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2219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docx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材料

一、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叩头瘟、刻颈瘟等,是水稻的重要病害,广泛发生于我国水稻栽培地区,在南方的山区往往发生较重,水稻生长前期严重发病,稻株会在孕穗期前枯死,有的虽不枯死,但植株萎缩不抽穗,或仅抽出短小的穗。

抽穗期发病重,则招致大量白穗和半白穗,损失很大。

在自然情况下,本病只为害水稻。

一、症状水稻自幼苗至抽穗后均可发病,按病害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和不同部位所表现的症状,可分为苗稻瘟、叶稻瘟、节稻瘟、穗稻瘟和谷粒稻瘟。

苗稻瘟:

在种子发芽至三叶期以前发病。

病苗在靠近土面的茎基部变灰色,上部变淡红褐色,使整株幼苗卷缩枯死。

叶稻瘟:

在秧苗及成株的叶片上都可发生。

有四种不同形状的病斑:

急性型病斑一般为椭圆形,也有不规则形的,病斑暗绿色,水渍状,密生灰绿色霉层。

这种病斑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水稻容易感染时发生,如果植株抗病力增强,环境条件改变时,可以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2、慢性型病斑斑点褐色,纺锤形,外围黄色为中毒部,内部褐色为坏死部,中央灰白色为崩坏部,病斑两端有向纵脉伸展的褐色线条(坏死线)。

天气潮湿时,病斑背面生有灰绿色的霉。

3、褐点型病斑斑点褐色,很小,只局限位于叶脉之间,常见于抗病品种上。

4、白点型病斑斑点白色,近圆形,大小约跨2—4个叶脉。

这种病斑,都是在土壤十分干燥或叶片极幼嫩的情况下发生,斑上不产生孢子。

如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展,可变为急性型病斑。

叶瘟还可发生叶舌、叶耳和叶枕等部位,感病后变为暗褐色。

节稻瘟发生在茎节上,初期出现针头大的褐色小点,后扩大至节的全部或一部分变为黑褐色,组织破坏,茎秆容易折断。

穗稻瘟主要在穗颈或穗轴和枝梗上发生。

穗颈发病,病斑褐色或灰黑色,从穗颈向上下蔓延,可长达3—4厘米。

发病早、发病重时,造成白穗。

穗颈瘟常会引起穗梗断折。

在穗轴分枝、枝梗和再生枝梗上的症状,和在穗颈部的相似,但只是病斑上部的小穗受害,严重的分枝变成白穗。

谷粒稻瘟谷粒上的病斑变化较大,一般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褐色,中央可变灰白色,米粒不充实,甚至变黑。

谷粒上的护颖容易感染,受侵后呈褐色或黑色。

二、病原

稻瘟病菌(piriculariaoryzaeCav)属半知菌类,丛梗孢目。

病斑上的灰绿霉,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丛生,或从病部穿透表皮单独伸出,不分枝,间或分枝,有2—8个分隔,基部稍膨大,无色或略带褐色,顶端尖细,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的顶端。

分生孢子梨形,基部钝圆,顶端狭窄,无色透明,有2个分隔,少数为1—3个分隔,萌发时每个细胞都可长出芽管。

分生孢子形成的温度范围为10—35度,最适温度25—28度,所需的最短时间为6—8小时。

对湿度条件要求很高,以饱和湿度最适宜,相对湿度90%以下时,孢子形成的数量减少,80%以下则不能形成。

分生孢子萌发时必须有水层或有水滴存在,所需的湿度与孢子形成的温度相同,此菌对低温和干热有较强的抵抗力,但对高温抵抗力不强,分生孢子经52度湿热处理7分钟即死亡。

稻瘟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不同菌株可根据它们在鉴别品种上的反应,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

三、侵染循环

稻瘟病菌主要在病谷、病草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稻瘟病的初侵染来源。

在干燥情况下,分生孢子可存活半年至一年,病组织内菌丝则可存活一年以上,但在湿润情况下,菌丝特别是分生孢子的存活率就大为减低,在室外地面、草堆外面的分生孢子或翻埋土中或堆肥里的病菌菌丝容易死亡,往往不能越冬,而在草堆内部和未腐烂的牛栏草中的病菌则可存活。

