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00343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9.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docx

系统集成技术方案设计

15、技术方案

项目名称望牛墩镇中心幼儿园及第二幼儿园弱电系统采购项目编号H*DG2013074包A

15.1综合布线系统

15.1.1综合布线系统说明

本项目综合布线系统具体内容包括网络布线、信息点安装及相应管线、桥架设计。

所有信息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86型的信息面板,楼宇的数据传输介质采用24AWG线规的六类非屏蔽双绞线。

线槽按不同容量选用相应规格的PVC线槽和金属桥架。

我们经过充分考虑本项目的环境、运行方式和可能采用的网络结构,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提出本设计方案。

考虑到该项目的重要性和未来扩展性我们认为该布线系统应该是一个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高度灵活的智能型布线网络。

15.1.2系统设计原则

本项目的网络建设应本着高性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可扩展性与经济适用的原则。

为达到项目网络建设的目标要求,在综合布线方案设计构建中,应坚持以下布线原则:

实用性—实施后的布线系统,将能够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像通信。

灵活性—布线系统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遵循结构化布线的标准,适应不同拓扑结构的网络,在不改变布线系统情况下,就可以进行设备的移动、更新和升级。

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

经济性—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造价。

综合布线过程是对各种网络线缆统一规划、统一安装施工过程,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布线、重复施工,节约了线材。

由于采用综合布线系统,单位避免了重复设置信息机构和重复建设信息网络,从整体上讲节省了投资,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建设,提高了网络效益。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标准化的设计,统一安装施工,使整个系统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便于集中管理维护,并减少日后的维护费用。

统一性—整个建筑的信息网络建设基于一个统一的网络管理中心的模式,不同系统不同网络及不同类型的网络之间的连接完全兼容。

兼容性—综合布线系统的设施可以满足多种系统中的性能。

开放性—综合布线系统中使用开放式系统结构,符合国际上流行的标准。

系统对国际上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应是开放的,可以将不同厂家的不同传输介质和不同设备集成在本系统内。

可靠性—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信息通道,所有线材、器件均通过UL、CAS及ISO论证。

在设计时应符合最新的综合布线标准,如ISO/IEC11801、EN50173第二版和TIA/EIA568-B接线标准,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除符合以上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规范外,还应符合在防火、接地、计算机场站地等方面的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每条信息通道都采用专用测试仪校核线路各种电气性能,以保证质量。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全部采用星形物理拓扑结构,点到点的连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都不影响其他线路的运行,同时也为线路维护和故障抢修提供极大的方便,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可靠运行。

先进性—综合布线应用极富弹性的布线概念,技术先进,适当超前。

综合布线是预布线,在进行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时刻适度超前,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方法和设备,做到既能反映当前水平,又有较大发展潜力适应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发展。

15.1.3系统设计标准

1.IEEE802.3局域网标准;

2.EIA/TIA568-B.2.1(2002.6)100欧,工业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3.EIA-569民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

4.EIA-606民用建筑通信管理标准;

5.ISO/IEC11801标准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6.EM55022/ClassB级/DDINVDE0878EMC电磁干扰标准;

7.EIA/TIA568B-2工业及国际商务建筑布线标准;

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10.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11.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2887;

12.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14.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原则GB7405-87;

15.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997;

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17.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72:

95)》。

15.1.4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

1室内电话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J8-85;

2《建筑与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和验收规范(CECS89:

97)》;

3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

4《市内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YDJ13-88)》;

5《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6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1997)第1部分:

总规范;

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2.1997)第2部分:

综合布线用电缆、光缆技术要求;

8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3.1998)第3部分:

综合布线用连接硬件技术要求。

15.1.5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根据综合布线系统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本项目的综合布线系统组成如下:

1.工作区子系统

2.水平子系统

3.垂直子系统

4.管理子系统

5.设备间子系统

15.1.5.1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由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跳线组成。

它包括信息插座、信息模块、网卡和连接所需的跳线,并在终端设备和输入/输出(I/0)之间搭接。

工作区采用六类信息出口遵循TIA568B的连线标准。

每一出口都可以连接计算机、电话机、打印机、传真机、数字摄像机等办公设备。

在工作区子系统中,信息点根据网络要求采用六类非屏蔽RJ45信息模块,该模块自带内嵌式防尘盖,铜缆和光纤跳线均配置原厂产品。

RJ45信息模块使用I/O型号为T586B。

(如下图),

信息插座配有明显的、可方便更换的、永久的标识,以区分数据、语音插座的实际用途。

这样的标识为电话、电脑图标,既可防止电脑插头误插入电话插座后由于电话振铃信号烧毁电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工作区子系统的施工方案:

