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8250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建筑史.docx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章节简介】

绪论

第一节自然条件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1、为了抵御严寒,北方的房屋朝向采取南向,以便冬季阳光射入室内。

在温暖潮湿的南方,房屋多采取南向或东南向,以接受夏季凉爽的海风,或在房屋下架空干阑式构造,流通空气减少潮湿。

;森林地区往往则采用井干式壁体。

为了防止野兽也有采用干阑式构造。

第二节中国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

1、商朝已经有了成熟的夯土技术。

2、北宋随着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该拜年了汉以来历代都城采用的封闭式里坊制度,改为沿街设店。

第三节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结构

1、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木结构主要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其中抬梁式使用范围最广。

2、斗栱是在方形坐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与若干弓形的栱,层叠装配。

斗栱最初用于承托梁头、枋头,还用于外檐支撑出檐的重量,后来才用于构架的节点上,而出檐的深度越大,斗拱的层数也越多。

3、斗栱的发展商末已有,到汉朝大量使用,到唐朝斗栱样式逐渐统一,并用栱的高度作为梁坊比例的基本尺度。

后来这种基本尺度发展成模数制,即是“材”。

“材”的大小共有八等,而“材”又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宽。

这种做法简化了设计手续,可预制加工,提高了施工速度。

4、宋朝以后随着柱身加高,房屋空间的扩大,木构架节点上使用的斗栱越来越少,这种由复杂趋向去简练的过程到明清两代更为显著。

5、穿斗式也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间距小,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

其主要特点是用较小的柱与“穿”,做成相当大的架构。

这汇总架构在汉朝已经相当成熟。

6、井干式使用天然圆木或者方形矩形断面木料层层累叠,商朝后期的陵墓已使用井干式木椁。

7、古代木架构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的优点:

a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类似于框架结构,建筑物灵活性极大;b便于适应不同气候条件;c又减少地震危害可能性;d材料供应方便。

8、周初有了瓦,战国时代出现花纹砖和大块空心砖,汉代已经有预制配装的空心砖坟墓,且出现了各种花纹的贴面砖(类似瓷砖装饰)。

而砖拱结构用于地面早起仅见于塔的局部,至元朝开始使用砖拱建房屋,明朝出现了完全用拱券结构的碉楼和结构用砖拱而外形仿木建筑的无梁殿。

二、组群布局

1、商朝宫室已经有了”间“的概念。

建筑物的间数除少数例外,一般采用奇数。

各间面阔自商朝至战国遗迹多在3米左右,随着技术发展,唐朝以5米居多,宋以后则扩大到七八米。

最大明长陵明间面阔10.34米。

2、中国古代建筑庭院布局,大都采用均衡对称,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的设计。

其中多以纵轴线为主,横轴线为辅

3、庭院布局大体分为两种:

纵轴线安置主建筑,院子左右两侧依横轴线建两座较小的次要建筑相对,称为三合院;在主要建筑对面在建一个次要建筑构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庭院,称四合院。

