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6526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docx

《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docx

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我参加过两次考研,第一次在XX年,考北航计算机研究生:

第二次,考西工大,XX年研究生。

两次考研,第一次312,第二次356.我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希望能帮助大家。

XX年的计算机,总分356,数学121,专业96,英语56,政治83.我自己是XX年毕业的,工作一年后参加考研。

其实这个分数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专业课比自己预想的低了些。

先说一下数学吧,121分,不高也不低,相信如果考计算机,考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都不会拉分。

现在全国联考计算机,可以说得数学者得天下,那么数学的复习就显得很重要了。

考研的时候,总会有人问李永乐或者陈文灯的书,你做第几遍了,

我可以回答,我一遍都没做过。

考研是一个很基础的东西,所以,要抓住最基础的问题,那就是课本,也许很多人户屑于课本,觉得太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首先,你应仔细的看课本,每一个概念,每一个例题,每一道习题,这是你以后成功的保证。

对于概念,定理,要有自己的理解,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可以知道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能做到合起书,将一个个定理在草稿纸上推导出来,知道书中各个章节的顺序,并且知道他们之间的联系。

说得夸张一点,你可以默写出书中各个章节的标题,包括小标题。

如果你能做到以上的,你的概念和理论就没有一点问题了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再说例题,课本上的例题很简单,

但是很典型,最简单的例子最容易说明最重要的问题,你就不会被繁琐的解题步骤弄的不知道例题到底想说明什么。

举个例子,在一阶导数的例题里,仔细看看,你就会发现,例题中包括所有的求导方法。

也许,你自己却从未意识到,还在看考研参考书里的分类,永远记住,课本是最好的参考书。

最后说习题,书上的习题,相信没有多少考研的人每一道题都认真做过。

但是,习题,就如同例题,简单,但是最能要你明白你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

所以,对于课后习题,你用过仔细认真的去做每一道题会做并能做对每一道题是最基本的要求,你还要明白你所做的每一道题是考察你什么知识点,用的是什么方法,可以尝试在习题旁边写上出题人的意图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能做到以上3点,可以说你就拥有一个很好的基础了。

高数,线代,概率,这三门课是一样的。

线代,其实最简单,如果你能不看书推到出每一个定理(如果能,你就知道他们之间的联系,那思路一定会很清晰),

那么我想如果你不会做的题,那90%的人肯定不会做。

概率,看起来公式太多,很难记住,同样,推导每一个公式,平时练习的时候做到不看书查公式,查定理,忘记了或者记不住了,就推导。

慢慢你就会发现,你都可以记住了,即使考试一紧张忘记了,也能用很短的时间推导出公式了。

曾经在考研论坛上看到过,刚开始复习的时候觉得高数简单,线代和概率太难。

随着复习的深入,就会发现线代和概率是那么的简单,高数有点难,这就对了。

我觉得课本至少看两遍,一直看到,闭着眼,能回想起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

当然,根据自己的基础,如果你还觉得哪些知识点薄弱,那就多做习题,不要把盲点留到最好。

在复习课本的时候就可以做真题了,我选的是黄先开的那本历届数学真题解析,将近20年的数学真题分章节讲解,练习题也是真题,不过不是数一的。

认真的做每一道题,然后思考出题者的意图,这一点很重要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考研数学心得

大概10月份的时候,我就复习玩了。

可以模拟考试了,那本书后面有数学的20年真题,那几张白纸,在白纸上写答案,3个小时做完。

然后对答案,自己给自己打分。

可以发现,前20年到前XX年的题很简单,基本可以做到140,后XX年难点,但不会低于120分。

将自己做错的题分析一下,看看为什么做错了,是自己不细心还是方法不对还是压根就不会,认真总结错误的原因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第一遍模拟考试做完以后,将自己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然后就可以只做最近XX年的题目,同样的方法,再做一遍,相信这个时候你就不会觉得自己担心数学了。

平时我模拟做真题都是130分以上,最后考了120分,还算不错。

数学,是很细心的,所以你要从一开始就培养自己细心做题,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的写,考试的时候才不会犯错误。

选择,填空,最多只能错一个,不然你一定不会高分。

我始终坚持一点,会做的题目一定不能失分,我可以有不会做的题目这样,考试也就没压力,还能拿高分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在这里告诫各位,做题一定要大脑清晰,不要拿到题就梦着头做,要不了最后你还是觉得自己很多东西都不会。

做题不在多少,一定要注重质量。

到x月份以后,我基本上两天做一份真题,也就花3个小时来复习数学,这样才有时间复习专业课。

随偶时间不多,但是最后却感觉有点简单,自己都有点担心,不过后来看来是多虑的,一定要相信自己。

延伸阅读:

数学专业考研心得

1我的本科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系,从高等数学(微积分)、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到基础物理学、电磁场,理工科目的基础课程基本上学了个遍:

用编程语言将就是for循环遍历了一遍理工科这棵二叉树。

不得不说,这么多的疑难课程,到考研的关键关头,很难再全部拿起来。

但是又应该客观承认,多科目让我对数学这门基础课程从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各个角度都审视了一番。