露天堆放的病草到第二年天气转暖,遇到高湿,能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这些孢子主要由气流传播到稻田,雨水淋洗和昆虫也是病菌的传播媒介,但不重要。

早稻播种带病种子因温度较低,不适于病菌活动,种子传病作用不大,但在晚稻秧苗就容易发病。

所以早稻稻瘟病主要由稻草上越冬的病菌引起。

病菌的分生孢子落到秧田或本田的稻株上,孢子在叶面的水滴或露水中萌发,产生的侵入丝多数穿过角质层侵入,也可以从伤口侵入稻株体内。

稻株受到侵染后发病,在病组织上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其他稻株上,引起再次侵染,在有利的条件下,重复侵染可以进行多次,本病由早稻传到中稻和晚稻,不断为害,晚稻收割后,稻瘟病菌又在病谷和病草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

四、发病条件

稻瘟病的发生流行,主要受品种的抗病性和气候、栽培条件的影响。

品种和生育期在导致稻瘟病发生流行因素中,水稻本身的抗病性是主要的。

栽培稻中,一般灿稻较能抗病,粳稻较易感病。

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发病程度也不同。

苗期以四叶期、本田以分蘖至拔节期发病重,拔节以后发病轻,穗期以始穗期最易感病。

同一器官(例如叶、茎节、穗等)在幼嫩时期较老熟时期感病,所以在水稻分蘖盛期,新叶增长速度最高时最易感染叶瘟。

由于稻瘟病菌有生理小种的分化,水稻抗瘟性的本质是与病菌小种在不同品种上的适应性有关。

其抗病力的变化和差异也受水稻抗病机能所影响。

水稻细胞组织含可溶性氮化物过多,稻瘟病菌容易侵入,也为病菌提供也丰富的营养条件,相反,细胞如果含蛋白质氮(非可溶性氮化物)较多,则组织抗病力较强。

水稻表皮组织特别是机动细胞硅质化,能阻止病菌侵入,而硅质化程度降低,则抗病性减弱。

栽培管理稻瘟病的发生,与稻田肥、水管理不当有关。

尤其是过多地偏施氮肥,会减弱硅质化作用,引起稻株发生软弱、披叶等现象,稻瘟病往往严重。

尚过多施肥硫酸铵,稻株体内的氨态氮和酰氨态氮增多,抗病力减低。

施肥不均匀,肥料堆集的地方,稻株徒长软弱,易形成发病中心,肥料性质对叶稻瘟的发病程度有一定影响。

施肥无机肥比施用有机肥发病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比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容易发病。

所以合理施肥,特别是避免过量集中或追施速效性氮肥,并注意配施磷、钾肥,能促进水稻生长健壮,提高抗病力。

也是根据品种耐肥力、看苗、看土质及耕作层面深浅而适当施肥。

水分管理对稻瘟病发生流行的影响也很大,稻田长期深灌、冷水侵田,田间水分不足,特别是孕穗期受旱,影响水稻的正常生育,均易发病。

一般认为采取“浅水勤灌”、“干干湿”的排灌方式,结合晒田,可提高稻株的抗病力。

此外,秧田播种量过多,本田过度密植,造成通风透光不良,既不得于光合作用,又增加田间小气候湿度,因而较易发病。

气候条件温、湿度及降雨对稻瘟病菌的滋生繁殖和稻株的抗病力都有影响。

越冬病菌一般在5天的平均气温上升到20度左右,日间湿度在90%以上,且有降雨时,就开始产生孢子,散布为害。

当温度符合病菌侵害的要求后,如遇阴雨、日照不足,稻株同化作用就慢,则表现出组织柔弱,抗病力减低,容易感病。

长江流域如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等稻区,一般每年发病有两个高峰,即6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至8月中旬至9月间,因这两个时期内雨量多,阴天亦多。

