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1224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

绝密★启用前

定远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一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采用差速离心法将蓝藻的各种细胞器分离开

B.预实验可以检测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浪费

C.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和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均用到了模型建构法

D.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一演绎法

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内噬菌体与细菌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噬菌体增殖所需的原料、酶、能量均来自细菌

B.在t0~t1时间内,噬菌体还未侵入到细菌体内

C.在t1~t2时间内,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导致细菌大量死亡

D.在t2~t3时间内,噬菌体因失去寄生场所而停止增殖

3.下列关于单倍体、二倍体及染色体组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内都无同源染色体

B.21三体综合症患者的体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

C.人的初级卵母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芽尖后,芽尖的细胞中都有含4个染色体组

4.现有一待测核酸样品,经检测后,对碱基个数统计和计算得到下列结果:

(A+T)/(G+C)=1,(A+G)/(T+C)=1,根据此结果,该样品()

A.无法被确定是脱氧核糖核酸还是核糖核酸B.可被确定为双链DNA

C.无法被确定是单链DNA还是双链DNAD.可被确定为单链DNA

5.在遗传物质探索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设计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为了获得35S标记的噬菌体,可用含35S的完全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

C.细菌裂解释放的噬菌体中,可检测到32P标记的DNA,检测不到35S标记的蛋白质

D.用同位素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少量出现在试管的下层,可能是侵染时间过短所致

6.下列哪项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若一条链中的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中的A和T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中的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中的G的数目为C的0.5倍

C.若一条链中A∶T∶G∶C=1∶2∶3∶4,则另一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

D.若一条链中G∶T=1∶2,则另一条链中C∶A=2∶1

7.关于肺炎双球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基因的表达离不开核糖体

C.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数目相等

D.遗传信息不能从DNA流向DNA

8.生物和非生物具有统一性的一面,是因为()

A.都有无机物和有机物

B.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命物质特有

C.都有相同的起源

D.都能不停地与无机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9.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有C、H、O、N

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C.微量元素不但含量少,而且作用也小

D.不同细胞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差距很大

1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衰老、癌变细胞中水的含量会减少

B.人体血浆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Na+和K+

C.种子晒干的过程中损失的主要是结合水

D.缺Mg2+会影响叶肉细胞内水分解成O2和[H]

11.美国科考团在南极湖泊下方深水无光区发现了生活在此的不明类型细菌,并获得了该未知细菌的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菌中没有染色体,所以繁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B.该细菌无高尔基体,无法形成细胞壁

C.该细菌环状DNA中也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且其遗传特征主要由DNA决定

D.与酵母菌相比,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该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12.科研人员在小鼠的心脏中发现了两种巨噬细胞,一种游离在心肌细胞之间,另一种与一个或多个心肌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如图1)。

记录心肌细胞和这两种巨噬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变化,得到如图2所示结果。

据此作用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两种巨噬细胞的基因表达可能存在差异

B.游离的巨噬细胞膜内外不存在电位差

C.贴附的巨噬细胞产生了动作电位

D.贴附的巨噬细胞可能影响心肌细胞的自动节律

13.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实验现象和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AB.BC.CD.D

14.甲图表示将杀死的S型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乙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图中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和R型菌

B.甲图中小鼠体内的S型菌由R型菌转化而来的

C.乙图中如果噬菌体和细菌混合培养后不经过搅拌,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增强

D.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但在沉淀物中也有少许放射性

15.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后再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

与此实验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搅拌不充分会使含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

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含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

C.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D.实验目的是研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16.下面是对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可能不同

C.在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17.测得某DNA片段含有碱基1600个,其中腺嘌呤占20%,问该DNA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有多少个()

A.2520个B.1480个C.1440个D.320个

18.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的卵细胞较大,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观察

B.若视野中的物像在左侧,需要向右侧移动载玻片

C.换用高倍镜后,需要缓慢的转动粗准焦螺旋来调焦

D.用大光圈或凹面反光镜能使高倍镜下的视野更明亮

19.下列各项中被鉴定的有机物、使用的试剂、反应所产生的颜色,均正确的是()

A.蛋白质、双缩脲试剂、蓝色

B.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C.蛋白质、斐林试剂、紫色

D.可溶性还原糖、吡罗红、砖红色

20.下列人体结构中,属于组织的是( )。

A.心脏B.神经元C.口腔上皮D.皮肤

21.下列关于细胞内含氮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染色质、核糖体等结构都有含氮化合物

B.细胞内的含氮化合物都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二苯胺可用来鉴定细胞中的某种含氮化合物

D.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需要含氮化合物的参与

22.如果给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具有放射性),然后追踪放射性氨基酸在各种细胞器中的含量,并绘制出相应的曲线。

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A.

B.

C.

D.

