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17308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docx

垃圾站详细勘察报告

2017·0·01

一般·长期

铜官垃圾站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辉达规划勘测

二O一七年一月

 

 

附件:

1、工业与民用建筑详细勘察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任务书及附图

2、省建设工程勘察现场见证报告

图表部分

序号

图表名称

图号

1

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2017.0.01-1

1

2

土壤室试验成果表及e-p曲线图

2017.0.01-2

2

3

易溶盐检测报告表

2017.0.01-3

2

4

图例

2017.0.01-4

1

5

勘探点平面配置图

2017.0.01-5

1

6

工程地质剖面图

2017.0.01-6

4

7

钻孔柱状图

2017.0.01-7

4

 

1.前言

1.1任务由来

受市望城区工务局委托,按建设集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条件和要求”(附件1)要求,我公司于2016年12月对铜官垃圾站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1.2工程概况

根据建设集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条件和要求”(附件1)要求,拟建场地位于市望城区铜官镇,城湘大道东侧,交通便利。

拟建铜官垃圾站的设计特征参数如表1.2:

建(构)筑物名称

基地绝对标高

(m)

层数

高度

(m)

安全等级

结构类型

基础埋深(m)

对差异沉降敏感程度

单位荷载或

最大轴力(kN)

1

铜官垃圾站

63.00

1

9.8

乙级

框架

2.5

敏感

350

表1.2

根据拟建建(构)物特征及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按《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2009年版)划分,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三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3勘察目的与任务要求

勘察目的:

为拟建建(构)筑物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并对基础类型、基础型式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方案做出论证分析,提出建议方案。

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1.3.1具体勘察技术要求:

1.3.1.1严格遵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3.1.2钻孔4个,其中控制性钻孔1个,一般性钻孔3个,钻孔深度应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2009年版)及其它规的要求。

勘察单位可根据场地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按GB50021-2001(2009年版)要求调整钻孔数量和位置。

1.3.1.3查明场地的地貌特征和气象水文条件;

1.3.1.4查明地质构造,岩土类型,结构分布埋藏形态,工程特性,地基土的承载力和不良地质作用等,并对场地、地基和边坡稳定性作出评价;

1.3.1.5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3.1.6结合场地地质情况和工程特点,除完全可确定为天然地基的情况,可只提供天然地基的相关设计参数外,其余均应提供可能采用的其它类型地基基础方案(桩基、地基处理等)的设计参数,提供基底地基土摩擦系数;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划分场地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必要时应对地层进行液化判别;

1.3.2要求提交勘察资料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4.3节的要求。

1.4勘察工作执行的技术标准

本次勘察执行的技术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本次勘察参照的技术标准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87-201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标准贯入试验规程》(YS5230-2000)等有关规程规

1.5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量

本次勘察采用的勘察手段以钻探为主,辅以原位测试和室土工、试验及水质分析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勘察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规程、技术标准的规定,本次勘察共完成的工作量见下表1.5:

表1.5

序号

项  目

工 作 量

勘 察 方 法

1

本次钻探孔

50.6m/4孔

采用XY-1A型钻机浅部土层采用冲击钻进,套管护壁。

2

标准贯入试验

14次/4孔

采用63.5kg的穿心锤,76cm的自由落距,当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

3

采取原状土试样

12件

一般地层采用厚壁取土器重锤少击法取土、软土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法取土。

4

室土工试验

12件

通过烘干法、抽气法、环刀法等直接测得或计算而得

5

测量定点

4个

采用全站仪定位

1.6勘察工作说明

1.6.1本次勘察钻孔数量及位置均由设计单位在“勘探点平面布置图”(附件1)上确定,共布置4个钻孔。

1.6.2本次勘察所采用的坐标及高程系统与设计单位提供的“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上的坐标与高程系统一致。