PVC线槽

工作区的部分信息出口安装在墙面上或者工位上,所采用的信息面板的下沿距地面300mm。

每一信息出口的附近应安装120V强电插座,以便信息设备的使用。

为了防止强电电源的电磁干扰,按照ISO11801的规定,信息出口距120AV强电插座的距离不能小于200mm。

RJ45模块端接时应严格遵守厂家安装规范,线对绞距打开得越小越好,以确保获得最佳的近端与远端串扰。

15.1.5.2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由配线间到工作区子系统的线缆组成。

根据本项目网络的要求,数据和语音系统均采用4对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且信道带宽达到100MHz,各项电器传输指标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六类标准和IEC国际标准。

水平子系统是将干线子系统经楼层配线间的管理区连接并延伸到工作区的信息插座部分线缆。

由于它具有永久的特性,所以,总的原则要考虑发展和冗余。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工程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每层需要安装的信息插座的数量及其位置;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预测情况等因素。

部分功能区域另外需单独布置无线网络线缆至各楼层配线间,经配线架与专用无线交换机相连。

设计中水平线缆的最长长度不大于90米(在水平布线要求的90米范围内),且保证了小于10米的机械长度用于分配给工作区电缆、接插软线、跳线和设备电缆。

水平线缆符合IEC323.1CMR阻燃标准,

水平线缆长度的计算按如下公式:

C=[0.55(F+N)+6]×n(m)

式中:

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F-最远的信息插座(IO)离配线间的距离

N-最近的信息插座(IO)离配线间的距离

n-为每层楼的信息插座(IO)的数量

本工程管线采用PVC线槽铺设,管线本身已具有很高的阻燃级别,因此本方案选用CM级阻燃线缆。

支持10BASE-T,16Mbps,100BASE-T,1000BASE-T,ATM155Mbps及更高传输速率的数据网络的应用和话音通讯系统(模拟、数字、多功能和ISDN语音系统)的应用。

吊顶

水平线槽(内穿水平线或光纤)

PVC线槽

信息插座(包括面板、模块)

电话、计算机引出的RJ45接头

办公区

水平子系统的施工方案:

水平线缆的敷设根据现场情况采用地面敷设或吊顶敷设的方式,即在地面埋设带盖板和分隔的金属线槽或在走廊的吊顶内安装带盖板和分隔的金属线槽,线槽的一端在各层的配电间,另一端在最远的信息点附近。

水平支管采用20mm、25mm和32mm的金属管或PVC线槽,每一根管槽内根据管径最多可穿4根、6根、9根4对非屏蔽双绞线缆,所有金属管槽均应做好接地处理。

综合布线的线缆使用单独的线槽,不能同其他强电线缆、有线电视线缆共用同一管槽。

水平光缆又轻又细,需在线槽内与铜缆分开布放,弯曲半径不小于30毫米(剥去护套的部分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25毫米)。

牵引光纤时牵引负载绝不直接施加到缆线护套和纤芯上,而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将线缆护套剥去30厘米长

2.剪去光纤

3.把芳纶纱集中成两束,扭绞末端打成一个环。

4.将牵引绳穿过此环并打结,再同芳纶纱末端捆在一起,形成一个平滑结实的结。

15.1.5.3垂直子系统

垂直干线系统主要用于实现主机房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

在主干部分中,数据主干由计算机中心机房引至各层弱电间引1根6芯室内多模光缆作为数据主干,各楼宇间的数据部分采用12芯室外单模光缆,各楼宇的数据系统分别连接到楼宇的计算机中心机房内。

垂直子系统的施工方法

垂直线缆直接铺设于弱电竖井内,为减少电磁干扰,防止线缆松散,主干线槽采用带盖板的、有横档可绑缚电缆的金属线槽。

线槽的填充率控制在50%以内,以便将来少量扩容时使用。

牵引线缆依然遵守水平线缆铺设的步骤。

15.1.5.4管理子系统

根据本项目各楼分配线间分别负责管理该层的信息点。

在管理子系统中根据信息点的分布情况在配线间内均设有19英寸机柜。

所有话音配线架、数据和光纤配线架安装在机柜内,同时机柜内还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安装计算机网络设备。

