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082955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1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docx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试行

附件4

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

物流服务管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规范职业学校教学管理,更好地指导本市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保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健全教育教学质量检查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品牌专业认定及专业建设的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全市中职学校专业及课程建设,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和建设广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结合本市实际,组织研究编制与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适应,具有广州地方特色,适应广州职教发展水平的市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的专业化水平,使中等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1.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加强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2.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3.坚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引导,突出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科学系统设计专业教学方案,将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贯彻学生就业与发展潜力培养融为一体、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融为一体、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

4.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和实训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5.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统一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倡导学校根据区域经济、行业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对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教学模式等进行改革,形成校本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本专业面向现代物流业,培养具备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团结合作、沟通协调等职业素养,具有坚实的物流基础理论,熟悉国家物流行业政策与法规,具备仓储、运输、调度、单证、客服等专业操作能力,熟练掌握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从事仓储配送、运输组织、货运代理等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范围

序号

专业(技能)方向

对应职业(工种)

职业资格证

1

仓储与配送

仓管员、配送员、理货员、商品养护员、客服、采购员、仓库主管、配送主管

物流员(必考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叉车操作证)、助理物流师

2

运输业务

调度员、配载员、配送员、跟单员、客服、采购员、调度助理、车队长

物流员(必考证书)、跟单员、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叉车操作证)、助理物流师

3

国际货代

单证员、操作员、业务员、客服、跟单员、采购员、报关报检员、销售员、销售主管

物流员(必考证书)、跟单员、单证员、报检员、货代员

五、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职业素养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结合,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遵守职业岗位规范;树立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就业创业准备。

2.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身体,培养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互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合作与竞争、适应社会的能力。

4.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财产。

6.具备较强的合作意识,服务意识,以及沟通协调能力。

7.具有较强的时间观念、效率意识。

8.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以及一定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了解物流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化要求等知识。

2.了解物流的基本功能、行业现状及物流业态,熟悉物流企业的典型职能部门和岗位要求。

3.掌握物流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并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

4.熟练掌握物流业务流程,能完成相关作业任务。

5.会操作物流管理软件,能熟练地进行物流信息处理。

6.掌握常见物流设备使用、日常维护及保养技术。

专业(技能)方向1:

仓储与配送

1.掌握仓储货品进、存、出相关作业流程,能熟练的进行物品的入库、在库管理和出库操作。

2.熟悉配送作业计划,能完成分拣、配载、送货作业。

3.了解包装知识,会辨识不同包装材料,能根据货品要求进行简单的货品包装和流通加工作业。

4.熟练掌握各类叉车基本性能,能驾驶叉车进行货品出入库、移库、托盘堆叠等作业,能对叉车进行日常维护保养。

5.掌握存储、装卸搬运等仓储设备基本特性,会合理选择与使用常见仓储设备,懂得设备保养常识。

6.熟练掌握常见的物流信息设备及信息系统,会缮制和填制各种仓储单证。

7.掌握仓储业务咨询、在库业货物查询、客户意见处理等客户服务工作技能。

8.遵守仓库及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熟练掌握各种安全作业设备及常见消防设施设备。

专业(技能)方向2:

运输业务

1.熟悉国内物流运输枢纽和综合运输网布局,形成一定的物流空间意识。

2.掌握货物运输线路与方式选择,会根据具体运输业务提出运费报价,能熟练核算相关运输费用。

3.熟练掌握各种运输单证组成要素,能识读、填制各种运输单证。

4.熟练掌握货物运载设备、集装化器具、装卸搬运设备、集装箱装卸作业设备识别、选择及设备维护常识等知识与技能。

5.掌握现场货物装卸搬运技能,能正确阅读作业单。

6.熟悉货车类型,会根据货运调度计划进行车辆调度。

7.熟悉场站布局、货物性质、车型装载量等特点,会进行货物配载,现场作业调度。

8.掌握运输业务咨询、业务查询、客户意见处理、货损理赔等客户服务工作技能。

专业(技能)方向3:

