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7043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docx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单元

教学设计

(注:

加粗斜体字为2014——2015学年度修改及补充内容)

备注

(教学反思

学困生辅导)

第一单元龙

单元分析:

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今天它又有新的含义。

本单元以“龙”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题课文、一片拓展阅读课文和“语文天地”。

四篇不同体裁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龙是什么、龙的象征意义,以及龙的文化等,表达了中华民族儿女作为龙的传人骄傲与自豪的思想感情。

“语文天地”注重了对龙文化的渗透。

通过“畅所欲言”“初显身手”两项练习,使学生在具体的语文综合实践中,进一步了解龙的文化,体会龙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学情分析:

教学前学生对龙有初浅的认识,但龙具体什么样子以及龙的象征意义等问题学生都难以做答。

所以《龙的传人》一课教学时我重视为学生创设情境,导课时我播放《龙的传人》这首歌,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接着在学生质疑“传说中的龙是什么样子?

”一问题时,在学生交流完问题后,用课件演示,使学生真正目睹龙集九种动物为一身,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让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认识,深入地了解传说中的龙的样子。

学到这里学生不由自主的质疑“人们为什么把龙想象成这个样子?

”鼓励学生猜想之后,很自然的过渡到文章的重点段落,学生通过朗读,知道了龙的两个象征意义。

《大人们这样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朗读体会大人们说龙是什么,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很自然体会到了文章的主题龙的另一个象征意义是正在腾飞的新中国,使学生对龙有了新的认识。

《叶公好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语文天地“畅所欲言”中你知道哪些与“龙”有关的成语、寓言故事设计到这课的教学中,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龙的文化,体会龙的精神。

同时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的能力。

《乐山龙舟会》一课的教学把语文天地中的欣赏“龙”字的各种写法、“初显身手”设计进去,这些都是弘扬“龙”的文化的,把它们和在一起教学,使课内的学习与课外的积累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孩子在搜集、欣赏、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爱龙的情感。

激发学生对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在本单元教学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每篇课文让学生自己预习,学生在预习时提出问题标注在书上,或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把不解的问题进行质疑,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鼓励学生大胆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评价。

 

龙的传人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词。

3、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龙的象征意义,体会龙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2、学习作者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可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并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1、教师:

录音机录音带图片

2、学生:

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主要脉络。

了解“龙的传人”的由来以及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提起龙,大家一定有许多话要说,那就请你们谈谈自己对龙的认识吧。

对于龙,中国人是非常自豪的,我们还常常自称为龙的传人。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浏览课文,列出每个自然段的提纲。

注意找出自然段的中心句。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注意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

(3)同位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

2、出题检测,培养质疑能力。

(1)初步理解文章后,学生自己出题目,检测阅读效果。

(2)四人一组,交换题目,互相测测。

(3)评议谁的问题比较有价值?

谁回答得比较确切?

小组内评选小问号和小博士。

3、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交流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时,可顺势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内容。

学习第一部分,理解龙到底是什么?

(1)指读1——3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龙到底是什么的?

(2)精读2、3段,抓住重点词语理解龙的演变以及不同时期人们对龙的不同认识(远古时期、唐宋以后、今天)。

理解“飞龙在天”“云从龙”“震为龙”的意思,结合龙的挂图理解“龙集九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并体会这一部分的修辞手法。

对于“《周易》、图腾”两个词语可稍加解释。

学习第二部分,理解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是龙的传人?

(1)默读4—7自然段,然后交流:

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2)第5自然段中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你还能补充哪些?

(3)课文中有哪些带“龙”字的成语?

请找出来。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自然段,表达出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之情。

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请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请女同学读第七自然段,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和作用。

4、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学生朗读、积累的情况,学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语

2、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二、练习:

1、交流自己搜集的带有“龙”字的成语。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积累。

2、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龙的寓言故事。

3、教师播放《龙的传人》这首歌,出示歌词,学生学唱这首歌。

针对歌词,提出问题,请同学解答。

4、出示练习:

龙之所以备受中国人的憧憬,是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是()的象征,又象征着(),中国龙是集各种能力一身,象征着()。

5、学生填空,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用“之所以……是因为……”说一句话

6、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

师生一起释疑。

7、交流“为什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这一问题学生能通过读课文从三方面来理解这一问题,即:

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出类拔萃、变换万千、无所不能的;龙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在老百姓心目中,龙又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

8、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体会作者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三、拓展延伸

作为一名龙的传人,你想说些什么?