对数据主干系统的管理采用机柜安装的光纤配线架。

所有光、铜跳线全部采用原厂低烟无卤护套跳线,配置数量按照终端点位的数量配置,长度2米。

对水平数据的主干采用五类快接式(RJ45)配线架,配线架应配有理线器和彩色标识。

配线架为24口集成结构的快捷式结构,不使用单模块组合式配线架。

每个端口要求均带有彩色标识和文字标识。

可以安装后线缆管理器。

性能满足或超过TIA/EIA568B.2-1关于连接器的技术要求。

楼层配线间采用六类快接式(RJ45)配线架,配线架应配有理线器和彩色标识。

配线架为24口集成结构的快捷式结构,不使用单模块组合式配线架。

每个端口要求均带有彩色标识和文字标识。

可以安装后线缆管理器。

性能满足或超过TIA/EIA568B.2-1关于连接器的技术要求。

光配线架采用SC型连接头。

管理子系统的施工要求:

充分利用各层配电间的有利条件,安装19英寸的标准机柜,机柜内配备线缆管理器。

网络设备、机柜需做接地处理。

每个管理间根据信息点数的不同配置数量不等的24口模块化RJ45配线架和IDC模块配线架,并使用1U高的封闭型理线器进行跳线管理。

由于信息点数量众多,且所支持的终端种类不同,因此需配备色标管理系统。

管理子系统的施工要求:

充分利用各层配电间的有利条件,安装19英寸的标准机柜,机柜内配备线缆管理器。

网络设备、机柜需做接地处理。

15.1.5.5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每栋建筑物的数据的汇集点。

主干数据光缆、双绞线缆均汇集此处。

主机房内的主要布线产品为语音配线架、数据配线架、光纤配线架及其附属设备。

程控交换机房内放置程控交换机、布线的语音配线设备及其附属设备。

对机房的要求如下:

1.室温应保持在18℃至27℃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0%—55%;

2.保持室内无尘或少尘,通风良好,亮度至少达150L*;

3.安装合适的消防系统;

4.使用防火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和阻燃漆;

5.提供合适的门锁,至少要有一扇窗口留作安全出口;

6.尽量远离存放危险物品的场所和电磁干扰源(如发射机和电动机);

7.设备间的地板负重能力至少应为500kg/平方米。

8.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在设备间安装2米高的标准机柜。

9.综合布线系统中典型的接线间,其可以走进人的最小安全尺寸是120*150cm,标准的天花板高度为240cm,门的大小至少为高2.1宽1M,向外开。

在主、分配线间,最好有供放置设备的设备柜,其大小可按设备的尺寸而定,一般采用木质或玻璃材料制成。

在设备间尽量将设备柜放在靠近竖井的位置,在柜子上方应装有通风口用于设备通风。

10.在配线间内应至少留有二个为本系统专用的,符合一般办公室照明要求的220V电压,电流10A单相三极电源插座。

如果需要在配线间内放置网络设备,则还应根据接线间内放置设备的供电需求,配有另外的带4个AC双排插座的20A专用线路。

此线路不应与其他大型设备并联,并且最好先连接到UPS,以确保对设备的供电及电源的质量。

15.1.6产品介绍

15.1.6.16类非屏蔽双绞线(清华同方CC71004)

序号

主要技术指标

1

线规:

23AWG

2

绝缘层:

高密度聚乙烯(HDPE),厚度:

0.2mm

3

外护套:

聚氯乙烯(PVC),厚度:

0.5mm

4

线缆外径:

6.3±0.5mm

5

骨芯结构:

十字龙骨芯

6

线缆颜色:

灰色(RAL7035)

7

毛重:

14.5Kg(305m/轴)

8

最大承受拉力:

11.34Kg

9

安装温度:

0至50℃

10

工作温度:

-20至60℃

11

最大电容:

≤5.6nF/100m

12

最大直流电阻:

≤9.38Ω/100m

13

符合RoHS盟环保认证

14

符合UL防火等级认证

15.1.6.26类非屏蔽模块(清华同方CM310G-WH)

