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6222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549.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docx

模块1第三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三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近代中国的一百多年,始于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终于独立、民主、自由、统一的新中国的建立。

其间,列强通过不断侵华使中国日益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中,中国各阶层则为救亡图存、维护国家主权进行着前赴后继的抗争。

线索一:

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经历了由蚕食边疆、间接控制到全面侵略的过程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外国势力开始侵入东南沿海一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遍布东部沿海并开始深入内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外国列强通过清政府间接控制了中国。

线索二: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经历了由单阶级独斗到多阶级联合的过程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主要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和本国封建统治势力。

最初表现为某一阶级独自进行的反抗,有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后来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其中五四运动是城市工人、市民、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斗争。

第5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基点盘查]

一、鸦片战争

1.背景

(1)国内外形势:

鸦片战争前,世界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清王朝闭关自守,但中国对外贸易居出超地位。

(2)根本原因:

西方国家迫切要求改变贸易格局,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

虎门销烟,禁烟运动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2.经过:

1840年6月爆发,1842年6月,定海人民把英军赶出定海,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被迫议和。

3.结果:

签订《南京条约》及附件

(1)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3)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

(4)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4.影响

(1)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重大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直接原因:

清政府拒绝列强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

2.经过:

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战争,1860年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

清政府战败,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1)增开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

(2)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

(3)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4)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等。

4.影响

(1)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和总税务司。

(3)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中国的近代化运动由此起步。

[概念阐释] 片面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口岸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权等待遇。

最惠国待遇的取得必须有条约和根据,一般是相互的。

片面最惠国待遇,就是外国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它们并不以最惠国待遇给予中国,因此是“片面”的,单方面的。

[轻巧识记] 两次鸦片战争

[重点理解]

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含义

(1)“半殖民地”是相对于“独立国家”和“殖民地”而言,强调的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被侵略国的国际地位或对外独立程度的变化。

它是指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采取各种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被侵略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主权,使其严重地丧失了各方面的主权和独立,只是部分或形式上保持着独立,由一个独立国变成了半独立国。

(2)“半封建”则是相对“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而言的,着重强调社会性质的变化。

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出现了封建因素和资本主义因素并存的局面,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

(3)“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涉及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全方位的变化,具体涵盖了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内容;二者体现的都是殖民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不完全性或部分性;“半殖民地”是部分而不是完全丧失国家主权,“半封建”则是既保存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是从国家的政治地位上看的,“半封建”则是从社会经济结构上看的。

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继续:

①从背景看,都是发生在工业革命后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为发展资本主义,列强竭力寻找海外市场。

②从目的看,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③从性质看,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

④从结果看,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侵略权益。

(2)扩大:

①从目的看,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②从战争过程看,侵略者的数量由英国变为英、法、俄、美等国,侵略时间由两年延长为四年,侵略范围由中国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地区,并侵入天津、北京。

③从影响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经济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清朝统治者开始投靠侵略者,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3.运用不平等条约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蒋廷黻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

“1854年,一个法国人在广州打死了一个英国人,广州的府县劝他们自行调解。

提示:

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通过《南京条约》附件,外国人获得此项特权,不受中国法律制约,外国人之间的刑事案件中国不得干预,只好劝他们自行调解。

(2)《台湾通史》认为:

“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

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设有租界。

‘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

提示: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后,从政治角度来看,国家主权遭到破坏,帝国主义日益干涉内政,清政府与列强公开勾结,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应用贯通]

1.“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

”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

选A 材料信息体现了中国国门初被打开,清朝统治者仍然没能认清形势,应指鸦片战争,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开始,不符合“继续沉睡”的意思,故B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开始“新政”,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2.蒋廷黻说:

“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争所不当争”是指(  )

A.五口通商B.协定关税

C.治外法权D.公使驻京

解析:

选A 《南京条约》签订后当时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但对中国危害更大的是协定关税等主权的丧失,五口通商符合题中“争所不当争”,故A项正确;协定关税符合当时资本主义掠夺世界市场的国际形势,属于“所不应当放弃”,故B项错误;治外法权属于国际公法的内容,也属于“所不应当放弃”,故C项错误;公使驻京出现于咸丰年间的《天津条约》,故D项错误。

