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3480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97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docx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

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

1、考情分析

  各个科目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是老师首先要考察的指标。

以下图这个班级为例,对比各个科目的及格线分析,所有科目平均分都及格了,化学成绩比较突出,平均分达到了72.54,但是物理和生物成绩却不甚理想。

三门主课里,英语的平均成绩较好,但是高分却一般。

  光凭上面的图还不能看出学生的整体水平,那么来看看频数分布图吧:

以10为单位对总分进行分段,统计各个分数段的频数,可以看出不同科目在各个分数段的人数分布,大致呈中间高两头低的拟正态分布曲线。

  结果——真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物理成绩的波峰停留在61-70,说明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集中在这个分数段;化学在71-80分数段的人最多;数学的“山峰”最为绵延,分差较大;化学的“山峰”最陡峭,分差最小,大部分同学都及格了。

  我们再以总分的40%、60%、80%分别设定低分线、及格线、高分线。

总体来说,生物的高分人数最多,数学和物理落后的情况比较严重。

综合以上结论,据我推测:

  这可能是一个严重偏科的理科班,或者是一个分科后、会考前英语成绩比较好的文科班,也有可能只是考题太难,毕竟最高分都不理想。

2、考试难度

  一切抛开试题看分数都是在耍流氓。

考试考的不只是学生的掌握水平,还有老师的出题水平。

那我们就来看看这次考试的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是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的指标,难度系数越大自然考分就越低。

难度系数这样来算:

L=1—X/W其中,L为难度系数,X为样本平均得分,W为试卷总分。

出(考)题(倒)无数的老师谈一点经验,试题的难度系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

  生物难度系数为0.21,试题偏简单,及格率达到100%。

物理难度系数为0.42,属于中等难度,而及格率仅为52%,说明这个班级物理成绩的确有待加强。

  其实,除了分析学生成绩之外,数据图表在平常的论文、报告、作业里也都适用的。

如何科学地分析学生成绩?

就小学、初高中的学生成绩分析而言,应该有以下几个要素:

1.多层次:

在年级、班级、学生、科目、题目多个层面上分别详细分析,并提供便利的下钻途径,逐层细化分析,探寻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停留在统计结果的表象。

2.多维度:

从原始的题目维度,扩展到难度范围、知识点和考察能力,从多个维度上评估一个学生或班级的能力特征。

3.多次数:

单独的一次考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只有结合多次考试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才能更加客观地评价。

接下来结合图表案例进行说明。

年级层面上,首先关心的是整个年级的整体情况,例如各科的参考人数,均分,最高最低,标准差,优秀良好及格的三率等等,这些数据让级长对本次考试的整体表现有个基本的了解。

在年级总体均分的基础上,分析各分数段的人数,这样就对整个年级学生的分布有了直观认识,分布是否基本符合正态?

是否有严重的两级分化?

是否存在断层?

看完了整个年级的分数,接下来可以对各科目各班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均分柱图的比较,了解哪些班表现突出,哪些班落后于年级平均线。

但更重要的是,是要进行纵向的分析,即和上一次考试的数据对比,了解各班的进退步情况,对于有进步的给予鼓励,退步的给予提醒,而不单纯只看本次的绝对值。

 

同样,我们也应该对每个班在历次考试中的各项数据表现都进行跟踪观察,才能科学评估班级的每次进退步的性质,给予合理的激励。

各班的均分体现的是一个班的整体表现,那这个班级内部的学生分布情况如何呢?

可以利用学生名次构成分析来了解,也许两个班都是一样的均分,但其学生群体的分布大不相同,接下来采取的教学措施也就不一样了,有的重点可能是培优,有的重点可能是补差。

就培优而言,年级和各班班主任都首先会关注高分段学生的占比:

例子中的4班、8班,在前100名的人数过少,该班的培优工作有待改进。

而在高三年级,我们特别重视各个分数线的达标情况,对每次考试我们都应设立各重点线、本科线的标准,分析并跟踪各班上线人数的情况,对于落实年级的上线指标任务尤为重要。

年级层面可以关注的分析内容还有很多,但任何一个总体层面的分析,都是为了分解问题:

整体的表现欠佳,是源自那些班级的因素最大?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要重点抓哪个班的工作。

那这个班具体该怎么改进,这就引出了对单个班级的分析。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可以在名次分布和分数分布两方面来了解本班学生的总体情况。

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或者需要重点关注的临界生,则应分析他历次考试的表现情况,和最近考试科目平衡性,找出最优先改进的科目:

接下来就是针对该科目,详细分析他的题目层面的表现,了解该学生在哪些难度的题目上丢分较多,哪些知识点和考察能力较薄弱等等。

这些就是一个多层次、动态探究问题根源的完整过程,让一个年级层面的问题分解到一个学生具体的知识点层面的问题,把问题的解决落实到若干个可行的改进行动上,这样的分析最终才能产生教学质量进步的效果。

也就是最前面提到的3要素:

多层次、多维度、多次数;

要实现这样的分析体系,需要年级做到相应的准备工作:

1.为每次考试收集详细的基础数据;

2.建立合理的分析模型、采用高效率的分析工具;

3.向全体师生分享数据,让大家在合理的权限控制下,适度参与分析,为自己的进步而分析。

这些工作有些是学校教务部门需要承担的,也有些可以采用外部的系统方案。

目标只有一个,让每次考试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得到回报,让考试产生的成绩数据,不仅用于正确地评价师生,更要给予师生们正确的反馈,引导师生进行有效的改进,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