序号

主要技术指标

1

性能超过ANSI/TIA-568-C.2六类标准

2

T568A和T568B布线通用标签

3

高强度防火塑料,可接22-24线规

4

50u〞镀金层,提供最少750次重复插拔

5

自带防尘盖设计风格

6

美观、坚固、耐用、环保

7

工作温度:

-10至60℃

8

阻燃性能符合UL94V-0

15.1.6.324口六类非屏蔽配线架(清华同方CP21024)

序号

主要技术指标

1

性能超过ANSI/TIA-568-C.2标准

2

背部具有利于理线的金属化支撑架

3

支持6类非屏蔽解决方案并向下兼容

4

50u〞镀金层,保证多次插拔的良好导通性

5

端口数量:

24口/48口

6

用于19〞标准机柜

7

高度1U/24口2U/48

15.1.6.4三类语音模块(清华同方CM280A-WH)

序号

主要技术指标

1

性能超过ANSI/TIA-568-C.2三类标准

2

适用于2芯和4芯电话线端接

3

高强度防火塑料,可接22-24线规

4

50u〞镀金层,提供最少750次重复插拔

5

自带防尘盖设计风格

6

美观、坚固、耐用、环保

7

工作温度:

-10至60℃

8

阻燃性能符合UL94V-0

15.1.6.5三类语音线缆(清华同方CC10002)

序号

主要技术指标

1

线规:

24AWG

2

绝缘层:

高密度聚乙烯(HDPE),厚度:

0.2mm

3

外护套:

聚氯乙烯(PVC),厚度:

0.50mm

4

线缆外径:

4.0±0.5mm

5

线缆颜色:

灰色(RAL7035)

6

毛重:

5.7Kg(305m/轴)

7

最大承受拉力:

11.34Kg

8

安装温度:

0至50℃

9

工作温度:

-20至60℃

10

最大电容:

≤5.6nF/100m

11

最大直流电阻:

≤9.5Ω/100m

12

符合RoHS盟环保认证

13

符合UL防火等级认证

15.1.6.6100对110型配线架(清华同方CP110W2-50)

序号

主要指标项

主要技术指标

1

▲产品特性

提供满配的4/5对连接模块及标签条

2

满足ANSI/TIA-568-C.2超5类标准

3

符合T568A和T568B打线方式

4

适用于设备间的水平布线端接以及CP点的互配端接

5

用于19〞标准机柜,高度1U

6

支持ROTA解决方案

15.2计算机网络系统

15.2.1系统需求概述

根据对学校的弱电设计以及与学校有关部门的深入沟通,结合我公司以往对学校系统实施的经验积累,我们认为,本次计算机网络核心系统的总体需求可以概括为:

1、实现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学校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在此基础上发展企业的决策支持辅助信息系统,因此我们计算机网络核心系统也将紧紧围绕着这些应用展开。

2、建设机房与相应的网络系统。

3、建立比较完备的安全防护体系,实现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

4、系统必须保持一定的先进性、可扩展性、高可用性、高稳定性、易维护性。

15.2.2网络设计原则

(1)先进性与成熟性相结合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用户在构建信息系统时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但也使用户在构建系统时绞尽脑汁地在技术的先进性与成熟性之间寻求平衡。

先进而不成熟的技术不敢用,而太成熟的技术又意味着过时和淘汰。

本方案充分考虑了先进性与成熟性相结合。

(2)合理、灵活的体系结构

“结构先行”是构建任何系统的先例,信息系统也不例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调整适应,从长远角度来看,也可以提供很好的投资保护。

(3)系统的开放性

系统的开放性体现在信息系统的可互连及工业标准的相容。

我们采用国际互连网信息协议来实施网络连接,保证现在和将来与其他系统的可连通性。

我们采用工业标准的硬件设备,以保证获得大多数厂商的长期技术支持。

(4)系统的高可靠性

设计方案不但要保证理论上可行,更重要的是实际上可用,要充分考虑具体情况,充分满足网络需求。

为了使网络可靠地运行,本方案选用了高品质、高性能价格比的产品,把故障率降低到最低。

(5)一体化的网络管理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网络管理和故障排除变得越来越困难,本方案将提供先进而完善的网络管理工具。

