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185665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7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docx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方剂学》考点

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方剂学》考点

总论

  总论(1分)

  方剂与治法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方从法出”。

  常用治法: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汗法汗法主要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和法 通过和解或调和以祛邪愈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和法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表里双解等。

  下法 适用于胃肠有实邪阻结,大便不通,或泄泻不爽,以及瘀血、结痰、积水肿胀等证。

  消法 通过消食导滞,软坚散结使体内气、血、痰、水、食、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实结渐消缓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吐法 极易损伤胃气,所以非实邪壅塞且病势急剧者不宜使用。

体虚、新产和孕妇,即使有实邪壅塞,亦须慎用。

  清法 适用于火热或热毒在里所致的各种病证。

  

  温法 通过温里、祛寒、回阳等治疗各种寒证的方法。

  补法 补法一般是在气、血、阴、阳不足且无邪实的情况下使用的,以免闭门留寇,但扶正又可祛邪。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方剂的组成原则

  方剂的组成方法有君臣佐使配伍、气味配伍、升降开阖配伍等。

  君臣佐使配伍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注:

每一方中必须有君药。

君药的药味较少,其用量相应要大。

  臣药有两种意义。

  辅助君药加强对主病或主证的治疗作用的药物。

  针对主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种意义。

  佐助药:

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或针对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制药:

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反佐药:

病重邪甚时,为防止拒药,配用的与君药性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使药有两种意义。

  引经药:

用以引领方中诸药至病所或特定部位的药物。

  调和药:

用以调和方中诸药的药物。

  气味配伍理论

  来自《黄帝内经》“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

四气五味是中药理论之一,依照这一理论而处方,亦是方剂配伍方法的重要内容,运用这种认知思维的人首推金元医家成无己,他对《伤寒论》二十首方剂从气味结合功效加以诠释,亦是历史上解释方剂配伍的第一人。

尔后,金元医家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将中药按气味及寒热温凉分类,并据此解释方剂的配伍。

尔后,到清代《温病条辨》撰写者吴瑭,在解释温病诸方时,亦运用气味配伍理论加以诠释。

  升降开阖配伍

  清代名医杨栗山在其所著《伤寒瘟疫条辨》一书中所创立名方升降散,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被当代已故名医赵绍琴十分推崇,该方的思维就是从药物的升降开阖角度配伍组方的。

  方剂的变化形式:

  药味加减的变化指通过调整方剂的组成药物,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方法,习称“随证加减”。

  运用前提:

主证不变,君药不变。

  变化方法:

增加或减少方剂组成中的次要药物(只是臣、佐、使药的适当调整)。

  药量增减的变化指通过调整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方法。

  运用前提:

组成方剂的药物不变。

  变化方法:

增加或减少方剂组成药物的用量。

  如果药量的增减并不改变原方配伍的主从关系,方剂治疗作用强弱改变;

  如果药量的增减改变了原方配伍的主从关系,该方的功用和主治改变。

  剂型更换的变化指通过更换方剂的剂型,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方法。

  运用前提:

原则上组成方剂的药物及其配伍用量比例不变。

  变化方法:

改变方剂的剂型。

  剂型

  汤剂

  汤剂的特点:

吸收快,发挥药效迅速,加减变化灵活,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每一个病人和各种病证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丸剂

  丸剂的特点:

吸收缓慢,药力持久,且体积小,服用、携带都比较方便。

  丸剂大多适用于慢性病证。

此外,某些用于急救的方剂,由于方中含有芳香性药物,不宜加热煎煮,亦可制作丸剂使用,如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还有某些方剂,由于方中某些药物不宜加热煎煮,或由于方药峻猛有毒,为了使其较为缓慢地发挥药效,亦可制作丸剂使用,是为峻剂缓制,如舟车丸等。

  常用的丸剂有:

