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9022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docx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

精编大学生书香征文3篇

作为上个世纪史学大家,同时也是武汉大学世界史学科奠基人的吴于廑先生,在《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中立足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主张超越国家、地区的限制,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去探寻农耕世界与游牧文明产生、发展、互相影响以及对于世界历史形成的促进作用等重大问题。

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即:

其一,引言部分谈及对历史进行再认识的必要性,先生主要是从哲学观点的变化,史料的发现,历史本身在蕴含的时间因素的力量,以及观察历史广度的变化等方面来向读者阐述突破旧局限、扩大视野的必要性。

其二,勾勒了亚欧大陆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形成与并立的历史发展脉络,提出了南耕北牧、南穷北富的基本观点。

其三,讲述了从古代世界至13、14世纪期间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大冲击,也指出,相比于相对闭塞、内部矛盾较多的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做具有的机动能力在这一冲击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其四,站在统揽全局的高度,对于我们以往对于这三次冲击的认识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批判,认为这两种文明之间的矛盾无法避免,对于世界历史的形成也具有相当的积极作用。

读罢全文,我对于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感觉用两个字就能够概括:

高深。

但这里所指的高深一词的涵义并不取这个词语本意的艰深、晦涩之意,而是分开解之。

所谓“高”,是指先生立意之高,在这篇对于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分析的文章中,通篇都能感觉到吴于廑先生是以一种俯瞰的方式在统揽全局。

正如先生一直强调的“要突破旧的局限,扩大视野,以求达到对世界历史的新的再认识。

例如,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谈及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界限时,吴于廑先生就高屋建瓴地指出:

“在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接壤地区,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不可逾越的界限。

……边界对于古代国家,是一个沿其领域而延伸的狭长的面的概念,而非线的概念。

就在这个面里,发生和发展着两个世界间的各种交往和矛盾。

”先生这一段关于古代国家边界问题的描述,超越了一般历史叙述中的格局,打一个不算太恰当的比方:

大多数关于国家边界的观点的阐发似乎都是站在地面上进行的,如我们所熟知的长城的建造就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袭扰等,而吴于廑先生则是从平面上升至了空间,把具体的以农耕为主国家与游牧民族部落之间的冲突、对立用几何上的线和面的方式来形容。

不得不佩服先生对于这一问题的描述之精到、巧妙。

无独有偶,吴于廑先生对于史学界给予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冲击的评价也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有一种民族的、种族的、植根于农耕世界文明的偏见,往往使关于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几次冲击历史意义的考察受到不应有的局限。

”在先生的分析当中,产生于农耕文明的文字,在记载历史的时候本身就具有主观排他性,而分析这些历史的学者又几乎无一例外的来自农耕世界,在这一客观条件下,人们对于游牧世界难以避免的带上了主观认识的色彩。

因此先生呼吁破除这一种偏见,去客观、真实地认识这几次冲击的历史意义。

在我看来,先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当中最立意最高之处在于:

中国作为典型的农本经济大国,吴于廑先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农耕文明特性的影响,而先生能够主动跳出这一桎梏,并且呼吁学者们意识到这一问题,客观的看待这一事件的历史影响。

必须承认这体现了史学大家的大气,是学之集大成者才有的高度。

所谓“深”,则是指先生对历史现象认识之深刻、透彻。

正如先生自己在文末所言:

“通观必须以对一个一个关键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为前提。

……没有这个前提,通观就会流于模糊,不清不楚,就不会是一种比较透彻的、在大小轻重之间能够取舍得当的通观。

”这正是考验治史者功力的又一处槛。

经过了对于具体问题的详细考察、研究,对于关键细节的正确把握,才能使自己的俯瞰不至于失去落脚点,不至于虚无和飘渺,对于大历史的走向和架构也才有正确把握的底气。

例如,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谈及农耕世界经济特性时,吴于廑先生认为农耕世界的经济是以农为本的经济,尽管也不乏手工业、商业、以及市集、城镇的存在和发展,但深究还是闭塞的,农本社会之间的交流往来并不能掩饰其自给自足的本质。

但接着,先生又分析到这种相对闭塞的经济带来的后果就是相对稳定。

相比于游牧世界的流动性而言,这种农耕社会的定居生产的模式更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因此农耕世界较快的诞生了文明,也较早的出现了社会分化。

