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167361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docx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

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专题报告

来源:

《求是》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引导到科学发展轨道上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结合,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开放兼容与自主创新结合,时代精神与文化传统结合的全方位发展。

我们必须从国际和国内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着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难题,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始终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是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是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最显著的是,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避免了大的起落。

2003至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平稳程度高的最好时期之一。

  我们始终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出现大的起落,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首要目标。

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防止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局性问题。

一是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努力提高调控的有效性。

我们既注重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履行政府调节经济的职能,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有效克服市场缺陷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冲击。

二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努力提高调控的针对性。

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全局的倾向性、关键性问题。

针对粮食减产、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

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货币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严格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合理调控货币总量,多次调整出口退税率和关税税率,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使“三过”问题得到缓解。

针对结构性、输入性的物价上涨问题,采取增加有效供给、抑制不合理需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下降,通胀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三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努力提高调控的灵活性。

既合理控制总量,又积极调整结构。

一方面,坚决抑制投资需求膨胀,遏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加强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大对农业发展、节能减排、自主创新、改善民生、中西部地区发展和深化改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我国经济实现了30年的快速增长,实属不易。

要把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长期保持下去,更为艰难。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今年是近几年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

国际金融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明显减速,整个形势还在进一步恶化。

国际油价虽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波动,通胀压力还不小。

这些不利因素对我国的影响已经并会继续显现,对此要有充分的估计。

国内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也不少。

价格上涨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煤电油运供应紧张,一些地区和行业增长速度明显回落,股市、房市波动较大,财政减收增支压力增加。

近期我们对宏观经济政策及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今后几个月,还要密切观察和有效应对形势变化,努力实现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明年打好基础。

我们不但要看到今年和明年,还要看得更长远一些,要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促进国民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从宏观上看,必须重点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把握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

前几年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物价水平较低,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从国际经验看,长期保持高增长、低通胀是很困难的。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高位回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世界经济形势不利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可能还会加重。

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既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要把物价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难度很大。

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形势变化,适时适度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把握好发展经济与控制物价两者平衡点,防止顾此失彼。

必须清醒地看到,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财政收入、社会发展都会出现困难,民生问题难以改善,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多。

在当前国际金融经济动荡的形势下,要把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的危害性,任何时候都不可掉以轻心。

  第二,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

我国经济运行中总量矛盾始终与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

虽然总需求比较旺,但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逐年下滑,居民消费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消费、农村消费增长较慢。

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减缓、出口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防止经济下滑尤为重要。

从中长期看,扩大消费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这是我国的优势,也是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基础。

必须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统筹解决影响即期消费的体制性问题,减轻和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第三,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这是我国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结果。

保持必要的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对于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抗御风险是必需的。

但外贸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过多,也会加剧贸易摩擦,加大金融调控和外汇储备资产经营管理的难度,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和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需会挤压国内有效需求,增加外部冲击的风险。

这是需要努力缓解和避免的。

我们必须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际收支调控体系和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二、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必须懂得,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取决于农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这几年,我们不断加强“三农”工作,把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取消农业税,终结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建立农业补贴制度,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业连续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这对于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处在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相当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实现科学发展,关键要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用更多的力量,解决好“三农”问题。

  一是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闪失。

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13亿人口的国家,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

寄希望于大量进口粮食,既不现实也存在极大风险。

必须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的紧平衡。

粮食产量过低,粮食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粮食供大于求,粮价就会下跌,谷贱伤农。

在有限的耕地和一定时期内粮食与其他农产品种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保持粮食供求紧平衡,既有利于粮食产量和价格的基本稳定,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满足群众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在具体措施上,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两个制度”。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

中央要求,18亿亩耕地的红线要坚守到2020年,这是一个极为艰巨而又必须完成的任务。

我们必须节约每一寸土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要运用好价格和补贴“两个杠杆”。

目前,我国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偏低,需要逐步适当提高,这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一个根本性措施。

但农产品价格一时上涨过多,城乡中低收入群众承受不了。

所以,对农产品价格问题要统筹兼顾,努力把农产品价格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

对农业进行补贴,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政策。

今年我们给农民的补贴达到1028亿元。

今后如果财政状况好,还要下决心大幅度增加。

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要向主产区倾斜,国家对粮食大县的财政奖励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要强化科技进步和农田基本建设“两个手段”。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争在农业科技的关键领域、前沿领域有所突破,加强科技成果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同时,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

  二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最重要的是扩大农民就业。

要内外结合、多措并举,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做足种植业结构调整、耕地精耕细作的文章,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

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大战略,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机会。

  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

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属于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切实把重点放在农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但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由政府全包下来。

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国家财政也要通过直接补助或“以奖代补”给予鼓励。

  四是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城镇化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变的大趋势,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有序转移农村人口,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村发展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始终会有数以亿计的人口在农村生活,进城务工农民相当一部分还会“双向流动”,必须建设好农民的家园。

要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合理把握城镇化的速度,积极稳妥引导农村人口转移。

使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努力形成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局面。

