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38696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docx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docx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投资实施方案

审核通过,存档整理。

受控资料,禁止外传。

 

精品项目咨询

 

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及重要性

(一)项目建设是纳溪发展无公害林下养鸡基地的重要内容

泸州市纳溪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永宁河与长江汇合处,321国道隆纳高速公路和隆叙铁路穿境而过,距泸州市区12公里,总人口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1万人,占总人口的82%。

纳溪区森林覆盖率45%,生态环境良好,饲料、饲草资源丰富。

当前,我国肉鸡产品安全问题已成了国内养殖业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农业部组织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已正式启动,目标是用8-10年时间基本实现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与消费无公害化,这是我国为适应WTO形势,确保畜牧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纳溪作为四川省无公害肉鸡基地,必须实施畜牧业标准化管理模式,生产无公害肉鸡产品。

全面推行科学、安全饲养,努力提高畜产品质量,确保产品低药残、无激素、无公害,尽快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

(二)项目的建设是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的必然

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和发展方向,是肉鸡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实施农业标准化对于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农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农业标准化对于从事传统农业的多数中国农民来说还是一个较模糊、狭隘的认识。

因此,在我区实施肉鸡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使广大农民深入了解、正确对待和积极参与农业标准化建设非常必要,成为当务之急。

(三)项目建设是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畜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大力发展畜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畜牧业在纳溪农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9年畜牧业产值达10.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1%。

畜牧业已成为纳溪挑起农民增收大梁,托起农村经济半边天的一大支柱产业。

(四)项目建设符合各级政府有关肉鸡养殖发展政策

川畜食计字[2009]79号文件,将我区列为现代畜牧业重点区及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我区也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林下养鸡的意见》,并制定了《泸州市纳溪区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编制了《泸州市纳溪区2010年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规划》和《泸州市纳溪区2010-2012年现代畜牧业发展总体实施方案》。

该项目的实施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根据四川省《关于做好2010年度省级财政现代畜牧业发展专项项目工作的通知》(川畜食计字[2010]第23号)精神,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专项项目实施方案编写纲要》,我们编制了《泸州市纳溪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二、2009年畜牧业发展情况

2009年,全区出栏生猪54.5万头,有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1020个,出栏生猪25.9万头,占全区生猪出栏总量的46.3%。

全区以DLY为主的生猪良种面达到71.2%,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健全,有生猪标准化人工授精站3个;已建成规模养禽场266户,其中,年出栏2000只以上肉鸡122户,出栏36万只,全区年出栏肉鸡164.6726万只;全区年出栏肉兔204.38万只,年出栏1000只以上规模兔场350户。

畜禽规模养殖综合比重达到46.9%。

2009年,全区建立有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合作社有适度规模养殖户336户;有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5个,合作社有适度规模养殖户126户;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合作社有适度规模养殖户17户;养兔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合作社有适度规模养殖户36户。

2009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9.36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10.00亿元,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2%。

全区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1680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844元。

2009年完成了全区12个镇兽医体制改革,全年以来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纳溪区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片建设项目中,计划建立年出栏15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基地和年出栏300万只林下土鸡基地。

三、申请养殖村基本情况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

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

生产情况:

2009年林下土鸡场存栏商品鸡18万只,年出栏商品鸡35万只。

人员配置情况:

4个村有养殖户78户,有管理技术人员4人,饲养人员250人,2009年销售收入1400万元,年利润270万元。

现有土建工程、仪器设备状况:

4个村现有林下鸡商品鸡舍10000m2。

管理情况:

4个村林下鸡养殖户有完整的生产记录资料、生产技术规程、鸡场制度健全,制定有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消毒制度、岗位责任制、隔离观察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等,并且制度上墙。

常年聘请有畜牧师和兽医师,其技术依托单位纳溪区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

四、指导思想

     坚持以种植业为依托,以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肉鸡产业发展,在优化肉鸡结构、规范化饲养、疫病预防上狠下功夫,依托企业发展基地,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路子,不断延伸肉鸡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

     五、建设规模

     

(一)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

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4个村范围内选择98户有一定基础的养殖户实施标准化竹林下养殖生态土鸡,新建标准化肉鸡舍1999个,每个面积12㎡,共24000㎡;育雏中心购置19200型孵化机10台;购置机动喷雾器40台;4个村98户分别组织学习培训2次。

该项目建成后年新增出栏生态土鸡60万只。

(二)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

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4个村范围内选择98户,以林下养鸡为基础,种植优质黑麦草喂鸡,提高肉鸡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98个肉鸡养殖户分别种植优质黑麦草153亩,共计种植黑麦草14994亩。