23.与“阿波罗登月计划”相提并论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测定人体基因组整体序列。

“测序”是指测定()

A.DNA的碱基排列顺序B.信使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C.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24.幼小植物体内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不断增大时,植物体内新陈代谢活跃,生长迅速;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不断减少时,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减弱,生长缓慢。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①结合水是构成植物细胞结构的一部分

②结合水参与某些代谢反应

③自由水是各种代谢活动的介质

④自由水参与某些代谢反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5.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4种生物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人体细胞中的能源物质B.都是水溶性物质

C.都能在人体细胞内合成D.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26.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

B.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缺Mg2+影响植物生长

C.长跑后腿部肌肉抽搐,是因为跑步时流汗过多导致血液里Na+含量过低

D.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7.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是DNA片段的_______结构,图乙是DNA片段的_______结构。

(2)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

[3]_________、[5]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链是由脱氧核糖和______交替连接构成的。

(4)连接碱基对的[7]是__________,碱基配对的方式如下:

即A(腺嘌呤)与_____配对;C(胞嘧啶)与_______配对。

(5)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__________结构。

28.坐果是指成熟花的子房向果实转变的过程。

正常受粉时,子房在发育着的种子所分泌的激素作用下,发育成为果实。

研究人员以在坐果期容易发生落果的葡萄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激素对葡萄坐果的影响。

(1)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主要通过__________进行调节。

(2)在开花前10天给葡萄花序去雄并套袋。

在开花日,用不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4-CPA为生长素类似物、GA3为赤霉素)或PAC(GA3合成抑制剂)处理未受粉的葡萄子房。

在花后21天,统计坐果率,结果如图1所示。

①去雄并套袋可以防止受粉,降低_______对实验的干扰。

②对比图1中_______组结果,可知4-CPA或GA3单独处理均可提高葡萄坐果率;根据4、6组结果推测,4-CPA通过___________来提高坐果率;第______组与6组结果比较,可进一步证实上述推理。

(3)图2是转化酶介导的糖信号调控植物坐果的模型。

据图所示解释,坐果结实和果实掉落的原因______。

(4)有人假设:

GA3通过提高转化酶活性提高了葡萄的坐果率。

若用实验验证该假设,实验组需要用_____处理葡萄子房,一段时间后取葡萄幼果研磨成匀浆,沉淀后取上清液,用透析法去除上清液中的_______后,加入一定量的蔗糖反应30min,利用________试剂进行检测。

若检测结果为___________,则支持该假设。

29.2014年巴西爆发革登热病,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疼,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等。

可作血清免疫学检查,用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有助于登革热早期明确诊断。

已知登革热病毒为逆转录病毒。

治疗措施:

①对高热者用物理法降温。

②对出汗多、腹泻者必要时采用静脉滴血钾。

③对剧烈头疼者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

(1)革登热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以自身的RNA作为模板,通过___________酶,合成DNA片段,此过程中的原料为宿主细胞提供的_______________。

(2)登革热患者大量出汗并伴有腹泻,导致体内的___________失调,这时还应多喝淡盐水。

(3)登革热病毒入侵后,B细胞活化为相应的浆细胞产生IgM抗体,抗体可以与抗原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______或对人体细胞的_______。

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4)患者初次感染时,14天后可以在体内检测到IgM抗体,再次感染时第2天就检测到IgM抗体。

请简要解释再次感染时IgM抗体迅速出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30.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是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功能。

(2)图中1表示_______,2表示靶细胞膜上的________,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

(3)细胞间除了直接接触传递信息外,还可间接传递信息,如内分泌细胞将__________分泌出来后,由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靶细胞。

(4)提取细胞膜常用______________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2.B3.C4.C5.C6.D7.B8.B9.B10.D11.D12.B13.B14.C15.B16.C17.C18.D19.B20.C21.B22.B23.A24.C25.D26.C

27.(20分)

(1)平面立体(或空间)

(2)脱氧核糖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1分子的脱氧核苷酸)

(3)磷酸

(4)氢键T(胸腺嘧啶)G(鸟嘌呤)

(5)反向平行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8.各种植物激素授粉后发育着的种子所分泌的激素2、3、4提高赤霉素含量(促进赤霉素合成)7蔗糖在转化酶作用下产生的葡萄糖作为信号分子阻遏了细胞凋亡,并促进细胞分裂,能正常坐果结实;当转化酶活性降低时,葡萄糖含量下降激活了细胞凋亡途径导致果实的脱落一定浓度赤霉素可溶性糖(蔗糖和还原性糖)本尼迪特试剂(斐林试剂)实验组砖红色深于对照组

29.逆转录(酶)4种脱氧核苷酸水盐平衡(酸碱平衡或渗透压)繁殖粘附再次感染时受到病毒刺激后,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

30.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受体糖蛋白(蛋白质)激素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