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8074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5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 高山草甸 带详解.docx

高考地理热门经典微专题训练43高山草甸带详解

2022地理微专题训练43高山草甸

1.读我国不同纬度两座山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题。

影响甲乙两山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条件B.山脉走向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1.C读图,两山的纬度不同,山麓地带气温不同,相同海拔高度的气温也不同。

影响甲乙两山高山草甸带分布的海拔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C对。

降水条件、山脉走向、海陆位置不是影响自然带分布海拔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A、B、D错。

2.下面左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高山草甸带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地形

2.B从右图可以看出,该山地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山地南坡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北坡,因此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较高,B正确。

故选B。

林线是高山地区森林带的最高海拔,雪线是高山永久积雪区的最低海拔。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

m)图,等高距100m。

该地林线为2400米,雪线为2800米。

据此完成第3题。

3.图示地区高山草甸和荒漠分布面积最大处位于上图的

A.西北部B.东北部

C.南部D.西部

3.B草甸和荒漠的分布与地表水的分布有关,图中西北部地区有两条河流流经,东北部分布有多条河流,南部山区也有河流分布;西部地区距离湖泊较远,水分条件较差,故B项正确。

垫状点地梅(下图)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900米附近,贴伏于地面,喜光性强,枝叶形成致密的点状结构,常与生长所在地典型植被伴生。

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的优点。

该区域年平均气温﹣0.4℃,年降水量500mm左右,夏季开花季节最适宜光合作用的叶片温度为15℃~1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降水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枯萎,甚至死亡。

据此完成4~6题。

4.伴随垫状点地梅分布的典型植被是

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C.高山针叶林D.高山针阔叶混交林

5.垫状点地梅生长季节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优点的原因是

①积雪融化,融水渗入垫状物内,补充水分②垫状结构致密,寒气难进入,影响极小

③大风时,枝叶背面难受影响,仍较暖和④结构致密,贴地面分布,大风难以摧毁

⑤积雪覆盖,积雪保温作用强,枝叶温度高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6.调查发现,与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区相比,山坡相对平坦的4500~4750米海拔处垫状点地梅分布很少,其原因可能是

A.大气温度较低B.大气降水较多C.地面光照较差D.地面风力较小

4.A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海拔4900米附近,贴伏于地面,喜光性强,枝叶形成致密的点状结构,常与生长所在地典型植被伴生。

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的优点。

伴随垫状点地梅分布的典型植被是高山草甸,耐寒,耐大风,A对。

分布区年降水量500mm左右,不是高寒荒漠,B错。

青藏高原不适宜高山针叶林、高山针阔叶混交林生长,C、D错。

5.D垫状点地梅生长季节具有抗旱、抗寒和抗大风优点的原因是该植物贴伏于地面,枝叶形成致密的点状结构,寒气难进入,影响极小,具有抗寒特点,②对。

该地大风时,枝叶由于紧贴地面,背面难受影响,仍较暖和,③对。

由于结构致密,贴地面分布,大风难以摧毁,具有抗风的作用,④对。

积雪融化,融水渗入垫状物内,补充水分,①对。

积雪覆盖植被,可以起到保温作用,枝叶温度高,不是植被抗寒作用,⑤错。

D对,A、B、C错。

6.C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高度区为海拔4900米,该山坡4500-4750米处海拔相对低,大气温度相对较高,A错。

降水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死亡,并加速其叶子枯萎,降水多不是分布少的原因,B错。

喜光性强,4500-4750米处垫状植物分布较少,可能光照差,C错。

垫状点地梅具有抗大风的优点,近地面风力较小不是影响该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D错。

老秃顶子为辽宁省最高峰,属于长白山系龙岗支脉向西南延伸部分。

下图示意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的垂直梯度变化。

据此回答7~8题。

7.老秃顶子山顶部的自然带是

A.山地针阔混交林带B.高山草甸带

C.山地苔原带D.高山冰雪带

8.该山北坡草本植物种类在1167米以上明显多于较低海拔地区的原因是

A.阴坡蒸发弱,空气湿度更大B.水土流失少,土壤更肥沃

C.冰雪融水补给多,水源更充足D.上层植被遮蔽少,光照更充足

7.B据图可知,由于该山海拔较低,因此不会出现苔原带和冰雪带,据材料知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的垂直梯度变化,因此老秃顶子山顶部的自然带应是高山草甸带,A错误,B正确。

故选B。

8.D据山地的垂直分异规律可知,高山草甸带一下依次为灌木、乔木,1167米以上植被遮蔽少,光照更充足,因此该山北坡草本植物种类在1167米以上明显多于较低海拔地区。

