织名称

简介

“关注全球化中的南方”

该组织主要强调亚洲地区、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悬殊。

“救助平民的金融业务征税联合会”

主张要发展中国家向投机活动收取0.5%的税项,以减慢资金的大量流入或流出。

“全球贸易监察”

该组织强调贸易协议要有责任感,并努力监察全球化对就业、社会、环境和民主的影响。

“国际地球之友”

主要游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贸易官员多注意当地的需要,并评估他们的计划对环境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战后美国如何成为二战后的经济霸主地位。

(6分)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面对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