从而凝练出了“南农北牧,南穷北富”的总结。

这一认识的确是精准深刻的。

他也同时指出这一现象也并非绝对,阿拉伯的游牧民族部落和中亚一带的农耕民族都为特例。

就我看到的一些学者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表的一些文章,有一些学者的确会进入一种误区:

片面的放大了所研究的时代,例如研究宋史的一些学者就会过分强调宋的经济之繁荣,用当今经济学的一些模型和概念来辅之以客观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尽管限于学力,我并不能说这样的探索就是错误的。

但是我认为其偏颇之处在于忽视了中国农本社会这一基本事实,农本经济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也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平,但这种繁荣是有限的,于今日的全球化背景下的繁荣不可同日而语,也不存在可比性。

农耕在它的时代中的确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但是其相对闭塞和缺乏机动能力,也为后来被游牧世界的冲击埋下了伏笔,把历史的时间轴拉至中国近代,固守小农经济几千年的中国也为自己的保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因而我们无法简单粗暴的判定一种文明的好坏,也不应该过分夸大它在某一时段的积极或消极作用,而如吴于廑先生一直倡导的那样,用一种全球史观去看待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才能够更正确的把握历史的正确走向,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也不至于因为眼界的狭隘而有失公允。

正如吴于廑先生在文末提到的那副对联,上联是攀登西山龙门时看到的,下联是先生因不赞同原联故自己补上的,在历史研究的路上,我们也应该切记先生的这一教诲:

置身须向极高处,放眼通观大世间。

大学生书香征文

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耶克以其对社会主义的严厉批评而闻名,然而,对于其老师——米瑟斯而言,无论是在自由主义立场,还是在对社会主义的批评上,其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这本《自由与繁荣的国度》里,米瑟斯简单而系统的阐述了自己的自由主义思想。

对于米瑟斯,哈耶克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哈耶克是新自由主义的代表和领军人物,而在米瑟斯身上,则更多的带有古典自由主义的色彩。

这一区别明显的表现在了他们对于自由的接受程度上。

在哈耶克那里,自由是必需的;但在米瑟斯那里,自由却是绝对的。

但毕竟是自己的得意门生,理论上的偏离并不影响米瑟斯对于哈耶克的喜爱;然而对于学生而言,哈耶克却是在某种程度上对米瑟斯的批判来取得自己理论上的成就的。

哈耶克认为米瑟斯“过分的理性主义”“武断和不容争辩”“先验论”等等。

从这种评价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哈耶克对于波普尔的接受。

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却又恰恰是米瑟斯所强烈反对的。

这一点后面还将提到。

对于理解米瑟斯,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是弗里德曼。

由于是自己的学生,米瑟斯对于哈耶克新自由主义的批评多少还是碍于情面。

而对于新自由主义的另一大代表——弗里德曼——米瑟斯就用不着那么多顾及了。

米瑟斯给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和社会公平政策贴上“国家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签,同时斥责“知识分子易于妥协”。

由此可见米瑟斯在自由主义立场上的“纯粹性”。

一个纯粹的人,他总是善良的,却也是悲剧的。

“纯粹”的学者是理论的迷信者,他会只关注理论的可能性,而不管其现实中的可行性。

因为在纯理论的世界中,对于现实的妥协是不存在的。

而这种纯粹的理论,往往出自于一个单纯而美好的愿望。

在《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米瑟斯的出发点体现得很明显。

他说“自由主义只为所有的人,而不为某些人或某些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服务”“人类社会所需要的恰恰不是狭隘的利益集团的联合,而是社会整体利益普通、广泛的联合”。

因而,自由主义并非如一般所认为的那样,与平等相悖。

反而在米瑟斯这里,他尤其强调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与利益。

应当说“纯粹”的自由主义是反对偏私的。

作为一个“纯粹”的人,米瑟斯一生的坎坷与波折是可以想见的。

在奥地利时期,米瑟斯的犹太人身份与他传统的自由主义立场,使他在维也纳大学很受排挤。

即便后来离开奥地利,并与1949年去往美国,米瑟斯的命运仍然没有获得改变。

在性格上,米瑟斯是固执的,他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肯对持相左观点的人妥协或退让。

而彼时的美国,正处于凯恩斯干预主义的统领之中。

在这种现实之下,米瑟斯这个连新自由主义都反对的老头就显得与这个时代强烈的格格不入。

在美国教书,直到退休,米瑟斯才将自己的职称——“客座教授”——前的“临时”二字去掉。

并且,即便连薪水,米瑟斯都一直是由一家奥地利的基金会支付,而不由他所供职的大学承担。

生活上的窘迫对于一位学者而言还称不上什么大的困难。

理论上的四面树敌,使得米瑟斯在自己的领域内少有认同,这才是米瑟斯所面临的最大困境。

但是,现实中愈发艰难,米瑟斯在理论世界中的成就却愈发显著。

米瑟斯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提到,“面对不可避免的巨大灾难,人们将怎样生活?

