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7.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1673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7.docx

《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7.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7.docx

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册单元综合检测试题7

七年级人教版思想品德(下)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时间:

60分钟满分:

100分

题号

第1卷

第Ⅱ卷

总分

等级

得分

第1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这句话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法律,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B.只要认真学习法律,自己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保护

C.自己只要老老实实做人,学不学法律没有多大关系、

D.自己还小,不受法律制约

2.(2010南京)下列属于犯罪与一般违法区别的是()

A.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B.犯罪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C.犯罪是严重违法行为D.犯罪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3.重庆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于2010年4月14日以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判决重庆市司法局原党委书记、局长文强死刑,剥夺政治权

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由此可见()

A.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B.一旦有了违法行为,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C.宪法是我国所有机关、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

D.罪犯文强已经失去了所有权利

4.(2009绵阳)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①故意损毁公用电话②携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

③学生在校园内抽烟、喝酒④在公交车上未给老者让座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

5.“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这两句古训给我们的启示是()

A.有小偷小摸行为的人必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B.只要自己不犯错误,用不着学法

C.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D.“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错误的,要防患于未然

6.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这说

明()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生活离不开法律D.法律的制定程序不同于其他规则

7.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为保护未成人设置了四道防线。

除此之外,青少年还要加强自我保护,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小明独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门,自称是父母的朋友,小明开了门

B.小东到商场买鞋子,付钱后向老板索要发票

C.小婷在放学路上碰到不法分子的勒索,小婷不敢跟家长和老师说

D.小佳一人在家做作业,忽然听到有人在撬家门,小佳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8.对某市中学生进行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有近30%的同学有过被校外不法分子敲诈、勒

索、抢劫、搜身、欺侮及其他滋扰的经历,这些同学遇到上述侵害时均感到气愤,但大

多惊慌失措,紧张害怕,最自认倒霉,很少报案或告诉家长、老师。

假如你遇到上述情

况,应该()

①记住歹徒相貌,了解歹徒去向,配合公安机关抓获歹徒②与不法分子殊死搏斗

③巧妙摆脱,尽早报案④纠集其他同学,伺机报复·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

9.朱某因无法忍受李某不断用手机给自己发送侮辱性短信,将李某告上法庭。

法院作出判

决,要求李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对这一案例,认识正确的是()

A.发送短信会造成社会危害B.李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C.诉讼是唯一的维权方式D.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10.下列行为,符合未成年人“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要求的是()

A.八年级女生小娟晚上去营业性歌舞厅娱乐

B.七年级女生小静周末晚上单独去外地与网友会面

C.九年级学生小伟将收到的不健康读物及时上交公安机关

D.八年级学生小吉上网时轻易说出自己真实姓名、住址等信息

11.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2条规定:

“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依法维护

校园周边的治和交通,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这一规定

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12.(2010山西)2010年4月29日,教育部就加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发出紧急通知。

教育部

长袁贵仁要求:

“每所学校都要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使学生掌握基

本的自救自护技能!

”这主要是要求()

①对未成年人搞好司法保护②对未成年人搞好社会保护③对未成年人搞好学

校保护④对未成年人搞好家庭保护⑤未成年人要搞好自我保护

A.①②B.②④C.②⑤D.③⑤

13.在成年歹徒殴打11岁的堂妹时,11岁半的堂姐突然拿起一块砖头猛砸歹徒太阳穴。

在歹徒晕厥的瞬间,堂姐带着堂妹逃走。

这是2010年3月23日发生在湖北武汉市江夏

区法泗镇一间鱼棚里的真实场景。

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遇到违法犯罪分子,要以死相拼B.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的,狡猾的

C.遇到违法犯罪分子,要避而远之D.在与犯罪分子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2010年7月9日上午,由团中央权益部、中央综治办督导室、公安部宣传局、北京团

市委联合主办的“2010年暑假青少年自我保护提示”发布仪式在北京市永泰小学举行。

“假

期青少年自我保护提示”的发布,就是希望青少年学习安全的自护知识,强化安全自护意识,

提高安全自护能力,高高兴兴地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的假期。

据此回答14~15题。

14.“2010年暑假青少年自我保护提示”的发布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

A.学校B.家庭C.司法D.社会

15.下列行为与“2010年暑假青少年自我保护提示”相违背的是()

A.不饮用、食用陌生人送的饮料、食物.

B.与家人闹矛盾时,要离家出走,吓唬父母

C.外出时,遵守交通规则,尽可能结伴而行

D.不乘坐超员车辆、非法营运车辆、无牌证车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16.(2009江西)观察右边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的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是从沾染

不良习气开始的。

在你身边的未成年人还存在

哪些不良习气?

(6分)

 

(2)漫画给你哪些启示?

(8分)

 

17.2009年12月25日,备受关注的谢晋遗孀徐大雯起诉宋祖德、刘信达名誉侵权案在上

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

人民法院判决宋、刘二人立即停止对谢晋名誉的侵害,

两人l0天在媒体上刊登公开赔礼道歉的声明,赔偿谢晋遗孀徐大雯经济损失和精神损

害抚慰金近29万元。

2010年2月10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二审判

决:

驳回宋祖德和刘信达的上诉,维持原判。

(注:

自谢晋逝世的次日即2008年10月19日.宋祖德在其开设的新浪、腾讯、搜狐等

博客中相继上传了5篇严重损害谢晋名誉的文章。

经法庭查证,博客文章的内容均属捏

造。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宋祖德和刘信达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

谢晋遗孀徐大雯提起的诉讼属于哪一类型?

(6

分)

 

(2)人民法院对宋祖德、刘信达名誉侵权的判决结果说明了什么?

(9分)

 

(3)谢晋遗孀徐大雯的做法对我们有何启示?

(6分)

 

18.(2010陕西)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学校开展了“同在蓝天下,我们共成长”主题

教育活动,请你参与。

[共同关注]‘

材料一:

2009年11月29日至30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

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讲话强调,要着力营造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未成年思想

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材料二:

一年来,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陕西省各级各部门依法取缔“黑网吧”721户,

关闭非法网站162个;各学校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

力创建平安校园。

[自主探究]

(1)材料中取缔“黑网吧”、关闭非法网站的做法,属于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四种保护中

的保护。

(4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说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给予未

成年人特殊保护?

(8分)

 

(3)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国家的特殊保护,更需要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

在日常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防范非法侵害,进行自我保护?

 

第四单元综合测评

1·A2·c3·A4·D5.D6.A7.B8.A9.Dl0.Cll.Cl2.Dl3.Dl4.Dl5.B

17.

(1)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诉讼。

(2)①我国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②公民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③法不可违,谁违反了法律,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勇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