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6925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docx

中小学课题申报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

课题名称:

“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的构建与实施

关键词:

德育数字校园教育管理

申报级别: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

专项课题

学科分类:

其他

研究类型:

其他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平台的构建与实施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价值 

(一)互联网新形势下的德育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可以说是影响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而且影响到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上充斥着海量的不良信息,而我校也有10%的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存在误区,不能正确对待网络,沉迷于网络虚拟环境,这对未成年人心身发展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意义与价值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方式已在国外普遍开展与实践,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已取得较大的成果。

但毕竟国内的信息技术环境与发达国外不可同日而语,加之文化差异与地域特色,决定了国外在此领域的实践与研究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但无法取代我们的研究。

从国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都成立有自己的网站甚至有的学校还有自己的网络学习平台,但这些网站和网络空间的的功能更多地体现在新闻的发布或网络学习的尝试,而未能发挥网络空间在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德育网络空间的构建中的应有作用,此类的实践研究都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探讨多,具体实践少;提出问题的多,拿出切实可行办法的少;理性思考的多,实践研究的少。

本课题研究的是:

研究信息技术对德育活动方式的意义、价值,以及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共同施教的目的、内容和模式产生的深刻的影响,提出了学校德育必须由传统封闭的、限制性的德育,转变为以实现美好人性为目的的、开放的发展性德育等新理念、新见解、新对策,旨在建构一个家校互通新平台、学生德育过程性记录评价、教师个人成长档案三位于一体的数字德育空间,进一步提高小学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研究“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空间环境下的德育新模式。

  

2013年2月我校正式进入数字校园建设期。

在建设期间,我校坚持以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和提升教学品味为宗旨,以提升师生校园幸福感为导向,旨在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数字化的德育特色学校。

我们面向学生、教师、家长,以他们为服务对象,依托数字化手段,创设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平台的构建与实施。

如图所示:

在这种新的模式下,如何应用数字德育平台开展学生德育行动研究,是我们实施的主要内容。

2.构建网络环境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在现有的这个网络时代,E-mail、BBS、MSN、微信、以及QQ聊天室、Blog等以其独有的特色赢得青少年的青睐,更是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快速增长。

当前对我们班主任来说,着手构建我们班主任自己原创的、正面的、良好的网络环境下的“对话——互动”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需要。

3.数字校园环境下学校德育环境的改善。

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

而在数字校园环境下,如何建构学校德育的数字环境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利用电子大屏、电子班牌建立学校德育文化、班级德育文化,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德育的熏陶,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4.构建网络环境下家校合作互动新模式,促进家校互动的良性的开放的德育新模式。

家长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子女的素质,特别是品德方面的素质,由于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比以前提高,由于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对外开放导致人的思想的多元化倾向,各种不健康的思想或多或少渗透到一些家长的头脑中,这就需要学校层面加以引导和矫正,因此我们成立了数字德育平台,定期开展对家长的指导活动。

(二)课题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都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2.数字德育平台的建设是以网络为载体的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德育新模式,通过学生德育平台的建设、学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数字德育资源库的建设、家校互动平台的建设、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建设、德育数字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的建设等平台的应用和建设。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德育单一、僵化的信息传递,实现德育潜移默化的内化功能。

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本课题旨在探索如何高效的通过数字德育网络平台实现家校互动联系,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采用多种教育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使学校德育得到延伸和补充。

  

4.本课题创新之处:

 

(1)通过课题研究,初步构建一个开放的、互动的、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数字德育平台。

(2)德育需要网络,网络成为德育活动创新的重要途径,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我们用更少的成本,取得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3)学生德育过程性评价的实现。

传统德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缺乏一个引导、榜样、示范及过程评价的作用。

我们利用现在的教育技术能够以文字、图片、视频及音频等方式记录孩子在家、在校学生的日常表现。

并实现在电子班牌、校园网站、学校宣传大屏、微信公号等系统上进行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的推送,达到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我们将运用文献法来整理和运用当今国内外关注网络教育、小学德育的相关的理论与实践。

2.调查研究法。

通过师生随机的座谈、平时的观察以及课题前期的问卷测查,发现学校德育中存在共性问题,分析小学德育现状,为构建数字德育平台、评估课题研究实效提供参考与依据。

 

3.行动研究法。

强调本课题研究的实践特点,在德育实践中分析、改进、总结。

 

4.案例研究法。

不断收集德育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从中发掘和提炼科学有效的实施举措,及时予以推广。

5.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教育规律。

 

(二)课题研究思路

通过分析小学生的德育现状,建设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德育工作队伍,开展网络环境下针对的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数字德育平台环境下德育模式。

 (三)课题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6.3—2016.6) 

(1)组织学习小学德育相关系统理论著作。

 

(2)建设学生德育过程性评价平台。

建设基于微信的家校沟通平台。

 (3)组织课题申报,确认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提出课题研究计划,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开展培训活动。

(4)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研究计划、管理办法。

 2.实施阶段(2016.7—2017.10) 

