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4400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5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危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金融危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危机.docx

《金融危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危机.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融危机.docx

金融危机

第十二章金融危机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金融危机的基本知识,如金融危机的定义、分类及主要特征;理解货币危机理论、银行危机理论和债务危机理论;了解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如何防范与治理金融危机。

其中,金融危机的定义、分类、如何防范与治理是重点;对金融危机相关理论的理解是难点。

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6年以来,东南亚不少国家出现经济问题,国际投资基金把投机的目标转移到了新兴市场,东南亚各国中经济问题最为严重的泰国就成为了投机资金打击的首选目标。

1997年2月,国际投机资金对泰铢发动了第一轮攻击,泰国国内银行出现挤兑,股指大幅回落。

5月投机资金卷土重来,泰铢对美元跌至10年以来的最低点26.7铢/美元。

泰国央行联合新加坡、中国香港支持泰铢,勉强平息了投机风潮。

但是,投机商并未就就此罢手,6月下旬泰国财政部长辞职又引发了新的一轮更为猛烈的投机狂潮。

这次,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泰国央行终于不得不与7月2日宣布泰铢放弃与美元挂钩,泰铢当日跌至29.5铢/美元,跌幅近20%。

由于东盟各国经济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与相关性,泰铢的贬值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对其他东盟国家的信心,投机者于是扩大了投机范围。

经济状况不佳的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首当其冲,在投机狂潮的猛烈冲击下,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分别于7月11日和14日宣布贬值并放宽浮动范围。

到7月25日货币危机告一段落,此时东南亚各国的货币贬值幅度如下:

泰铢贬值为29.5%,菲律宾比索为11.9%,印度尼西亚盾为8.3%,马来西亚林吉特为6.4%,新加坡元为3.3%。

泰国的GDP损失了15%,马来西亚消耗了12.5%的外汇储备,其他国家也各有损失。

为防止货币危机蔓延和扩大,8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太一些国家在东京承诺向泰国提供16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东盟各国央行在国内也纷纷实行入市干预及金融管制措施以打击货币投机者。

泰国央行将贴现率由10.5%提高到12.5%;马来西亚央行在一夜之间将利率从9%提高到50%,同时规定本国银行与外国客户进行的林吉特掉期交易最高额为200万美元;菲律宾央行向市场紧急抛售20亿美元,同时三次提高利率,将隔夜拆借利率从15%提高到32%,并宣布停止美元期货交易3个月;印度尼西亚央行也制定了本国银行从事外汇交易的限制措施。

上述种种措施并未能阻止东南亚汇市的跌势。

1997年8月18日、19日,东南亚多种货币跌至近年来最低点。

其中,马来西亚林吉特跌至3年来的最低点2.7935林吉特/美元,印度尼西亚盾18日跌破3000盾/美元的关口,菲律宾比索跌破30比索/美元,新加坡元创下1.517新元/美元的两年来的新低,泰铢则达到自由浮动以来的最低点。

思考:

1.什么是金融危机?

2.试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

第一节金融危机的定义、类型及特征

金融危机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理论课题,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早在18世纪20年代,RichardCantillon在其著作《论一般商业的危机》中就曾对金融危机进行过论述。

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对金融危机的研究更是成为国际经济学界、金融学界研究的热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是把对金融危机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高潮。

一、金融危机的定义

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金融危机是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国内学者多数认为:

金融危机是指起源于一国或一地区及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或金融系统的动荡超出金融监管部门的控制能力,造成金融制度混乱。

主要表现为所有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在短期内急剧的超周期变化,其结果是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资金向最佳投资机会转移的渠道,从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金融危机往往与金融风险不断累积但并未集中爆发的金融脆弱性紧密联系,二者通常被统称为金融不稳定。

总之,尽管国内外学术界从表现形式、原因等方面对金融危机概念给出了不尽相同的定义,但对金融危机的共同特征却有大致一致的描述:

持续快速的货币贬值,银行发生挤兑,强制清理旧债,金融机构连锁倒闭,股市崩溃,货币量严重缺乏,借贷资金枯竭,市场利率上升,汇率下降,金融市场剧烈动荡等。

二、金融危机的类型

根据金融危机爆发的领域不同,可以将金融危机分为五种类型:

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资本市场危机和系统性金融危机。

(一)货币危机

是指有关国家或地区货币的购买力或汇兑价值因过度投机等因素冲击导致货币币值的急剧下降,迫使货币当局通过急剧提高利率、动用大量外汇储备或直接现值兑换来保卫货币,致使外汇储备大幅度下降。

