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73337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00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docx

中国地理综合题训练题集

高二年级中国地理单项选择题综合专项训练(合计共72题)

4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简述河南省的地形特征。

(4分)

 

(2)简述图中①②两项水利工程的作用。

(4分)

 

(3)简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8分)

 

42.(16分)

(1)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平原;地势西高东低。

(4分)

(2)①水利工程:

防洪、除沙(防淤)、防凌汛、发电、灌溉、供水等。

②水利工程:

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

(4分)

(3)河南省地处我国农业(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8分)

 

41.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1)A城市的名称是_________,其以西铁路线的名称是________,该城市主要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城市发展其生产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分)

(2)该地位于___________高原,简要说明该高原的植被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6分)

 

(3)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__,说明其原因及解决途径。

(6分)

41.(24分)

(1)包头(2分)包兰铁路(2分)钢铁工业(2分)附近有包头煤矿,白云鄂博铁矿,便利的铁路交通,近便的水源(6分)

(2)内蒙古(2分)内蒙古高原从东向西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戈壁过渡(2分)原因是从东向西受海洋影响逐渐减弱,降水逐渐减少所致(2分)

(3)水源(2分)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稀少(2分);临近黄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可利用黄河水自流灌溉(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经济奥运会”之称的世界经济博览会将于2010年在上海举行。

围绕“世博经济”、推动“长三角”经济联动这一主题,上海、南京、杭州等16个城市的市长经常举行长江三角州城市经济协调会。

胡锦涛总书记也在2010年元旦向全世界发出邀请,欢迎世界各国参加世博会。

材料二我国东南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福建、广东的便捷通道—厦(门)深(圳)铁路广东段正式开工建设。

厦深铁路预计于2011年建成通车,届时从深圳到厦门只需3小时。

材料三2008-2009年两大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2008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6:

52.1:

41.9

4.9:

49.8:

45.3

2009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

5.1:

54.6:

40.3

4.1:

52.4:

43.5

 

(1)

上海逐步成为江

浙沪城市带中心,试分析上海发展的有利条件。

 

(2)厦门、深圳两城市之间已有海上航线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海高速铁路?

 

(3)根据材料三的信息,描述两大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说出两大经济区今后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

32.

(1)京津唐(1分)

有利条件:

铁路、海运等交通条件便利;煤、铁、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2分)

制约因素:

水资源短缺(1分)

产生原因:

①自然原因:

位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小②社会原因:

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

(4分)

(2)有利条件:

①位于渤海沿岸,有适于晒盐的平坦海滩

②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旱严重、蒸发旺盛,利于晒盐(3分)

33.

(1)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海陆交通发达,联系便利;经济基础好,工业化水平高;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素质高

(2)与航运相比,高速铁路更为快捷;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3)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4.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地年平均降水量734.5毫米,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61.4%;1月平均气温-12.O℃,7月平均气温24.6℃。

(1)简述流经A地河流的水文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示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和夏汛,有结冰期,含沙量小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长时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易引发旱灾,降水过多且强度较大,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的地区,则易引发洪涝灾害。

(3)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土壤较为肥沃,雨热同期,灌溉条件好,有利于发展种植业;东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土层较薄,易发生水土流失,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可以发展林业和果业。

 

5.东北地区是我国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

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东

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

1978年

2005年

第一产业比重(%)

20.0

12.8

第二产业比重(%)

64.3

49.6

第三产业比重(%)

15.7

37.6

 

(1)请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

与1978年相比,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3中,字母A表示_____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_________工业。

(4)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场所、工业产品、工业生产工艺过程等为主要吸引物开发的旅

游项目。

开发工业旅游最主要的条件是(填代号)________。

A.资源的游览价值B.地区接待能力C.市场距离D.旅游环境承载量

(5)试分析图13所示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

(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

(3)钢铁森林

(4)A

(5)避免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衰退;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就业机会;保护生态环境

 

27.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图18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该流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

(1分)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是有较丰富的(来自祁连山的)冰雪融水补给。

(1分)

(3)弱水下游流入甲、乙两湖,乙湖已于上世纪后期彻底干枯,成为沙尘暴的源地之一。

造成这一结果的人为因素主要有中上游用水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植被破坏)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等)、工程措施(设置沙障等)。

(6分)

(4)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4分)

有利条件:

矿产(能源)资源丰富;草场广布(草质优良);光照条件好。

不利条件:

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

29.根据图16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描述甲图中所示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6分)

(6分)北部黄土高原(1分),黄土地貌广布(1分);中部渭河平原(谷地)(1分),呈东西向延伸(1分);南部秦岭(1分),呈东西走向(1分)。

(2)说出甲图中秦岭南北两侧的气候类型。

指出乙图中太行山脉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意义。

(4分)

(4分)秦岭以北: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分);秦岭以南:

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

太行山:

地势第二及第三阶梯的分界(1分);黄淮海平原(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1分)。

(3)指出乙图中环渤海经济区经济开发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2分)

2分)水资源缺乏(1分)能源供给不足(1分)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产业结构转换艰难(答出两项即可得2分)

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简要分析河西走廊成为绿色走廊的主导自然条件。

 

(2)如果农业开发强度超过上述自然条件的承载力,分析将会产生什么环境问题。

5.

(1)主导自然条件是水。

内陆干旱地区或气候干旱(根据经纬网确定为内陆地区;沙漠广布;季节性河流或内流河)。

由于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在山麓地带形成许多绿洲,(这些绿洲彼比相连,形成了绿色走廊)。

(2)(如果农业开发超过水资源的承载力,)耕(土)地得不到足够的水源灌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非常有限),(因气候干早,)在强烈的太阳辐射、蒸发和风力作用下,将出现土地荒漠化问题。

6.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束怀瑞等七名中国知名专家在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中认定,

陕西所在的黄土高原是中国唯一符合7项气象指标的苹果

最佳优生区。

材料二:

陕西省简图。

(1)分析苹果种植基地位于图中哪一区域(甲或乙)?

为什么?

 

(2)陕西省种植苹果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

 

(3)陕西省种植苹果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何?

 

(4)你认为陕西苹果生产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应抓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6.

(1)甲苹果是温带水果,甲位于秦岭以北的温带气候区,而乙位于秦岭以南的亚热带气候区

(2)陕西省大部分地区光、热、水条件好,黄土土层深厚,适宜温带水果生长(3)种植经济林木,既可以提高绿化面积,保持水土,产生较大的环境效益,又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民退耕还林,解决脱贫,可以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4)应在提高科技含量、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上下功夫。

同时,搞好农产品的深加工与综合开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7.根据我国某省区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该省简图。

 

材料二:

该省A县与黄土高原B县相关资料比较表。

人口(万人)

土地面积

(平方千米)

土层厚度(米)

2006年粮食产量

(万吨)

A县

65

3667

0.1~0.8

56

B县(黄土高原)

15

4182

50~80

45

材料三:

A县土地垂直分布与土地利用状况图。

材料四:

A县农村生活能源构成图。

 

(1)比较该省甲河以南和以北地区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差异。

甲河以北地区

甲河以南地区

气候类型

地形类型

耕作制度

 

(2)指出A县农业生产最容易导致的生态问题,并结合表分析A县该生态问题所造成的危害比B县大的原因。

 

(3)根据“A县土地垂直分布与土地利用状况图”和“A县农村生活能源构成图”,设想如何促进A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7.

(1)见下表:

甲河以北地区

甲河以南地区

气候类型

(暖)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形类型

平原为主

平原、丘陵、低山

耕作制度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2)生态问题:

水土流失。

原因:

A县比B县人均土地少,单位面积土地产值高,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大;土层薄,山地石质容易裸露,地表侵蚀后,恢复原来面貌异常困难;河流下游地区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造成影响更大(3)发展多种经营,走立体农业道路;系列开发优势资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开发薪炭林和沼气,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1.读“我国东南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甲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是______(1或7)月等温线分布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乙图中①、②两地的年降水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3)比较甲图中①、③两地的该月平均气温大小,并分析原因。

 

(4)图中④、⑤两地适合晒盐的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图中阴影区域农村用能短缺,生活燃料消费结构中,生物能源大约占80%。

长期以来,农民对柴薪的消费量大大超过柴薪资源的合理提供量,给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该区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应如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1)7理由:

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①地年降水量大于②地。

因为夏季我国东南地区盛行东南季风,①地位于武夷山迎风坡,降水丰沛(3)③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于①地。

因为①地为武夷山,海拔高(4)④地(布袋盐场)原因:

④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日照充足,雨日较少,蒸发旺盛;沿海有大片平坦的沙滩,适宜建盐田(5)水土流失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营;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封山育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2.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并说明其成因。

 

(2)图示沙漠地区主要的外力作用类型有哪些?