(1)根据实践调查撰写开题报告,制定研究总规划和阶段计划,制定工作目标和推进措施。

(2)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学习有关理论和先进经验,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及相关调查。

(3)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方案、理论培训。

(4)调整学校能适应数字德育平台的新型德育工作队伍。

 

(5)应用学校德育网站和“家校通”等平台,形成学校德育数字资源库。

(6)各课题成员搜集整理撰写论文材料,并拟定论文的雏形,开展阶段性成果汇报。

3.总结阶段(2017.11-2018.8) 

(1)对本课题的实施进行反思、总结,完成结题报告。

 

(2)梳理、整理相关资料,提升理论和经验推广,接受课题鉴定组的评估验收。

 

 

(3)召开研究成果总结会,向学校领导汇报科研情况,进一步提高科研意识,以科研促教学。

2013年2月我校正式进入数字校园建设期。

在建设期间,我校坚持以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和提升教学品味为宗旨,以提升师生校园幸福感为导向,旨在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特色鲜明的数字化的德育特色学校。

我们面向学生、教师、家长,以他们为服务对象,依托数字化手段,创设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平台的构建与实施。

如图所示:

在这种新的模式下,如何应用数字德育平台开展学生德育行动研究,是我们实施的主要内容。

2.构建网络环境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在现有的这个网络时代,E-mail、BBS、MSN、微信、以及QQ聊天室、Blog等以其独有的特色赢得青少年的青睐,更是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快速增长。

当前对我们班主任来说,着手构建我们班主任自己原创的、正面的、良好的网络环境下的“对话——互动”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需要。

3.数字校园环境下学校德育环境的改善。

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前提。

而在数字校园环境下,如何建构学校德育的数字环境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利用电子大屏、电子班牌建立学校德育文化、班级德育文化,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德育的熏陶,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4.构建网络环境下家校合作互动新模式,促进家校互动的良性的开放的德育新模式。

家长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子女的素质,特别是品德方面的素质,由于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比以前提高,由于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对外开放导致人的思想的多元化倾向,各种不健康的思想或多或少渗透到一些家长的头脑中,这就需要学校层面加以引导和矫正,因此我们成立了数字德育平台,定期开展对家长的指导活动。

(二)课题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1.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都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2.数字德育平台的建设是以网络为载体的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德育新模式,通过学生德育平台的建设、学生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数字德育资源库的建设、家校互动平台的建设、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建设、德育数字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的建设等平台的应用和建设。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德育单一、僵化的信息传递,实现德育潜移默化的内化功能。

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本课题旨在探索如何高效的通过数字德育网络平台实现家校互动联系,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采用多种教育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使学校德育得到延伸和补充。

  

4.本课题创新之处:

 

(1)通过课题研究,初步构建一个开放的、互动的、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的数字德育平台。

(2)德育需要网络,网络成为德育活动创新的重要途径,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我们用更少的成本,取得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3)学生德育过程性评价的实现。

传统德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缺乏一个引导、榜样、示范及过程评价的作用。

我们利用现在的教育技术能够以文字、图片、视频及音频等方式记录孩子在家、在校学生的日常表现。

并实现在电子班牌、校园网站、学校宣传大屏、微信公号等系统上进行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的推送,达到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我们将运用文献法来整理和运用当今国内外关注网络教育、小学德育的相关的理论与实践。

2.调查研究法。

通过师生随机的座谈、平时的观察以及课题前期的问卷测查,发现学校德育中存在共性问题,分析小学德育现状,为构建数字德育平台、评估课题研究实效提供参考与依据。

 

3.行动研究法。

强调本课题研究的实践特点,在德育实践中分析、改进、总结。

 

4.案例研究法。

不断收集德育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从中发掘和提炼科学有效的实施举措,及时予以推广。

5.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教育规律。

 

(二)课题研究思路

通过分析小学生的德育现状,建设适应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德育工作队伍,开展网络环境下针对的小学生德育实践活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设数字德育平台环境下德育模式。

 (三)课题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6.3—2016.6) 

(1)组织学习小学德育相关系统理论著作。

 

(2)建设学生德育过程性评价平台。

建设基于微信的家校沟通平台。

 (3)组织课题申报,确认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提出课题研究计划,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开展培训活动。

(4)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研究计划、管理办法。

 2.实施阶段(2016.7—2017.10) 

(1)根据实践调查撰写开题报告,制定研究总规划和阶段计划,制定工作目标和推进措施。

(2)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学习有关理论和先进经验,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及相关调查。

(3)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方案、理论培训。

(4)调整学校能适应数字德育平台的新型德育工作队伍。

 

(5)应用学校德育网站和“家校通”等平台,形成学校德育数字资源库。

(6)各课题成员搜集整理撰写论文材料,并拟定论文的雏形,开展阶段性成果汇报。

3.总结阶段(2017.11-2018.8) 

(1)对本课题的实施进行反思、总结,完成结题报告。

 

(2)梳理、整理相关资料,提升理论和经验推广,接受课题鉴定组的评估验收。

 

 

(3)召开研究成果总结会,向学校领导汇报科研情况,进一步提高科研意识,以科研促教学。

-->

课题可行性分析

 

