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有机实验 作业.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1350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有机实验 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有机实验 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有机实验 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有机实验 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有机实验 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有机实验 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有机实验 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有机实验 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有机实验 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有机实验 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有机实验 作业.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有机实验 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有机实验 作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有机实验 作业.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有机实验作业

有机实验

1.传统医学治疗疟疾时将青蒿加水煮沸,但药效很差。

改用乙醇控温60℃提取青蒿素,药效显著提高。

屠呦呦用一种更适宜的物质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种适宜的物质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乙醚

四氯化碳

丙醇

煤油

沸点℃

34.5

76.5

97.4

180~310

【解析】选A。

温度高时,会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所以所选取的物质沸点要低;乙醚的沸点低,当乙醚沸腾后,继续加热,乙醚的温度不会升高,避免因为温度高而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A正确。

2.下列方法不能区分乙醇和乙酸的是(  )

A.滴加酚酞溶液     B.加入氧化钠

C.滴加紫色石蕊溶液D.滴加碳酸钠溶液

【解析】选A。

乙醇与乙酸中滴加酚酞,均为无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符合题意;氧化钠与乙醇不反应,与乙酸发生反应,固体溶解,现象不同,能鉴别,故B不符合题意;乙醇中滴加石蕊为紫色,乙酸中滴加石蕊变为红色,现象不同,能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乙醇不能,可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

3.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丙醇和2-丙醇

B.用溴水鉴别乙醇、甲苯、植物油

C.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CH3CH

CHCH2COOH和CH3CH2CH2CHO

D.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乙酸、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

【解析】选C。

1-丙醇有四种等效氢,其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峰,峰面积之比为1∶2∶2∶3,2-丙醇有四种等效氢,其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峰,但峰面积之比为1∶1∶3∶3,故可鉴别,A可行;溴水与乙醇混合,不分层,与甲苯混合后分层,上层溶液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与植物油混合,溴水褪色,故B可行;乙酸可以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形成蓝色溶液,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可产生红色沉淀,淀粉不与Cu(OH)2反应,故可鉴别,D可行;碳碳双键、醛基都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KMnO4溶液都会褪色,故无法鉴别,C不可行。

4.用括号内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

A.溴苯中的溴(苯)

B.甲烷中的乙烯(溴水)

C.乙醇中的水(金属钠)

D.甲烷中的乙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解析】选B。

溴、溴苯均易溶于苯,不能除杂,应选NaOH溶液、分液,故A错误;乙烯与溴水反应,而甲烷不能,则利用溴水、洗气可除杂,故B正确;二者均与Na反应,不能除杂,故C错误;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应利用溴水、洗气可除杂,故D错误。

5.下列试剂中,可以用来鉴别硝酸银溶液、己烯、苯、乙醇的一种试剂是(  )

A.盐酸       B.溴水

C.三氯化铁溶液D.钠

【解析】选B。

溴水能与需要鉴别物质中的三种反应,而呈现不同的现象,溴水中含有Br-,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水褪色,乙醇与溴水混合后不分层,苯与溴水混合后液体分层,上层是溴的苯溶液,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6.按如图实验方案可以从海洋动物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

(1)需要过滤装置

B.步骤

(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

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

【解析】选C。

步骤

(1)是分离固液混合物,其操作为过滤,需要过滤装置,故A正确;步骤

(2)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需进行分液,要用到分液漏斗,故B正确;步骤(3)是从溶液中得到固体,操作为蒸发,需要蒸发皿,而不用坩埚,故C错误;步骤(4)是从有机化合物中,利用沸点不同采取蒸馏得到甲苯,需要蒸馏装置,故D正确。

7.己二酸是合成尼龙-66的主要原料之一。

实验室合成己二酸的原理、有关数据如下:

3

+8HNO3

3

+8NO↑+7H2O

物质

密度(20℃)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环己醇

0.962g·cm-3

25.9℃

160.8℃

20℃时,在水中溶解度为3.6g,可混溶于乙醇、苯

己二酸

1.360g·cm-3

152℃

337.5℃

在水中的溶解度:

15℃时1.44g,25℃时2.3g。

易溶于乙醇,不溶于苯

步骤Ⅰ:

在如图装置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6mL50%的硝酸,再加入1~2粒沸石,滴液漏斗中盛放有5.4mL环己醇。

步骤Ⅱ:

水浴加热三颈烧瓶至50℃左右,移去水浴,缓慢滴加5~6滴环己醇,摇动三颈烧瓶,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放出时再慢慢滴加剩下的环己醇,维持反应温度在60~65℃之间。

步骤Ⅲ:

当环己醇全部加入后,将混合物用80~90℃水浴加热约10min(注意控制温度),直至无红棕色气体生成为止。

步骤Ⅳ:

趁热将反应液倒入烧杯中,放入冰水浴中冷却,析出晶体后抽滤、洗涤、干燥、称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为________;滴液漏斗的细支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NaOH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先将温度由室温升至50℃左右,再慢慢控制在60~65℃之间,最后控制在80~90℃,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抽滤操作结束时先后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除去可能的杂质和减少产品损失,可分别用冰水或________洗涤晶体。

 