(3)图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棉花生产的有利的自然条件。

2.

(1)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河流径流量小;河流汛期主要出现在夏季;河流流程短,许多河流下游水量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在沙漠中;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有些河段出现断流现象。

原因:

地处干旱地区,降水少,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形成夏汛;河水沿途蒸发、下渗及用水使下游河流水量减少

(2)风力侵蚀和沉积作用(或风力作用)(3)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冰雪融水量较多,灌溉水源较丰富;土质疏松,有利于棉花根系伸展

39.(60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12分)

材料二

 某大型末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16)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17)

(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有点。

(8分)

 

【答案】.(20分)

(1)(12分)

     特点:

甲地形区:

分布在河谷地区(2分);

           乙地形区:

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2分)。

     原因:

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2分),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2分),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

           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2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2分),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

(2)(8分)

     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挥了自然资源的综合效益(或农林牧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2分);种植业、畜牧业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或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2分);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2分);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2分)。

 

[解析] 第

(1)题,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区域定位能力及区域特征对农业地域分布的影响。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地形区为青藏高原,乙地形区为塔里木盆地。

青藏高原因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业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塔里木盆地因位于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水源条件较好的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

答此类问题一般要从限制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下手,采用逆向思维。

(2)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及解答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二可知该地发展农业生产遵循了因地制宜的指导思想,利用其地形的海拔差异发展立体农业,并与旅游业相结合,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发展了多种经营,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农业生产与土地之间形成了较好的良性循环,保护了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冬季滑雪)还可以充分利用和安排农闲时间。

014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版解析:

专题13以中国区域为背景综合题

(2014安徽卷)34、(32分)根据材料和图12,结合所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中药村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的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

甘肃省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千年药乡”之称。

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省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8分)

(2)分析甘肃省种植中药材的区位势。

(12分)

(3)说明依托中药材发展工业对甘肃省的积极影响。

(12分)

【参考答案】

(1)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汇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桥”要道),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话聚居区结合部。

(2)自然地理环境县有过渡性、多样性特点,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劳动力充足;产品质量好,中药材用途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地处西北交通要道;中药材加工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引导,推动中药材种植。

(3)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促进中药材专业化种植,调整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中药材附加值,带动贸易、物流、科技服务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实现脱贫致富,弘扬传统医药文化,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4年北京卷)36、(36分)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12分)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8分)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4)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

(8分)

【答案】

(1)流域内降水量偏少且集中于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平时地表径流量少,暴雨时洪峰流量大,修建水库蓄水调节,可缓解旱涝灾害。

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排水不畅,支流集中汇聚于海河,易发生洪涝,开挖人工河道,主要用于排水泄洪。

(12分)

(2)推广耐旱作物(调整作物类型、进行品种改良);应用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灾的能力。

(8分)

(3)问题:

河水污染(水质下降);径流量减少(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

应对措施:

例如,合理规划,加强监测,立法管理,控制旅游人数,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等。

(8分)

(4)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8分)

【解析】

(1)从气候特点分析,该流域降水量偏少且集中在夏季,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从地形特点分析,中上游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洪水汇集时间短,因此用修建水库调节,既能防灾防洪,也能防旱灾。

(2)一方面是改良农作物品种,试农作物适应耐旱环境,积极推广耐旱作物;另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第三,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灾的能力。

(3)河源地区的开发排放的污水和废弃物会增加,使河水污染;植被破坏会使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增大;水土流失加剧,会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加。

依据产生问题的原因,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4)应结合京津冀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2014天津卷)14、(24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山城重庆工业历史悠久,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2014年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级,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1)重庆采取“削山头、造平地”等方式利用土地。

这对城市建设有何好处?

请列举两项。

(6分)

目前,重庆已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重点。

(2)从图文材料中找出两条相关信息,分别对应说明重庆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8分)

三峡水面临着泥沙淤积、水污染等环境问题。

(3)为了解决三峡水的环境问题,重庆工、农业内部结构应如何调整?

并说明调产生的具体作用。

请填表回答。

(10分)

产业部门

结构调整

具体作用

农业

②③

工业

 

【答案】:

(1)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方便城内地域联系;便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地质灾害。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2)①信息:

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 条件:

工业部门齐全,技术力量强

②信息:

工业历史悠久-(原来就有机械、汽车、电子电器等制造业) 条件:

工业基础雄厚

③信息:

是“长江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