此外,晚稻在抽穗期前后,冷空气活动带来连续降水,常招致穗瘟猖獗流行。

五、病情预测

稻瘟病的短期预测,可以根据水稻品种的抗病性、感病的生育期和生长情况、发病情况和气象条件等因素进行分析。

叶瘟发展趋势的预测在田间出现发病中心后,如品种感病,稻苗生长嫩绿,气象预报又将多阴雨,一般7—9天后将会普遍发病,10—14天后病热将会加重。

如果在秧田(主要是晚稻)后期或分蘖期看到急性型病斑陆续出现,并且每天急剧增加时,表示3—5天内叶瘟将会大发生,就立即发出警报,进行防治。

穗瘟发生发展趋势的预测凡田间检查孕穗期叶瘟不断上升,特别是剑叶急性型病斑和剑叶叶节瘟增加,如果气象预报,早稻抽穗期多阴雨天气,或双季晚稻抽穗将遇20度以下的低温侵袭,穗瘟就会发生严重和流行。

应及早发出预报,组织防治。

病情普查

1、秧田在稻种带菌普遍,苗叶瘟常发地区,应随时检查秧苗有否发病,凡已病秧田应于移栽前5天,按螺旋式(须照顾到发病不一致情况)四点取样,每点查100株,记载发病株率。

2、本田按水稻类型(早、中、晚)品种(感病种和当家种)、肥料、水浆管理等有关条件,分别选定具有代表性大田各2—3块,定期进行发病率及严重度调查,并按严重度分级,算出发病指数(严重度分级标准及计算方法参看书上)。

叶稻瘟在分蘖、拔节、孕穗期各查一次,四点取样,每点查5丛;穗、节稻瘟可以乳熟期到蜡熟期调查一次,亦用四点取样,每点查50穗。

根据病情预测,可进行防治对象田标定。

六、防治方法

防治稻瘟病应以选用高产抗病良种,加强肥水管理,消灭菌源,并辅以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1、选用高产抗病良种注意抗病品种有计划选育与轮换。

目前各地选用的抗病品种,双季早稻有红梅早、珍龙13号、短南早1号、圭陆矮3、5、6、8号、农革16、113号、溪丰等;晚稻有秋二矮、湘粳12号、农虎6号等。

表现对叶瘟高抗的早、中籼品种有国际稻24、26、28号、特特帕等,杂交水稻汕仙1、9号抗穗颈瘟也较强。

2、加强肥水管理在栽培管理措施中,加强肥水管理、对防治稻瘟病可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施肥方面,作到基肥足,追肥早、氮素化肥、有机肥、磷钾肥互相配合。

防止过多或过迟追施氮素化肥,要适时和适量进行合理施肥,做到既要保证满足水稻高产的营养需要,又要保证水稻在最易感病的生长阶段里,其抗病力不会降低。

为了使肥水管理密切地配合,在排灌方面,要浅水勤灌,适时、适度排水晒田。

在孕穗、抽穗阶段,不能受涝受旱,促使水稻根系发育良好,增强抗病力。

山区利用冷泉水灌溉的地方,修筑塘坝蓄水,或设迂回水道,提高水温再流入稻田。

3、消灭菌源水稻收获时,有病稻草要分别堆放,应尽早作燃料或饲料,须在第二年水稻播种前处理完毕,并注意烧毁草堆下的秕粒和糠壳,利用稻草做堆肥,要充分腐熟才能下田,为了杜绝稻种传病,应在无病田选留种子,并进行种子消毒,方法有:

1)、福尔马林药液浸种或闷种:

选用清水预浸谷种(早稻浸1天,晚稻浸6—12小时),捞起再放入1:

50倍的福尔马林液中消毒。

药液浸种为3小时(闷种可在药液中浸20—30分钟取出,盖上湿麻袋或塑料袋薄膜闷种3小时。

浸种或闷种处理后的种子要用清水洗净。

2)、抗菌剂四0一浸种:

早稻用10%四0一抗菌剂500倍液,浸种48—72小时;晚稻用1000倍液浸种48小时,除杀菌外,还有催芽作用。

3)、40%克瘟散乳剂、50%乙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各用1000倍液浸种24—48小时,灭菌效果好,不影响发芽。

