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5141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docx

080427济南高三模拟题

2008年4月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绯闻菲薄蜚短流长烟霏云敛

B.窠臼苛责溘然长逝恪尽职守

C.缉私舟楫开门揖盗嫉恶如仇

D.拮据狙击白驹过隙笑容可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告罄股份制劳燕分飞骨鲠在喉

B.编纂笔杆子小荷尖角竭泽而鱼

C.狂躁露马脚前倨后躬唉声叹气

D.赝品摄相机要言不烦磕磕绊绊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直属机关党政领导干部会议上再次重申,各部门领导要勤勉工作,廉洁自律,绝不允许枉法。

②季羡林先生治学严谨,为了弄清每句话的出处,判断对方说法的真伪,他跑了好几家图书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③经朋友我终于认识了这位让人景仰的在学术上卓有成就的老前辈。

A.徇情批阅引荐B.殉情披阅引荐

C.徇情披阅引见D.殉情批阅引见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工作者在工作中既要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又要异想天开,大胆假设,这才有助于事业的发展。

B.司母戊大方鼎的气韵和纹饰,妇好墓玉器的繁多和精美,让海内外艺术家叹为观止,视为人类不可重复的惊天奇迹。

C.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子来。

D.谈起垃圾短信,广大手机用户深恶痛绝。

当有关媒体记者探访发送垃圾短信的企业负责人时,他们往往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深圳市政府在深举行颁奖典礼,表彰被国家商业部评为“2007年度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创维集团是获得该荣誉称号的企业之一。

B.在今年抗击雪灾的战斗中,一些向来为舆论所抨击的垄断行业及其从业者却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令人感动的职业品质。

C.2008年的奥运会将成为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它极有可能意味着中国从此在世界上真正强大起来了。

D.济南市政府3月29日下发的一份文件规定,省城将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资料库,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萃智理论助力创新教育

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教育都承担着为本国培养未来人才的历史使命。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

创新教育就是要根据创新理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

这种潜在的创新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培训被激发出来的。

也就是说,通过创新教育可以让受教育者具备很强的创新能力。

通过培训激发创新能力的途径让受教育者掌握创新理论与方法,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来提高创新的成功率和水平。

统计表明现有数百种发明、创造和创新的技法,常用的传统创新技法约50种,如试错法、头脑风暴法、和田十二法等一它们曾帮助人们产生过无数的发明和创新。

但以上绝大多数创新的技法是抽象的、随机的、方向不明确的。

这些技法一般强调个人的“灵感”和“悟性”,是难以控制的、个人的思维活动;因此难以用这些技法去量化地、可重复地去培养和提升其他人的创新能力。

划时代的萃智(TRIZ)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套全新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学,揭开了人类发明创新的新篇章。

萃智是以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为首的一批学者从1946年开始,历经数十年,对世界上250多万件专利文献加以研究、整理、归纳以后,提炼出来的一整套体系化的、实用的解决发明创新问题的理论体系。

它基于技术系统演变的内在客观规律,来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和方案综合。

它可以定向地一步一步地引导人们去创新,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

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包括解决技术矛盾的40个原理和矛盾矩阵,解决物理矛盾的4个分离原理,76个发明问题的标准解法和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以及消除心理惯性的工具和资源——时间——成本算子等,使人们可按照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针对不同问题、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时间去操作和执行,因此发明就可被量化进行,也可被控制,而不是仅凭灵感和悟性来发明。

在学校开展基于萃智理论的创新教育,可以让受教育者学习如何打破思维定式,激发创新意识,正确地分析所面对的具体问题,找到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同时,萃智可以有效地消除不同学科、工程领域和创造性训练之间的界限,而使问题得到创新性的解决。

萃智已运用于各行各业,世界500强中的近400强企业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利用萃智获得了发明创新,实现了重大技术改进。

这些事实都证明了萃智在广泛的学科领域和问题解决中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同时也证明了在学校开设萃智创新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中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