例如,1994年墨西哥比索与美元的汇率和1997年泰铢兑美元的汇率骤然下跌,都属于典型的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可以看作与狭义金融危机并列的一个概念。

一般而言,出现了货币危机也就意味着一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但是出现了金融危机却不一定会发生货币危机。

货币危机主要是货币在流通、购买力、汇价等方面因风险的累积导致的巨大波动。

金融危机则是指金融市场遭到潜在的严重破坏,市场有效运作的能力受到损害,从而对实际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的系统性危机。

就货币危机而言,在危机前一般会出现信贷总量增长,与之相伴的是较高的通货膨胀和过热的经济,资产价格会经历上升与下跌的周期,金融部分通常都进行了自由化改革,并成为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

(二)银行危机

银行危机是指实际或潜在的银行运行障碍或违约导致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终止其负债的内部转换,以致储户对银行丧失信心从而发生挤提,银行最终破产倒闭或需要政府提供大量援助。

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

判断是否出现银行危机的依据如下:

(1)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超过10%;

(2)拯救失败银行的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3)银行出现问题而导致大规模银行国有化;(4)出现范围较广的银行挤兑或政府为此而采取冻结存款、银行放假、担保存款等措施。

只要出现以上四种情形之一就构成银行危机。

例如,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曾将金融危机推至极巅。

美国1930年银行倒闭突破四位数,达到1350家,占银行总数的5.29%;1931年倒闭了2293家,占银行总数的9.87%;1933年达到高峰,银行倒闭数量达到4000家,占银行总数的20%。

90年代中期的日本和东南亚危机中的主要受损国和地区就曾发生大批金融机构的经营困境和破产倒闭。

(三)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是指一国政府不能按照预先约定的承诺偿付其国外债务,并且导致该国发放外债的金融机构遭受巨大的损失。

债务危机往往是在本国借入大量外债,尤其是短期外债,偿债期限过于集中,而原有的偿债计划失败时突然爆发。

一般发生货币危机的国家很容易发生债务危机。

出现债务危机时的表现有:

停止对外偿付债务;要求外国债权人进行债务重议、债务重新安排或减免债务;危机发生时往往伴随着资金迅速外逃,国际借贷条件的突然恶化。

20世纪80年代,拉美许多国家就爆发了债务危机。

1982年,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当年到期的国际债务。

随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拉美债务国也相继发生偿债困难,并导致其大批外国债务银行陷入经营危机。

2009年10月,希腊新任首相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其前任隐瞒了大量的财政赤字,随即引发市场恐慌。

截至同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2011年6月,意大利政府债务问题使危机再度升级。

这场危机不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一开始就来势汹汹,但在其缓慢的进展过程中,随着产生危机国家的增多与问题的不断浮现,加之评级机构不时的评级下调行为,目前已经成为牵动全球经济神经的重要事件。

政府失职、过度举债、制度缺陷等问题的累积效应最终导致了这场危机的爆发。

在欧元区17国中,以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与西班牙等五个国家(以下简称“PIIGS五国”)的债务问题最为严重。

(四)资本市场危机

资本市场危机是指人们丧失了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争先恐后抛售所持有的股票或债券,从而导致股票或债券价格急剧下跌的金融现象。

1929年10月28日,纽约股市日跌幅达到12.82%,史称“黑色星期五”。

从1929年9月—1933年7月,美国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指数跌幅达87.4%。

这场危机不仅使无数市场参与者倾家荡产,也使美国金融、经济遭受重创并波及全球。

1987年10月19日,道指一天内重挫了508.32点,创下自1941年以来单日跌幅的最高纪录。

不到7小时,纽约股指损失5000亿美元,价值相当于当时美国GDP的1/8,全球股市均受到强烈冲击,股票跌幅高达10%以上。

这个美国金融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让许多百万富翁一夜间沦为贫民,数以千计的人精神崩溃,甚至跳楼自杀。

2015年的中国股市坐上了惊险而刺激的过山车。

2015年6月15日,上证指数最高触及5178.19点后,随即掉头向下,并引发融资崩盘,到8月26日达到最低2850点,下跌了45%,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下跌44.6%和51.8%。

下跌以多米诺骨牌式的反应上演:

先是机构主动降杠杆,随后前期大涨的个股开始暴跌,导致高比例配资账户开始爆仓,配资平台为自保开始强制平仓,使得更多的股票暴跌,最后甚至连非配资账户也开始抛售股票,千股跌停,反复出现。

