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64208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docx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5篇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

  “教然后而知困。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常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激发教师终身学习。

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

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一般都要经过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主动建构过程。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真正做初中数学的小主人。

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

使我们的学生能够主动地、独立地学习,达到新课程要求标准。

具体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艰巨的任务,抓好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

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

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课内重视听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

因此,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

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三、指导学生思考

  数学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

由于这种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习者相对独立地完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进行思法指导,教师应着力于以下几点:

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

多思、勤思,随听随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四、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但不是烂做搞题海战术,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

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

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2

  当初因为参加讲课比赛,感觉课堂上的学生离我那么遥远,感觉课堂好像是我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只不过是我为了证得一张证书的工具,于是,从讲课比赛舞台退出来之后,自己悄悄地进行了课堂的教学改革,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尝试着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

于是,在那以后的日子里,我的课堂上学生激情飞扬了,被压抑,被奴役的性灵得到了释放,课堂上有了学生灿烂的笑容,我也曾享受着这样的快乐而幸福的生活着。

有见地的领导也被这样的课堂感染着,于是喜欢上了这独属于我的课堂。

这只是因为我们对青春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年轻生命的担当。

  日子就这样如小河流水一样,慢慢地往前。

天高云淡的生活,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

但风,但雨耐不住这样的寂寞,于是心生醋意,一阵风来,一阵雨来,让云儿暂时找不到了自己的归宿,也冲昏了自己的头脑,度过了一阵浑浑噩噩的日子,但,风和雨是经受不住岁月的推敲,天高云淡才是生命的常态,饱经风霜让天更高,让云更淡,更成熟,删繁就简,才顿悟了生命的真意,才了悟生命的真实!

生活不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混合色调才是通融的人生。

严嵩不一定就是坏蛋,海润不一定就是好人,“知行合一”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又是一次讲课比赛,虽然几经曲折,但还是站在了讲课比赛的舞台上,不同评委的口味,不同的教学理念,迥异的教学思想,冲撞着我这只属于学生激情飞扬的课堂,于是,在几分清醒,几分醉中,我又茫然了,回来思索了良久,甚至一小段时间内对这属于学生的课堂缺乏了兴致,我要提炼属于自己精彩的课堂,反复观看全国名师的视频,反复钻研教材,不厌其烦的向我的同事请教我不懂得地方,对一个问题的处理都要思索再三,这一切,让我在一段时间内,感觉课堂上的我激情飞扬,自信满满,天下英雄舍我取谁!

学生间或被我的情绪所感染,也有时和我一起随声附和着讲课的话语,但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原来属于学生探究的快乐没有了,学生互相讨论问题的热情没有了,学生对知识顿悟的眼神没有了,课堂又回到了灌输知识的藩篱中,午夜梦魂,心生愧意,耳畔总会想起领导多次对我的话语“学生精彩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不要在乎其他,坚持走自己的路子。

”在黑暗前的黎明到来之前,又出发了!

或许我会笑,或许我会哭,但这一切都不重要,有观众的舞台是精彩的,有喝彩声的舞台是喧闹的,但没有观众的舞台确实真实的!

  说来,讲课比赛与同事相比我很失败,我羡慕同事的成功,但我不嫉妒,因为做好自己永远比嫉妒别人更重要。

上帝赋予每个人的都是均等的,做好自己才是对生命的无比尊重。

执着了六次讲课比赛,却没有一次自己满意的成绩,省讲课比赛的舞台或许对我永远是遥不可及的梦,但我依然会走好属于我的每一步,或许仅仅只是相夫教子,夫唱妇随,仅仅是和同事之间平平淡淡的生活着,嬉笑着,但我依然快乐着!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3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

下面从初中生物课角度,谈谈如何提高有效教学。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1、创设的问题要有现实性。

生物是一门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因此在创设问题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如,在学习”关注食品安全“时,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吃的零食(带包装)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如何注意食品安全,互相补充,收获颇多。

  2、创设的问题要有思考性。

生物教师应为本学科知识的思考者,并在问题的提出中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空间,问题应有思考的价值。

  3、创设的问题应有针对性。

问题应紧扣有关的学习内容,要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4、创设的问题应有挑战性。

要让学生的思维经受来自问题的挑战,可以适当提出一些先进的生物技术和高端的生物学科技。

使学生”跳一跳拘得到“。

  5、创设的问题应有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催化剂“,当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后就会自主的进行学习。

教师将问题置于有趣的情境中,要把学生对生物学的零散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兴趣的动力,使学生好学、爱学。