四合院由于其主次分明,安全,防风沙的密封较强等优点使用较为广泛。

4、另一种庭院布局廊院,即在主要建筑对面次要建筑两侧用[]形回廊联系在一起。

这种组合可收到艺术上大小、高低、虚实、明暗的对比效果,同时回廊各间装有直棂窗可向外眺望扩大空间感。

这种建筑自汉至宋金多见,至唐逐渐被有廊庑的四合院代替。

5、当一个庭院建筑不能满足需要,往往采取纵向扩展、横向扩展构成组群建筑。

三、艺术形象

四、园林

1、东晋庐山营东林寺开寺观园林之端,魏晋南北朝时期崇尚自然野致,宋朝江南地区筑山叠石成风,产生莳花、造山的专职工匠。

唐宋时期文人画家自建园林,”诗情画意“逐渐成为园林设计主导思想。

到明清两代江南私家园林达到鼎盛。

2、从汉朝池中建岛,到魏晋沿池布置假山花木,自此以水池为中心处理园景成为传统方法,从南北朝开始欣赏奇石。

3、除山池以外,都追求在有限的面积内构成更多风景,力求疏密相间主次分明,幽曲与开朗,奥如旷如。

4、花木方面,与山池房屋配合,花木品种及配置方法要求多样化,以达到移步异景的要求。

园林风景好像展开的画卷,风景有层次,有深度,远中近层层含蓄不尽。

五、城市

1、《考工记》记载的王城制度虽尚待证实,但长安遗址已经证明街道宽度沿用《考工记》所述以车”轨“为标准的方法。

2、城市绿化根据汉代以来传统,大道两侧种植槐树,而洛阳从隋朝起以樱桃石榴作为引道树,河岸种植柳树。

沿用至宋。

3、北宋时期取消封闭性坊墙,采用住宅商业混合式街道。

但是都城布局仍追求对称整齐。

虽然临安、南京受地形限制,但依然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规划建设。

4、南方依山傍水的城市常常不规则布局,例如苏州城内街道与河相辅,供运输和排水之用。

5、从唐末开始,成都江夏苏州福州等城市陆续建造砖城,江南若干城市用砖铺路。

六、工官制度

1、”工“首见商朝甲骨文,即当时管理工匠的官吏。

《周官》《左传》记载掌管营造工作的司空。

主管具体工作的官吏《考工记》称为匠人,唐朝称为大匠。

主要工匠称”都料匠“,既设计绘图又主持施工。

明朝出现工匠出身的工部首脑。

2、汉初已有图纸施工,隋朝出现百分之一比例的图样和模型。

3、从唐朝起除了官方匠师,还有雇佣匠人。

到明中期,雇佣逐渐代替征工,并出现了私人包工商。

到清朝政府直接掌握的工匠已经很少,包工商大量出现。

这是中国建筑业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转变。

第一章原始社会时期的建筑遗迹

第一节原始人群的住所

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人类从栖息于巢与穴,进步到有意识地建造房屋。

出现了干阑式与木骨泥墙的房屋。

干阑的实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已有棒卯技术。

木骨泥墙房屋实例以西安半坡村和陕西临潼姜寨最具代表性。

姜寨有五座"大房子"共同面向一个广场,每座"大房子"周围环绕着若干或圆或方的小房子,其布局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聚落的特色。

二者属于仰韶文化时期的居住遗址,其中的"大房子"是仰韶文化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议事的地方。

龙山文化时期的居住遗址以西安客省庄的一座吕字形平面的房屋为例,房屋面积比仰韶时期的变小,室内有供存贮的窖穴,表现了父系氏族社会私有财产的出现,建筑技术的进步是地面上铺有"白灰面"。

近年在浙江余杭县的瑶山与汇观山发现有祭坛,为土筑的,呈长方形。

在内蒙古大青山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发现用石块堆成的方形和圆形的祭坛;在辽宁建平县发现了一处内中有女神像的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

这些考古发现,使人们对于中国原始社会的建筑水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第二节仰韶文化的建筑遗迹

第三节龙山文化的建筑遗迹

黄河中下游地区进入龙山文化父系氏族公社时期以后,某些木造的随葬品表示已有贫富差别了。

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

此阶段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时期。

(一)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夏代的城市遗址在河南王城岗、山西夏县及河南淮阳平粮台有所发现。

有人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代都城之一--斟郇的遗址。

(二)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

商代是我国奴隶社会大发展的时期,青铜工艺已达到纯熟程度,已有甲骨文等文字记述的历史。

建筑技术明显提高。

著名遗址有:

①郑州商城,可能是商王仲丁时的嗷都。

②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早商宫殿建筑,可能是成汤都城--西亳的遗址。

其中一号宫殿最大,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筑。

二号宫殿是一更为完整的廊院式建筑(二里头宫殿遗址,近来列入夏代,存疑)。

③黄陂盘龙城商城遗址,夯土台基上平行排列三座殿堂。

可能是商代某一诸侯国的宫殿。

④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城址。

已发掘出两座庭院式建筑。

⑤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位于河南安阳小屯村。

中国考古界多年来对殷墟做过细致的考古发掘工作,对于它的宫殿、墓葬等已有较清楚的认识。

它的建筑建于长方形土台上,长面朝前,有纵有横,说明布局已具庭院的雏形。

它的墓葬为土圹木椁墓,深达十几米,四出羡道,有很多殉葬的人与物。

安阳殷墟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西周(公元前1l世纪~前771年)

西周时在奴隶主内部已有按宗法分封的制度,规定了严格的等级。

表现在城市的规模

上就是诸侯的缄按公、侯、伯、子、男的等级,分别不准超过王城的1/3、1/5、1/9。

否则即是"僭越"。

西周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是陕西岐山风雏村的"中国第一四合院",是一处二进院的宗庙建筑。