1.6.3各钻孔施工完工后,采用黏土球对钻孔进行回填,地面均恢复原貌。

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2.1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拟建地质中学校门位于铜官镇,城湘大道东侧,原始地貌属湘江冲积阶地,经人工改造,场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总体比较平坦。

本次勘察期孔口标高介于64.29~66.51m之间。

2.2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分布的地层有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积层、第四系残积层。

各地层的野外特征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

2.2.1第四系冲洪积(Qal+pl)粉质黏土

褐红、褐黄色,稍湿,可塑状态,摇震无反应,切面有光泽,干强度与韧性中等。

场地四个钻孔均遇见该层,层厚0.5~1.2m。

2.2.2第四系冲洪积(Qal+pl)粉质黏土②:

褐红、褐黄色,稍干,硬塑状态,摇震无反应,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与韧性中等。

场地四个钻孔均遇见该层,揭露厚度8.6~19.2m。

上述各地层的分布规律及野外特征描述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

2.3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2.3.1室土工试验

本次勘察在钻孔中采取了12件Ⅰ级土试料进行了室土壤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其试验成果详见“土壤室试验成果表及e~P曲线图”,根据室土工试验结果,将场地各地层的室试验指标统计于下表2.3.1:

表2.3.1

地层

统计项目

指标

统计

个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Фm

标准差σf

变异系数δ

修正系数γs

标准值Фk

粉质黏土

天然含水量w(%)

6

27.3

30.3

28.4

1.07

0.038

天然密度ρ(g/cm3)

6

1.86

1.92

1.89

0.024

0.013

比重Gs

6

2.72

2.73

2.73

0.005

0.002

孔隙比e

6

0.808

0.902

0.853

0.038

0.044

塑性指数IP(%)

6

13.6

16

14.7

0.907

0.062

液性指数IL

6

0.46

0.58

0.52

0.046

0.089

压缩系数a1-2(MPa)-1

6

0.32

0.36

0.34

0.015

0.044

压缩模量Es1-2(MPa)

6

5

5.8

5.4

0.296

0.055

固结快剪

黏聚力C(kPa)

6

21

24

23

1.366

0.06

0.95

22

摩擦角(o)

6

18.5

19.7

19.2

0.436

0.023

0.981

18.9

渗透系数K(10-6cm/s)

2

6.75

7.12

粉质黏土

天然含水量w(%)

6

22

26.2

24.5

1.649

0.067

天然密度ρ(g/cm3)

6

1.92

2

1.95

0.026

0.014

比重Gs

6

2.72

2.73

2.73

0.005

0.002

孔隙比e

6

0.659

0.794

0.739

0.046

0.062

塑性指数IP(%)

6

12.9

16.2

14.8

1.184

0.08

液性指数IL

6

0.17

0.25

0.21

0.032

0.15

压缩系数a1-2(MPa)-1

6

0.2

0.24

0.22

0.011

0.052

压缩模量Es1-2(MPa)

6

7.5

8.6

8

0.419

0.053

固结快剪

黏聚力C(kPa)

6

36

45

40

3.764

0.094

0.923

37

摩擦角(o)

6

20.4

21.5

21

0.443

0.021

0.983

20.6

渗透系数K(10-6cm/s)

2

4.31

5.08

注:

1、表中修正系数γs=1-(1.704/

+4.678/n2)δ。

2、液性指数“<0”的数值以“0”计。

2.3.2原位测试

2.3.2.1标准贯入试验

为查明场地土层的工程性能,本次勘察在4个钻孔中共进行了14次标准贯入试验,将实测锤击数标绘于“工程地质剖面图”和“钻孔柱状图”中(图号:

2017.0.01-6、7)。

测试结果统计如下表2.3.2:

表2.3.2

指标

地层

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N(击)

统计

个数

最小

最大

平均值Фm

标准差σf

变异系数δ

修正系数γs

标准值Фk

粉质黏土

2

5

6

6.5

粉质黏土②

12

10

19

14.1

2.98

0.210

0.890

12.6

注:

表中修正系数γs=1-(1.704/

+4.678/n2)δ。

2.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2.4.1气象、水文

市望城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温和湿润,季节变化明显。

冬寒夏热,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绵长,充分体现了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的特点。

距海较远,又位于冲积盆地,边缘地势高峻,向北倾斜,北方冷空气可深入聚集,冬季比同纬度地区稍冷,而夏季比同纬度地区更热,是江南“四大火炉”之一。

多年平均气温17.0℃,极端最高气温40.6℃(1953年8月13日),极端最低气温-12.0℃(1972年2月9日),多年平均风速2.6m/s,实测最大风速20.7m/s,无霜期274d,日照时数1610h,多年平均蒸发量1316mm。

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mm~1700mm,年际变幅大,最大、最小年降水量比值一般在2-3倍之间;年分配也不均匀,每年4-6月为多雨季节,降水量约占全年的51%,由于雨水集中,易引发山洪,江河陡涨。

望城地区的主要灾害天气是暴雨、低温、雨雪、冰冻。

暴雨中心位于西部山区(沩水源头接近安化梅城暴雨中心),强降雨中心即望城白若、天顶一带。

城多年平均降雨量1200-1700mm,由流域东南逐渐向西北递减;年际变化大,最大、最小年降雨量比值一般在2-3倍之间;年分配也不均匀,以4-6月降雨量最多,占全年降雨量的40%以上,最大雨量一般出现5月。

历年最大24h暴雨236.2mm,最大3d暴雨307.4mm。

低温、雨雪、冰冻可能出现的时期主要在1月初至2月中旬,根据统计结果,1月13日至2月2日,历年日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平均分别为20℃、7.90℃,2008年同期分别为O℃和-1.6℃,低温强度为建国以来所罕见,第一次强冷空气入侵,降幅明显,1月13日出现寒潮天气,降温幅度达16℃,同时先后出现了降雨、雨夹雪转雪天气,并出现了严重的冻雨;1月28日和2月1日,由于水汽充足,出现两次暴雪过程,积雪深度达12cm。

总体上看,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时间持续达22天,创历年最大值。

2.4.2地表水系

市溪河纵横,水系发育。

境河流水系大多属湘江流域,少数外流河属南洞庭湖水系,支流河长在5km以上的有302条,其中湘江流域有289条,南洞庭湖水系13条,较大的一级支流有浏阳河、捞刀河、沩水,为市境的三大河流,总流域面积为8922.13km2,占全市总面积的75.6%,其他一级支流有:

靳江、龙王港、八曲河、沙河等。

拟建项目位于湘江东侧,地势较高,不受洪水威胁,但项目位于丘陵与冲沟区域,需考虑排渍,以及雨季山洪疏导。

2.4.3.2地层渗透性

本次勘察采取土试样进行了室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详见“土壤室试验成果表”(图号:

2017.0.01-2),根据室渗透试验结果,结合地区经验综合判定,场地各地层均为弱透水性地层。

2.4.4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拟建项目位于湘江东侧,地势较高,场地地下水水位较低,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

本次勘察在钻孔2中采取了2件土试样,进行了易溶盐检测试验,其试验结果详见“易溶盐检测报告表”。

根据土质分析结果,场地粉质黏土

与粉质黏土②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水、土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建议按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GB50046)中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5地震效应

根据收集资料及周边工程经验,结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根据场地周边工程经验和各地层岩土性状,各地层的剪切波速经验值值如下表2.5。

表2.5

地层名称及编号

剪切波速围值(m/s)

剪切波速经验值(m/s)

土的类型

粉质黏土

250≥Vs≥150

235

中软土

粉质黏土

500≥Vs≥250

265

中硬土

根据周边场地经验,场地覆盖层厚度为3-50m。

根据上表2.5各地层剪切波速统计结果,按拟建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坪标高起算,各钻孔的覆盖层厚度及等效剪切波速计算,场地场地土等效剪切波速约为265m/sec。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有关规定综合判定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地震特征周期值为0.35s。

