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172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试题和答案

一、生字集合。

(24分)

1、读读写写。

(11分)

fěicuì  fēngzhēng  biānpào   sìmiào   jiǎozi

()  (   )  (   ) (   ) (  )

zhàn lán xuánɡuà qīnɡyínɡ línɡtīnɡ qièérbùshě

() (   ) (   ) (    ) (   )

2、找出并改正错别字。

(4分)

洪堂大笑( ) 赞叹不己( ) 

素然起敬( )  峰拥而至( )

3、写出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

(6分)

響聲(   ) 襲擊(    ) 憂傷(   )

嚴肅(   ) 負責(   ) 賠償(   )

4、同字不同义。

(3分)

胜:

A.超过,占优势   B.优美的   C.尽   D.能承受

(1)日出江花红胜火( )  

(2)美不胜收( )   

(3)名山胜景( )

(4)二、遣词炼句。

(10分)

(5)1、将成语写在括号里。

(4分)

(6)

(1)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

  ()

(7)

(2)秋天的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

(    )

(8)(3)新的一年又开始了。

 (     )

(9)(4)有恒心,有毅力。

(     )

(10)2、选词填空。

(4分)

(11)试图   企图   

(12)

(1)许多(   )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

(13)

(2)敌人(   )从刘胡兰的口中得知党的机密,真是白日做梦。

(14)夸张   夸大

(15)

(1)后果没那么严重,你不要(    )事实。

(16)

(2)藏戏面具运用象征、(    )的手法,使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17)3、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分)

(18)

(1)北京( )是城市,(  )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

(19)

(2)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   )生活再苦,感觉( )是甜的。

(20)三、古诗填空。

(6分)

1、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

3、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小天地。

(25分)

(一)《北京的春节》

 ①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高潮到了。

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

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

晚土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家中也有灯:

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

②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元宵节指的是_________(具体时间),这一天人们_________,小孩子们_________,大家还必须_________。

(2分)

2.①句中加粗的“又”表示_________,①②句分别是此部分内容的________和_______。

从这儿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采用了_________的段落结构。

(2分)

3.这部分内容重点写了灯的_________、_________。

(1分)

4.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2分)

张:

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②陈设,铺排;③夸张,扩大:

④看,望;⑤商店开业。

张灯结彩()虚张声势()

东张西望()一张一弛()

5.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

古人也有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句,我会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6.将第②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上面文段中可看出正月十五有哪些风俗习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三峡之秋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

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

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

到秋天,它们绿得发黑;而那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

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

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

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

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

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

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

渔火,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的光晕,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

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

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

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

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青光直泻到江面。

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给下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分)

累累(lěi léi)的果实    起初(chū cū)

2、短文中使用了许多描写色彩的词语,请找出四个。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消逝(  )闪烁(  )

渐渐(   )显露(   )

4、文中第4、5、6自然段中三个词分别指什么。

(3分)

(1)“它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2分)

(1) 作者写了__________这一天三峡的景色,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文是按_________顺序描写景物的,文章把早晨三峡的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把中午三峡的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写三峡黄昏特色时突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

(2分)

(1)“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

”这句话意思是(   )

①月亮出现的时间不确定,估计不准。

②山太高,挡住了月亮,看见时,它和山崖贴得那样近。

③作者一时没有注意看,月亮很快便升到了山顶。

(2)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这是因为(  )

①长江到这里便窄了,像小溪一样。

②长江平缓流淌像小溪一样。

③长江两边都是黑色的山崖的倒影,只剩江心是光亮的,像一条小溪。

五、口语交际。

(5分)

我国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不仅让我们自己赞叹,也吸引着众多外国友人。

如果一位外国朋友请你做导游,为他介绍我国的民族风情,你打算怎么说?

六、作文。

(30分)

祖国的山河十分壮丽,你一定游览过一些地方,有过深切的感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介绍一下你去过的某个地方吧。

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介绍你身边的地方。

参考答案:

一、1、翡翠风筝鞭炮寺庙饺子

湛蓝悬挂轻盈聆听锲而不舍

1、洪—哄   己—已   素—肃   峰—蜂

2、3、响声袭击忧伤严肃负责赔偿

4、A  C  B

二、1、

(1)汗流浃背

(2)秋高气爽

(3)新年伊始

(4)持之以恒

试图、企图;夸大、夸张

3、

(1)虽……可是……而且

(2)纵使……也

三、1、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2、应是嫦娥掷与人

四、阅读小天地

(一)、1.正月十五赏花灯买各种花炮燃放吃元宵。

2.再一个开头结尾总分总。

3.形状种类。

4.②③④①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答案不唯一)

6.这的确不能不说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7.赏花灯吃元宵。

(二)、1、lěi chū

2、黑青黄白

3、消失闪耀

逐渐显现

4、

(1)渔火,灯标。

(2)月亮。

(3)八月十五日。

5、

(1)八月十五日三峡秋天的美

(2)时间明丽热烈沉沉欲睡

6、

(1)②

(2)③

五、彝族的火把节。

傣族的泼水节。

六、略。

二、选择题

2.