这是一个关乎气节的问题。

在读中学的时候,按照惯例,选择了维吉尔的一句诗作为我的座右铭‘不要向邪恶低头,以其最大的勇气,继续与之对抗’”。

正是依靠一种信仰与勇气,米瑟斯成为了新奥地利学派的创始人,并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

在不被时代认同的情况下,他在年过八旬的时候完成《经济学的基本基础》一书,单枪匹马的与波普尔的理论和经济学中的实证主义做斗争。

而五十年代发表的《理论与历史》更是表明米瑟斯所关注的领域早已超出经济范畴,而涉及哲学讨论了。

在更早前,与1949年出版的《人的行为》一书更是被誉为米瑟斯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也正是在这本书中,米瑟斯实践了他的逻辑演绎方法,全面论述了自己的经济理论。

因此,哈耶克认为米瑟斯是与伏尔泰、孟德斯鸠、托克维尔以及约翰·穆勒不相伯仲的思想家。

虽然,米瑟斯不如以上人物有名,但在简单了解了其生平之后,应当说这种评价是丝毫不过分的。

以上均在其代表性著作《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有所体现。

首先,这本书的自由主义气息是随处可见的。

并且,作为一个纯粹的自由主义者,米瑟斯对于自由永不满足。

他在序言中,一上来就说“事实上,自由主义从来就没有能够发挥它的全部作用。

”而另一方面,则是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他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反自由主义思想统治的时代,所有人的思维方式都是反自由主义的”。

这种不满,或者说米瑟斯的这种绝对自由主义立场,是他终其一生不断与其他学派作斗争的动力与支撑。

在米瑟斯的思想中,自由主义到底内涵何在?

《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一书中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首先,米瑟斯解释说“用一个唯一的词汇就能概括自由主义的纲领,这就是:

私有制,即生产资料私有制”。

之所以这样强调私有制,我认为这里应当还有一个前提,即米瑟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是具有一致性,而非相互矛盾的。

在这里,米瑟斯进一步引申出了“道德”。

而“道德”的作用,正是充当这种人与人之间利益的调和剂。

米瑟斯说:

“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无论他做什么事情时,不仅要想到他的行为将带来的直接利益,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它是否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

这就是道德的要求。

并且,米瑟斯进一步说“一切为维护社会秩序服务的东西,我们均认为是道德的,一切损害社会秩序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这里所谓的“社会秩序”正是人与人之间利益相互协调的社会状态。

所以,米瑟斯并没有只是简单的一味重视市场的作用,相反更加强调道德与私有制之间的相互配合。

其次,对于个人自由的强调也是重要的。

一个自由的社会必然由自由的个人所组成。

米瑟斯强烈反对“多数”的强制,而重视对“少数”的自由权利的保护。

他认为国家如果不受到限制,那么就很可能沦为多数强制少数的机器,他说“个人自由就会因此被剥夺,个人就会变成集体的奴隶,成为多数人的奴仆”。

同时,米瑟斯提倡对个人的包容,对异见的容忍,他说“一个自由的人应当容忍他人想其之不想,为其之不为。

应当克服那种只要是他觉得不妥当事情就打电话报警的习惯”。

米瑟斯也在书中对自由主义作过明确的表述,“自由主义完全是一种关于人类生活以及人类相互合作与交往的学说”。

而前面,米瑟斯提出“自由主义只为所有的人,而不为某些人或某些利益集团的特殊利益服务”。

由于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可以相一致,而自由主义则是一个合适的途径,它可以促进合作与交往,从而实现促进人类整体利益的目的。

于是,米瑟斯就对自由主义作了总结,说“它(自由主义)是意识形态,是关于社会上各种事物内在联系的学说,同时又是关于如何将这种学说应用到人在社会事务中的行为上面的学问。

它不允诺任何超出社会和通过社会力所能及的东西。

它只想给人们一样东西:

和平的、不受干扰的提高所有人们的物质富裕程度,从而——只要社会机构有这个力量——使他们远离苦难的外在根源。

减少痛苦,增加欢乐,这就是它的目标”。

同时“自由主义不跟着做这种事情。

它没有党的鲜花,没有党的色彩,没有党歌,没有党的偶像,没有标志,没有口号。

它只有事业和论据,而它们必定把它引向胜利”。

由此可见,米瑟斯的思想中,自由主义正是人类社会所能及的,最恰当的实现人类幸福的方式。

同时,特别相似的是,米瑟斯所信奉的自由主义与其本人具有类似的人格特征:

朴实;虽被误解,但终归为这个世界默默行动着。

一个人所支持的东西,可以部分地由他所反对的东西体现出来。

哈耶克以反对社会主义闻名,而米瑟斯在这一点上,只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在《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几乎同对自由主义的支持差不多,处处可见对社会主义及其相关一切事物的批判,。

其中,他在第三章的结尾,集中讲了俄国。

他认为俄国人接受社会主义,是因为“俄国人民的思想如此贫乏,以致它从来不能够自己去抓住表达自己本性的思想并把它们表达出来”。

并且米瑟斯认为,布尔什维克主义下的俄国,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而这样的民族,“它是永远无法与世界和平相处,它必然回到最野蛮和最粗鲁的状态中去”。

最后,米瑟斯告诫说“让俄国人去当俄国人,让他们在自己国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不要让他们超出自己的世界去毁坏欧洲文明吧”。

不过,这里有个疑问。

米瑟斯的自由主义提倡对异见,对少数派与反对者保持包容的态度,但是对于与主流资本主义相异的社会主义,米瑟斯是否也有包容呢?

我觉得米瑟斯在这点上是做得不够的。

没有做到一个纯粹的自由主义者的标准与高度。

同样,对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米瑟斯也是没有好感。

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攻击自由主义的武器——阶级斗争学说,米瑟斯的厌恶,在这在书中表现得很明显。

因为米瑟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从根本上是可协调的,因而阶级之间(米瑟斯并不否认阶级的存在)应当以合作为主,以实现共同利益。

所以米瑟斯批评说“马克思与他的追随者从未对阶级的概念和性质进行过任何定义或表述”并且阶级学说从来就“没有超出一个口号的范畴”。

此外,对于反对自由主义的政党(社会主义政党固然位列其中),米瑟斯同样一概加以批驳。

他说“它们(政党)的所作所为是鼓动一个社会集团的成员联合起来,共同开展反对其他社会集团的斗争”。

并且,不仅在目标上是恶的,即便是在实践中,政党也不具有可行性,“某些代表特权利益的政党,企图把自己建立在为大多数居民争取平等特权的基础之上,这是极为荒谬的,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政党。

当绝大多数人能够享受某个特权的时候,它就再也不是什么特权了”“农业党不可能长期作为一个利益政党存在下去”。

而对于这种政党在某些国家的胜利,米瑟斯给出了解释,并警告道“个别国家的一些政党已经成功地利用宣传和鼓动的方式克服了上述困难。

它们颇有成效的让每个社会阶层和集团相信,所有人都可以期待从它们这些政党的胜利中获得好处。

这一事实仅仅能说明这些政党的领袖人物的外交手腕和策略上颇有本领,只能证明广大选民缺乏判断能力以及他们在政治上还不成熟,丝毫不能证明这些政党可以解决它们自身存在的问题”。

对于以上这些有违自由主义的思想与事物,米瑟斯的批评是严厉而毫不留情的。

由此也使人对米瑟斯产生了“偏激者”的印像。

但回过头去,看一下米瑟斯的理论主张,他批判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由此也被哈耶克批评为“过分的理性主义”。

他的方法论主张逻辑演绎推理,由此而完成其理论著作——《人类行为》。

于是问题也就产生了:

一个在理论上标榜理性主义并在方法上注重逻辑推理的人,却在政治思想上陷入偏激?