开展创新教育,有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不仅是帮助学校提升教学水平、帮助企业迎接市场挑战,也是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唯一选择。

6.下列对“萃智理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一项是()

A.萃智理论是以前苏联发明家根里奇•阿奇舒勒为首的一批学者从1946年开始、历经数十年提炼出的一种全新理论体系。

B.萃智理论是一套全新的创新理论和方法学,为人类发明创新揭开了新篇章。

C.萃智理论基予技术系统演变的内在客观规律.来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和方案综合,从而避免了传统创新技法盲目、随意的不足。

D.利用萃智理论提供的一系列T具,人们可按照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针对不同问题、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时间去操作和执行。

7.下面不属于萃智理论的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是()

A.与绝大多数的传统创新技法的抽象、随机、方向不明确性不同,萃智理论可以定向地一步一步地引导人们去创新。

B.与某些强调个人的“灵感”和“悟性”的传统创新技法不同,萃智理论使发明不再难以控制。

C.萃智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和利用它来量化地、重复地去培养和提升其他人的创新能力。

D.萃智已运用于各行各业,世界500强中的近400强企业都已经或多或少地利用萃智获得了发明创新,实现了重大技术改进。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绝大多数创新技法一般强调个人的“灵感”和“悟性”,是难以控制的、个人的思维活动,因此根本无法去量化地、可重复地培养和提升其他人的创新能力。

B.在学校开展基于萃智理论的创新教育,可以让受教育者找到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消除不同学科、工程领域和创造性训练之间的界限,而使问题得到创新性的解决。

C.世界500强企业的成功事实证明了萃智在广泛的学科领域和问题解决中的有效性、实用性,同时也证明了在学校开设萃智创新教育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D.当今世界,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唯一选择就是开展创新教育,有效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9~12小题。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

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

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

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

县东南旧有港,导海水至邑下,岁久湮塞。

宗道发乡丁疏治之,人号“鲁公浦”。

天禧元年,始诏两省置谏官六员,考所言为殿最,首擢宗道与刘烨为右正言。

谏章由阁门始得进而不赐对①,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

宗道风闻。

多所论列.帝意颇厌其数。

后因对,自讼日:

“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

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

”帝抚谕良久,他日书殿壁日“鲁直”,盖思念之也。

章献太后②临朝,问宗道日:

“唐武后何如主?

”对日:

“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后默然。

时有请立刘氏七庙③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

宗道不可,日:

“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

”帝、太后将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宗道日:

“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

”太后遽命辇后乘舆。

时执政多任子于馆阁读书。

宗道日:

“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邪?

”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

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

再迁尚书礼部侍郎、祥源观使。

疾剧,帝临问,赐白金三千两。

既卒,皇太后临奠之.赠兵部尚书。

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

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

使者先入,约日:

“即上怪公来迟。

何以为对?

”宗道曰:

“第以实言之。

”使者日:

“然则公当得罪。

”日:

“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

帝诘之,宗道谢日:

“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

故就酒家饮。

”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

太后临朝,遂大用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五》)

【注】①不赐对:

不能跟皇帝当面谈意见。

②章献太后:

姓刘,是宋真宗的皇后。

真宗去世后,仁宗即位时年幼,章献太后遂垂帘听政。

后归政仁宗,卒谥“章献明肃”。

③七庙:

历代帝王为进行宗治统治,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

七庙只有天子才能设立。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孤鞠于外家孤:

幼年丧父

B.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易:

轻视,看不起

C.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先:

已故的。

多用于尊长

D.宗道屡于帝前折之折:

指责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后因对,自讼曰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C.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D.宗道曰:

“第以实言之。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够表现鲁宗道为人刚正的品德的一组是()

①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

②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

③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

④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

⑤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

⑥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A.②④⑥B.③④⑤C.③⑤⑥D.①③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鲁宗道任海盐县令时,县东南原来有小河道,能够引海水到城下。