水丸、蜜丸、糊丸、浓缩丸等。

  蜜丸

  蜜丸是将药物细粉用炼制的蜂蜜为黏合剂而制成的丸剂。

蜜丸性质柔润,作用缓和持久,并有补益和矫味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

  水丸

  也称水泛丸,是将药物细粉用水(冷开水或蒸馏水)或酒、醋、蜜水、药汁等为黏合剂制成的小丸。

水丸易于崩解,溶散快,吸收起效快,易于吞服,适用于多种疾病。

  糊丸

  糊丸是将药物细粉用米糊、面糊、曲糊等为黏合剂制成的小丸。

糊丸黏合力强,质地坚硬,崩解与溶散迟缓,内服可延长药效、减轻剧毒药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道的刺激。

  浓缩丸

  浓缩丸是将药物或方中部分药物煎汁浓缩成膏,并与其他药物细粉混合干燥粉碎后,再用水或蜂蜜或药汁制成丸剂。

浓缩丸体积小,有效成分高,服用剂量小,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散剂

  散剂的特点:

吸收较快,且制作简便,节约药材,不易变质,便于使用和携带。

  散剂有内服和外用两种。

  内服散剂分为两种①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亦可直接吞服。

这类散剂吸收快,便于携带与服用。

②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用,称为煮散,这类散剂实际类似汤剂。

  外用散剂为极细粉末,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对创面刺激小,可外敷、掺撒疮面或患病部位。

亦有作点眼、吹喉等用。

  膏剂

  内服膏剂又分煎膏剂、流浸膏剂和浸膏剂。

  外用膏剂 分软膏剂和硬膏剂;外用膏剂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有的对皮肤起保护作用,有的起局部治疗作用,有的透过皮肤或黏膜起全身性治疗作用。

  煎膏又称膏滋,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

煎膏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有滋润补益作用,一般多用于慢性虚弱性患者,有利于较长时间用药。

  软膏又称药膏,是将药物细粉与适宜的基质制成具有适当黏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其中用乳剂型基质的,亦称乳膏剂,多用于皮肤、黏膜或疮面。

软膏具有一定的黏稠性,外涂后渐渐软化或熔化,因而药物慢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适用于外科疮疡疖肿、烧烫伤等。

  硬膏又称膏药,古称薄贴。

是以植物油将药物煎至一定程度后去渣,再煎至滴水成珠,加入黄丹等搅匀、冷却制成的硬膏。

用时加温摊涂在布或纸上,软化后贴于患处或穴位上,可用于治疗局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如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证,以及腰痛、腹痛等。

解表剂

  概述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初起。

  2.应用注意事项。

  辛温解表

  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药物】麻黄 桂枝 杏仁 炙甘草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表实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配伍意义】

  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营卫郁滞,肺气失宣所致。

  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除营分之涩,合而为发汗峻剂,开表逐邪,散风寒而除身疼。

杏仁与麻黄相配,宣降并用,以增强解郁平喘之功为佐。

  炙甘草既调麻、杏之宣降,又缓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为使。

  【配伍特点】

  一是麻黄、桂枝并用,开腠畅营,发汗解表之力较强;二是麻黄、杏仁并用,宣降相因,宣肺平喘之效较著。

  【运用】

  辨证要点:

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表证不甚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若夹湿邪而兼见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以祛风除湿;兼里热之烦躁、口干,酌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

  使用注意:

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体虚之人慎用。

  桂枝汤(《伤寒论》)

  【组成药物】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炙甘草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表虚证。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配伍意义】

  病机:

卫强营弱,营卫不和。

  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扶营弱,合则调和营卫。

  姜、枣同用,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

炙甘草益气和中,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助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益营,兼调和诸药为使。

  服法:

温服、温覆。

  【配伍特点】

  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祛邪扶正,阴阳并调。

  【运用】

  辨证要点:

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使用注意:

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

服药期间禁食生冷、黏腻、酒肉、臭恶等物。

  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药物】麻黄 芍药 细辛 干姜 炙甘草 桂枝 半夏 五味子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证候】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配伍意义】

  病机:

外感风寒,寒饮内停。

  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敛阴益营。

温化寒饮的固定配伍:

姜辛五味法。

  【配伍特点】

  表里同治,散收并用,以辛温发表、温化水饮为主。

  【运用】

  辨证要点:

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使用注意:

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应以确属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宜使用,且视病人体质强弱酌定剂量。