  二、组织有效的生物学探究活动

  1、创设良好的生物学探究情境。

探究应是与目前的生物学知识内容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就近取材,有可操作性。

  2、灵活采用探究的形式。

生物学的探究活动一般有:

独立探究,临时自愿组合探究,既定小组合作探究,大班集体探究等。

教师应根据要探究的主题,灵活采用。

  3、热情地参与学生的探究。

教师不可袖手旁观,应主动参与,热情引导,亲身体验。

  4、促进学生在探究中的互动与交流。

在探究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启发、设置情景问题、营造认知冲突等策略,来促进学生互动与交流。

  5、宽容与欣赏学生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不要挫伤学生的生物学探究的积极性,时刻鼓励。

  三、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作成员的分工要明确;

  

(2)、要建立合作机制;

  (3)、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适时引导。

  四、捕捉有效的生成资源

  目前,追求互动生成的教学课堂已成为生物新课标课改教师的教学追求,”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生物教师应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意外通道“的”美丽的风景“。

生成过多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不少有生物学价值的生成又可能是对预设的背离、反叛、否定,还有一些是随机的偶发的神来之笔。

那些没有思考而生成的内容应被教师视为无效的泡沫。

教师应根据预设与生成的辨证关系,站在生物学知识的高度,尽量捕捉有效的生成,避开无效的生成。

  五、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有效的课堂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

  1、评价的原则应是客观公正。

对那些有错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时,应再给予鼓励。

这样,学生的热情和创新的火花才能较好的发展。

  2、教师应锤炼课堂的评价语言。

  

(1)语言要准确,不能模糊;

  

(2)语言要生动并且丰富;

  (3)语言要严谨但又不失幽默;

  (4)评价的语言要中听但更要中用;

  (5)语言独特但又不乏创新。

高中生物教学反思生物教学反思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4

  课改向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班都有不爱动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遗传因素导致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较多,在技能要求比较高的项目练习时,常受到同学嘲笑,因而这些学生虽喜欢上体育课但又怕遭到同学的嘲笑,久而久之,便疏远了体育活动,成了体育课上受冷落的旁观者,特别是体育课改的今天,此类问题更加突出。

那么如何使这些同学象其他学生一样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并获得乐趣,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的职责和追求目标,也是课改的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教学实践,我感悟到只要教师努力去关爱这些特殊学生,这个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现在有的班级中都有一位或是多位同学比较胖,有的不但胖个子又高,跑起步来挺费力的,别说跟随队伍跑步了。

所以这样的学生在分组练习时经常受到小组同学的批评及责骂,甚至遭到嘲笑。

我所教的初一年级有几位不爱动的同学,不太爱和同学们一块活动,做练习时总是往后溜,摸底测验成绩也比较差。

课后我找到他,问他为什么上课不积极活动?

开始他不说,在我的启发下,他才说:

“其实我很喜欢体育活动的,可我做不好,做起动作来感到吃力,又不好看,同学们会笑话我,所以就不想动了”。

根据他的想法,我诱导说:

“不管谁在学习新动作时,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说对于你,重要的是参与、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练习的次数多了,动作也就好看了。

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战胜自我,找到体育活动的乐趣。

”在后来的活动中我仔细寻找该生的闪光点。

不久在练习耐久跑时他总是坚持到底,不管和其他同学

  有多大的差异,始终坚持到底。

久而久之,在他的自信、坚强下完成了和其他一样的练习内容。

在体育课上,我及时表扬了他们,并要求其他同学多向他学习。

同学们也报之以热烈的.掌声,纷纷向他询问起来。

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给这位同学装上了自信、坚强的翅膀。

自此以来的体育课他上课很投入,与同学合作的也很愉快,体育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

在上课时每个人一定要克服内心的自卑心理,融入到集体的大家庭之中,不懂不会的主动请教,反复练习,同时常于同学合作、交流。

总之,“在课堂上只要主动参与、积极练习,就一定能获得快乐,获得成功”。

  怎样抓好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二、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三、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四、转换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五、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法;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探索和工作实践,教学效果和工作经验都得到了提升,为以后更好地教育教学打好了基础。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5

  从事物理教学已有几个年头了。

教学中有喜悦也有烦恼。

很喜欢站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学习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规律。

享受课堂上思维撞击的喜悦。

课下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豁然开朗的过程。

  由于种种原因,今年从事的是高一文班的教学。

由于文班物理不是高考科目,学生普遍不重视。

不愿意学。

上课没有积极性,心思不在课堂上。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认真听课,真正在课堂上学到一些东西,是我一直苦恼和苦苦思索问题。

  因为一周只有两节课,且间隔时间较长。

学生早以把上节内容忘光。

为了督促学生课下能够主动复习,记住概念规律。

每次上课时都要把上节课重点内容复习一下。

对重点概念、规律、公式进行提问。

且反复讲其重要性,物理学科特点,一旦前后知识脱节,就很难再赶上。

  课上,想法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刻关注学生听课状态。

看有没有学生睡觉,有没有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有没有走思。

适时提醒他们注意听课。

  尽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用生动的语言授课。

多让学生参与。

比如在理解力的相互性时,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用力拍桌子,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都嚷疼。

然后我会说:

“你在用力打桌子,为什么你会觉得手疼?