根据学界的标准,在10个交易日连续累计下跌超过20%,一般认为这个市场出现了危机,这是一般的学术概念和标准。

虽然以前也有过大幅度的下跌,但是因为以前股市的市场化不明显,并且也没有达到这么严重的程度,并不算是真正的危机,所以说,这是自1990年股市建立以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危机。

在这次危机以后,引入了很多制度、办法,所以说这也是第一次市场化的危机。

(五)系统性金融危机

系统性金融危机又称为“全面金融危机”,是指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的局面,如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外债危机同时或相继发生,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较大的破坏性影响。

它往往发生在金融经济、金融系统、金融资产比较繁荣的市场化国家和地区以及赤字和外债较为严重的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

系统性金融危机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1930年代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美国金融危机,1990年代导致日本经济萎靡不振的日本金融危机,1997年下半年袭击东南亚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席卷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等。

这些危机都是从一种金融市场波及到另外一种金融市场,如从股市到债市、外汇、房地产甚至整个经济体系。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

1.金融危机发生的频率有所加快

根据金德尔伯格编写的金融危机年表可知,从1522-1987年的四百多年时间来看,通常每隔10年就会出现一次金融危机。

其中1929年的大萧条是仅有的一次由于经济危机所引起,且波及面较广的金融危机。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金融危机的频率有所加快。

1995年因金融衍生品投机失利而发生“巴林银行事件”和“大和银行事件”;1985—1989年,以芬兰、瑞典为代表的北欧国家出现了房价和股市价格呈倍数增长的现象,北欧国家为了解决经济过热问题,于1987—1992年间陆续升息,导致经济出现衰退及资产价格剧烈下跌,严重影响金融体系稳定及民间消费行为,实体经济也遭受严重冲击。

接着便是新兴市场的墨西哥发生的“新兴市场时代的第一次危机”,1997年爆发了“全球化时代的第一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2001-2002年爆发了阿根廷金融危机,直至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进一步蔓延到欧洲,发生主权债务危机。

2.金融危机具有超周期性与超前性

传统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是经济周期中长期潜伏的主要问题在危机爆发时所产生的某些后果。

而现代金融危机与传统的金融危机不同,更体现出它的超周期性与超前性。

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为各国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支撑,各国纷纷加强宏观调控,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控制住了经济危机。

但是,金融危机却是此起彼伏,似乎有些脱离了经济周期的轨道。

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本化,货币化的进一步发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钩,长期积累的经济问题,先在金融领域爆发,使得现代金融危机具有敏感性与超前性。

相关学者在考察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美国次贷危机时,均有这一认识。

3.金融危机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破坏性

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金融危机更多的表现为单一形式,如60年代的英镑危机为单一的货币危机;80年代的美国储贷协会危机为单一的银行业危机。

而到了90年代之后,多数金融危机表现为很明显的综合性,即多种危机融合在一起,对实体经济具有较强的破坏性。

现代金融危机比较明显的表现为:

危机开始时,外汇市场发生超常波动,由此发生货币危机,进而发展到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最终影响到实体经济的运行。

例如,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与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发生危机的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并最终放弃原来的固定汇率制度,同时出现银行坏账严重、存款抽逃等银行危机的表现,甚至在危机中还出现外汇储备无法保证外债按期偿还的债务危机。

4.金融危机蔓延速度加快,呈全球性

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促使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也使金融危机蔓延和传染的范围更广。

现代金融危机呈现双向传导的互震趋势,即传统的单向传导(由发达国家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变成了双向趋势,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会很快传递给发达国家。

这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已有所体现。

历代金融危机

1、1637年郁金香狂热。

1637年的早些时候,当郁金香还在地里生长时,价格就已上涨了几百甚至几千倍。

一棵郁金香可能是20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收入总和。

这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泡沫经济事件。

2、1720年南海泡沫。

17世纪,英国经济兴盛,使得私人资本集聚,社会储蓄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

当时,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

1720年,南海公司接受投资者分期付款购买股票,股票供不应求,价格狂飙到1000英镑以上。

后来《反金融诈骗和投机法》通过,南海公司股价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灭。

3、1837年经济大恐慌。

1837年,美国的经济恐慌引起了银行业的收缩,由于缺乏足够的贵金属,银行无力兑付发行的货币,不得不一再推迟。

这场恐慌带来的经济萧条一直持续到1843年。

4、1907年银行危机。

1907年10月,美国银行危机爆发,纽约50%的银行贷款都被高利息回报的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抵押投在股市和债券上,整个金融市场陷入极度投机状态。