  大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药物】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石膏生姜大枣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脉浮紧。

  【配伍意义】

  病机:

外感寒邪闭表,阳郁不得宣泄,郁而生热

  君:

麻黄。

用量为麻黄汤中的一倍,以辛温发汗解表,兼宣肺平喘。

  臣:

桂枝、石膏。

  佐:

杏仁、生姜。

  使:

大枣、炙甘草。

  九味羌活汤(录自《此事难知》)

  【组成药物】羌活 防风 苍术 细辛 川芎 白芷 生地 黄芩 甘草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配伍意义】

  病机: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黄芩清气,生地凉血,既除兼证之热,又制诸药之燥,共为佐。

  分经论治:

羌活—太阳、防风—太阴、白芷—阳明、细辛—少阴、川芎—厥阴、黄芩—少阳

  止嗽散(《医学心悟》)

  【组成药物】桔梗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 甘草 陈皮

  【功用】宣肺利气,疏风止咳。

  【主治证候】风邪犯肺证。

咳嗽咽痒,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外感风寒经服宣肺药后,而咳仍不止者,亦颇适宜。

  【配伍意义】

  病机:

外感风邪表证,经服解表宣肺药后,外邪十去八九,但肺气仍失宣降,咳嗽仍不止。

  方以紫菀、百部二药为君,味甘苦而温,入肺经,止咳化痰,对于新久咳嗽都能使用。

桔梗为臣,苦辛性平,善于开宣肺气;白前亦为臣药,辛甘性平,长于降气化痰。

两者相伍,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

佐以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陈皮理气化痰。

佐使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

全方药量轻微,温润和平,不寒不热,共奏宣利肺气,疏风止咳之效。

  辛温解表剂证候辨识

  外感风寒:

恶寒发热,脉浮

  ¨无汗而喘(表实)---麻黄汤

  ¨头痛恶风汗出(表虚)---桂枝汤

  ¨痰多而稀,或兼水肿(兼水饮)---小青龙汤

  ¨烦躁、口渴(里有郁热)---大青龙汤

  ¨肢体酸痛、口微渴(兼湿、兼里热)---九味羌活汤

  ¨咳嗽咽痒(风邪为主)---止嗽散

  

  辛凉解表

  银翘散(《温病条辨》)

  【组成药物】连翘 银花 桔梗 薄荷 牛蒡子 竹叶 生甘草 荆芥穗 淡豆豉 鲜苇根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证候】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配伍意义】

  剂芥穗、淡豆豉辛温发散,以助逐邪解表之功共为臣。

属“去性存用”之法,也称“制性取用”。

  本方重在透表。

  【配伍特点】

  一是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

二是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具有外散风热、内清热毒之功,构成疏清兼顾,以疏为主之剂。

  【运用】

  辩证要点临床应用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渴甚者,为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项肿咽痛者,系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衄者,由热伤血络,去荆芥穗、淡豆豉之辛温,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凉血止血;咳者,是肺气不利,加杏仁苦降肃肺以加强止咳之功;胸膈闷者,乃夹湿邪秽浊之气,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

  使用注意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

因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

  桑菊饮(《温病条辨》)

  【组成药物】桑叶 菊花 连翘 薄荷 杏仁 桔梗 生甘草 苇根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证候】风温初起,表热轻证。

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配伍意义】

  方中桑叶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灵动,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共为君药。

薄荷辛凉,疏散风热,以助君药解表之力;杏仁苦降,肃降肺气;桔梗辛散,开宣肺气,与杏仁相合,一宣一降,以复肺脏宣降而能止咳,是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三者共为臣药。

连翘透邪解毒;芦根清热生津,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诸药相伍,使上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降,则表证解、咳嗽止。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组成】麻黄杏仁炙甘草石膏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证候】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身热汗出,喘咳气急,甚则鼻煽,口渴,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滑数。

  【配伍意义】

  方中以麻黄、石膏为君。

麻黄辛温,开宣肺气以平喘,开腠解表以散邪;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以生津,辛散解肌以透邪;二药相配,一辛温,一辛寒,一宣肺,一清肺,且俱能透邪于外,相反之中寓有相辅之意,消除致病之因,调理肺的宣发功能;且麻黄得石膏则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则清解肺热而不凉遏,又是相制为用。