列车上

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聊透顶。

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时间。

②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

我正在考虑用什么活来开头,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取出笔记本,放在腿上开始上网。

于是耳朵里传来了QQ的提示音,原来人家有人聊天。

③左边是个美女,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虽然咱不贪图什么艳遇,但是如果有一个佳人旅途相伴,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

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清了清嗓子,用尽量绅士一些的语调说:

“你好,是不是没来过这里,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色啊?

”话音落下,美女却丝毫没有反应。

行细一瞧,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原来她在静静地听音乐,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外。

④我灰头土脸地苦笑一下,扭头看斜对面的那个大爷。

大爷穿着非常朴素,慈祥的面容。

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大爷似乎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里,把头埋下去,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

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一口唾沫,站起身来。

⑤我穿过车厢,走到了两节车厢的接头处。

看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

我凑过去,掏出一支烟来,赔着笑说:

“车厢里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

大哥,借个火。

”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

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他,说:

“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

⑥中年人把还剩下一大截的烟掐灭,说了声:

“你接着抽,我回座位了。

⑦我正呆滞在那里,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叔叔,请问您,高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吗?

1.第④段中画线句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作者选取了不同的人物交流,却均以失败告终,请你概括下不同人物的反应。

3.本文中有许多细节描写非常传神,像第⑤⑥两段中加点的词,请你对它们加以赏析。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1.写出了大爷外表的平易近人,与下文对“我”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反映出现在社会人际交往的冷漠。

2.小伙子:

上网聊天;美女:

独自听音乐;大爷:

扭过身子不理我;中年人:

掐灭烟回车厢。

3.“犹豫”写出了中年人对“我”的不信任,内心不是很愿意借“我”打火机,剩下一大截,说明烟还没有吸完,中年人只是不想搭理“我”而熄灭了烟,这样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深化了主旨。

4.阳光男孩的主动交流与前文其他人的表现形成反差,引发我们对人际交流问题的思考。

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人回味与思考的空间。

 

3.

高贵的捐赠

方冠晴

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

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

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待在人群的外围。

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噘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小女孩的不高兴。

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

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

“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

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

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

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

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

“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

非得最好的吗?

”母亲回答说:

“我想是的。

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贝的?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

“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

“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

”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

“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

”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

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

⑦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

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

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

“翔子,我带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

”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⑧我终于明白了厖

⑨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

“妈妈,不,是翔子的妈妈,我不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

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10她的母亲抱住她,疯狂地问她。

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

她幸福,是因为;她骄傲,是因为;

11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为这小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

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

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

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选自《中学生博览)2009年第8期,有删改)

1.赏析第⑦自然段加点的词,谈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2.根据文章内容,请将原文中横线上空缺的两句话补充完整。

她幸福,是因为

她骄傲,是因为

3.文中画线的一处细节描写,极其生动形象,反映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

请赏析此句。

4.文章结尾三次用到了“高贵”一词,请结合语境,分别指出其中含义。

(1)高贵的捐赠:

(2)高贵的母亲:

(3)高贵的花:

5.小女孩高贵的捐赠在我们内心激起的是一圈圈爱的涟漪,爱是一首激动人心的打情诗,让人心潮澎湃。

请你说说什么是爱,怎样去爱。

1.“一点点钱”“一两句”写出了“我”对翔子的捐赠之少,关心之浅,以此反衬出了小女孩的捐赠的高贵。

2.她的女儿将她当成了世界上最为宝贝的东西她的教育有了成果,女儿学会了捐赠

3.这句话运用了动作与神态描写,将小女孩即将捐献妈妈的矛盾心理和天真可爱、纯洁善良的形象写得淋漓尽致。

“苍白”“咬”等词运用准确传神。

4.

(1)小女孩将她最宝贝的母亲捐赠给了翔子,这一行为十分高贵。

(2)母亲对女儿的教育非常优秀,她自身的品质也十分高贵。

(3)母亲对女儿从小进行良好的教育,使女儿拥有纯洁善良的品格。

5.略

 

4.

1.“我”第五次留言让小女孩用钢笔写字不解、愤然为了帮“她”赢钢笔,“他”故意在长跑比赛跑了第三名愧疚

2.为下文写小男孩买不起钢笔,而采用参加比赛获奖得到钢笔的情节做铺垫:

衬托了小男孩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特征。

(意思对即可)

3.“我”为不了解学生、误解学生而感到愧疚;为小男能送给小女孩钢笔,而“我”还想批评小女孩的做法感到愧疚;为自己错怪小男孩的行为而愧疚。

(意思对即可)

4.一支金色的钢笔

 

5.

永远都坐前排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

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

“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

”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

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在以后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

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是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

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

“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居政坛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

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

许多人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他们把坐到“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

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灌输:

(2)雄心勃勃:

(3)凤毛麟角:

(4)出类拔萃:

2.文章中多次出现“前排”这个词,“前排”在字典中怎样解释?

在文章中怎样解释?

3.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撒切尔夫人永远争第一的信念?

4.“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句子中的“高度”具体指什么?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读了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

(1)渗透、教育。

(2)很有雄心大志。

(3)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4)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2.前面的座位;时刻处于领先的地位。

3.①一年内学完五年的拉丁文课程且名列前茅。

②体育、音乐、演讲都走在前列。

③四十多年后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且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

4.高度:

人生的最高目标。

能否取得成功,态度和追求十分重要。

5.“永远都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把“永远都坐前排”由理想变成行动。

(意思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