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

人们从此称这条河道为“鲁公浦”。

B.宗道在朝廷上多次进谏从传闻得知的事情,皇上心里很是讨厌他说得太多。

鲁宗道为自己辩解不成无奈辞职,皇上在大殿上写上“鲁直”二字,来表示对宗道的思念。

C.宗道曾指责章献太后不应该在七庙中设立自己的牌位,又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

要求太后不能无视先皇礼制弃车乘辇。

对于这些指责,章献太后都能虚心接受并一一改正。

D.鲁宗道为人忠实,有次陪故人去酒店饮酒时遇到皇上紧急传唤他,他如实告诉了皇上,皇上果然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重用了他。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

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

(3分)

(2)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

(4分)

(3)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

(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回答问题。

(8分)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首句“海上生明月”的“生”,曾有人认为是“升”之误。

请就此诗谈谈你的看法,并进而简析首联的表达作用。

(4分)

(2)前人曾评论此诗“缠绵悱恻而不伤感”,我国的传统诗教也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细读全诗,简要分析此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

(欧阳修《蝶恋花》)

(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

(王勃《滕王阁序》)

(4)天行健,;地势坤,。

(《周易》)

五、(12分)16.请把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不得超过30字。

(4分)

《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二重境界:

“人技教育”“人格教育”“人生教育”。

“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主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质”(包括知识、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

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17.从表达的连贯、得体的角度看,下面的语段有两处存在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分)

①我社出版的《生命流程》(陈峰著,散文随笔集),②是一本与知己倾谈的书。

③一册在手,④灵魂的香味便扑面而来。

⑤装帧精美,⑥大方的设计,⑦新颖的编排,⑧显示了制作者的用心。

⑨有缘者务必昀书阅览。

答:

(1)()处(只写序号)的()改为()

(2)()处(只写序号)的()改为()

18.调整下列语段中划横线的短语的位置,使之表意恰切通畅。

(4分)(只填序号)

有拒绝才有追求,有追求才能坚持独立的自我。

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淡泊的心境①;

拒绝华丽,是为了追求质朴的天性②;拒绝名利,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③;拒绝时髦.是

为了追求个性的独立④;拒绝放纵,是为了追求平凡安详的人生⑤;拒绝忧愁,是为了追求快乐向上的心情⑥:

拒绝轰轰烈烈,是为了追求完美的自身⑦。

答:

()与()对调;()与()对调。

六、(18分)本题为选做题,考生必须从所给

(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大明湖之春老舍

北方的春本来就不长,还往往被狂风给七手八脚的刮了走。

济南的桃李丁香与海棠什么的,差不多年年被黄风吹得一干二净,地暗天昏,落花与黄沙卷在一处,再睁眼时,春已过去了!

有这样的风在这儿等着,济南简直可以说没有春天;那幺,大明湖之春更无从说起。

济南的三大名胜,名字都起得好:

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都多么响亮好听!