  由于本方石膏用量倍于麻黄,仍不失为辛凉之剂。

以杏仁为臣药,味苦,降利肺气,平喘咳;杏仁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与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

佐使炙甘草,益气和中;与石膏相配又能生津止渴,并能调和于寒热宣降之间。

四药合用,解表清肺以清为主,宣降肺气以宣为主,共奏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之功。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组成药物】柴胡 葛根 羌活 白芷 芍药 桔梗 生姜 大枣 甘草 黄芩 石膏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辛凉解表剂证候辨识

  风热壅肺、风寒化热:

发热重,恶寒轻,口渴脉浮

  ※但咳,身热不甚---桑菊饮

  ※无汗或有汗不畅,咽痛---银翘散

  ※发热重,喘咳,苔薄黄,脉滑数---麻杏甘石汤

  ※恶寒渐轻,身热增盛,目疼鼻干,眼眶痛---柴葛解肌汤

  扶正解表

  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药物】柴胡 前胡 川芎 枳壳 羌活 独活 桔梗 茯苓 人参 甘草(生姜 薄荷)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证候】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

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重取无力。

  【配伍意义】

  正气素虚,复感风寒湿邪。

  人参,既扶正以助祛邪,又使祛邪不伤正。

  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药物】人参 紫苏叶 干葛 橘红 半夏 前胡 茯苓 桔梗 枳壳 木香 甘草(生姜枣)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证候】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

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虚人外感证候辨识

  虚人外感:

恶寒,发热

  ※憎寒壮热,脉浮而重取无力  ---败毒散

  ※咳痰,倦怠无力,舌苔白,脉弱---参苏饮

  

泻下剂

  泻下剂(1-2分)

  概述

  寒下

  大承气汤(《伤寒论》)

  【组成药物】大黄 厚朴 枳实 芒硝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证候】

  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甚至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水,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热厥、痉病、发狂等由里热实证所致者。

  【配伍意义】

  方中以苦寒通降之生大黄为君,泻热通便,荡涤胃肠实热积滞。

以咸寒润降之芒硝为臣,泻热通便,软坚润燥,以除燥坚。

大黄、芒硝配合,相须为用,泻下热结之力益峻。

佐以厚朴下气除满,枳实行气消痞,二药合而用之,既能消痞除满,又能通降下行胃肠气机,以助泻下通便。

以上四药相合,共奏峻下热结之功。

本方煎服方法为:

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再溶服芒硝。

大黄之所以生用、后下,是取其泻下之力峻猛。

若大黄久煎,则泻下之力缓,达不到峻下热结之功效。

  【配伍特点】

  泻下与行气并重,泻下以利行气,行气以助泻下,相辅相成,共成峻下热结的最佳配伍。

  【运用】

  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痞、满、燥、实四症及舌红苔黄,脉沉实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若兼气虚者,宜加人参以补气,以防泻下气脱;兼阴津不足者,宜加玄参、生地等以滋阴润燥。

  使用注意本方为泻下峻剂,凡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者,以及年老、体弱等均应慎用;孕妇禁用;注意中病即止,以免耗损正气。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组成药物】大黄 牡丹皮 桃仁 冬瓜子 芒硝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证候】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配伍意义】

  方中以苦寒攻下之大黄为君,泻热逐瘀,涤荡肠中湿热瘀毒;丹皮亦为君,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两药合用,泻热破瘀。

臣以咸寒之芒硝,泻热导滞,软坚散结,助大黄荡涤湿热,使之速下;桃仁,活血破瘀,配合丹皮以散瘀消肿。

佐以甘寒滑利之冬瓜仁,为治内痈之要药,清肠利湿,导湿热从小便而去,并能排脓消痈。

本方泻下、清利、破瘀诸法并用,共奏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之功。

  大陷胸汤(《伤寒论》)