场地无可液化地层,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3.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3.1场地稳定性及环境工程评价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本次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及其附近无活动断裂带通过,场地位于市望城区,不会发生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此外,未见其它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等其它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场地西南侧地势较高,场地整平后,会形成3-6m高的边坡,因此,对场地西南侧的环境边坡采取有效支护后,场地是稳定的。

场地环境条件较简单,交通便利,适于各类大中型机械进场施工作业。

但需注意施工噪音和建筑垃圾对场地周边居民的影响。

3.2岩土工程特性及地基均匀性评价

3.2.1粉质黏土

场地普遍分布,可塑状态,强度中等,变形小,标高位于场地整平标高以下,场地整平时会将其挖除。

3.2.2粉质黏土

场地普遍分布,层位较稳定,层厚不详,强度中等,压缩性中等,是较好的地基土,可拟建天然地基持力层。

3.3基础选型及持力层选择

综合考虑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拟建建(构)筑物结构荷载特点,建议铜官垃圾站采用独立柱基础,基础持力层为粉质黏土②。

3.4边坡工程

场地西南侧地势较高,现状边坡坡度平缓,现状稳定性较高,无失稳迹象。

场地整平后,会形成3-6m高的边坡,长约80m,建议在基础施工前对边坡体进行放坡+挂网喷砼处理,亦可采用重力式挡土墙进行支护,以粉质黏土②作为挡土墙基础持力层,并修筑边坡排水系统,以防其对基础施工产生不利影响。

3.5岩土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3.5.1基础施工时,要注意基槽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5.2当拟建(构)建筑物基础开挖到设计持力层时应及时验槽、验桩,并迅速清底、浇灌混凝土垫层封底,以免持力层受扰动或长期暴露、浸水而降低强度。

3.5.3基础施工期间,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如噪音、尘土、渣土运输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4.结论与建议

4.1根据本次勘察结果,拟建场地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是稳定的,对场地环境边坡采取有效支护后,适宜兴建拟建项目。

4.2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场地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设计地震特征周期值为0.35s,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场地无可液化地层。

4.3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建议拟建项目采用独立基础,持力层为粉质黏土②。

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等有关规程规,结合地区建筑工程经验,场地各地层作为天然地基有关工程特性指标且建议采用如下表4.3:

表4.3.1

地层指标

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天然重度

γ(KN/m3)

压缩模量

Es(MPa)

固结快剪

标准值

岩土对挡

墙基底的

摩擦系数

放坡坡比

(高宽比)

摩擦角

φ(度)

凝聚力

C(kPa)

粉质黏土

140

18.9

4.5

16

20

/

1:

1.5

粉质黏土

220

19.5

7.0

20

28

0.3

1:

1.3

注:

1、表中带“*”号者为变形模量;

2、表中承载力特征值应进行载荷试验校核。

桩基工程特性指标建议值表表4.3.2

指标

地层

预应力管桩

人工挖孔、旋挖钻孔

灌注桩

抗拔

系数

λ

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MN/m4)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

(kPa)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

(kPa)

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

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

(kPa)

粉质粘土

55

/

55

/

0.70

20

粉质粘土②

65

1200

60

800

0.70

28

注:

1)表中不提端阻力者,为不推荐作为桩基持力层;

2)当采用表4.4数值时,建议进行一定数量的试桩校核;如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时,建议对桩端持力层进行载荷试验以验证其地基承载力;

3)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和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的换算按《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第5.2.2条进行。

4.4根据本次勘察结果,场地粉质黏土

与粉质黏土②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建议按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GB50046)中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5基础施工时的有关岩土工程施工注意事项请见本报告的3.4节“岩土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4.6基础施工时建议加强验槽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