5、1929-1933年的金融危机

1929年10月28日,即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

这一天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价格平均下降50点,引发了美国债券市场的大崩溃,并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揭开了20世纪首次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序幕。

这次危机一直持续到1933年。

期间出现了大批银行倒闭风潮,而且引发了国际性的连锁反应和整个金融体系的严重混乱;同时造成西方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崩溃,各国货币纷纷贬值,国际货币体系遭到极大破坏。

6、1944-1975年金融危机

1973年底,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在危机前期的1973年10月,美国已发生圣地亚哥国民银行因贷款无法收回而倒闭的事件。

在各国先后陷入经济危机后,银行倒闭停业接连发生。

震动较大的是1976年5月、6月联邦德国最大的私人银行之一的赫斯塔特银行和美国第20大银行的富兰克林国民银行因经营远期外汇投机蒙受损失被迫倒闭。

在这次事件的冲击下,西方外汇市场收缩,国际资金紧张。

由于受影响而倒闭的还有以(色列)英银行、开曼群岛的几家银行以及意大利的几家银行,突出的是意大利辛杜那集团的破产,从而导致意大利股票、特别是安布鲁西亚银行股票猛跌。

这次银行风潮因牵涉而受损失的还有美国摩根银行等十几家欧美银行。

此后,除法国、日本外,在美国、联邦德国、瑞士、英国、意大利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都发生了许多银行破产或严重亏损的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这场金融危机涉及的大大小小的银行、金融公司有100多家。

美国不少知名的大银行,如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都被列入美国问题银行名单,引起国际金融届的震惊。

7、1987年的西欧金融危机

1987年10月1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道琼斯股票指数一天内下跌了508.32点,跌幅为22.62%,5000亿美元的市值顷刻间化为乌有。

与此同时,全球股市遭遇到毁灭性打击;伦敦——《金融时报》近百种股票全天暴跌249.6点,损失达500英镑;东京、巴黎、法兰克福股票市场股指跌幅分别为14.9%、10%、7.6%;我国香港联合交易所内的股指下跌了420.81点。

这次股市崩盘迅速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太平洋地区,并对西方的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各国银行的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许多银行相继倒闭,美国就有100多家银行倒闭。

8、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

1989到1991年统一后的德国政府为振兴东部经济,解决失业问题,加大货币投放,通胀压力随之增大。

德国政府从1991年起不断提高贴现率,到1992年6月贴现率达到8.75%,利率水平的提高使德国马克币值不断升高,马克在欧洲货币单位中的比重也相应提高,从而导致外汇市场上英镑、里拉、法郎等货币被抛售,马克成为“抢手货”,引发了欧洲货币危机。

 

第二节金融危机理论

一、货币危机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金融学界对货币危机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理论。

(一)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

克鲁格曼认为,货币危机源于扩张性经济政策与试图维持固定汇率的目标之间存在着根本性不协调。

典型的情况是:

政府预算存在一个持续的财政赤字,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政府不得不发行大量货币,结果导致国内物价持续上涨。

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本国货币增长率持续高于国际水平,本国货币将面临贬值压力。

那么为了维持本国货币的固定汇率,就只能动用外汇储备来干预外汇市场。

如果货币贬值压力不大,而且是暂时的,货币贬值的压力就有可能有效的化解。

但如果货币贬值压力很大且持续很久,那本国中央银行就将面临外汇储备耗尽的危险。

此时,一些深谋远虑的投机者将会在外汇储备耗尽前卖出本国货币,形成对本国货币的突然性投机冲击,从而迫使本国外汇储备加速枯竭,导致货币危机提前到来。

由上述分析可知,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货币危机是财政赤字的产物。

该理论对货币危机的现实有较强的解释力。

首先,在现实中,很多货币危机反映了国内经济政策与汇率政策之间的根本不协调,该理论对这种不协调状况做了高度简化,适用于由这种不协调所产生的货币危机。

其次,该理论表明投资者放弃一种货币,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抽逃货币与资本并不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不能归因于市场操纵,它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合乎逻辑的结果。

(二)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最早是奥伯斯特菲尔提出的。

该理论与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分析的出发点较接近,都将货币危机的爆发归结于国内经济政策与固定汇率制的矛盾上。

而两个理论的差别主要在于:

第一代危机理论比较注重财政政策,第二代危机理论则比较注重货币政策。

政府使本国货币贬值的动机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政府试图通过通货膨胀的办法来“销蚀”大量以国内货币标价的债务,一国汇率固定不变则难以实现该目标。