我想,这就是在培养学科背景和学科感觉吧。

我觉得本科真正学到手的理论还就是数学,其余都是技术而考研初试注重的只能是理论,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这些如果在大一大二就蒙混过关,那考研前的复习基本上就是从零开始,从绝望开始。

我和很多人一样,在大二大三时很不想考虑考研这件事。

所有人都懂,保研的人过着猪的生活,工作的人过着狗一样的生活,考研的人则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

我的最大兴趣并不是本科这个专业,但是同许多平凡家庭一样,艺术、文艺这些高雅而挥霍金钱的事业注定和我无缘,只有选择理工科来发家致富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逼着自己学下去,保研还是功亏一篑。

大三早早就准备考研,每天为自习室像猪狗一样四处游荡,突然有一天放出消息,如果比你排名高的人再有一个放弃保研出国去,你就能保!

但是等啊等,终于等来了噩耗但是等归等,我并没有从自习室和通往自习室的路上消失。

只有这样,提早准备的优势才不至于被小道消息所消解。

然后就来了关于选择的问题:

报哪个学校、哪个专业?

这段时间就是各种聊,各种传说,各种扯淡,各种不上自习等真的决定了报什么、要不要跨专业,师姐师兄也找得差不多,这是可能就真的可以收心了,可以冲刺了。

我觉得本科大学就不次而且没有什么病的(比如清华病、北大病)就不用再选别的地方了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考本校不仅本校很重视你,而且天时地利人和无一不占,大战之前这么好的作战条件真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

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end#

到最后一个月,要是觉得还天天有事情做、有题要做、有补习班要上,真的是挺不错的感觉。

但更多的人在这时就松懈了,效率下降了。

虽然仍然每天seven-eleven(7:

00-11:

00),但是明显感觉能做的事情不那么多了,有时看着看着书就发呆,像高考之前那样思绪起伏不定,神龙见首不见尾。

会抽烟的就不住的往厕所里跑,不会抽烟的就不住的往嘴里塞东西,吃了中饭就觉得晚饭不远了,晚饭吃饱了就惦记11点回寝室后的宵夜。

人真的太奇妙,虽说胜利机制那么像机器,但都是人,都不是机器,根本不是机器,不是输个输入就有响应的线性时不变系统输入给放大10倍,输出就有可能给弄成自激了,自激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激后会一蹶不振,一蹶不振,虽然还是每天6、7点之间起,还是11、12点之间回。

结束了近似于发泄诉苦的考研生涯回顾之后,还是说点诲人不倦的关于数学考试的经验吧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仅限于数一的,但是数二数三可以借鉴,毕竟考数二数三的人号称数一并不比数二数三难。

决定了要考什么专业后,务必先确定是不是要考数学、考数几。

然后就是要有一套权威的教材一遍翻阅求证,因为确实再多的辅导书的权威性都比不上正规的教材。

高等数学(微积分)推荐绿皮儿的同济大学第五版(或之后更新的)《高等数学》,里面有大量对定理的证明过程;线性代数当然是清华的黄蓝相间的教材《线性代数》最权威,但千万别通读;而概率论首选浙江大学出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比较通俗易懂。

之后就要有一本针对考研数学的总复习丛书。

数学专业考研心得

12如果你像我一样,是大三下半学期开学就开始张罗考研的复习大计,也像我一样在没有很多课的大三下半学期抓紧时间过了一遍复习全书,并且像我一样觉得暑假不能在荒废了,那么我郑重推荐你像我一样,报个海天的数学强化班。

作用有这么几个。

首先你可以通过上这个班看看外面那些同你一样要考研的同学的实力,和他们交流交流,知道人家什么进度,也许让你窃喜,也许让你为自己的缓慢而着急;其次,你也可以通过上课的机会,去别的学校转转,发现发现不同的世界;当然,最重要的是找个靠谱的人来为你梳理知识,因为一个学期的复习全书向你脑子里灌输了足够的原材料,但是在你脑子里就是一团浆糊,需要有人给你加工加工整理整理,所以如果你觉得课上的老师讲的你都没见过、没看到过、或者讲的全停留在知识点上,我的建议是拍拍屁股走人,不用理那老师了。

我记得给我上课的老师分别是曹显兵(概率论)、刘喜波(高数)、施明存(线性代数)、李晋明(高等数学)。

我强烈推荐李晋明老师,我觉得他负责最后那几节课无时不刻不再告诉你考研数学终究会考什么,他讲过的一定会给你讲清楚,而且让你清楚怎么考。

刘喜波老师也很不错,今年考研有一道很难的关于抽象积分计算的大题,做这道题时,我仿佛觉得刘老师就在我眼前,音容笑貌仍然清晰,感觉考场上他一步一步地告诉我这道题该怎么交换积分次序、怎么改变积分区间。

顿时我就觉得数学考试做开了,找到感觉了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所以,我也应该感谢刘喜波老师的神迹。