另外在湖北圻春出土了一处建筑遗址,为干阑式建筑。

西周在建筑上突出的成就是瓦的发明,使建筑脱离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

(四)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春秋时期宫殿建筑的特色是"高台榭、美宫室"。

这一方面是高台建筑有利于防刺客、防洪水、可供帝王享受登临之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建筑技术的原因,当时要修建高大的建筑,要依傍土台才能建造成功。

近年对秦国都城雍城的考古工作中出土了36emxl4cmx6em的青灰色砖和质地坚硬有花纹的空心砖,说明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已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此时期杰出的工匠为公输般--鲁班,被后世奉为多种行业工匠的祖师爷。

第一节夏

第二节商朝的宫室和陵墓

1、商朝文字是已知最早的象形文字,目前以出土的甲骨文达四千多。

2、根据有关建筑的象形字,可推测当时房屋下部有些在地面上建台基,有些使用干阑式构造。

根据甲骨文“席”、“宿”,可知当时室内铺席,人们坐在席上。

3、商朝雕刻的特征,多用细密的花纹为地,衬托高浮雕的主要纹饰。

最常见的有云纹、雷纹、饕餮纹、蝉纹、圆圈纹等。

第三节西周和春秋时代的建筑

1、《左传》和《礼记》曾记载,周朝宫室的外部有为防御与揭示政令的阙。

其次有五层门(皋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和处理政务的三朝(大朝、外朝、内朝)。

阙在唐朝依然存在,后来逐渐演变成明清的午门。

三朝五门为后代附会沿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隋朝以后历代宫廷建筑的外朝布局。

2、春秋时代有一百多诸侯国,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能维持不断增长的城市人口消费,财富也集中于城市中。

3、据《考工记》记载,城墙高与基宽相等,顶宽为基宽的三分之二。

门墙尺度以“版”为基数。

4、西周出现了板瓦、筒瓦,瓦的出现解决了房屋漏水问题,是古代建筑的重要进步。

瓦的使用到了春秋时代才逐渐普遍,屋顶坡度由草屋顶的1:

3降至瓦屋顶的1:

4。

第三章战国、秦、两汉、三国时期的建筑

此阶段包括:

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战国时战乱频仍,"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前对诸侯国城址大小的限制已失去控制。

城市规模扩大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战国七雄各国的都城都很大,以齐国的临淄为例:

大城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城内居民达7万户,街道上车毂相碰,人肩相摩。

大城西南角有小城,推测是齐国宫殿所在地,其中有高达16m的夯土台。

在陕西咸阳市东郊发掘的秦咸阳一号宫殿是一座以夯土台为核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构架建筑环绕的台榭式建筑。

该建筑具有采暖、排水、冷藏、洗浴等设施,显示了战国时期高级建筑已达到的水平。

当时的木工技术,从近年河南、湖南等地出土的战国墓的棺椁上,可看到已有形式多样的榫卯,说明木工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在河北平山县的战国中山王臀的墓中出土了一块铜板错银的"兆域图",该图大体上是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有名称、尺寸、地形位置的说明,并有国王诏令。

此图被誉为中国现在已知的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

(二)秦(公元前221-前207年)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

他每灭一国,就在咸阳北坂上仿建那一国的宫室,这在建筑技术,建筑风格上起到了交流融会作用。

秦代的都械与宫殿均不遵周礼,而是在跨渭水南北广阔地区,弥山跨谷地修建。

脍炙人口的阿房宫是秦始皇拟建的朝宫的前殿。

第一节战国到三国时期社会变动和建筑概况

1、建筑是“威四海”的精神统治工具,汉都城规模更加宏伟。

未央、长乐两宫都是周围长达十公里左右的大建筑群组。

2、工程技术方面,东汉建筑的平面和外观日趋复杂,高台建筑日益减少,楼阁建筑逐步增加,并且大量使用成组的斗栱。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

1、春秋以前的城市,手工业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商业还未充分发展起来,因此城市规模都很小。

2、咸阳建于秦孝公十二年,至秦孝文王宫馆阁道相联三十余里。

秦灭六国,使徒刑者七十万建阿房宫骊山陵。

3、汉长安城,成周22.5公里,城墙用黄土筑成,最厚处约16米。

城门每面三座,每门三个门洞各宽8米。

4、洛阳是原东周“成周”故址,秦汉都建有宫殿,东汉时洛阳除了宫苑,官署以外还有里闾及二十四街,街道两侧种植栗、漆、梓(zǐ)、桐四种行道树。

5、曹操建设邺城,重新规划,将宫室苑囿官署设置在城北,住宅位于城南区分明确交通方便,后来南北朝及隋唐都城规划都在这基础发展而来。

6、春秋至战国,各都城都有闾里为单位的居住方式,西汉长安有一百六十个闾里,每一闾里设“弹室”控制居民,都城布局上,闾里杂处于宫阙和官署之间,到曹魏邺城才分区明确。