  五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深受农民欢迎。

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

但必须遵循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不能不顾条件地强制推行,特别是对土地入股、长期租赁等形式更要慎重。

因为经济发展是有波动的,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就业是不稳定的,只要承包地还在,即便农民失业回乡,生活也有最基本的保障。

因此,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是党的农村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丰富和完善,是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突破,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认真落实。

要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到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着力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扩大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试点。

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法探索省直接管理县的体制。

  三、必须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实现科学发展,关键要在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突破口,是从根本上提高国家科技经济竞争力,建设经济强国的有效途径。

在当今国际竞争格局中,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

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形成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特别要把自主创新的战略重点放在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上,重点支持事关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

要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完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充分发挥政府在自主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府科技宏观管理体制,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创新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企业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特别要全面发挥人才资源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要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新时期,世界科技和经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作为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就是重视和鼓励创新。

必须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

  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当前,必须着力加强的薄弱环节是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

我国服务业长期以来发展缓慢,去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才40%,发展潜力还很大。

要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

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特别要加快软件业发展;有序发展金融服务业,鼓励发展科技服务、法律咨询等服务业。

进一步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型服务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的新增长点。

加快构建服务业市场体系,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提高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水平。

  装备制造业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中心,一定要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

目前,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产品可靠性差,成套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

必须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提高重大装备研发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集成能力,发展重大成套装备、高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推进装备制造业绿色化、信息化和国产化。

同时,要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继续推进钢铁、化工、建材、纺织等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是我国竞争优势所在。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必须积极支持。

但要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提高水平和效益。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长期任务。

这几年,在继续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上,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取得重大进展,东中西开始出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局面。

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长期花大力气解决的重大问题,事关大局。

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必须关心这个大局,维护这个大局。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加快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新格局。

我们必须看到,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随着要素成本持续上升,既有的优势在减弱,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走得更远,加上国际形势变化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强,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已经刻不容缓;而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发展空间还比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

东部地区要率先发展,就必须早下决心,加快调整,优化结构。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借鉴东部地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

要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与自身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和节能环保等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区域发展的新优势。

西部地区缺水,生态条件差,决不能把那些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引进来。

不能饥不择食,来者不拒。

还是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必须坚决破除地区壁垒和保护主义,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政策,统筹考虑生产力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形成东中西协调互动、相互促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支持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矿产资源枯竭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政策,一定要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与时俱进地逐步完善。

  四、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资源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自然资源大都具有不可再生性,而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难度很大,付出代价很高,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我国人均资源相对紧缺,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随着经济总量扩大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战略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特别是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

长期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由此带来的水质、大气、土壤等污染严重,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居世界前列。

不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的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也不可持续。

今天的人们,只要还有一点长远眼光,还在为子孙后代的福祉考虑,就必须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赢得较快的、更长久的发展。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节约环保的政策措施,正在收到积极成效,但是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发达国家在两百多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我国现阶段集中显现出来;发达国家在经济高度发达后花几十年解决的问题,我们要在五到十年里逐步解决,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我们必须把这两项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抓紧抓好,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是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

国内外经验表明,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

节约资源就是增强发展后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不仅对发达地区十分重要,对欠发达地区同样不可或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统筹考虑,将资源接续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二是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组织体系。

现代国民经济体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难以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这就需要我们从更高的层面、更广阔的范围,全面系统地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等各个领域,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社会组织的各个方面,推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三是解决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

重点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

特别要搞好工业、交通和建筑节能,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要把水、空气、土壤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落实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任务,提高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加强水源地保护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

四是健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

要逐步建立政府引导、法规支撑、企业为主、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节约环保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硬任务、考核各级干部的硬指标,实行有利于节约环保的财税、价格政策,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

健全节约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企业必须严格执行环境法规和排放标准。

要把节约环保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和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五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科学观测表明,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上升,是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造成冰川退缩、海平面升高、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很多问题,对人类生存环境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在减排问题上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

我们要认真履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积极参与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维护国家环境与发展权益,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新贡献。

  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实质上就是要把发展的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

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通过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是我们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激发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在新的形势下,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注重改善人民生活,尽最大努力解决城乡低收入居民的实际困难;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要把教育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是百年大计、千秋工程。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这几年,我们在发展教育事业、推动教育公平上迈出重大步伐。

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健全了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奖助学金制度,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但总体上讲,教育还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教育体制亟待改革,教育水平亟待提高,教育投入亟待增加。

坚持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方针。

要以改革为动力,以加强薄弱环节为重点,集中力量办一些让社会公众满意、给教育发展增添动力的事情。

目前,国家正在抓紧制定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对今后12年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全面部署。

力争制定出一个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基本国情,体现优先发展、促进公平、改革创新精神的规划纲要。

要把规划纲要制定的过程作为解放思想、形成共识、推进工作的过程。

有关部门和单位、各级地方政府都必须从科学发展的高度,认识这个问题,做好这项工作。

  要把提高人民健康素质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

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正着力加强的重点。

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大投入,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比较齐全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扩大到全国90%的县,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明显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覆盖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地级市;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群众看病难、看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