  【组成药物】甘遂 大黄 芒硝

  【功用】泻热逐水。

  【主治证候】水热互结之结胸证。

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从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手不可近;伴见短气烦躁,大便秘结,舌上燥而渴,日晡小有潮热,舌红,苔黄腻或兼水滑,脉沉紧或沉迟有力。

  【配伍意义】

  方中以苦寒之甘遂为君,善攻逐水饮,泻热破结。

以大黄、芒硝为臣佐,相须为用,荡涤肠胃,泻结泄热,润燥软坚。

三味峻药相伍,泻热与逐水并施,使水热之邪从大便而去,且药简量大,力专效宏,为泻热逐水之峻剂。

方中大黄先煎,取其“治上者治宜缓”之意。

  寒下证候辨识

  里热积滞证:

大便秘结,苔黄厚,脉实

  ¨见痞满、燥、实四证及苔黄燥、脉实---大承气汤

  ¨右下腹疼痛拒按,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大黄牡丹汤

  ¨心下硬满疼痛拒按,脉沉有力---大陷胸汤

  温下

  温脾汤(《备急干金要方》)

  【组成药物】大黄 附子 干姜 人参 芒硝 当归 甘草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证候】阳虚寒积证。

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配伍意义】

  本方所主证候乃脾阳不足,寒积阻结所致。

  方中附子温壮脾阳,解散寒凝;大黄泻积通便,荡涤邪实。

合而温中寓通,攻下冷积为君。

大黄属“去性存用”之法。

  润下

  麻子仁丸(《伤寒论》)

  【组成药物】麻子仁 芍药 杏仁 枳实 厚朴 大黄 (蜂蜜)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证候】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

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配伍意义】

  方中以性味甘平质润多脂之麻子仁为君药,润肠道,通大便。

杏仁上肃肺气,下润大肠;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共为臣药。

大黄、枳实、厚朴即小承气汤,轻下热结,除肠胃之燥热,共为佐药。

佐使甘缓之蜂蜜,既助麻子仁润肠通便,又可缓稍小承气汤攻下之力。

  方中虽用小承气汤泄热通便,但大黄、厚朴用量从轻;更取质润多脂之麻仁、杏仁、芍药、白蜜等,一则益阴增液以润肠通便,二则甘润减缓小承气攻下之力。

本方润肠药与攻下药并用,攻润相合,下不伤正。

本方为丸剂,初服10小丸,依次渐加,也意在缓下,润肠通便。

  济川煎(《景岳全书》)

  【组成药物】当归 牛膝 肉苁蓉 泽泻 升麻 枳壳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证候】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

大便秘结,小便清长,头目眩晕,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

  【配伍意义】

  方中以肉苁蓉为君,温肾益精,暖腰润肠。

当归补血润燥通便;牛膝补益肝肾,壮腰膝,性善下行,共为臣药。

枳壳下气宽肠而助通便;泽泻渗利小便而泄肾浊;升麻以升清阳,清阳升则浊阴自降,相反相成,以助通便之效,共为佐药。

诸药合用,既可温肾益精治其本,又能润肠通便以治标。

  润下证候辨识

  津亏便秘:

大便干结

  ※脾约证:

大便干结,小便频数---麻子仁丸

  ※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苔白,脉沉迟---济川煎

  逐水

  十枣汤(《伤寒论》)

  【组成药物】芫花 甘遂 大戟 大枣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证候】

  悬饮。

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脉沉弦。

  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用法要点】

  三味等分为散末,或装入胶囊,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

  清晨空腹服用,从小量开始,以免量大下多伤正。

若服后下少,次日加量。

  服药得快下利后,宜食米粥以保养脾胃。

  若泻后精神、胃纳俱好,而水饮未尽者,可再投本方;若泻后精神疲乏,食欲减退,则宜暂停攻逐;若患者体虚邪实,又非攻不可者,可用本方与健脾补益剂交替使用,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

  年老体弱慎用,孕妇忌服。

  本方作用峻猛,只可暂用,不可久服。

  攻补兼施

  黄龙汤(《伤寒六书》)

  【组成药物】大黄 芒硝枳实 厚朴 人参 当归 甘草 (桔梗 生姜 大枣)

  【功用】攻下通便,补气养血。

  【主治证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