第三节秦汉三国的宫室

1、西汉之初,仅修建未央宫、长乐宫、北宫,到汉武帝才大建宫苑。

太后住长乐宫,太子住北宫。

第四节住宅

1、床的用途到汉代扩大到日常起居与借鉴客人,不过这种床小,仅能坐一人,称作“榻”。

东汉末灵帝时期可折叠的胡床传入中国。

第五节陵墓

1、春秋战国累土为坟,且植树。

2、汉承秦制,坟的形状上累土为方锥形,削去上部,称为“方上”。

最大的方上约高20米,其上建有建筑。

3、陵内设置寝殿与苑囿,周围建城墙,设置官署,并迁各处富豪居住附近,号称“陵邑”。

至东汉废止陵邑。

方上体量也不如西汉宏巨。

4、汉朝贵族坟墓多也采取方锥平顶,一般贫民则采用简单的土坑葬。

5、结构上商周战国采用木椁墓和深葬制度,河南辉县发掘木椁墓,深入地下18米。

西汉初仍使用木椁墓,由于砖墓和石墓的发展,木椁墓逐渐减少,至汉末几乎绝迹

第六节秦万里长城和汉长城

1、西汉为了保护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除了修葺秦长城外,又加建了东西两段长城,西段经过敦煌一直建到新疆。

东段经内蒙到吉林。

第七节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1、汉西部长城有的还在版筑中加芦苇,直到今天,一些盐碱地区,夯土中加芦苇层隔碱。

2、这一时期文献虽有“反宇”的记载,但是汉阙与绝大多数大多数明器、画像表示屋面和檐口都是平直的,没有反宇与翘曲的屋角(东晋壁画出现屋角起翘)

3、该时期雕刻手法日趋丰富,通过线刻、压地隐起等的手法。

第四章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

第一节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1、该时期出现了儒释道相互斗争和交融的局面。

思想领域的活跃大大推进了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第二节都城及宫殿

1、北周灭北齐,邺城化为废墟。

2、东晋经营建康,在三国吴建业旧址逐步发展的。

两晋南北朝的城市是继承东汉洛阳,曹魏邺城的规划而发展,宫室都建在都城重心偏北处,构成以宫室为中心的南北轴线布局。

3、到东魏,附会“三朝”制度,以正殿为主纵列两组宫殿。

这种纵列方式为后来隋唐宋明清所沿用。

第三节住宅

1、北魏末期贵族们住宅后部往往建有园林,园中有土山、钓台、曲沼、飞梁、重阁等。

同时期叠石造山技术也有所提高。

2、魏晋以来,士大夫标榜旷达风流,爱好自然野致。

北魏洛阳华林园、张伦宅、梁江陵湘东苑,或重岩复岭,石路崎岖。

或深溪洞壑,有若自然。

3、该时期由于民族大融合,家具变化巨大。

睡眠的床以加高,上部加床顶,床榻加高加大。

还有各种形式的高坐具,椅子方凳等逐渐普及。

第四节寺和塔

1、南朝建康有五百多所佛寺。

北魏统治范围内,有佛寺三万多所,首都洛阳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佛寺。

北魏《洛阳伽蓝记》记录当时洛阳四十多所佛寺。

2、塔藏舍利,是教徒崇拜的对象。

所以塔位于寺的中央,成为寺的主体。

以后建佛殿供奉佛像,供信徒膜拜,于是塔与殿并重,而塔仍在佛殿之前。

随着南北朝到唐数目渐多,供奉佛像的殿逐渐成为主体,小寺不一定建塔

3、塔的概念和形制源于印度的窣(sū)堵坡;中国的塔虽然也放舍利,但是功能和结构融合本土传统手法,创造了楼阁式木塔,塔内不但供奉佛像还可登临远眺。

窣堵坡缩小了,安置于塔顶之上,称之为刹。

刹既具有宗教意义,又起到装饰作用。

4、木构阁楼式塔首见于东汉末年,南北朝时数量最多,成为当时塔的主流,北魏正光四年,河南登封县崇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唯一的十二边型平面塔。