故选D。

读我国某山自然带示意图,完成9~10题。

9.该山最可能是我国

A.昆仑山B.天山C.祁连山D.阿尔泰山

10.该山区牧民在高山草甸放牧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9.B根据图中纬度及城市可知,该山位于42°N-44°N之间,且乌鲁木齐位于该山北麓,所以该山最可能为我国西北的天山,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10.B冬季,牧民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原放牧;秋季转冷向低处山地草原转移。

综上可知,牧民在高山草甸放牧主要是在夏季,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是武陵山脉的主峰。

近年来,梵净山山顶地区的高山草甸和灌丛分布面积不断缩小。

下图为梵净山植被垂直带谱图。

读图完成11题。

11.导致近年来梵净山高山草甸和灌丛分布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山体高度较低B.山顶风速较大

C.居民过度破坏D.全球气候变暖

11.D植被分布范围和高度的变化主要受水热条件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尤其是热量条件。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山体海拔低,梵净山中部阔叶林、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断上升,导致山顶草甸和灌丛的分布范围缩小。

根据题意是问近年来的变化,山体高度和山顶风速近年来没有明显变化,高山草甸和灌丛位于海拔较高,居民活动小,不易发生过度破坏,所以选D。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

据此完成12~13题。

12.磷高累积区是

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

13.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

12.A读图可知磷高累积区位于海拔4000m左右,四川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西部某山地基带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出现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带、高山冰雪带等。

海拔4000米应为高山草甸,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C读图可知:

在2000-3000米处,磷积累量很低,该地为山地迎风坡降水最丰富地段,植物生产量高;由文字信息可知:

大气温度低,利于磷的积累;地表径流越小越利于磷的积累;土壤含水量低不利于磷的积累。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亚高山草甸土发育在较平缓的高寒山地上,表层富含有机质,下图为典型的亚高山草甸土剖面。

完成14~15题。

14.亚高山草甸土表层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可能有

①昼夜温差大②成土母质富含有机质③微生物分解作用慢④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影响亚高山草甸土含石块较多的主要因素是

A.成土母质B.降水C.生物D.地形

14.D亚高山草甸土表层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可能有昼夜温差大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没有多大影响,①错;成土母质不会含有机质,②错;微生物分解作用慢,土壤有机质含量,③对;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可以积累有机质,④对。

选择D。

15.A土壤中的石块等无机物主要来自成土母质,所以影响亚高山草甸土含石块较多的主要因素是成土母质,选择A。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等因素,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读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不同植被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图,回答16题。

16.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A.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少,腐殖质减少

B.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

C.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

D.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

16.C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C对。

光照、降水没有明显变化,A、B错。

高山地区作为夏季放牧的牧场,D错。

下图为青藏高原某高山草甸某坡面的牧草生长季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气温、土壤温度和湿度多年变化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17~19题。

17.下图能明确反映该高山近年来气候变化的特征是

A.变冷B.变暖C.变干D.变湿

18.该高山草甸生态环境脆弱,若当地牧民在此过度放牧可能导致

A.昼夜温差增大B.土壤湿度增加

C.气候变得冷干D.土壤温度下降

19.图中海拔3600m处坡面的20cm土壤湿度相对于其他海拔高度的土壤湿度明显变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气温较低,蒸发量小B.海拔较高,降水量大

C.坡面平缓,径流下渗D.土温较高,冻土解冻

17.B读图可以看出2010-2013年来该地不同海拔高度的气温都略有上升,故推测其气候变化特征为变暖,选择B。

土壤温度变化较小,土壤湿度在升高,但该地为青藏高原高山草甸地区,高寒气候降水量少,草甸水源主要是来自于高山冰雪融水,因而土壤湿度增大不是因为降水变多气候变湿润,而是因为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水量增大,故A、C、D均错误。

18.A过度放牧将导致草地面积减少,荒漠化土地增多,缺少植被覆盖后,裸露的土地较草地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昼夜温差增大,A正确;失去植被后水土保持能力下降,土壤湿度将降低,B错;植被破坏后,气候将变得更恶劣,极端天气增多,气温高时变得更高气温低时则变得更低,但不是变得冷干,C错;白天升温快,土壤白天温度升高,D错。

19.C读图海拔3600m处气温比3800米处低,但该地湿度却比3800m处大,故A错;该地为高山气候,降水量少,土壤水分主要来自冰雪融水,B错;图中显示海拔3600米处土壤温度比其他海拔低,尤其是低于3200米处,D错。