并引导学生课后利用网络了解更多的关于龙的知识。

板书设计:

龙的传人中国人与龙

龙是什么

龙的象征意义

龙的传人——中国人

大人们这样说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并灵活运用。

2、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3、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

4、根据文章内容续编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领悟“龙”的象征意义,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阅读谈话引导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反复朗读,读中感悟,读中品味。

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通过读课文,理解“龙”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新课(以图片形式展示赛龙舟、舞龙灯、北海的九龙壁)

同学们你能说出这些图片的名称吗?

你发现这些名称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回答)那么龙在你们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哪?

那同学们你们见过龙吗?

关于“龙”大人们是这样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不认识的生字小组合作解决。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生字新词你都认识了吗?

让我们开火车的形式来读一读?

(指名读,评价,纠正)

(2)齐读生字新词。

3、读了课文,谁来说一说关于“龙”大人是怎么说的哪?

4、学生自由回答,评价。

三、细读品味,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龙”在大人们心中是什么样子的?

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以表格的形式汇报爷爷怎样说的?

奶奶怎样说的?

爸爸怎样说的?

妈妈怎样说的?

老师怎样说的?

……请同学们分别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全班交流完成表格

(通过学生美读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龙”在不同人心目当中的不同形象体会“龙”的深刻含义,教师应该及时评价,小结)

(3)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读了这篇小文章,你认为那一段,那一句更能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

请你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齐读:

在美读中体会作者的强烈民族自豪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文章主题自然水到渠成)。

“龙”象征的我们腾飞的中华,那么你再来开动脑筋继续想一想“龙”还有什么含义哪?

(自己续编,然后小组交流。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龙”象征的腾飞的中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腾飞的中华龙是怎样震惊世界的。

(播放课件——有关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航天事业,军事,经济贸易,教育等事业发生的变化。

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中国正在不断的腾飞,不断的进步。

看到中国各项事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你想说点什么吗?

(学生认真观看,思考,老师指名回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语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名背诵课文,同学间展开擂台赛。

二、练习巩固

1、默读课文,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爷爷、奶奶说的龙和妈妈、老师说的龙一样吗?

3、品读,感受作者激情。

指名同学扮演诗歌中的人物:

奶奶,爷爷,爸爸,妈妈,老师,朗读课文,想象他们对我们说话时的情感。

哪些词句最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应该怎么读?

其他同学要仔细听,用心听,能否听出来?

(要求学生读出感情,从感情方面说说读得怎样?

4、选择几段读给你的同位听听,让你的同位给你评评,并记录下来。

5、指名朗读。

6、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节,再回想老师的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这些的话语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

7、美读,与作者共鸣

我们注意了关键的词句,把这些词句读好了就能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刚才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带着和作者一样的情感美美的读读这篇文章。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回顾全文,想想现在人们赋予龙什么新的含义?

妈妈说龙并没有消失,你同意吗?

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事实或查阅的资料。

1、看一看:

出示:

八达岭、嘉峪关、黄河、长江三峡的图片。

2、说一说:

你觉得这些图片像什么?

你感受是什么?

3、谈一谈:

你还觉得祖国的那里像龙一样?

自由发言谈自己的体会。

试着在第五段后面再写几句。

全班交流。

师生评议。

有能力的同学可以仿写一个或多的小节。

板书设计:

大人们这样说

爷爷怎样说的?

奶奶怎样说的?

爸爸怎样说的?

妈妈怎样说的?

老师怎样说的?

…………

叶公好龙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从而教育学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4、搜集与龙有关的寓言、成语或故事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学生接触过古文,但是它与白话文相比,在用词造句上还是截然不同的。

学生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

从理解课文来看,难点在于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由此可见,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渗透,利用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情境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是突破本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能理解其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故事意思,体会出课文蕴涵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成语入手,激趣导入

1、交流课前搜集情况,引出课题。

同学们,能说出有关龙的成语或诗词吗?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叶公好龙。

2、点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龙有关的寓言故事。

“叶公”是谁?

“好”是什么意思?

应读几声?