这是难以理解的。

在书中,米瑟斯还分别对以下的几个主张表示了反对,分别是直接民主、无政府主义和暴力方式。

对于直接民主,米瑟斯说“真正的民主与浪漫主义者想象中的直接民主截然不同”。

而对于无政府主义,他也批评说“无政府主义者无视人的真实天性,他们的理想只能在一个有天使和圣人组成的世界里得以实现”。

对于暴力,米瑟斯的态度也同样保持了冷静,他说“自由主义认为,暴力从来就不是解决危机问题的手段”。

直接民主、无政府主义和暴力手段,这些都是激进分子所推崇的,然而由于对社会主义强烈批评而貌似“偏激”的米瑟斯却对以上一一加以了批判。

一个偏激者是不会反对激进主张的,那么前面米瑟斯对于社会主义的“偏激”态度,就不能说明米瑟斯本人是偏激的,而是另有原因造成的。

至于这个原因是什么,从《自由与繁荣的国度》这本薄书中,只能有一个大概的推测。

米瑟斯在第一章,“法西斯的批判”一节中,有许多骇人的观点。

他说“‘法西斯分子以及与法西斯相似的政党所作所为是由于对布尔什维克分子和共产党的愤怒而引起的反应和冲动行为”。

甚至他还说“不可否认的是,法西斯主义及其类似的独裁努力完全是出于一种最良好的愿望,它此时介入了欧洲的生活,是为了拯救欧洲的文明”。

米瑟斯在这里对于法西斯的同情与包容是令人诧异的。

而在这种难以理喻的态度背后,是米瑟斯将一切都归咎与布尔什维克,归罪与社会主义。

这一方面是由于他是一个纯粹的自由主义者,对于资本主义的维护会显得更加强烈,同时似乎也说明了米瑟斯对于社会主义有一种个人感情上的憎恶。

至于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个人感情,以致遮蔽了一位理性主义者看待法西斯的目光,我想应当是与米瑟斯的生平相关的。

只是,既然没有相关的确实证据,这种猜测最终也只能作为一种猜测了。

总之,人终究只是人;进行思考的是人,而我们所思考的对象也还是人。

米瑟斯在对待理论时的理性,我们不能用来去解释他对待其他事物的感性。

虽然米瑟斯以其生平所彰显出来的人格魅力,十分能够感召人。

但是对于人,却永远不可迷信,米瑟斯丝毫不能例外。

他对于社会主义的态度与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同时,他由于对社会主义的偏见,而影响了对于法西斯的正确判断,这一危险的结果,在令天我们遗憾之余,也值得我们警醒。

大学生书香征文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涌现了这样一群女作家,她们勇于闯进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世界,大胆书写女性自身的情感和欲望。

凭借着女性特有的细腻心思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她们讲述着女性不为人知的痛楚。

其中,出生于饥荒年代的虹影,更是凭借着自己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写下了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

她用实录的方式讲述着自己屈辱的出生以及坎坷的成长经历,并将个人的苦难与民族的苦难紧密结合,在众多女性作家中脱颖而出。

小说自问世以来,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刘再复在《虹影:

双重饥饿的女儿》中指出:

“许多作家忘了(甚至刻意轻蔑)对时代的感受,而对这种遗忘和轻蔑,我想向中国文学界发出一种不合时宜的声音‘返回《祝福》、返回《生死场》、返回《静静的顿河》。

’在这种期待下,看到《饥饿的女儿》这一拥抱时代抒写作者对时代那种准确的、具体的、令人叹息的描摹与感受,我真的心情难以平静。

此外,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葛浩文在评论《饥饿的女儿》时也曾指出,故事讲述之清淡,与所写生活的灰暗,与难以置信的残酷,包括天灾,包括人祸,配合得恰到好处。

英国著名女作家玛丽维斯利评价该书说“这是一本美丽的,令人难以忘怀的书,是我们不曾看到的那一部分中国的史诗,绝对的让人着迷。

”此外,英国第一大报《泰晤士报》于1998年8月9日头版刊发评论及作者照片。

美国《纽约时报》也曾做书评:

读她的故事,你会发现你进入到一个苦恼灵魂深藏的真相里。

不难看出,《饥饿的女儿》之所以能得到国内外的一致肯定,不是因其高超的叙事技巧或华丽的语言,而是深植于其中的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记忆。

虹影在书写自我的同时,也将那段不该被遗忘的苦难记忆唤醒,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饥饿,从而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本文重在探讨饥饿的具体表现、虹影叙写饥饿的特点、三位女性各自反抗饥饿的方式和结局,以及由不同的结局所引发的关于逃离的思考。