4.1%石灰水浸种:

用1斤生石灰,加水100斤浸种。

浸种时间因温度而不同;如中稻(下种时温度在15—20度时)浸4天;晚稻(20—25度)浸2—3天。

4、药剂防治叶稻瘟一般防治1—2次,在第一次防治后,如病势发展,隔5—7天再防治第二次;穗稻瘟在孕穗末期至始穗期及剂穗期各喷药一次。

每次每亩药液用量120—150斤左右,粉剂用量5—7斤左右。

药剂种类和施用方法:

1)50%稻瘟净乳剂或50%异稻瘟净乳剂600倍液喷雾;或用1.5%稻瘟净粉剂喷粉。

2)40%克瘟散乳剂1000倍液喷雾。

3)40—60单位春雷霉素喷雾。

4)50%稻瘟酞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二、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alisGuenee)又名稻纵卷叶虫,俗名苞叶虫、刮青虫等。

属鳞翅目,螟蛾科。

稻纵卷叶螟分布普遍,过去是偏南部间歇笥大发生的害虫,主要为害早、中稻,以丘陵地区发生较重;但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发生量显著上升,很多地区晚稻受害也很严重,现在是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稻区常发性的主要害虫。

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麦类、粟、甘蔗、游草、稗草等。

水稻苗期受害,影响正常生长;在分蘖期到拔节期间受害,除直接造成减产外,还有推迟成熟的现象,一般早稻推迟2—3天,晚稻推迟4—5天;孕穗后到齐穗期剑叶受害损失最大,稻保空壳率增加,千粒重减少,严重时损失可高达5成左右。

一、形态特征

成虫:

黄褐色小型蛾,体长7—9毫米,翅展16—18毫米。

前翅近三角形,由前缘到后缘有2条褐纹,中间还有一条短褐纹。

前后翅的外缘均有暗褐色宽边。

雄蛾体色较深,在前翅前缘中央有一丛暗褐色毛,可借此与雌蛾相区别。

卵:

扁平,椭圆形,中央稍隆起,卵壳表面有不规则的极细网状隆线。

初产时白色,后变淡黄色,在烈日暴晒下常变赭红色。

将孵化时隐约可见黑色。

幼虫:

成熟幼虫体长14—19毫米。

头褐色,老熟时为桔黄色或桔红色,气门周围黑色。

前胸硬皮板近后缘处有两个小黑点,中、后胸背面中央各有两个近似螺旋形黑斑。

腹部各节具有突起,上生短毛。

蛹:

体长7—10毫米,圆筒形,初为黄色,后转褐色,末端较尖削,有尾刺8根。

茧白色,很薄。

二、生活习性

稻纵卷叶螟的越冬虫源问题,近几年来各地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据江苏农学院等单位研究资料,初步认为是由南向北迁飞的。

稻纵卷叶螟在我国的发生,大致可分为五个区域:

1、终年繁殖区:

北纬21°以南地区,包括我国的雷州半岛南部、海南岛和东南亚各国,一年发生8—9代,无越冬现象。

早稻受2—3月发生的第一、二代为害为主,晚稻受7月中旬至9月发生的第六、七、八代为害为主,并以冬春发生量大于夏季。

2、岭南区:

北纬21—24°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的南部、台湾、云南、福建的南部地区,常年有少量的幼虫或蛹过冬,但主要虫源分别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和4月中旬至5月下旬迁入,先后形成第一、二代。

一年发生6—7代,以4月底至5月中旬第二代和8月底至9月第六代为多发代,分别为害早稻和晚稻。

3、岭北区:

北纬24—30°的地区,包括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和福建北部、四川极南部、浙江南部地区,本区有些年份或地区有少量蛹过冬,但主要虫源是4月中旬至5月下旬迁入,形成第一代;还有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迁入的,加入本地虫源形成第二代。

一年发生5—6代,以6月份的第二代和9月份的第五代为多发代,分别为害早稻和晚稻。

4、沿江区:

北纬30—33°40′的地区,包括四川大部分、湖北、江西的极北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和江苏中、南部、上海市等地,一年发生4—5代,至今仍没有在冬后找到越冬活虫。

其中江南区(北纬30—31°间),第一代虫源于5—6月间先后迁入;第二代虫源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加上部分本地虫源,形成多发代为害早稻;8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四代多发为害晚稻。

其中江淮区(北纬31—33°40′间),第一代虫源于6—7月迁入,多发代为7—8月发生的第二、三代为主,分别为害早、中稻和晚稻,个别年份9月间第四代也可造成局部晚稻受害。

5、淮北区:

北纬33—45°31′的地区,其南部如江苏徐州地区,一年发生3—4代;而北部如辽宁以北地区,一年发生2—3代。

第一代虫源于6—7月间迁入,多发代发生在8月,是当天的第二或第三代。

成虫白天喜栖息于荫蔽而湿度大的环境,通常在多肥密植的丰产田和凼禾处多,或栖息于杂草丛等处,晚上出来活动,有趋光、趋绿、趋嫩、趋密的群集等习性。

成虫羽化后的当晚很少产卵,第二、三、四代成虫一般要在羽化后3天左右才开始产卵,常以开始产卵的当晚和次晚产卵最多。

每只雌蛾产卵20—300多粒不等,平均100粒左右,视其所取食的补充营养情况和当时的环境情况而定。

卵多散产在生长浓绿嫩叶的正反面,以叶背较我,也有2—5粒产在一起的。

初孵幼虫,一般先在心叶或嫩叶上吐丝缀叶取食,但在禾苗圆秆以后,则多数先爬到较嫩的叶鞘内或稻丛基部嫩叶上和心叶内取食,造成针头大小的白点,此时食量小,为害轻,一般不易察觉。

随着虫龄增大,食量增加,为害加重,到3龄时,就常易看到虫苞被吃白的现象。

一般幼虫从初孵到吃白稻叶约需6—7天。

幼虫3龄前一般换苞较少,4龄后则换苞频繁。

转移为害时间,晴天一般在晚上,尤以傍晚6—9时转移较多,阴雨天的白天也进行,通常一条幼虫一生可卷叶苞5—7个。

幼虫一般经5龄后老熟,此时体色转橙红,进入预蛹期,过1—2天即行化蛹。

化蛹时仅少数留在老虫苞内,多数离散开老虫苞。

其化蛹部位,在水稻生长前期,幼虫多在稻丛基部的黄叶和小分蘖的叶上吐丝结苞化蛹,也有在稻丛结薄茧化蛹的;水稻生长后期,则多在叶鞘内或植株间以及基部小叶上结苞化蛹。

三、发生条件:

稻纵卷叶螟因系迁飞昆虫,是否会大发生,首先要看当年迁入量的多少和迁入主峰的迟早,这是当地繁殖的基础;再看当地影响其发生严重与否的环境条件。

而环境因子中以气候、食料和天敌等影响最大。

一般蛾卵期间平均温度23—28℃左右,雨日多,雨量接近或超过150毫米,相对湿度80—90%,有利于成虫交配、产卵和卵的孵化,当代就有可能大发生为害;如长期高温干燥,成虫寿命短,产卵量少或甚至不产卵,而且卵易干瘪,孵化率降低,同时有利于天敌繁殖、活动和寄生。

另外,暴雨和寒流侵袭,也能抑制成虫活动和初龄幼虫的存活。

栽培制度和水肥管理直接影响稻纵卷叶螟的食料和生活条件。

凡早、中、晚稻混栽地区,种植的品种复杂,田间水稻生育期参差不齐,为各代提供了丰富的食料,繁殖率和成活率相应提高,发生量加大。

就水稻类型和品种而言,一般籼稻的虫量大于粳稻;阔叶矮秆嫩绿的品种,虫量最为集中。

此外,如管水不科学,施肥不当,氮肥施用过多、过迟,引起稻株贪青疯长,也有利稻纵卷叶螟繁殖为害。

稻纵卷叶螟的天敌种类较多,寄生率高。

卵寄生蜂有稻螟赤眼蜂、拟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在不少地方卵寄生率有时可达80%以上;幼虫期的寄生蜂有绒茧蜂、扁股小蜂、姬蜂等,其中绒茧蜂的作用较大,寄生率有时可达50%以上;蛹期有姬蜂、大腿蜂、寄生蝇等。