(三)泸州纳溪牟新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林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纳溪区民亿蚕桑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普照生态鸡专业合作社,4个合作社每月要进行成员教育培训和建立市场风险调节资金。

(四)泸州纳溪牟新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林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纳溪区民亿蚕桑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普照生态鸡专业合作社肉鸡养殖4个合作社,各组织2次外地参观学习。

以上4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①已经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登记,取得《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组织运行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②成员以农民为主体,所从事的产业符合畜牧业布局规划和特色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已经带动形成了当地主导产业,成员年纯收入水平比当地非成员农民年纯收入水平高出20%以上;③运行机制合理,有规范的章程、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财务管理等制度;④有独立的银行账户和会计帐簿,建立了成员账户;⑤可分配盈余按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给成员的比例达到60%以上;⑥服务能力较强,与成员在市场信息、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产品营销等方面具有稳定的服务关系,实现了统一投入品的采购和供应,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培训,统一品牌、包装盒销售,统一产品和基地认证认定等“四统一”服务。

  六、建设布局

     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

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

     七、建设标准

     肉鸡产业

     1.选址。

应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平坦、有一定坡度、面向南,向阳背风,排水良好的地方为宜,避免选择周围环境易造成污染的地方建设。

  2.水源要求。

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切实满足肉鸡生产用水和管理人员用水,保证环境卫生、工具消毒和洗涤。

3.林下养鸡技术标准

(1).选址:

选择竹林、树林、果林等(最好有草),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避风、干燥。

(2).建棚、围栏:

鸡棚要求一亩地一个,支架由砖柱或木柱做支撑,固定用铁丝或铁钉,四周砌砖1—1.5米,上面用竹篱笆或竹编板隔,用石棉瓦盖顶,滴水离地面不得低于2.5米。

鸡舍内面积不得小于12平方米(即长4米、宽3米),鸡舍内用竹子或木材横隔成梯子状,间隔距离为25公分,中间是走道,主要用于鸡休息或遮风蔽雨(修建标准见附图)。

所需养殖场地四周用尼龙网、钢丝网或竹篱笆做围栏,围栏高度不低于1.8米,每个鸡棚四周要设两个饮水槽和5—6个料槽,供鸡饮水采食。

(3).品种:

本地乌骨鸡

(4).孵化、育雏、脱温:

这一阶段是鸡生长发育及防疫的关键时期,主要由育雏中心完成。

(5).饲养方法:

购鸡苗时最好选在阴天或晚上进行运输,鸡苗个体相对要均匀,鸡在笼内的密度不要过大,防止挤伤和踩伤,在运输途中,冬天注意保暖、夏天注意遮阳。

到鸡棚休息1—2个小时后,让其饮水,水中适当添加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粉,减少鸡群的应激,之后方可喂食。

鸡料由玉米、稻谷、麦子、红苕等粮食组成,将其粉碎成碎米大小饲喂。

饲喂时加水发湿至手摄成饼,松手即散方可。

要少喂勤添,每天喂4—6次,喂量以10分钟吃完为宜。

场地内要定期驱虫、定期消毒,如发现病、弱、残的个体,要隔离治疗。

每亩饲养密度100—150只为宜。

鸡进入林地饲养期最低不少于150天。

     3.建设进度。

严格按照建设进度流程安排时间加以推进,2010年6月末每个镇养殖小区完成选址工作,并拿出建设计划,确定建设责任人;7月中旬到10月确定养殖户;11月份开始动工兴建,2011年5月末土建工程结束;6月初开始投雏饲养。

肉鸡项目工程建设形象总体进度表

2010年

2011年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选址

工作

 

确定

养殖户

开始动工设施建设

工程

结束

开始

投雏

八、建设内容

    

(一)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

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4个村,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建成并达到肉鸡鸡舍建设标准和要求,经验收合格,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投入饲养,新建标准化肉鸡舍1999个,每个面积12㎡,共24000㎡,补助省级财政资金按50元/㎡,共计120万元;育雏中心购置19200型孵化机10台,补助省级财政资金按2.25元/台,共计22.5万元;购置机动喷雾器40台,补助省级财政资金按750元/台,共计3万元;4个村98户分别组织学习培训2次,共补助省级财政资金4.5万元。

(二)泸州市纳溪区天仙镇:

兴长村、牟观村、文登村、将军村4个村,以林下养鸡为基础,种植优质黑麦草喂鸡。

在涉及的98个肉鸡养殖户中分别种植优质黑麦草153亩,共计种植黑麦草15000亩,补助省级财政资金按20元/亩,共计30万元。

(三)泸州纳溪牟新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林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泸州市纳溪区普照生态鸡专业合作社、纳溪区民亿蚕桑专业合作社4个合作社,每月要进行成员教育培训,补助合作社省级财政资金2万元/个,4个合作社共计8万元;为更好的提高社员肉鸡养殖的积极性,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分别补助合作社省级财政资金3万元/个,4个合作社共计12万元,建立市场风险调节资金。