  “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平台的构建与实施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1.课题组主要成员方振的《小学生自主体验式德育行动研究》在2008-10-16作为金华市教科所重点课题已经结题。

2.课题组主要成员方振的《故事导行促进德育队伍建设的研究》在2014-10-24作为金华市教科所重点课题正在研究中。

3.课题组主要成员方果的《因架式学习单的应用》在2013-10-21作为浙江省教科所重点课题已经结题。

4.课题组主要成员张蕾、方果、方振的《小学青年教师“职业心灵成长”的实践研究》在2012-06-12作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院重点课题已经结题。

并与2015年9月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5.课题负责人郑锋华的《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在2016-02-26作为金华市教科所的重点课题正在研究中。

6.课题组主要成员张蕾的《“三位一体式”小学家长成长工作坊的运行研究》在2014-12-30作为金华市教科所重点课题已经结题。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课题组负责人郑锋华年龄39岁,201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本科。

于2010年以来一直担任浙江省金东区实验小学信息中心主任,多年来一直参与学校信息化工作,对数字校园建设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和经验。

他本人所撰写的数十篇论文在市、区级以上获一二等奖,其本人负责的《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于2016年2月作为金华市教科所重点课题立项。

对论文、课题的撰写和研究有较强的经验。

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方振年龄31岁,任金东区实验小学副校长。

一直从事学校德育和管理研究,其本人的论文和课题多次获省市级一等奖。

有着很强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方果年龄34岁,任金东区实验小学副校长。

一直从事学校德育和管理研究,其本人的论文和课题多次获省市级一等奖。

有着很强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张蕾年龄37岁,任金东区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

一直从事学校德育和管理研究,其本人的论文和课题多次获省市级一等奖。

有着很强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金东区实验小学是全国德育特色学校,多年学校一直秉着“以爱育爱、以德培德”的教育理念践行着。

2013年来我们一直在做德育数字化的工作,期望通过数字化和德育融合来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

2016年我校被评为浙江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性学校,其中数字校园和德育特色的融合得到到省验收专家的高度认可。

2013年以来持续对数字校园建设投入在200万以上。

我校建设有完善的硬件建设,实现了全校无线的覆盖。

在软件方面,有微信企业号平台,在今年的暑期将学校的各种平台如学生的德育过程评价系统、学校oa办公系统进行融合,构建了完善的数字化德育平台,实现家校沟通的无障碍链接,为数字德育平台的建设搭建了良好的硬件软件保障,也为“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平台的构建与实施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

1.课题组主要成员方振的《小学生自主体验式德育行动研究》在2008-10-16作为金华市教科所重点课题已经结题。

2.课题组主要成员方振的《故事导行促进德育队伍建设的研究》在2014-10-24作为金华市教科所重点课题正在研究中。

3.课题组主要成员方果的《因架式学习单的应用》在2013-10-21作为浙江省教科所重点课题已经结题。

4.课题组主要成员张蕾、方果、方振的《小学青年教师“职业心灵成长”的实践研究》在2012-06-12作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院重点课题已经结题。

并与2015年9月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5.课题负责人郑锋华的《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在2016-02-26作为金华市教科所的重点课题正在研究中。

6.课题组主要成员张蕾的《“三位一体式”小学家长成长工作坊的运行研究》在2014-12-30作为金华市教科所重点课题已经结题。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课题组负责人郑锋华年龄39岁,201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本科。

于2010年以来一直担任浙江省金东区实验小学信息中心主任,多年来一直参与学校信息化工作,对数字校园建设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和经验。

他本人所撰写的数十篇论文在市、区级以上获一二等奖,其本人负责的《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于2016年2月作为金华市教科所重点课题立项。

对论文、课题的撰写和研究有较强的经验。

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方振年龄31岁,任金东区实验小学副校长。

一直从事学校德育和管理研究,其本人的论文和课题多次获省市级一等奖。

有着很强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方果年龄34岁,任金东区实验小学副校长。

一直从事学校德育和管理研究,其本人的论文和课题多次获省市级一等奖。

有着很强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张蕾年龄37岁,任金东区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

一直从事学校德育和管理研究,其本人的论文和课题多次获省市级一等奖。

有着很强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三、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金东区实验小学是全国德育特色学校,多年学校一直秉着“以爱育爱、以德培德”的教育理念践行着。

2013年来我们一直在做德育数字化的工作,期望通过数字化和德育融合来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

2016年我校被评为浙江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性学校,其中数字校园和德育特色的融合得到到省验收专家的高度认可。

2013年以来持续对数字校园建设投入在200万以上。

我校建设有完善的硬件建设,实现了全校无线的覆盖。

在软件方面,有微信企业号平台,在今年的暑期将学校的各种平台如学生的德育过程评价系统、学校oa办公系统进行融合,构建了完善的数字化德育平台,实现家校沟通的无障碍链接,为数字德育平台的建设搭建了良好的硬件软件保障,也为“三位一体式”数字德育平台的构建与实施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预期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