国际货代

1.熟悉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国际贸易实务等知识。

2.熟悉国际货运代理流程,会办理国际多式联运托运手续。

3.能协助开展国际货运接货、揽货的洽谈业务,

4.会正确缮制货物的申报单、货代单证、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等相关单证。

5.熟悉保税货物出入库流程,能办理保税货物出入库业务。

6.掌握国际货物进出口操作流程,能办理报关、报检、租船、订舱、投保、货款支付与结算等工作。

7.能进行各种运价运费的计算,为客户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

8.会处理各种国际货代作业过程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

六、继续学习专业

高职专科: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国际商务

应用本科:

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国际商务

 

七、课程结构

八、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德育课、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课、公共艺术课、历史课,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公共选修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实训实习课,以及专业选修课。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本

学时

1

职业生涯规划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开设

32

职业道德与法律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

32

经济政治与社会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

32

哲学与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

32

2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

192

3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

112

4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

112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开设

96

6

体育与健康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开设

162

7

公共艺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开设

32

8

历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大纲》开设

32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物流认知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对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职业有初步的认知,对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和物流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指出各种物流信息技术,能说出物流的相关设备的名称,能明白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通过物流企业的案例让学生掌握物流和现代物流的基本涵义、物流的分类和作用、物流学的主要观点、物流的功能要素等。

64

2

仓储作业实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叙述仓储管理基本要素,能熟练的进行物品分类和分配货位,掌握仓库的入库、在库和出库流程,能正确验收货物,会进行物品的堆码等作业,会合理选择仓库设备,会进行常规物品的保管、保养,会缮制和填制各种仓储单证,会使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在此基础上,能够解决仓储作业中出现的一些突发问题,会对仓库作业流程进行优化。

96

3

运输作业实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会根据货物的性质和运输距离选择运输方式,能够清楚各运输方式的设备,会根据货物选择集装箱,理解集装箱运输的装交货方式,清楚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性质和责任范围。

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运输单证,让学生掌握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得作业流程,并能计算前四种运输方式的运费。

96

4

物流单证实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学会所有物流单证的流转。

通过以物流综合业务为背景进行设置,全部为贯穿国际物流、仓储、运输等业务的综合案例的设计,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案例背景资料所提供的相关信息,物流单证的填制,并能发现和修改单证中错误的部分。

通过单证的操作,学生对相关物流业务流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能理会物流单证的重要性。

64

5

物流客户服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客户服务工作内容,物流企业客服部门;掌握客服基本礼仪与沟通方法;会收集物流客户信息,办理客户订单业务,处理客户投诉、操作客户关系系统(CRM)、维护客户关系。

64

6

物流设备操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常用物流设备;会操作和使用各种常用的仓储设备、装卸设备、搬运设备、计量设备、信息设备;能根据作业要求选择合理的物流设备。

96

7

物流地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对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情况有认识,会懂得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物流地理。

在此基础上,通过中国地图运输线路的展示,让学生掌握中国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的物流线路和物流枢纽。

96

8

货物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货物有具体的认知。

会判断货物属性和类型,能指出货物包装的分类,能够理解货物和商品、物资等的区别。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包装货物的展示和视频,让学生掌握货物的各种条码;熟识普通货物和特殊货物的性质和物流作业的要求。

64

9

物流法律法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物流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知识,了解物流法律的内涵。

了解货物运输、仓储保管、物流配送、货物搬运与装卸、流通加工、物流包装及物流中有关保险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内容。

能运用物流法律法规处理在物流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解决合同纠纷,争取合法权益。

32

2.专业(技能)方向课

(1)仓储与配送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包装与流通加工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各种包装材料,会根据货物的性质特点及物流的需要合理选择包装、流通加工方法,能根据产品质量标准进行货物分类,会操作常用包装机械进行货物组配包装,能根据流通加工要求进行复检、标记等操作。

能对包装与流通加工过程出现的异常问题进行处理,会对包装与流通加工作业进行优化。

68

2

配送作业

实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看懂配送合同,会办理货物送达交割手续。

会操作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并按照配送作业流程操作要求,完成备货、补货、拣货、配载操作,会使用配送作业常用的物流信息采集终端设备和手动搬运工具,会操作订单管理信息系统,会制作表格、录入数据,具备处理异常订单的能力。

68

3

叉车操作与维护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是要考取叉车资格证。

学生要了解叉车、叉车工具,理解常见的叉车结构,会根据作业内容,初步合理地选择、配置、使用和管理各类叉车;能熟练驾驶叉车完成装卸搬运任务;能对叉车进行日常的保养与维护。