第五节石窟的建筑和雕刻

1、石窟寺的概念肇源于印度,

2、山西大同云冈西部五大窟和龙门三窟是为北魏皇帝祈功德而建的

第六节陵墓

1、现存南朝陵墓大都无墓阙,而在神道两侧设置神兽;其中皇帝的林木用麒麟,贵族的墓用辟邪。

石兽之后左右有墓表及碑。

墓表继承汉晋形制:

下为柱础,在方座上置圆形鼓盘,刻成双螭(chī没有角的龙。

古代建筑或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做装饰);中有方柱而四角微圆,从柱身一面雕出方版,上刻死者的职衔。

第七节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1、两晋南北朝时期建筑材料的发展主要在砖瓦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与金属材料的运用方面。

其中金属材料多作为装饰材料使用。

2、根据文献记载和日本飞鸟时期木塔推测,当时木塔都采用方形平面,中小型木塔,用中心柱贯通上下以保证其整体牢固。

3、该时期斗栱的结构性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已经用两跳的华栱(垂直出跳构件)承托出檐。

4、砖结构在汉朝多用于地下墓室,北魏时期大规模运用到地面。

5、云冈石窟全部主要洞窟都在约35年内所凿造,北齐晚期开凿天龙山大像窟时,曾日夜施工。

6、东晋壁画和碑刻出现了屋角起翘的样式,使体量巨大的屋顶显得更轻盈活泼。

根据文献,北魏末期只有宫殿和少数王族府邸才许使用反宇飞檐。

7、北朝石窟为后世留下极其丰富的装饰花纹,除秦汉传统纹样,随同佛教艺术而来的印度、波斯和希腊的装饰,有些不久就被放弃,但是火焰纹,莲花,卷草纹,璎珞纹,飞天,狮子,金翅鸟后代逐渐应用到工艺美术方面,其中以莲花,卷草纹,火焰纹尤其广泛。

如在卷草纹中加动物,或以两组卷草相对并列,就是从波斯传入。

8、该时期,北朝建筑和装饰风格从最初的茁壮粗狂,到北魏末期呈现雄浑而巧丽,刚中带柔的艺术风格。

总体来说,这是中国建筑风格在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中一个生气蓬勃的发展阶段。

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的建筑

第一节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变动和建筑概况

1、从唐末开始某些商业繁荣城市,出现了夜市,五代洛阳已经允许临街设店。

2、当初已经以“材”为木构架设计的标准。

构建的比例形式逐渐定型。

第二节隋唐的都城与宫殿

长安

1、公元582年,隋文帝因长安城规模狭小,水质咸卤。

命宇文恺在汉长安东南兴建新都,命名大兴城。

唐又陆续建设,改称长安。

城厚12米,每面三门,每门三道,正南明德门五道。

城门上建高大城楼。

2、长安规划总结汉末邺城,北魏洛阳,东魏邺城的经验,在对称原则下,沿南北轴线将宫城和皇城置于最北中部,并以纵横相交的棋盘型道路将其余划为108里坊。

、宫城中间是皇帝听政和居住的太极宫,西部为掖庭宫,东部为太子居住的东宫。

3、大明宫位于长安城外东北龙首原上,有南北纵列的大朝含元殿、日朝宣政殿、常朝紫宸殿。

又在其左右建造对称的若干殿阁楼台。

后部诸殿是皇帝后妃居住和游宴的内廷。

位于西北部高地的麟德殿是皇帝宴饮群臣观舞做佛的地方,面积约等于明清故宫太和殿的三倍。

4、大明宫宫墙夯土筑成,底宽10.5米,只有宫门和宫墙转角表面砌砖。

5、长安城南北并列十四条大街和东西并行十一条大街,位于中轴线上的朱雀大街宽150米,其余宽120~134米不等,其他不通城门的街道宽42~68米不等。

沿城内街宽20米,但都是土路泥泞不便。

为了排水,两侧有宽深各两米的水沟。

但因城内地形起伏过大,排水仍然困难。

街道两旁种成行槐树,称为“槐衙”