一听到“大明湖”这三个字,便联想到春光明媚和湖光山色等等,而心中浮现出一幅美景来。

事实上,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

湖中现在已不是一片清水,而是用坝划开的多少块“地”。

“地”外留着几条沟,游艇沿沟而行,即是逛湖。

水田不需要多么深的水,所以水黑而不清;也不要急流,所以水定而无波。

东一块莲,西一块蒲,土坝挡住了水.蒲苇叉遮住了莲,一望无景,只见高高低低的“庄稼”。

艇行沟内,如穿高梁地然,热气腾腾,碰巧了还臭气烘烘。

夏天总算还好,假若水不太臭,多少总能闻到一些荷香,而且必能看到些绿叶儿。

春天,则下有黑汤,旁有破烂的土坝;风叉那么野,绿柳新蒲东倒西歪,恰似挣命。

所以,它既不大,又不日月,也不湖。

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

北方的城市,要找有这么一片水的,真是好不容易了。

千佛山满可以不算数儿,配作个名胜与否简直没多大关系。

因为山在北方不是什么难找的东西呀。

水,可太难找了。

济南城内据说有七十二泉,城外有河,可是还非有个湖不可。

泉,池,河,湖,四者俱备,这才显出济南的特色与可贵。

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这个湖是少不得的。

设若我游湖时.只见沟而不见湖.请到高处去看看吧。

比如在千佛山上往北眺望,则见城北灰绿的一片——大明湖;城外,华、鹊二山夹着弯弯的一道灰亮光儿一一一黄河。

这才明白了济南的不凡,不但有水,而且是这样多呀。

况且,湖景若无可观,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

懂得什么叫作美的人或者不如懂得什么好吃的人多吧,游过苏州的往往只记得此地的点心,逛过西湖的提起来便念叨那里龙井茶、藕粉与莼菜什么的,吃到肚子里的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

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

不论怎么说吧,这些东西既都是水产,多少总带着些南国风味;在夏天,青菜挑子上带着一束束的大白莲花出卖,在北方大概只有济南能这么“阔气”。

我写过一本小说——《大明湖》。

记得我描写过一段大明湖的秋景,词句全想不起来了,只记得是什么大明湖之秋。

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关呀。

济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睛暖无风,处处明朗。

这时候,请到城墙上走走,俯视秋湖,败柳残荷,水平如镜;唯其是秋色,所以连那些残破的土坝也似乎正与一切景物配合:

土坝上偶尔有一两截断藕,或一些黄叶的野蔓,配着三五枝芦花,确是有些画意。

“庄稼”已都收了,湖显着大了许多,大了当然也就显着明。

不仅是湖宽水净,显着明美,抬头向南看半黄的千佛山就在面前,开元寺那边的“橛子”一大概是个塔吧…静静的立在山头上。

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还生着短短的绿叶。

往南往北,往东往西,看吧,处处空阔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这时候,我们真得到个“明”字了。

对不起,题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①出错了题呢!

(原载一九三七年三月《宇宙风》第三十六期,有删节)

【注】①亢德先生:

即陶亢德,老舍先生的好友,时任《宇宙风》杂志编辑。

《大明湖之春》即是由他出题目向老舍先生约的稿。

19.文中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虽如此,这个湖到底得算个名胜”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20.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出作者笔下春天和秋天的大明湖各有什么特色。

(4分)

21.文章结尾处,作者说“对不起,题日是大明湖之春,我却说了大明湖之秋,可谁教亢德先生出错了题呢”,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用不少篇幅“说了大明湖之秋”的原因,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5分)

22.作者在原文第三段中谈到了他理想中的大明湖的春色,编者有意删去了这段文字,请你根据文意,把作者的想法补充出来。

(30字左右)(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8分)

永恒的托尔斯泰

曾经让我激动的小说可真不少,其中当然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妮娜》。

而后来,我怎么就那么强烈地喜欢上了海明威?

他那貌似枯槁的短句竞有那么丰腴的蕴藏,我甚至感到全世界的作家数他最有魅力。

还有福克纳、鲁尔弗、川端康成、博尔赫斯……托尔斯泰怎么竞显得模糊了?

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

仔细想想,大师是谁,海明威还是福克纳?

川端还是谷崎润一郎?

心里忽然明白过来,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那个长着大胡子身穿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大的托尔斯泰。

现代作家如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怎么着都觉得散碎了点,思想让人捕捉不住,令人激赏的往往只是语言、细节和叙述手法。

如果说文学仅仅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那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

毕竟,文学不只是展示。

仅此一点,海明威怎么能和托尔斯泰比?

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托尔斯泰怎么能仅仅被说成是一面“镜子”?

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托尔斯泰好像是一座山,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忏悔之情,不是白种人或是黑种人或是黄种人的忏悔,而是人类的忏悔?

为什么他的小说能让人听到深深的叹息,感觉到对人类灵魂的无情鞭挞?