”学生答桌子也给了手一个力。

再追问什么时候给手的力。

学生答用力拍桌子时。

由此总结出力的相互性性质。

概括一下就是“我给你一个力,同时你也给我一个力。

”在讲受力分析时,A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对A进行受力分析。

学生往往会把物体给斜面地压力也画上。

这时我就会问他们这个压力是谁受到的?

当他们回答是斜面时,我紧接着说既然是斜面受到的力为什么要安在A物体上,这不是明抢吗,斜面愿意吗?

  课堂上所举例子尽量拿学生说事,让他们能深入所涉情境中,亲身参与,亲身体会。

使他们觉得自己是这个例子中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从而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比如课后习题有这样一道题:

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他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

那么这两个力的方向,大小关系。

我把物理情景转换成学生爬树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

体会所受摩擦力。

因为大多数学生有这样的切身经历,很自然的把自己置身其中。

从而能较快得出答案。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

要想教好,需要你不断的学习、探索。

学生是一本大书,需要你耐心去读。

深入其中。

真正了解学生,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去设计教学。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6

  走近生活新课标指出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学生生活的原型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地去分析、探究事物及其科学规律。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笔者经过认真思考,决定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设计《酸碱盐》这一课。

  一、在生活中充分挖掘探究素材新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各种教材来落实教学目标,也就是说教师用教材教,而不被教材束缚,去教教材,要拓宽教学思路,打破常规,寻求身边的教学资源。

因此,在设计《生活中的酸碱盐》一课时,我努力使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把厨房中醋酸和食盐的妙用引进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进而拓展视野,创设“假盐”这一生活情境,给学生营造鉴别物质真伪的探究氛围。

在生活中学,在学中学生亲身体验了鉴别物质的一般方法,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去利用这种方法鉴别身边不同的物质,树立起学以致用的观点。

  二、在实验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

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获得到发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因此,在《生活中的酸碱盐》一课中,我着眼于学生的“学”为设计中心,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中让学生参与到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在厨房中钠盐的鉴别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并除杂的实验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交流和讨论实验方案,并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和记录,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探究的过程,增强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实验探究的能力,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但是,由于我实践新课程的时间较短,尽管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上作了努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还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

  一是教学关注“预设”还是“生成”的问题。

由于教学课时紧、内容丰富,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关注教学任务的执行与完成,即关注“预设”的目标。

而对于课堂中“生成”性的目标、内容则挖掘不够。

  二是如何有效处理学生活动与提高教学效益的问题。

本节教学设计和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虽然已经注意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问题。

但是,由于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化,还未能完全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过于关注活动的频度,而没有充分关注学生活动的效度问题,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研讨,我深感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理念,把握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把课堂教学融入到生活中,在生活中体验探究,这样的化学教学才会更有价值和魅力。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7

  注重化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几乎每一个单元和许多的课题上都涉及到实验。

其实验分老师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与老师共同完成的分组实验,及某些具有研究性的实验。

从实际情况可知,学生实验毕竟是少,研究实验也偏少,相对来说,演示实验的数量就比较多了。

  有些化学教师认为:

化学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可做可不做,主要以讲解为主,我认为不然,如果我们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话,可以做一下演示实验,因为演示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多增加一下对实验现象的印象,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的总体理解。

并且有许多的演示实验并不会花费很多的时间或者精力,再说即使花费了些许时间也是值得的。

  说到化学教学,从事过化学这门学科教学的教师应都知道,城市里学校的化学教育和农村乡镇学校的化学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就学生这一块来说,城市的学生的眼界要比农村乡镇学生大的多,他们的知识面相对较广;从老师这一方面来说,总体的水平相差不会很大。

而从教学设备上来说,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水平差距就相差甚大了。

就化学实验室这一点就有着很明显的差距,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农村中学的化学实验室比乡村中学的简陋许多,甚至,一些应该具备的基本化学实验器具或药品都不齐全,仪器和药品在数量、种类、质量远远不及城市的中学。

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做好同样是一本化学教科书上的演示实验就显得尤为关键,而这一点要做好就得让农村中学的化学教师多动下脑子了。

  从教的这些日子里,就拿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吧: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的第二个单元第一个课题中,有一实验(检测空气中氧气含量)中要用到大橡皮塞和钟罩等仪器,在那个时候,无论我怎样寻找,我翻遍了所有的装橡皮塞的盒子,只找到了一个大的橡皮塞,可在检查气密性的时候,发现这个仅有的大橡皮塞因老化而气密性不好,故无法使用。

但是,难道实验就不做的吗?