3.针对皇帝强烈地反对某条约的某条款,大学士桂良告诉皇帝说:

“夷人最怕花钱,任其自备资斧;又畏风尘,驻之(北京)无益,必将自去。

”此事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中日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解析:

选B 鸦片战争涉及的条约中没有“夷人”“驻京”的条款,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天津条约》有“允许外国公使驻京”的条款,桂良为了说服皇帝接受该条款,想当然地编造说夷使一旦驻节北京或将不欲久呆,故B项正确;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马关条约》和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辛丑条约》都没有“夷人”“驻京”的条款,故C、D两项错误。

[基点盘查]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

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制定侵略朝鲜、占领全中国、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2)直接原因:

日本国内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3)导火线:

朝鲜东学党起义。

2.经过

(1)发动:

1894年7月,丰岛海战,日本挑起战争。

(2)决战:

1894年9月,中日黄海决战。

(3)其他战场:

辽东半岛(旅顺大屠杀)和胶东半岛(威海卫)之战。

3.结果:

清朝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1)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3)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4.影响

(1)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2)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4)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首先进行军事改革。

(5)面对民族的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也以不同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表现:

1898年,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打击对象直指外国侵略者,势力迅速遍及京津地区。

2.意义:

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三、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

1.原因

(1)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2)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兴起,斗争矛头指向外国侵略者。

2.爆发:

1900年6月,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义和团顽强阻击。

3.结果

1901年9月,八国联军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1)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亿两,以关税、盐税作抵押。

(2)在北京设使馆区,允许外国驻兵保护。

(3)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4)惩办“首祸诸臣”等。

4.危害

(1)《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

(2)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3)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4)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辨析比较] 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

(1)商品输出:

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

鸦片战争以后,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主要是商品输出。

(2)资本输出:

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主要是资本输出。

[重点理解]

1.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1)认识原因:

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信奉“武器决定论”。

(2)战略失误:

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放弃和丧失制海权。

(3)政治原因:

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政治腐败。

(4)外部因素:

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充分。

2.中日甲午战争是列强侵华的转折点

(1)此前主要是老牌的殖民国家,其中以英国为主;此后增加了日、德等新兴帝国主义国家。

(2)此前在侵华中以勾结为主,如两次鸦片战争;此后以争夺为主,如三国干涉还辽、日俄战争等。

(3)此前是为打开中国门户,进行商品输出;此后要求瓜分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4)此前侵华主要是通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并在镇压人民起义的基础上相互勾结;此后列强对清王朝从勾结到政治瓜分,最后到“以华治华”。

(5)战前列强的侵略初步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开始;战后列强侵略加剧,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使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

3.运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

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清廷只好允准。

提示:

光绪二十年即公元1894年,此时晚清政府不准在通商口岸设厂,但到第二年允许通商口岸设厂,这与1895年清政府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有关,条约规定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2)袁伟时说:

“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

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认为中日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

提示:

对中国而言: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对日本而言:

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

[应用贯通]

1.下列哪幅作品更能准确地反映中日甲午战争前夕的历史瞬间(  )

解析:

选A A项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中日之间矛盾尖锐,欧美列强伪装中立的历史瞬间,故A项正确;B项反映了1904~1905年日俄战争场景,故B项错误;C项反映了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故C项错误;D项反映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情绪,故D项错误。

2.台湾义军发表檄文: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这一檄文发布的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D.《辛丑条约》签订

解析:

选C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激起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与材料信息相符,故C项正确。

3.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辛丑条约》订立后的中国“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极少属性的地步”。

其核心依据应是(  )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

B.外务部位居各部之首

C.列强驻军京津地区

D.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

解析:

选A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符合材料“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极少的属性的地步”,故A项正确;外务部位居各部之首、列强驻军京津地区、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只能反映列强获取权益,不能体现题干的核心依据,故B、C、D三项排除。

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但鸦片战争也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出现了探求西方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的新思潮。

[史识——系统理解]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影响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决定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