上完补习班,大概也就该大四开学了,实习什么的作完,温习一遍强化班上传授给我的数学体系,我就要开始花费几乎是每天的上午3小时做数学的套题了。

首推的当然是《历年考研试题》,基本上要做十年的吧。

这十套真真正正的考研题要陪你度过余下的时光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作完第一遍十套真题,开始找权威的《模拟试题》,但是这是要有极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极有可能模拟试题是在考察你没有复习到的漏洞,这时要端正态度,不必过分担心自己的水平不够。

事实是,把这些漏洞补上,你就是个考研数学的高手了。

最后一两周我有点没有题做的缺失感,于是又找了海天的最后几套模拟题来做,虽然心理风险大,但是我确实是个题海战术的拥趸。

没题做对有些人来说是好事,因为他们在忙着总结所犯过的错误但我觉得,多总结再加上多做题,才能高人不止一等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还有一点要建议:

考前买本背公式背概念的小册子,随时忘随时翻,尤其是概率论那一块儿的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线性代数的概念性质,确实要既深刻理解又可以快速写出来。

最后,要说考满分不是我的真正实力,运气占了很大成分。

所以真的要在考研的准备期间多攒人品,莫急于求成。

阅读拓展:

考研数学证明题

据参加考研数学(小学迎中秋、庆国庆主题文化活动总结及小结)考试的的学生普遍反映今年的考研数学难度较大,跨考教育数学教研室老师第一时间统计如下:

1、试题综合性较强,要求考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并能综合运用各个学科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232、试题以考察考生计算能力为主,但证明题比重有所上升。

3、出题角度比较新颖,以考查考生能力为主,反猜题、押题。

4、虽然题目总体难度有所上升,但题型万变不离其中、重视基础知识仍是王道。

总之,20xx年考研数学试题与20xx年相比有一定提升,希望参加20xx年考研数学的同学引起重视

翻阅近十年的数学真题,同学可以发现:

几乎每一年的试题中都会有一道证明题,而且基本上都可以用中值定理来解决,重点考察同学的逻辑推理分析能力,但是参加研究生数学考试的同学所学专业要么是理工要么是经管,同学们在大学学习数学的时候对于逻辑推理方面的训练大多是不够的,这就导致你们数学考试中遇到证明推理题就发怵,根本不想去想,以致简单的证明题得分率却极低。

下面给同学们总结了一些方法步骤或思路,以后在遇到证明题时不妨试一试。

第一步:

首先要记住零点存在定理,介值定理,中值定理、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等基本原理,包括条件及结论,中值定理最好能记住他们的推到过程,有时可以借助几何意义去记忆。

因为知道基本原理是证明的基础,知道的程度(即就是对定理理解的深入程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推理能力。

如20xx年数学一真题第16题

(1)是证明极限的存在性并求极限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只要证明了极限存在,求值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没有证明第一步,即使求出了极限值也是不能得分的。

因为数学推理是环环相扣的,如果第一步未得到结论,那么第二步就是空中楼阁。

这个题目非常简单,只用了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之一:

单调有界数列必有极限。

只要知道这个准则,该问题就能轻松解决,因为对于该题中的数列来说,单调性与有界性都是很好验证的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再比如20xx年直接让考生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但是像这样直接可以利用基本原理的证明题在考研真题中并不是很多见,更多的是要用到第二步。

第二步:

可以试着借助几何意义寻求证明思路,以构造出所需要的辅助函数。

一个证明题,大多时候是能用其几何意义来正确解释的,当然最为基础的是要正确理解题目文字的含义。

如20xx年数学一第19题是一个关于中值定理的证明题,可以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满足题设条件的函数草图,再联系结论能够发现:

两个函数除两个端点外还有一个函数值相等的点,那就是两个函数分别取最大值的点(正确审题:

两个函数取得最大值的点不一定是同一个点)之间的一个点。

这样很容易想到辅助函数F(x)=f(x)-g(x)有三个零点,两次应用罗尔中值定理就能得到所证结论。

再如20xx年数学一第18题

(1)是关于零点存在定理的证明题,只要在直角坐标系中结合所给条件作出函数y=f(x)及y=1-x在[0,1]上的图形就立刻能看到两个函数图形有交点,这就是所证结论,重要的是写出推理过程从图形也应该看到两函数在两个端点处大小关系恰好相反,也就是差函数在两个端点的值是异号的,零点存在定理保证了区间内有零点,这就证得所需结果考研数学心得及体会。

如果第二步实在无法完满解决问题的话,转第三步。

第三步:

从要证的结论出发,去寻求我们所需要的构造辅助函数,我们称之为逆推。

如20xx年第15题是不等式证明题,该题只要应用不等式证明的一般步骤就能解决问题:

即从结论出发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推出结论。

在判定函数的单调性时需借助导数符号与单调性之间的关系,正常情况只需一阶导的符号就可判断函数的单调性,非正常情况却出现的更多(这里所举出的例子就属非正常情况),这时需先用二阶导数的符号判定一阶导数的单调性,再用一阶导的符号判定原来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得所要证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