九、资金预算方案

(一)项目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338.00万元

1.新建肉鸡舍240.00万元

2.购置19200型孵化机10台22.50万元

3.仪器设备投资3.00万元

4.4个村分别组织学习培训2次4.5万元

5.黑麦草种48.00万元

6.合作社成员教育培训8.00万元

7.合作社市场风险调节资金。

12.00万元

(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338.00万元,其中:

1、省级财政补助200.00万元

2、业主自筹138.00万元

省级财政资金主要用于:

1.新建肉鸡舍120.00万元

2.购置19200型孵化机10台22.50万元

3.仪器设备投资3.00万元

4.4个村分别组织学习培训2次4.5万元

5.黑麦草种30.00万元

6.合作社成员教育培训8.00万元

7.合作社市场风险调节资金。

12.00万元

泸州市纳溪区肉鸡项目资金预算方案

项目

数量

投资

(万元)

省级财政(万元)

1

新建肉鸡舍

24000㎡×100元/㎡

240.00

120.00

2

19200型孵化机10台

10台×2.25元/台

22.50

22.50

3

仪器设备投资(喷雾器)

40台×750元/台

3.00

3.00

4个村分别组织学习培训2次

2×2.25万元/次

4.5

4.5

4

黑麦草种

3万公斤×16元/公斤

48.00

30.00

5

合作社成员教育培训

4个×2万元/个

8.00

8.00

6

合作社市场风险调节资金

4个×3万元/个

12.00

12.00

总投资(万元)

338.00

资金来源

省级财政投资(万元)

200.00

农民自筹(万元)

138.00

建设年限

2010年—2011

效益预测

年销售收入2640万元;新增利润480万元。

十、建成后效益

项目建成后,年新增出栏林下土鸡60万只,年新增销售收入2640万元,年新增利润480万元。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纳溪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由副区长魏光德任组长,区府办、区财政、区发改局、区畜牧局、区农工办有关领导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畜牧局。

明确项目领导责任人职责,其中组长为项目领导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项目领导第二责任人。

其次,成立纳溪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肉鸡)标准化规模建设项目技术指导组,常年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监督。

组长:

肖世平(区畜牧局局长、高级畜牧师),副组长:

田再新(副局长、畜牧师)、李泽平(生产股股长、兽医师),成员:

杨邦云(畜牧师)、江帆(畜牧师)、陈孝杰(畜牧师)、胡南(兽防站站长、高级兽医师)、雷宇(检疫站站长、高级兽医师)。

其中组长为项目技术管理第一责任人,副组长为项目技术管理第二责任人;项目承担单位的法人为项目建设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的人员为项目建设第二责任人。

(二)做好小区选址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1.小区用地。

各镇要优先安排养殖小区项目用地,养殖小区要建在距离居民区500米以外的闲置地、废弃地等区域。

 

     2.规划选址。

各镇要做好养殖小区设计规划工作,明确养殖小区选址、建设规模、养殖规模、建设标准等。

    (三)政策保障

     1.土地审批。

需要办理用地手续的按程序报批,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对投资肉鸡屠宰和深加工项目的企业,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方式给予政策支持。

     2.广泛参与。

优先吸纳本村村民入驻,同时鼓励域内外养殖技术能手、下岗职工以及机关干部、企事业人员进入养殖小区,与本村农民享受同等待遇。

     3.项目带动。

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构建肉鸡养殖小区结合起来,对建设养殖小区的村、农户给予重点倾斜。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按照发展规划目标,积极对外招商,引进孵化和加工企业,为全区养殖户提供雏源、拓展销售市场,创造宽松渠道。

为肉鸡产业基地提供鸡雏创造条件;引进饲料加工企业,为产业发展提供饲料保障;积极构建养殖基地,加快发展养殖户,以扩大基地建设规模,为肉鸡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五)做好培训工作

    畜牧、科技部门进一步加大科技培训力度。

不断提高养殖户饲养水平,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户信心和饲养后劲。

利用开培训班、制作专题讲座光盘、宣传手册、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抓好养殖技术培训工作,达到每个小区有一个技术员,每个养殖户有1个明白人。

    (六)加强疫病防治

    采取提前定期防疫、分期分批防疫的办法,提高防疫密度,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鸡,要按时做好日常观察、定期消毒隔离、接种防疫工作,实施有效免疫计划,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杜绝疾病感染机会,预防多发性疫病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发生,为养殖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0一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