想不想知道叶公和龙之间了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寓言,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音。

(让生自由读,这里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读文、认字。

提示学生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查一查字典可以问一问老师,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谁来把这些生字读给大家听听?

字音都读准了吗?

同位之间互相读一读,教师巡视,听出不准的字音,及时纠正。

全班齐读一遍。

3、读文感知意思。

谁能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

其他同学认真听,每一句话都读对了吗?

再找学生读,评价、纠正;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全班齐读,边读体会课文的大体意思。

三、回顾学法,合作解疑。

1、前后联系,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想:

我们上学期在学习《刻舟求剑》一课时,是怎样解决难读、难记、难懂的句子的?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学习古文的许多好的法。

2、由难入手,自主提出问题。

课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读懂了,能大胆地告诉老师在预习、读书时遇到的难题吗?

学生边说,教师边把重点句、词或共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一角。

3、运用方法,自主、合作译文。

(课件出示古文)刚才,我们一起总结了许多好的学习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当然,也可以提出你的问题在小组里解决。

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看看哪个小组自学得好自学得快。

老师也参与到中间。

4、集体讨论,研读探究。

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你都解决了吗?

你解决了哪个问题?

同学们,还有哪些问题你是通过学习,自己解决了?

你也可以提出来考考大家。

老师这里也有问题,看谁能解决?

⑴、有些字的字义,古代与现代有很大不同,你能找出有哪些字吗?

⑵、“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谁把它读给大家听听?

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回归整体,挖掘寓意。

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则寓言写了个什么故事?

你觉得叶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他身上你想到了什么?

2、联系生活,拓展开去。

同学们,你喜欢叶公吗?

为什么?

你想对叶公说点什么?

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叶公这样的人?

展开想象:

真龙回到天上以后,会怎样想?

叶公回家之后又会怎样做?

五、演一演,背一背

下面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演一演这则寓言。

第一次可以先用现代话演,然后启发学生:

如果用古文来演效果肯定会更好,怎么样,有信心吗?

在此基础上,促使全班学生都能背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反复朗读《叶公好龙》,进一步明确寓意,联系实际谈受到的启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叶公好龙》,你们有什么收获?

结合译文,指名讲讲《叶公好龙》的寓意,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二、朗读并背诵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试着背诵课文。

3、叶公喜欢什么样的龙?

从什么地方能看出来?

4、当见到天龙来的时候,叶公又是什么样的表现?

从课文中找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5、他到底喜欢什么?

从课文中找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四、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

在生活中有没有叶公这样的人?

你见过吗?

结合实际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五、探究作业

1、把《叶公好龙》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并考考他们。

2、给叶公写信,告诉他如何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

3、继续收集与龙有关的资料,办一次“我所知道的龙”手抄报。

语文天地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拓展阅读《乐山龙舟会》

教学目标:

  1.了解乐山龙舟会的风俗习惯,感受龙舟会的热闹气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乐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通过阅读体会作者语言形象、生动,描写栩栩如生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体会作者语言形象、生动,描写栩栩如生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疑激趣导入课题

  1.放歌曲《龙的传人》

  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②关于龙,你都知道些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用简短的语言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龙的资料。

  ③谁知道歌词中的“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

  2.过渡:

中国人为什么要自称是龙的传人呢?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教师出示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检查认读。

  3.讨论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学生以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多读两遍,想想读懂了什么?

边读边在书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读完后自己出题目检测阅读效果。

  2.小组内汇报交流:

  先把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从中读懂了什么?

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

  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一起讨论。

  互相交流题目检测阅读效果。

  3.集体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1)课件出示在不同时期文物古迹中龙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其样子的不同,深入理解它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人们想像出来的传说中的动物。

  

(2)理解图腾的意思,讨论远古时期的人们为什么把龙当作崇拜的图腾?

  (3)①理解“金龙献瑞、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成语的意思。

  ②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想象它们所表现的“祥和幸福、欢腾自由”的景象。

  ③拓展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带“龙”字的成语?