6、里坊近于方形,东西520,南北510~560米,也有长方形,东西600级1100多米。

里坊周围用高大夯土墙包围。

大坊四面开门,小坊东西两门。

坊内街道宽度大多15~20米左右,坊内有较窄巷曲,还有若干商铺。

坊外侧和沿街部分主要为权贵官吏府邸和寺院。

直接向坊外开门,不受夜禁制度限制。

7、将手工业商业集中固定,是古代都成规划特点之一,便于管理与平准物价。

隋唐长安继承并发展这一特点,建造东西二市。

市面积约1.1公里,城垣围绕四向开门。

市中央是市署和平准局。

西市内有井字形干道,道宽16米,两侧各有水沟,再外一米多宽人行道。

店铺之间多有小巷

洛阳

1、隋唐继汉东西二京制度,以洛阳为东都。

洛阳地理位置适中,运河开通后在政治和经济上便于控制东南地区。

因南北枢纽而逐渐繁荣公元九世纪末,唐朝迁都洛阳。

2、隋唐洛阳由七世纪初,宇文恺主持,位于汉魏洛阳之西约十公里,被依邙山南对龙门。

宽长七公里多平面近于方形。

洛水由西往东穿城而过,把洛阳分为南北两区。

洛水建桥4座。

城内开凿漕渠,受制地形洛阳不完全对称。

史书记载,为了造城每月役使工丁两百万,死者十之四五。

3、洛阳宫城位于城西北角,城厚16.5米,“门有二重观,左右连阙。

”洛阳103里坊街道较长安窄,因洛水航运南北两市偏南区和北区东部,还有位于西南角的西市,中唐到北宋,很多贵族在南区营建住宅园林。

第三节住宅

1、隋唐五代的住宅没有实物留下,只能从文献和壁画中旁证。

2、该时期贵族士大夫不进掘池造林,还在风景优美的郊外造别墅。

白居易暮年因洛阳宅广十七亩,房屋三分之一,水占五分之一,竹占七分之一,园中有池池中三岛,岛上建亭以桥相通。

岛、树、桥、道相间。

引水至小院卧室阶下,置西溪、小滩、石泉、书楼、台、琴亭、涧亭等。

3、欣赏奇石的风气,自南北朝到唐朝逐渐普遍去来,尤其以产太湖石的苏州为甚,园中叠石为山,怪石夹廊。

4、该时期席地而坐与使用床榻的习惯仍然存在。

第四节寺、塔、石窟

1、若干佛寺拥有大量庄园和水产碾,并在城市进行商业活动,而贵族为了逃避国税,往往把庄园寄托于佛寺内。

在此经济基础上,寺院建筑和附属艺术得以继续不断的发展。

2、唐代佛寺在建筑和雕刻、塑像、绘画相结合方面做了很大发展。

保留至今的唐朝佛殿中较为完整的只有两处,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和佛光寺正殿。

3、南北朝时期,塔是佛寺族组群中主要建筑,到了唐朝,塔已经不是组群中心了。

塔的平面大多是正方形。

4、结构方面,内部可以上去的塔多将塔的壁体砌成上下贯通的空筒,向上逐渐缩小,内部往往用木楼板划分数层。

并非整体砖结构

5、石窟寺经南北朝到唐朝到达高峰,由华北范围扩展到四川盆地和新疆。

凿造石窟的功德由帝王贵族到一半贫民。

第五节陵墓

唐朝主要利用地形因山为坟。

第六节安济桥

1、隋大业年间李春主持建造,位于南北交通干道河北赵县南门外。

距今一千四百年历史。

第七节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1、砖的应用逐步增加,从盛唐开始仿木建筑的砖塔不断增加。

宫殿往往用花砖铺地。

阙的表面使用贴面砖。

2、这时期彩画构图已初步使用“晕”,对于以对晕、退晕为基本原则的宋代彩画具有一定启蒙作用。

第六章(公元960-1279年)

第一节宋、辽、金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第二节城市与宫殿

第三节住宅

第四节祠庙及寺、塔、经幢

第五节陵墓

第六节《营造法式》

第七节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第七章(公元1271-1840年)

第一节元朝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第二节元大都和大都宫殿

第三节元朝的宗教建筑

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的变动和建筑概况

第五节明、清的都城及宫苑

第六节明代的万里长城和海防据点

第七节明、清一般城镇、住宅、园林及家具陈设

第八节明、清的坛庙建筑和陵墓建筑

第九节明、清的宗教建筑

第十节元、明、清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分期】

中国建筑自其源始至于今,未尝一时停止其活动,其蜕变为赓续的,故欲强为划分时期,本为一种不合理且不易为之事。

然因历朝之更替,文化活动潮平之起落,以及现存资料之多寡,姑分为下列各时期。

一、上古或原始时期(公元前200年以前),自上古以至秦。

此期间文献与实物双方资料皆缺乏。

殷周战国以来城廓宫室遗址虽已有多处确经认定,但尚有待于考古家之发掘。

殷以前则尚无实物可考证。

二、两汉时期(公元前204年至公元220年),此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