如果外汇投机者识破了政府的这种动机,他们就可能开始攻击该国货币。

例如,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法郎危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当时国际投资者怀疑法国政府试图通过通货膨胀的途径来消除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债务,从而对法国法郎发起攻击,从而导致法国放弃了固定汇率制。

二是政府试图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解决国内严重的失业问题,这会导致“对内目标”与“对外目标”之间的冲突。

如果政府想维持固定汇率制,那么货币政策的扩张将受到限制;如果货币政策的扩张势在必行,那么固定汇率制便难以维持。

如果政府基于国内经济状况的考虑,有出现贬值动机,但又要维持汇率的稳定,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政府认为固定汇率制对发展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都非常重要。

即考虑到对外因素,政府认为维持固定汇率制对自己是有利的。

二是该国有通货膨胀的历史,因此保持汇率的稳定可以看成是某种形式的信用保证。

另外,某些国家将汇率看成是某种民族尊严的象征,或者该国在某种国际条约的约束下有进行国际合作的义务。

那么,为什么人们对维持固定汇率失去信心会使得保卫汇率变得更加困难呢?

主要原因在于,如果各种国内因素使得本国货币有贬值的压力,那么会提高维持固定汇率的成本。

比如,外国债权人可能要求高利率,从而使得经常项目下的债务负担更大;如果货币坚持不贬值,国外资金将不再流入,同样也会使固定汇率难以维系。

再如,在人们普遍存在汇率贬值预期的情况下,国内工资水平可能提高,从而使得现行汇率下的国内产业缺乏对外竞争力,导致汇率贬值压力越来越大。

又如,倘若一国政府由于各种原因决心保卫固定汇率,它可能提供短期利率,这会使得政府和企业的现金流恶化,从而导致衰退和失业。

无论如何,贬值预期本身会改变维持固定汇率平价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平衡,使得维持固定汇率的成本增大,最终使政府重新考虑汇率调整的问题。

在克鲁格曼看来,如果将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可以产生一个类似于标准模型的理论。

假定一国在维持现行汇率平价和放弃现行汇率平价之间进行平衡,如果前者的成本比较高,那么在未来某个时候,即使没有遇到国际资本的投机性攻击,该国货币也会贬值。

投机者在货币贬值之前就会开始放弃该国货币,使得货币贬值提前到来。

简言之,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货币危机不是由经济因素恶化引起,相反,至少在该国政府看来,维持货币汇率平价的基本经济条件依然存在,且政府做好了准备来维持该货币平价,只是由于投机攻击,使得保卫固定汇率成本太高,不得不放弃维持固定汇率的努力。

1

(三)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

从近二十多年来发生的金融危机研究显示,金融危机的爆发有一些现象相伴发生。

例如:

金融自由化、国际游资的流入、金融中介信用扩张过度、投资过热导致的资产价格泡沫化、银行等金融业资本充足率较低、金融监管缺失等。

因此,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对固定汇率制度、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公共政策等宏观层面经济政策的研究,而是加入了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中介、资产价格等因素的研究。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把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率低、信用过度扩张及由此造成的投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化相联系。

当资产价格泡沫破裂时,银行采用紧缩政策加快了资产价格的下跌,会产生大量坏账,引发银行业危机并诱发货币危机。

两种危机的相互叠加和相互强化,会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的恶化,可能发生全面金融危机甚至爆发影响到经济实体的经济危机。

 

三代货币危机理论研究的侧重面各有不同: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一国货币和汇率制度的崩溃是由于政府经济政策之间的冲突造成的。

这一代理论解释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拉美式货币危机最有说服力。

对1998年以来俄罗斯与巴西由财政问题引发的货币波动同样适用。

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政府在固定汇率制上始终存在动机冲突,公众认识到政府的摇摆不定,如果公众丧失信心,金融市场并非是天生有效的,存在种种缺陷。

这时,市场投机以及羊群行为会使固定汇率制崩溃,政府保卫固定汇率制的代价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第二代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最好例证是1992年英镑推出欧洲汇率机制的情况。

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关键在于企业、脆弱的金融体系以及亲缘政治,这是东南亚货币危机发生的原因所在。

三代货币危机理论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货币危机的发生、传导等问题,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远不是三代危机理论所能解决的。

例如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对经济基本变量在货币危机的积累、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对信息、新闻、政治等短期影响投资者交易心理预期因素的研究,都显得有很大的缺陷。

同时,三代货币危机理论对于资本市场管制下货币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传导渠道等均未涉及。

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