一、被饥饿笼罩的年代

出生于1962年的虹影,虽然没有亲身经历饥饿,但也间接成为了这一苦难时代的见证者。

她试图通过讲述六六曲折的成长故事,来唤醒人们关于苦难历史的记忆,并为千千万万个六六和母亲一样的女性代言。

她自己曾说,这(《饥饿的女儿》)是一部表面上写她的成长史的小说,一个女孩子成长有很艰难的路程,而实际上她是借此回忆了我们国家整个的成长史,她觉得我们国家也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怎么从1949年跨度到大跃进,怎么从大饥荒跨度到文革,又怎么从文革跨度到80年代解冻时期,又怎么走到现在。

我们必须回忆这段历史,否则我们就会遗忘它。

这段关于饥饿的痛苦记忆,激励着虹影不断超越自我,同时也警醒后人应该正视历史,避免悲剧的重演。

关于饥饿,虹影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虹影认为:

我说的“饥饿”,不仅是生理意义上的,也是我们心灵深处的饥饿,整个民族的饥饿,书中所写的“饥饿”,是我个人的生存的饥饿,精神的饥饿,甚至是性饥饿,也是一种民族记忆的饥饿。

由此可见,“饥饿”既指物质层面,也涵盖精神层面,既涉及个人,也关乎整个民族。

(一)饥饿的三个层面:

食的饥饿、爱的饥饿以及精神饥饿

民以食为天。

简单的一句话就足以突显食物的重要性。

60年代的中国是被饥饿笼罩的黑暗时期。

中国科学院的一份国情报告中曾提到:

“三年困难时期,因粮食大幅度减产,按保守的估计,因营养不足而死亡约1500万人,成为本世纪中国最悲惨的事件之一。

”饥饿俨然成为了死亡的代名词,折磨着芸芸众生。

出生于1962年的六六,虽然有幸躲过了三年自然灾害,但饥饿与她也只是隔了母亲的一层肚皮。

“饥饿是我的胎教,我们母女俩活了下来,饥饿却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甚至在梦中,六六也无法摆脱饥饿的折磨。

“我在梦里总饿得找不到饭碗,却闻到饭香,我悄悄地,害怕被人知道地哭,恨不得跟每个手里有碗的人下跪。

为了一个碗,为了尽早地够着香喷喷的红烧肉,我就肯朝那些欺侮过我的人跪着作揖。

为了满足身体的欲望,六六甘愿放弃个人的尊严与羞耻心,虽然是出于无奈,但也不禁让人心寒。

在饥饿的年代里,死亡不再是一个抽象名词。

它变得很具体,具体得你不敢去触碰,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这位瘟神,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厄运。

三姨、三姨父以及外婆相继被活活饿死的残酷现实成了六六一家人心中永远的痛,但同时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

为了生存,一家人都在竭尽全力地付出。

大姐带着弟弟妹妹挑野菜;三哥每天靠江吃饭,打捞江面上漂浮的菜叶以及废物,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父亲往快蒸好的米粒中加水,“提高出饭率”,哄骗自己的肚子,将自己省下的食物带回家,甚至为了省下一口早饭,谎称自己不饿,落下了严重的肠胃病;母亲,一个本该得到丈夫呵护的女人,却在父亲患眼疾后主动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用“一根扁担两根绳子”撑起了整个家……饥饿是可怕的,但是饥饿也让人们变得更加坚强,虽然充满了血泪,却也不乏丝丝温情。

与生理的饥饿相比,心灵的饥饿更加牵动人心。

对于六六而言,仿佛生来就被剥夺了被爱的权利。

她始终被“多余人”的苦恼困扰着。

在家里,父母对六六的态度全然不同于对其他的孩子。

“哥姐们,母亲一味迁就纵容,父亲一味发威。

对我,父亲却不动怒,也不指责。

”“父亲看着我时忧心忡忡,母亲却是凶狠狠地盯着我。

父母待六六,好似对待一个来窜门的孩子,生怕出顶点儿差错,不好向家长交代。

六六也明显感觉到自己和母亲之间隔着一道墙,杂草在其间疯长。

在学校,连最蔫的男同学也对六六不感兴趣;面对女同学的欺侮,六六不仅没有反击,竟然连屈辱也没感觉到。

六六在现实世界中完全找不到存在感,于是她转向内心,希望在幻想和梦中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依据。

“我希望那个跟在我身后的陌生男人不要离开,他该凶恶一点,该对我做出点出格的事,‘强暴’之类让人发抖哆嗦的事。

那样我就不多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