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发展动态第3期.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74854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发展动态第3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发展动态第3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发展动态第3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发展动态第3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发展动态第3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发展动态第3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发展动态第3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发展动态第3期.docx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发展动态第3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发展动态第3期.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发展动态第3期.docx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发展动态第3期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

发展动态

2010年第1期(总第3期)

南海区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桂城街道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2010年1月29日

目录

科学发展产业格局初成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2009年工作总结(摘要)

 

科学发展产业格局初成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2009年工作总结(摘要)

 

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下称产业基地)的建设于2009年4年28日正式启动,是桂城街道贯彻落实南海区政府“敢于求变,善于求进;产业升级,区域升值”精神,体现“水绿环境大改造,产业城市双转型”全年工作主题的主要抓手之一。

更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硝烟未散,珠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态势下,南海和桂城勇当广佛同城化先行者,为产业界注入强劲投资信心的重要举措。

产业基地的开发运作实行政府引导推动、社会投资参与、运营服务配套三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产业基地源于“一环都市型产业带”(以佛山一环桂城段和佛平路为主轴,包括佛山一环桂城段两侧由桂澜路、海八路、平七路和东平河合围的21.6平方公里带状区域),在瀚天科技城一期和天安南海数码新城一期、二期两个成熟的产业载体平台形成一定集聚和示范效应的基础上,顺势而为。

整合了政府、村委会、社会资本等多元的投资主体,以产业带沿线政府储备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为载体,成批量、成体系地建设都市型产业聚集平台。

目前除瀚天和天安两大产业载体平台已部分建成投入使用外,鸿晖·都市产业新城、慧丰科技大厦、南海壹号、海逸商务大厦、容兆酒店和百福公寓以及汇金广场等产业载体项目已动工建设或即将动工建设,预计整体投资逾30亿元,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2012年基本建成投入使用。

届时产业基地将成为佛山乃至全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市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城市化建设与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及“三旧”改造的成功典范。

到2009年末,瀚天科技城现引进企业62家,其中已有49家正常营业,2009年产值8.2亿元,纳税额2315.75万元,较2008年的约630万元,增长了3.6倍,初步体现了政府在产值、税收的增长和产业集聚升级方面的初衷。

天安南海数码新城引进企业150多家,其中已有117家正常营业,2009年产值10.1亿万元,纳税额4171.45万元。

 

2009年工作回顾

一、主要工作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一)建立管理服务架构。

1、2009年作为产业基地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协调领导机构的南海区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桂城街道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已经组建,将逐步承担起产业基地各产业载体及其相关项目的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土地利用审批、政策优惠扶持及其他重大事项的协调。

2、南海区和桂城街道共同出资组建广东天盈都市型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产业基地的快速成型提供实体支撑,系统加快瀚天科技城二期等一批都市型产业载体项目的建设,负责产业基地的投资、建设、开发、策划推广和管理工作。

(二)产业载体平台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产业基地现已有瀚天科技城一期及天安南海数码新城一、二期两个成熟的产业载体,成为当前产业基地招商引资重要载体,也为其他的产业载体项目提供示范,借势而为,加紧建设。

1、瀚天科技城一期共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三栋产业大厦已完全交付使用。

二期B栋16层科技产业大厦的建设克服了种种困难,得到了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七月份正式立项,八月底开始动工建设,到年底已建至第5层,计划春节前建至10层,明年五一前封顶,预计明年底投入使用。

新建的两栋配套公寓主体已建至第5层,春节前封顶。

D栋16层的科技产业大厦已经完成设计招标,现正进行施工图设计。

2、天安南海数码新城一期天佑创富大厦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已交付使用。

二期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于2009年中推出市场,至年底招商已超过八成,预计2010年3月份正式交付使用。

三期基础建设已经完成,主体工程施工筹备中。

3、慧丰科技大厦16层主体建筑年底进行封顶施工。

4、鸿晖·都市产业新城一期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由两栋11层高的产业大厦组成,目前主体建筑物承桩台已经完成,地下室护壁桩正在施工,主体工程计划在2010年7月30日封顶。

二期建筑面积约7.7万平方米,由两栋分别高11层和16层的产业大厦组成,目前二期正在办理设计、报建手续。

5、容兆酒店已经完成桩基施工,进入主体工程建设。

百福公寓已进入方案报批阶段。

6、汇金广场位于佛山一环桂城段西侧,改造后的旧佛平涌南岸。

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3万多㎡,建筑面积9万多㎡,目前该项目已经理顺土地关系,完成一期的设计、报建等手续,进入桩基施工阶段。

7、南海壹号目前已经基本理顺土地手续,建设进程将会大大加快。

(三)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1、瀚天科技城和天安南海数码新城,分别以租赁和出售的经营方式,形成错位竞争和互补,满足了不同企业的需求,成为产业基地载体建设的典范。

两大平台迅速吸引了一大批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高质量的企业进驻,形成良好的产业氛围,树立了都市型产业载体建设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各方投资者将都市型产业这个市场“蛋糕”逐步做大。

预计已落实的都市型产业载体项目七个,投资额超30亿元,约100万平方米建筑规模。

2、瀚天科技城一期产业载体约10万平方米,自08年推出以来,受到市场热烈追捧,招商形势喜人,目前出租率超过80%,引进企业62家。

包括北京仁创、苏州新宇软件、深圳中能锂电、爱尼漠动漫等,还有一批项目正在洽谈,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基本消化建成物业。