【解析】

(1)装置图中仪器b为球形冷凝管,滴液漏斗的细支管a的作用是平衡滴液漏斗与圆底烧瓶内压强,便于环己醇顺利流下。

(2)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NO2和NO,防止污染空气,由于硝酸易分解,实验中,先将温度由室温升至50℃左右,再慢慢控制在60~65℃之间,最后控制在80~90℃。

(3)抽滤操作结束时先后进行的操作是先断开抽滤瓶与抽气泵的连接,后关闭抽气泵。

(4)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先用冰水洗涤,有利于结晶析出,因为己二酸不溶于苯,而环己醇易溶于苯,要减小因洗涤导致的损失,可以用苯洗涤。

答案:

(1)冷凝管 平衡滴液漏斗与三颈烧瓶内的气压,使环己醇能够顺利流下

(2)吸收NO2和NO 减少硝酸的分解

(3)先断开抽滤瓶与抽气泵的连接,后关闭抽气泵

(4)苯

8.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目前常用药物之一。

实验室通过水杨酸进行乙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一种方法如下:

水杨酸

醋酸酐

乙酰

水杨酸

熔点/℃

157~159

-72~-74

135~138

相对密度/(g·cm-3)

1.44

1.10

1.35

相对分子质量

138

102

180

实验过程:

在100mL锥形瓶中加入水杨酸6.9g及醋酸酐10mL,充分摇动使固体完全溶解。

缓慢滴加0.5mL浓硫酸后加热,维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充分反应。

稍冷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100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

②所得结晶粗品加入5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解、过滤。

③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后冷却、过滤得固体。

④固体经纯化得白色的乙酰水杨酸晶体5.4g。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合成反应中应采用________加热。

(填标号) 

A.热水浴  B.酒精灯  C.煤气灯  D.电炉

(2)下列玻璃仪器中,①中需使用的有________(填标号),不需使用的有________(填名称)。

 

(3)①中需使用冷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中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便过滤除去难溶杂质。

(5)④采用的纯化方法为________。

 

(6)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目描述实验过程中应维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所以应选择热水浴加热。

(2)实验过程①的操作是“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100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100mL冷水应在烧杯中盛放,过滤需要漏斗,所以需要的仪器是烧杯、漏斗,不需使用分液漏斗和容量瓶。

(3)①中需使用冷水是为了降低乙酰水杨酸的溶解度,使乙酰水杨酸充分结晶。

(4)乙酰水杨酸的酸性强于碳酸,②中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与乙酰水杨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乙酰水杨酸钠,以便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

(5)乙酰水杨酸钠与浓盐酸反应后生成乙酰水杨酸,冷却后过滤得到粗产品,其中会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可以利用重结晶的方法进行纯化。

(6)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8      180

6.9gm

可以求出m=9.0g,所以本实验的产率为

×100%=60%。

答案:

(1)A 

(2)BD 分液漏斗、容量瓶

(3)充分析出乙酰水杨酸固体(结晶)

(4)生成可溶的乙酰水杨酸钠 

(5)重结晶 (6)60

9.氯化苄(C6H5CH2Cl)为无色液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现在实验室模拟工业上用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加热反应合成氯化苄、分离出氯化苄并检验样品的纯度,其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其进水口为________(填“a”或“b”)。

 

(2)装置B中的溶液为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恒压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束后,关闭K1和K2,打开K3,加热三颈烧瓶,分馏出氯化苄,应选择温度范围为________℃。

 

物质

溶解性

熔点(℃)

沸点(℃)

甲苯

极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等混溶

-94.9

110

氯化苄

微溶于水,易溶于苯、甲苯等有机溶剂

-39

178.8

二氯化苄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

-16

205

三氯化苄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苯

-7

220

(6)检测氯化苄样品的纯度:

①称取13.00g样品于烧杯中,加入50.00mL4mol·L-1NaOH水溶液,水浴加热1小时,冷却后加入35.00mL40%HNO3,再将全部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配成

100mL溶液。

取20.00mL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振荡,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质量为2.87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②实际测量结果可能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仪器E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其作用是导出Cl2、HCl气体,冷凝回流甲苯;冷却时采用逆向冷却,则其进水口为b。

(2)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则装置B中的溶液为饱和食盐水,用来除去氯化氢;装置F中的无水氯化钙是干燥剂,其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

(3)恒压滴液漏斗可以保持内外压强相等,因此用恒压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是使漏斗与烧瓶内压强一致,液体顺利流下。

(4)装置A中制备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

+10Cl-+16H+

2Mn2++5Cl2↑+8H2O。

(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氯化苄的沸点是178.8℃,因此分馏出氯化苄应选择温度范围为178.8~205℃。

(6)①2.87g固体是氯化银,物质的量是2.87g÷143.5g·mol-1=0.02mol,因此根据氯原子守恒可知氯化苄的物质的量是0.02mol×

=0.1mol,质量是0.1mol×126.5g·mol-1=12.65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

×100%=97.3%;

②由于样品混有二氯化苄、三氯化苄等杂质,因此实际测量结果可能偏高。

答案:

(1)球形冷凝管 导出Cl2、HCl气体,冷凝回流甲苯 b 

(2)饱和食盐水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

(3)使漏斗与烧瓶内压强一致,液体顺利流下

(4)2Mn

+10Cl-+16H+

2Mn2++5Cl2↑+8H2O (5)178.8~205

(6)①97.3 ②样品混有二氯化苄、三氯化苄等杂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