102

4

物流信息

系统应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物流信息的基本处理流程,掌握电子数据交换,电子自动订货系统、销售时点系统、射频、智能标签、条形码、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操作、地理信息系统等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会填制和打印相关单证,会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异常分析。

68

5

仓储报表

制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了解仓储商品的动态和员工作业情况,会采集、处理、利用各种信息缮制和应用各种仓储统计报表,并能进行报表数据分析。

68

(2)运输业务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营运调度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据现场需求对人、货和装卸搬运设备进行基础调度,掌握车辆配载的原则,会处理突发问题及异常情况;能利用GPS进行货物监控和跟踪;会处理运营中的信息资料。

68

2

货运企业运作实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货运企业设立的条件和程序,掌握典型货运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主要作业岗位职责,理解开发货运企业客户及协调客户关系的方法,会对货运企业专线进行运营监管;会估算运输费用。

102

3

集装箱运输

实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熟悉集装箱运输的基本知识,掌握货运业务及商务,了解集装箱的运输工艺组织,集装箱及其箱务管理,集装箱的使用与装载,集装箱运费计算,集装箱国际多式联运法律责任与法规,计算机及网络在集装箱运输业务中的应用等。

68

4

物流信息

系统应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物流信息的基本处理流程,掌握电子数据交换,电子自动订货系统、销售时点系统、射频、智能标签、条形码、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操作、地理信息系统等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会填制和打印相关单证,会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异常分析。

68

5

航空运输

作业实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区分掌握航空国内货物和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业务的两种流程的异同,会根据货物吨控与配载规定、装卸机要求来进行货物配载和装卸,会处理特殊货物的装载和国际航空货物不正常运输及运输纠纷等情况。

在此基础上,通过填写航空货运单、监装的相关单据,制作货邮舱单,掌握航空国内货物和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业务的流程,并能计算国内和国际货物航空运输的运费。

68

(3)国际货代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国际贸易实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会独立核算商品的价格成本,认知国际贸易购买保险的相关理论知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国际贸易案例,让学生掌握各种贸易术语的使用,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磋商过程,熟练掌握各种支付方法,熟练掌握信用证的使用流程。

68

2

国际货代实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国内货代的主要经营范围,与经营过程中的地域、法律、法规限制。

掌握作为代理人在代理工作流程中的具体操作;明确与国内普通物流公司操作上的差别;明确代理客户服务的工作重要性,培养客户关系开发、管理的技能;明确代理人角色应有的权利与义务,承担的法律责任。

102

3

外贸英语函电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按照国际贸易往来的惯例正确理解外商来函并译成通顺,具有专业特点的汉语,能够运用正确的格式和语言文字撰写询盘和答复、报盘、还盘、确认、支付货款、包装及装运各业务环节的简单英语信函。

在此基础上,能正确理解、翻译和填制一般的英文合同和协议。

68

4

国际货代英语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国际货运代理的英语实务操作,掌握货运代理业务的为收货人和发货人服务的业务英语,掌握实际货运代理服务的询价报价英语。

在此基础上上,了解物流单证的流转程序,掌握物流单证的识读与制作的方法;能够用英文进行海运/空运进出口操作,包括从货物出运委托、订舱、报关、发预报给国外、寄单证、跟踪货物运输、到货至目的港、清关、仓储或托运,最后至收货人等物流环节的英语操作。

68

5

报关实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胜任报关企业相关报关的工作任务。

包括对海关进出口商品进行分类,填制进口货物报关单,填制出口货物报关单,使用成交价格估价方法核算应税货物的完税价格,能够使用相同或类似货物成交价格估价方法核算应税货物的完税价格,能够计算应税货物的关税税额。

68

3.实训实习课

(1)专业(综合)实训

序号

实训项目

主要项目内容和要求

参考

学时

1

认知实习

通过认知实习,学生对物流企业的种类和业务范围有初步的认识,对物流行业形成初步的概念,初步了解各种企业类型的工作环境、部门结构、岗位设置、工作安排等。

30

2

仓储项目

综合实训

通过该项目实训,学生将初步了解仓管员、送理货员、物流设备操作工、制单员、质检员及消防安全员等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并能根据工作任务要求,进行货物接运、入库、存储、拣货、盘点、出库、配送、退货处理、包装、流通加工、客服服务等项目操作。