“不行”!

我这样告诉自己。

得想办法,于是我找来一只矿泉水瓶子下端切去,留下上面的似钟罩的一大半,拧开盖子,把燃烧匙的上端烧红后直穿矿泉水瓶盖,再做一些密封措施,一个简单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仪器就做好了,后来在课堂教学上用这个自制的实验仪器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的时候,效果还蛮好的。

  现在想想:

是啊!

其实很多东西都在人的脑子里的,只要我们稍微多动动自己的脑子,其结果就会更加的完美!

同样的,农村的孩子一样的渴望知识,同样渴望更好的掌握到更多的知识。

我们做老师的,能做的就是把我们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都教会给学生,同时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条件及环境传授给学生予无限的知识技能与做人的道理!

相信学生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教育的明天会更好!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8

  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十几载年来,颇感语文老师之为难。

语文课似乎人人能听,人人能评,人人都有想法的课。

语文教学也是为许多教育家、专业或非专业人士诟病最多的。

于是从上第一天课起,脑子里就混沌模糊,既怕误人子弟,耽误学生前程,又怕辜负学校厚望,于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如此十几载年,甚为辛苦。

然在与前辈、同行与学生的共同研讨与交流中似发现两点略有点价值的东西,一是语文课必须是基于语言文字的,二是语文课必须要达到师生共鸣的目的。

  犹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之时,我抱着极其虔诚的心态去听各种各样的课(特别是公开课),突然发现大多数语文课听不懂了。

有在课堂上翩翩起舞者,有在课堂上离题万里者,有整节课道德者教化者,不一而足。

由此深感自我见识之浅陋,于是在课堂上依样画瓢,结果有一天一位前辈听完我课后醍醐灌顶式地问了我一句:

“你在上语文课吗?

”我猛然间全身震颤了一下,是啊,我在上语文课吗?

由此发现,其实当语文课离开语文本质的时候已经异化了。

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无论上怎样的课,上哪一篇课文,我都时刻牢记:

一定要把这节课上成语文课。

语文者,语言文字也。

当然这里特指汉语言文字,语文课不能离开汉语言文字,不能离开文本,否则就是离水之鱼,断翅之鸟。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9

  一、教学方面的经验

  1.认真研究新教材及各章节处理方法

  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用化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

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教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

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思维应变、组织表达的能力。

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让他们在黑板上写板书,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化学实验教学情景集色彩、图像、声音、动感等多种特点于一身,使学生有置身于真实情景之感,达到良好的效果。

  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近年来对环保、能源等社会热点的考查力度逐步加强,这就要求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学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觉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4.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很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因此我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多与学生谈心,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我表扬鼓励他们;当他们退步时我找他们个别谈心,帮助他们找出原因。

在课堂上尽量地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加以称赞,激励他们喜欢上化学。

  二、教学方面的不足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

只有当以上思想工作基本过关了,奏效了,才能使教学效果上去。

对于教学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

总体把握教学要点,如该学年,该学期有哪些知识点,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这样在平常教学中才有目标。

  

(2):

注意和学生一起探索各种题型,我发现学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点,只要勾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兴趣,学习劲头就上来了。

  以上几点教学方面的看法只有根据自身与本班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才可能有一定效果。

初中教师教学反思10

  在新课改的体育教学中不仅仅改变学生学的观念,还要改变死板的课程流程。

体育课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的教与学活动,它不同于其它课程容易组织管理。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体育教师对课堂管理非常重要的。

体育课堂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其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与多种因素相关。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是提高中学生体育素质的主要手段.

  一、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的选择。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竞技体育为中心,教学内容体系竞技化。

教材强调权威性,指导性,忽视了差异性。

在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教学计划、内容是否完成,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至于学生愿不愿学,是否开心快乐,更不为教师所关心,于是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

体育新课程强调:

“学校体育教学应面对全体学生,其主要目的和任务并不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运动员,而是将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健康人才”。

体育新课标的实施,使广大体育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突出以生为本,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逐渐被广大体育教师所认同,无论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都充分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我能够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