若该地地形较其他海拔处平坦,径流流速慢,利于水分下渗到土壤中,则土壤水分将增大,故C正确。

下图示意岷江上游流域民族聚落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20题。

20.藏族聚落分布区高山草甸面积广,其聚落

A.规模小、数量少,分布分散B.规模大、数量多,分布集中

C.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分散D.规模大、数量少,分布集中

20.C根据图示信息藏族聚落分布在高山草甸分布区海拔高,坡度陡,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因此聚落数量多、规模小,分布分散。

故选C。

下图为某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甲图)和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图(乙图),乙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丁是该山地所属的气候区的范围,回答各题。

21.甲图中①、②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高寒荒漠带、高山草甸带B.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高寒荒漠带

C.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高山草甸带

22.积雪冰川带下界南坡比北坡高的主要原因是

A.南坡为山地迎风坡B.北坡植被较好

C.南坡水份条件好D.北坡气温较低

21.C①海拔较低处为山地针叶林带,则①为高山草甸带,②处海拔更高,温度更低,为高寒荒漠带。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2.D该地位于欧洲西部,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西风为西南风,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水分条件好,但是北坡雪线低,北坡为背阳坡,气温低。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下图是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中段380N、山体内外最热月lOcC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最热月10℃等温线最可能是植被带

A.落叶阔叶林与针叶林的分界线B.针叶林与高山荒漠的分界线

C.针叶林与高山草甸的分界线D.高山草甸与高寒荒漠的分界线

23.C据山体内外最热月10℃等温线分布高度可知,该地植被不会是落叶阔叶林带,故A项错误;根据山地垂直地带性更替规律可知,森林带之上依次是是高山草原草甸带、高寒荒漠带和积雪冰川带,故可能是针叶林与高山草甸的分界线,C项正确。

某教授参加了新疆阿尔泰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

“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4.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

A.山地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

C.高山苔原带D.冰川带

25.阿尔泰山南坡

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

C.此时季节为冬季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24.B阿尔泰山的垂直带谱是从下到上荒漠带、草原带、针叶林带高、山地草原带和冰雪带。

教授身后的森林戛然而止,眼前簇簇花草相映,再往上看,花开始变得星星点点,这说明他位于山地针叶林带与冰雪带之间的山地草原草甸带,选B。

25.D阿尔泰山南坡森林大多为针叶林,草场分布在山麓、山坡、山腰地带,此时山上花草郁郁葱葱,季节为夏季。

阿尔泰山处于在大陆的内部,东面与太平洋之间有重重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过。

西面地形比较平坦,再加上阿拉山口可以有西面大西洋的水汽到达,所以南坡受大西洋水汽影响降水多。

据此分析选D。

读喜马拉雅山垂直带谱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26.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的自然带M可能为(  )

A.热带雨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常绿阔叶林带D.热带草原带

27.高山草甸在南北两坡分布的海拔存在明显差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分布海拔高

B.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分布海拔高

C.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高

D.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低

26.C喜马拉雅山的南坡纬度较北坡低,其南坡为夏季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自然带M为南坡山麓自然带(基带),该自然带的类型与该山地所在的水平自然带类型一致,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故选C。

27.A从图中可以看出,高山草甸在南坡分布海拔较高,说明南坡海拔较高处的水热条件好,主要是因为南坡是阳坡、迎风坡,水热较好;北坡分布海拔较低,因为北坡是阴坡、背风坡,水热条件差。

故选A。

雪莲是新疆的著名特产,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够抵御-21℃的低温,15~25℃生长旺盛,以天山所产最多,质亦最佳。

可作药用,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1996年中国已将天山雪莲列为二级保护植物。

下图是天山自然带谱垂直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风向C.海拔D.坡度

29.天山雪莲最可能的分布区在

A.高山冰雪带B.高山草甸带

C.山地草甸草原带D.云杉林带

28.B图中显示天山北坡有森林带分布,自然带谱较南坡复杂,说明北坡水分条件较南坡优越。

北坡地处潮湿西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影响天山南北坡自然带谱种类差异的主导因素是风向,B对,A、C、D错。

故选B。

29.B因为雪莲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碛砾石滩中,而雪线以上常年冰雪覆盖,温度在0℃以下,雪莲难以生长,所以是生长于雪线下方的高山草甸带,B对,A、C、D错。

故选B。

垫状植物是分布于高寒区的一种特殊植物,贴伏于地面,具有很强的喜光性。

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降水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死亡,并加速其叶子枯萎。

下图示意当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植物地上部分投影的面积点地面的比率)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0.垫状点地梅分布区的优势植被是