3、天安南海数码新城一期于07年末面市,已经全部售罄;二期于2009年7月份开售,目前已经售出80%。

两期共引进企业150多家,包括e-bay等知名企业。

(四)整合资源加强宣传,扩大产业基地自身影响

1、以4月28日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建设启动仪式为契机,系统化地对产业基地整体及下属各产业载体平台进行宣传报导,实现宣传效益的最大化。

借助策略研讨会、新闻通报会、启动仪式渐进发布,使得产业基地的新闻报导错落有致持续出现,叠加效应凸现。

据统计,围绕产业基地建设启动,媒体共发布新闻48篇,初步形成产业基地一定范围的知名度,还进行了后续跟进报导。

2、《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发展动态》于11月份创刊,定期每月出版报送至产业基地管委会相关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产业载体平台项目投资方、相关企业、村委会等,搭建起信息交流平台。

能够迅速、准确地向上级机关汇报产业基地的开发建设情况,以便上级机关及时了解建设和发展动态,做出正确的工作决策;同时有利于加强各大产业载体平台间的沟通协调和联系,利于合作。

并成为进驻各产业载体的企业展示自身,打通产业链条,汇聚行业能量的平台。

3、产业基地的网站、VI系统、大型户外广告发布等在年底前基本完成。

(五)出台产业基地的配套政策

1、2008年9月,“南海数字创新产业基地”(桂城园)正式落户瀚天科技城,初期规模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

经评估后符合条件的企业成功申请进园,由区政府给予房租补贴。

为进驻企业真真正正取得了实惠,受到热烈欢迎,也迅速形成了电子信息类企业的集聚。

2、2009年12月3日,南海区人民政府颁布了《佛山市南海区都市型产业载体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的制定颁布,为我区都市型产业活化土地奠定了重要的政策基础。

该《办法》共十条政策,从政策优惠、规划布局、村镇集体土地的活化及相关产业配套的提高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南海式的创新发明,为我区工业房地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预计在未来的5-10年内,在“都市型产业”大旗下,南海大地可活化土地10万亩以上,盘活社会资产1000亿元以上,成就地位无可替代的都市产业强区。

(六)完善各项基础工作,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系,加强沟通,建立起数据采集和信息交流的机制。

(七)做好各项参观接待工作。

2009年下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先后参观了瀚天科技城。

此外还接待安排各种会议、交流活动等,让领导、专家、业界同行认识了解产业基地,也通过他们了解政策和业界动态,为各方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和经验。

在相互交流中扩大了产业基地的知名度,为谋求共同发展、信息共享创造了机会。

二、存在的不足、面临的困难及建议

(一)产业基地优惠扶持政策配套较少,制约基地的竞争优势。

(二)都市型产业基地规划范围内有大量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对其整合、盘活及运营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产业基地协调管理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职责、任务也需进一步明确。

(四)周边地区同质化的竞争激烈,招商形势严峻。

(五)产业基地现有平台项目的产品定位、招商政策、竞争策略等尚未明晰,有待进一步深入细化。

 

2010年工作设想

在产业载体初步建立基础上,2010年要加快研究制定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建设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研究制定广东都市型产业基地条块结合的招商政策,建立健全投资服务体系。

将工程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基地服务平台建设等在内的具体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打造高效团队,构建优质管理服务平台。

要在理顺明晰区和街道管理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职责、人才招聘、工作流程、激励机制等,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特别是着重引进招商引资、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拓宽工作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招商质量。

注意利用和发挥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一些中介服务机构的资源优势,融入其相关工作渠道,引进优质项目。

探索采取激励措施积极引进面向创业企业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利用其专业服务和人脉关系引进企业和先进技术,争取引进几个具有影响力和行业带动力的项目。

三、加快产业载体建设,提升产业基地承载力。

要以瀚天二期的建设为标杆,抓好基地整体平台项目建设目标任务的完成,对已经落实的的其余平台载体项目,要加强协调服务,协助其尽快开工建设,力争在2012年目标建设期内完成现有产业载体的建设。

四、加强宣传策划,重视信息传播,提高产业基地知名度和影响力。

力争一年组织2-3次有影响力的策划推广活动,充分利用媒体扩大范围加大公共宣传。

借助2010年1月底在我区举办的2010中国(南海)动漫技术论坛,产业基地将籍此具行业影响力的盛事,做好各项宣传策划工作,进一步扩大产业基地的影响;以4月28日产业基地建设启动一周年为契机,举办一次投资推介会。

五、依托《佛山市南海区都市型产业载体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三旧”改造相关政策的优势,以科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收益为目标,拓展产业基地开发建设空间。

引进更多高质量的产业载体项目,扩展都市型产业基地的容量,力争明年再落实一到两个产业载体项目。

六、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资源,保持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密切联系,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尤其是针对现有产业载体的差异化多元组合,制订相应的“个性化”、更具弹性的扶持政策,引导引进企业的差异化集聚,通过政府和市场的“两只手”调控,使各产业载体达至竞合甚而是协同状态。

七、做好瀚天二期建设资金融资的准备,根据《佛山市南海区都市型产业载体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加大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力度,为瀚天二期的开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同时盘活前期投入的资金,滚动发展。

八、建设基地服务平台,提供一流服务,提升产业基地的核心竞争力。

要坚持以企业为本,以人为本,为基地和企业提供最周到的管理性服务、综合环境配套服务和人本服务,切实提高产业基地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加大对进驻企业的扶持力度,进驻企业多为高新技术企业,且大部分处于扩张期,因此建立专门的企业服务队伍,为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以及经营融资提供服务和协助。

争取五年内培育3-5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要加快完成产业基地的商务、生活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为进驻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服务、融资等多元的服务。

联合部门力量,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