难道这一切不是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

塔吉雅娜•

托尔斯泰说她的父亲“爱一切人,被一切人爱”。

现代派作家少的是爱,多的是技巧,然而文学毕竞不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

读托尔斯泰,常常让人想到宗教。

但把宗教淘洗一番,祛除世俗附加上去的荒诞,剩下的就是宗教美好的一面:

净化人类的灵魂。

这话太古老了,但托尔斯泰最动人之处正在于此。

阅读托尔斯泰,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是那么不干净,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净化。

我们有时会觉得托尔斯泰太像一位“教主”。

然而他的劝谕总是通过“真正的小说”来实现的。

和托尔斯泰比较一下,萨特的小说是不是太“非小说化”了?

托翁总是不动声色地通过人物达到他的目的。

真理从来都是浅近的,就像太阳,悬在你的头上,就那么一个圆,带给你光和热。

读《复活》或《安娜•卡列宁娜》,你感觉到的是手法?

语言?

结构?

全不是。

这一切那么完美地综合着,任何一面都不特别突出,一切均水乳交融,以求突出人物来传达作家所要传达的“教谕”。

这才是大师,自然、大方、有力。

在托翁面前,现代许多“实验性小说”是不是太喜欢花样百出,因而大有些小气?

文学上“寻根”的说法往往显得可笑。

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不像一棵树。

站在大地上却喋喋不休:

“我们的根在哪里?

”而暮年的托尔斯泰对来访的朋友说起他正在写一本有关政府和人民关系的书。

托翁散步的时候,常常会突然停下来,麻利地割草以试一试刀刃;遇见两位香客打扮的老头,托尔斯泰会叫住他们,说一会儿话,给他们一些钱。

他一生都努力地想使自己不要远离人民。

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日记和关于他的回忆录,一次次地让人感动。

我想,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师,知道托尔斯泰与某些“大师级”作家分量的不同。

19.第一段文字中划横线的部分,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4分)

20.作者在文末说:

“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师。

”请结合全文分条简要概述作者认为托尔斯泰是“真正的大师”的理由。

(4分)

21.传记常常要写传主的业绩、荣誉等,但本文并非如此。

本文通过恰切的表现手法,说明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大师。

全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22.有的人评价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空前绝后的大师”,有的人评价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作者认为托尔斯泰是“永恒”的。

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

(5分)

七、作文(60分)23.题目:

一路有你陪伴

要求:

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和套作。

2008年4月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

每小题3分).’

1.D

2.A

3.C(殉情s因恋爱受到阻碍而自杀;徇情:

徇私。

批阅:

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披阅:

披览,阅读,翻阅。

引荐:

推荐(人);引见:

引人相见,是彼此认识)

4.C(邯郸学步:

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5.B(A.动宾搭配不当,或者成分残缺;在“品牌”后加“的优秀企业”C.主宾搭配不当,“奥运会成为……主要指标”不合逻辑;另,“综合国力”包含“经济实力”D.语序不当,应该是首先“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然后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资料库”)、

二、(9分.每小题3分)

6.C(滥加因果关系)

7.D(D项是介绍萃智理论的实际应用)。

8.D(A.不是“根本无法”而是“难以用这些技法”;B.能够有效消除不同学科、工程领域和创造性训练之间的界限的是翠智理论本身而不是创新教育;C.“世界500强中的近400强企业”而不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成功事实)

三、(12分.每小题3分).

9.C(先:

……之前)

10.B(A.而:

并列关系/因果关系;B.因:

趁着、趁机;C.之:

音节助词/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以:

把/因为)

11.B(①表示鲁宗道勤奋刻苦有志气;②是鲁宗道的政治主张;⑥是表示鲁宗道的忠实;以上三项均与为人刚正的品德无关)

12.A(B.鲁宗道最终并没有因此而无奈辞职;(:

.在七庙中设立牌位并不是章献太后的主张,更没有成为事实;鲁宗道也并没有“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鲁宗道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