  (4)讨论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体会作者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四、感情朗读,升华认识。

  教师过渡: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是因为我们向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1.生自由练读。

  2.名读喜欢的部分,师生评议。

  3.播放歌曲,学生跟唱,引发情感共鸣。

  五、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龙的资料,创办专题读书笔记。

  板书设置:

  乐山龙舟会-———渲染气氛——比赛盛况——晚上漂灯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日积月累、书法欣赏、畅所欲言

一、日积月累

1、积累和“龙”有关的成语。

2、积累和“龙”有关的寓言故事。

3、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二、书法欣赏

1、欣赏“龙”字的各种写法。

2、了解有关的书法家的资料:

王羲之、颜真卿、米芾、怀素、张旭、王铎……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初显身手、金钥匙

一、初显身手

1、搜集有龙的形象的工艺品。

2、你的家乡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或地名?

3、查阅资料,对搜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向同学们介绍。

二、金钥匙

组织活动的有关要求。

三、单元小结

1、学生自我评价

2、学生他人评价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有关龙的习作的练习,单元小结,金钥匙中的内容,重点是习作的练习。

学生学习过程:

一、选择下面的话题进行习作练习:

A选择有关“龙”的成语、寓言、工艺品、特产等,写一篇习作。

模仿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B仿照课文《大人们这样说》第五段,写几句话(保底)。

C写一篇日记。

(保底)。

二、明确要求:

1、语句通顺,流畅,不写错别字

2、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写文章.师巡视指导。

3、修改作文,也可以互相修改.注意吸取同学们刚才提出的意见。

4、誊写故事。

5、总结。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书,包括4篇主题课文:

《神奇的书》、《忆读书》、《走遍天下书为侣》、《我的“长生果”》,还有一个实践活动,围绕读书活动开展。

本单元的4篇课文,通过著名作家的亲身读书经历和读书感受的介绍,引导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

学情分析:

语文学科既应该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为他们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创造广阔的学习体验空间,从中积极挖掘、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展思维,启发想象,发表个性化看法。

同时,要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

让孩子扮演图中的角色,揣摩人物的心理,表演他的动作、语言,从而体会诗中的意境。

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受孩子的欢迎,教学效果不错。

 

神奇的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知、体味、鉴赏,感悟这首诗的内涵。

2、抓住能唤起学生相似感受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来丰富对课文中富有人文气息的内容理解。

3、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谈谈书带给人们的实际效用——举例说明,从而激发同学们读书的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

作者简介,文章拓展资料

学生:

预习课文,查找与书有关的资料

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主阅读谈话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中书带给你了什么?

从而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诗的脉络

认字环节

点出“履”“扉”这个字,并解释以及这几个词浩瀚、一贫如洗、朴质无华

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

(由学生说出书的作用,然后教师可以伺机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练读:

齐读、指明读、比赛读、男女生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书的神奇。

激发读书的热情)

谈一谈你对每一小节诗的理解

(诗中之字贵如金,浓缩就是精华,每一小节短短的诗文都可以成为每一位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源泉,他们可以给每个人带来一个与书结伴的故事,从而升华自己的感性认识。

重点对2、3、4小节加强理解)

三、激发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你曾经都读过什么书?

有什么感悟?

(学生从读诗、体会诗、再到讲故事经历了这样步步洗礼,感情的升华,让学生脱口而出自创得诗歌,有了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

你能尝试着背诵本篇诗歌?

(从读诗、悟诗、讲诗再到背诗学生已经对本课诗文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为下步的仿写诗歌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拓展延伸

拿起手中的神奇之笔,续写《神奇的书》这首诗,抒发你对书的感情

(通过阅读得步步熏陶,感情的积淀,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发挥自己的想象翅膀,给他们一次创作自己诗歌的机会,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找到了切入点,逐步建立对诗歌的敏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此环节是一个拓展环节)

忆读书

学习目标:

1、学会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本课的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在文章中的作用。

3、能够认识到作者少年时代是怎样读书的,并能够向作者学习,检查自身是够做到了“读书好、读好书、多读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习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稳重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再文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多读书,读书好”。

教学方法:

自主阅读小组讨论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冰心的一首小诗引入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本诗通过比喻揭示:

成功来自艰辛的奋斗的道理。

(激励青年努力学习,艰苦奋斗。

二、课前预习。

要求如下:

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

2、读顺课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大意,并画出不同时期的不同书本带给作者的影响。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读通课文。

2、正音释义

笸箩天罡地煞无聊朦朦胧胧无病呻吟勉勉强强不能自已

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思考:

请同学快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

集体交流。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