此外,隐翅虫、步行虫、蠼螋、蜻蜓及青蛙等也捕食稻纵卷叶螟,对压低虫口也起一定的作用。

有些人认为,近年稻纵卷叶螟之所以猖獗为害,可能与片面强调药剂防治,消灭了大量天敌也有很大关系。

四、虫情预测

查发蛾盛期预测药杀适期:

采取田间赶蛾和预测灯诱蛾相结合。

当各代有少量成虫出现时,选择当地主要类型田,进行系统调查,每类型查2—3丘,每2天查一次,查到田间蛾量基本上不增加为止,一般全代需查4—5次。

调查趁清早露水未干时进行,用5尺长的棍子拨动稻丛,边拨边走,逆风前进,迅速点数赶起的蛾子,从田的一端查到田的另一端,一般每丘田查1000—2000丛禾或0.5—1分田。

分别算出各丘田的总蛾数和各类型平均蛾数,以蛾量最多的一天为当代发蛾高峰日。

同时还可进行卵期预测。

即分类型田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同一行禾的3丛禾,共查15丛,每丛均要逐株逐叶查卵的颜色变化,孵化情况,进而掌握孵化高峰期。

当大量卵粒为乳白色时,表明稻纵卷叶螟卵高峰期正在开始;当大量卵为黄色时,表明2—3天内即出现盛孵高峰;当大量卵出现一端黑色,一端白色时,表明于当天或第二天将出现盛孵高峰。

根据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生为害的特点,3龄前取食为害不大,也容易杀死;3龄以后食量猛增,抗药力增强。

因此,药杀适期应在3龄以前。

从实践中证明:

幼虫进入2龄盛期,正是合乎药杀要求的适期。

当掌握发蛾高峰后,参考气象预报,即可预测。

一般药杀适期在发蛾高峰日后10天左右,具体计算如下:

孵化高峰日=发蛾高峰日+产卵前期(虫源系外地迁入的不加)+卵历期

2龄幼虫高峰期=孵化高峰日+1龄幼虫历期

查虫口密度定防治对象田:

在掌握各类型田平均每亩蛾量后,最好接着调查田间卵量及被寄生率(被寄生卵多呈黑色)。

在盛孵高峰后,对苗情易遭受为害的类型田,每隔2—3天调查一次幼虫发生情况。

调查时可用五点取样或单行直线取样,每丘查25—50丛,统计虫数并分清龄期,凡100丛禾有幼虫达15条左右的田,应掌握在2龄高峰期进行药剂防治。

五、防治方法

1、农业和人工防治

(1)利用稻纵卷叶螟趋嫩绿、趋光和群集习性,可结合防治稻螟设立诱集田和点灯诱蛾,把诱集的成虫进行网捕,也有利于其他方法进行消灭。

(2)发生严重的田,在盛蛹期灌深水2天左右,早稻收获后,及时翻耕,均可杀死很多虫蛹。

2、生物防治

(1)在幼虫盛发为害时,喷射杀螟杆菌液。

用每毫升含0.8—1亿孢子浓度的杀螟杆菌液(即100亿孢子/克的菌粉1斤,加水100—125斤),于晴天傍晚喷雾,阴天整天都可喷。

近年各地应用,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

(2)在成虫产卵盛期放播赤眼蜂,从产卵盛期开始,每亩放蜂1—3万头(视害虫发生量而定,分三次放播,每2—3天产一次,卵寄生率一般可达70%以上。

3、药剂防治

1)用90%晶体敌百虫、50%杀螟松剂乳剂、50%辛硫磷乳剂的任一种1000倍液,每亩喷120—150斤。

2)每亩用甲六混合粉2斤,拌干细土30—40斤撒施。

3)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3斤撒施,可兼治稻螟和飞虱,面对天入的杀伤力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