(6)系统可扩充性

所有的系统主机及信息设备均可支持更高速度的处理和信息要求。

我们选择了合适本网络系统要求的配置,并设置了满足更高性能要求时的接口,以便通过增加网络设备的内部模块的扩充方式来实现系统升级,保证原有投资。

(7)系统安全性

系统安全性包括保障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和网络信息的完整性。

(8)系统易维护性

充分考虑公司网络系统的实际情况,在系统总体设计时选用熟悉的操作系统平台,注意系统的可维护性。

(9)充分考虑性价比

作为系统集成商,我们一贯的原则是在尽可能节省用户投资的前提下,提供最优的集成方案书和产品选型,本方案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10)完善的本地支持服务

构建一个系统最重要的还要考虑到系统能按时保质地开通,并能保持它的连续正常地运行。

集成商及其设备厂家提供的服务,特别是本地支持服务的及时响应和质量是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主要技术要求

1.采用成熟、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2.统一技术规范、标准和方案,统—组织实施;

3.以标准化为基础实现系统的开发性、可扩展性、异构网络的互联能力;

4.注意避免网络设计上出现信息流传输的瓶颈效应,信息的安全性以保证网络每天可靠地运行;

5.通信和数据的安全,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机制;

6.采用可靠、先进、高效、功能丰富的网络管理设备和建立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

15.2.4产品介绍

15.2.4.1核心交换机(华为S5700-28C-EI-24S)

接口

24*100/1000Base-*,4复用10/100/1000Base-T(Combo)

MAC地址表

支持32KMAC地址容量

遵循IEEE802.1d标准

支持MAC地址自动学习和老化

支持静态、动态、黑洞MAC表项

支持源MAC地址过滤

LAN特性

支持4K个VLAN

支持GuestVLAN、VoiceVLAN

支持基于MAC/协议/IP子网/策略/端口的VLAN

支持1:

1和N:

1VLANMapping功能

支持SuperVLAN

可靠性

支持RRPP环型拓扑和RRPP多实例

支持SmartLink树型拓朴和SmartLink多实例,提供主备链路的毫秒级保护

支持智能以太保护SEP协议

支持STP/RSTP/MSTP协议

支持BPDU保护、根保护和环回保护

支持EnhancedTrunk

支持BFDForOSPF/ISIS/VRRP/PIM协议

MPLS

支持MPLSL3VPN

支持MPLSL2VPN(VPWS/VPLS)

支持MPLS-TE

支持MPLSQoS

IP路由

静态路由、RIPV1/2、RIPng、OSPF、OSPFv3、IS-IS、IS-ISv6、BGP、BGP4+、ECMP、路由策略

IPv6特性

支持ND(NeighborDiscovery)

支持PMTU

支持IPv6Ping、IPv6Tracert、IPv6Telnet

支持基于源IPv6地址、目的IPv6地址、四层端口、协议类型等ACL

支持MLDv1/v2snooping(MulticastListenerDiscoverysnooping)

支持6to4、ISATAP、手动配置tunnel

组播

支持IGMPv1/v2/v3Snooping和快速离开机制

支持VLAN内组播转发和组播多VLAN复制

支持捆绑端口的组播负载分担

支持可控组播

基于端口的组播流量统计

IGMPv1/v2/v3、PIM-SM、PIM-DM、PIM-SSM

MSDP

QoS/ACL

支持对端口接收和发送报文的速率进行限制

支持报文重定向

支持基于端口的流量监管,支持双速三色CAR功能

每端口支持8个队列

支持WRR、DRR、SP、WRR+SP、DRR+SP队列调度算法

支持WRED

支持报文的802.1p和DSCP优先级重新标记

支持L2(Layer2)~L4(Layer4)包过滤功能,提供基于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端口、协议、VLAN的非法帧过滤功能

支持基于队列限速和端口Shaping功能

安全特性

用户分级管理和口令保护

支持防止DOS、ARP攻击功能、ICMP防攻击

支持IP、MAC、端口、VLAN的组合绑定

支持端口隔离、端口安全、StickyMAC

支持黑洞MAC地址

支持MAC地址学习数目限制

支持IEEE802.1*认证,支持单端口最大用户数限制

支持AAA认证,支持Radius、HWTACACS、NAC等多种方式

支持SSHV2.0

支持HTTPS

支持CPU保护功能

支持黑名单和白名单

OAM

支持

管理和维护

支持智能堆叠

支持MFF

支持虚拟电缆检测(VirtualCableTe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