②主要原因:

清政府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直接原因(借口):

中国的禁烟运动。

(2)影响:

①政治:

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②经济: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

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④社会转型:

促使古老中国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运用多种史观理解近代通商口岸的开辟

(1)革命史观:

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现代化史观:

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

(3)整体史观:

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却是客观事实),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明史观:

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转向工业文明的地方。

(5)社会史观:

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3.中国外交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

(1)“朝贡体系”:

立足点是“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

在该体系下,“朝贡—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形成了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景象。

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与儒家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2)“不平等条约体系”:

即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

其法律依据是1842年《南京条约》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

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史料——迁移应用]

史料一 (摘自2015年浙江高考T38)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①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

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史料二 我们反思这场战争,不是计较一场军事战争的胜负,它不是一个军事问题,而是一个思想问题,中国文明,经历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②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

“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鸦片战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

[教你读史]

史料一反映了领事裁判权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史料二反映了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解读史料一,依据“编订完全之法律……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概括作者的核心论点。

解读史料二应抓住关键词“近代文明”来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

①处表明作者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

②处印证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史料运用]

(1)阅读史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和影响。

提示:

观点:

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

时间: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

影响:

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2)史料二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提示:

观点:

鸦片战争是使中国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的转折点。

(3)史料二体现了历史研究中的什么观点?

提示:

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

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发动战争、强占领土、迫签条约、开辟商埠、建立租界、控制关税、垄断航运以及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多种方式,对中国从政治上加强控制,经济上大肆掠夺,文化上逐步渗透,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另一方面,他们把西方技术带来中国,对中国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史识——系统理解]

1.列强侵华的方式与阶段特征

(1)侵华方式:

①经济侵略: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

②政治侵略:

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③文化侵略:

在中国传教、游历等。

④军事控制:

驻扎军队,控制京津。

(2)阶段特征:

①19世纪40~60年代:

a.侵华国家:

主要是英、法,其次是美、俄。

b.侵略范围:

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c.侵略方式:

主要是武力侵略,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各种特权,加紧商品输出,掠夺原料。

②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a.侵华国家:

英、法、日、美、俄、德、意等。

b.侵略范围:

向中国内地扩展。

c.侵华方式:

在发动军事侵略的同时,由“中外和好”到瓜分中国再到“以华治华”,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

③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以前:

a.侵略国家:

美日成为侵华主要国家,先是日本独霸中国,后是美国确立优势地位。

b.侵华手段:

主要是扶植代理人“以华治华”。

2.列强侵华的“五大趋向”

3.运用多元史观解读列强侵华战争

(1)从革命史观角度看:

西方列强的侵略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矛盾以及革命的任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从近(现)代化史观角度看:

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及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

(3)从全球史观角度看:

西方列强的侵略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4)从文明史观角度看:

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破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美梦,西方近代工业文明、民主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开启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过渡。

(5)从社会史观角度看:

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发生重大变化,也产生了相应的社会问题。

[史料——迁移应用]

史料 (摘自2011年海南高考T27)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

“①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

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

②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

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

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意大利和奥地利表示“深愿接受”此协定,“毫不踌躇而赞同之”。

日本此时正“不安达于极点”,不仅表示“赞同此协定”,而且还愿意“加入此协定”。

美国政府的答复则是,接受前两条,对第三条则无需表示任何意见,法国附和美国答复之内容。

俄国声称对第一条“表示欢迎”,第二条尤与俄国的意旨相符,因为俄国政府在此次纷扰之初,即曾首先倡导将保全中国的完整和“旧国家制度”,作为对华政策的基本原则。

——摘编自《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教你读史]

史料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英德协定》的原则,条目清楚,层次分明。

第二部分为各国的反应,注意抓住史料中能够反映各国态度的关键词“深愿接受”“赞同此协定”“接受前两条”“表示欢迎”等,认识各国的态度。

①处说明了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②处说明条约表面上列强尊重中国领土的现状,实际上隐含了共同瓜分中国的侵略本质。

[史料运用]

(1)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

提示:

转变:

由瓜分到“保全”。

实质:

进一步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