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C.高山针叶林D.高山针阔叶混交林

31.与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相比,该山坡4500-4750米处

A.大气温度较低B.大气降水较多C.地面光照差D.草地退化严重

30.A根据材料,垫状点地梅分布区是青藏高寒区,优势植被是高山草甸,A正确。

高寒荒漠不是优势植被,B错误。

高山针叶林、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在青藏高寒区东南边缘降水较多、海拔较低的山谷中,不是主要植被,C、D错误。

31.C该山坡4500-4750米与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海拔4900米相比海拔更高,气温更高,A错误。

根据“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降水减少不利于垫状植物生长),4500~4750米处没有垫状点地梅的出现,由此推测该地降水较少,B错;由于垫状植物有很强的喜光性,由图可读出4500~4750米处垫状点地梅盖度很低机且接近0,说明此处光照较差不适合垫状植物的出现,C正确;草地退化增加了透光率,从而为垫状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提供适宜条件,该山坡4500-4750米盖度低也并不是由土地退化造成的,D错。

雪莲,别名雪荷花,野生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幼苗能经受﹣21℃的严寒,主要生长在天山、阿尔泰山和昆仑山脉海拔3000m以上雪线附近的悬崖峭壁之中。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约有300万公顷,现在仅剩下1/5了。

目前,国家已把雪莲列为二级濒危植物。

下图示意我国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2.野生天山雪莲生长区主要位于天山的

A.山地草甸草原带B.云杉林带C.高山草甸带D.高山冰雪带

33.导致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结构调整B.地质灾害频发C.人类过度采挖D.全球气候变暖

32.C根据材料,野生雪莲种子在0℃发芽,3-5℃生长,冰雪带温度在0°C以下,雪莲应生长在接近冰雪带的自然带位置,结合图示信息,应选C。

33.D根据材料,天山野生雪莲主要生长在天山、阿勒泰山和昆仑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雪线附近的悬崖峭壁之中,生长环境险峻,人类攀爬困难,采摘更为困难,且其生长区域人口稀少,故该物种的减少与人类过度的采挖关系不大;天山野生雪莲可生长区域面积大量减少最可能是自然原因,结合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气温升高导致低温区域减少,结合选项,气温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选D。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SOC),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的气候条件、人类干扰强度等因素,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输入量以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从而影响了土壤有机碳的含量。

读我国西北某山地不同植被带0~10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34.该山地区SOC的总体变化特征是

A.随植被覆盖度升高而升高B.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

C.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D.随降水量减少而减少

35.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

A.土壤肥力较低B.受人类活动干扰小C.大气温度较低D.地表风化作用强

36.调查表明,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SOC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光照减弱,生物生产量减少,腐殖质减少

B.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

C.冬季放牧,草场畜牧超载导致植被破坏

D.降水增多,土壤有机碳被雨水冲刷流失

34.B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横轴表示植被类型,可以判断出海拔高度,纵轴表示有机碳含量,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不能体现随植被覆盖度、随降水量、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所以A正确。

35.D与荒漠草原区相比,该山地落叶阔叶林区有机碳含量高,土壤肥力较高,海拔较低,受人类活动干扰多,海拔较低,大气温度较高,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温度、降水、植物生长量呈正相关,落叶阔叶林区的地表风化作用强烈,所以D正确。

36.B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气候变暖,植物生长快,消耗有机碳多,该地光照、降水没有明显变化,高山地区作为夏季放牧的牧场,所以B正确。

垫状植物是分布于高寒区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植物,常形成致密的垫状体结构,贴伏于地面,通常具有很强的喜光性。

垫状点地梅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垫状植物,其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植物叶表面温度)在15℃~18℃之间,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光合速率,不利于其生长;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并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过程。

下图示意当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坡垫状点地梅盖度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7.垫状点地梅分布区的优势植被是

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C.高山针叶林D.高山针阔叶混交林

38.与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相比,该山坡4500-4750米处

A.透光率较低B.大气降水较多

C.大气温度较低D.草地退化严重

37.A混交林和针叶林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和藏东南,C、D错误。

该地为念青唐古拉山,位于藏南山地灌丛草原区,高寒荒漠带海拔高,气温过低,不利于垫状点地梅生长,该海拔高度最可能为高山草甸。

38.A由于垫状植物有很强的喜光性,所以可能是4500~4750米处地势相对平缓,高山草甸发育比较好,透光率低,因此没有垫状植物的出现,A正确;根据“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降水减少不利于垫状植物生长),4500~4750米处没有垫状点地梅的出现,由此推测该地降水较少,B错;该山坡4500一4750米处低于垫状点地梅最大分布盖度区(4900米),故气温较高,C错;草地退化增加了透光率,从而为垫状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提供适宜条件,D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