60

3

运输项目

综合实训

通过该项目实训,学生将初步了解消防安全员、理货员、揽货业务员、开票员、送货员、送货员、退运员、调度员及保险理赔员等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并能根据工作任务要求,进行货品揽货、收货、入库、拣货、包装、集货、配载、调度、分拣、送货、查询、托运、客户服务等项目操作。

60

4

客服项目

综合实训

通过该项目实训,学生将初步了解物流客服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并能根据工作任务要求,会收集物流客户信息并进行分类管理,能按服务礼仪要求接待物流客户,能按流程处理物流客户投诉,能进行物流客户关系维护,能正确评价物流客户服务水平,能采取简单的规避风险的措施,能应用物流客户服务的信息技术。

60

(2)专业(毕业)实习

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实行工学交替或分阶段安排学生实习,与实习单位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和制度,共同培养,共同管理。

毕业实习(顶岗实习)是本专业最后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保证学生毕业实习的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基本一致。

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职责权限,能够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学会与人相处与合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就业观。

仓储与配送方向通过到大型第三方综合型物流企业或大型企业物流中心的仓管员、配送员、理货员、客服、仓库组长、配送组长等仓储与配送岗位群进行轮岗顶岗实习,要求至少要轮岗3个以上岗位,正确使用仓储设施设备,进行货品接运、入库、理货、存储、拣货、盘点、出库、配送、退货处理、包装和流通加工,以及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

运输业务方向通过到大型第三方综合型物流公司或大型货运企业的配载员、配送员、跟单员、客服、调度助理、车队长等运输业务岗位群进行轮岗顶岗实习,要求至少要轮岗3个以上岗位,正确使用运输相关设施设备,进行货品揽货、收货、入库、拣货、包装、集货、配载、调度、分拣、送货、查询、托运、客户服务等作业,能熟练操作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国际货代方向通过到大中型货代公司或报关行的单证员、操作员、业务员、客服、跟单员、报关报检员、销售员等货代岗位群进行轮岗顶岗实习,要求至少要轮岗3个以上岗位,综合运用国际贸易、货代英语、航空运输和报关等理论知识,在国际货代海运集装箱和航空货运进出口业务中完成洽谈业务、租船/飞机订舱、单证填制及管理、报关报检、费用结算、提单/航空货运单缮制与签发、目的地配送等工作任务;熟练应用国际货代的物流信息技术。

(三)选修课

各学校根据专业需要和学生兴趣、爱好,确定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及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九、教学时间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和实训),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学时(按毎天安排6节课计),校外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1学时)安排。

本方案三年总学时为3094。

各校在制定本校实施性教学计划时可安排在3000-3300学时。

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原则上一般以16-18学时为1学分,入学教育(军训)、校外实习、社会实践、毕业教育等活动,以1周为1学分,三年制毕业总学分不得少于170学分。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允许根据各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按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开设顺序,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本方案确定的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认知实习安排在第一学期,仓储项目、运输项目、客服项目专业综合实训分别安排在第二、三、四学期,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期,原则上累计总时间约为半年。

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课程设置中应设选修课,其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10%。

(二)学时比例表

课程

类别

必修课

限选课

任选课

课程

类型

公共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

选修课

课程

公共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实践课

(实训实习课)

专业(技能)

方向课

公共

选修课

专业

选修课

学时

866

672

824

374

164

194

比例

(%)

28.0

21.7

26.7

12.1

5.3

6.2

注:

本方案三年总学时为3094学时。

 

(三)教学活动周数分配表

 

校内课堂教学

入学教育及军训

校内外集中实训项目

认知实习

毕业实习

毕业教育

考核

机动

寒暑假

合计

仓储项目综合实训

运输项目综合实训

客服项目综合实训

技能考证训练

16

1

1

1

1

4

24

16

2

1

1

8

28

16

2

1

1

4

24

16

2

1

1

8

28

17

1

1

1

4

24

18

1

1

8

28

合计

81

1

7

1

18

1

5

6

36

11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