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概况.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20151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城市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州城市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州城市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州城市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州城市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苏州城市概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苏州城市概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苏州城市概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苏州城市概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苏州城市概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城市概况.docx

《苏州城市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城市概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州城市概况.docx

苏州城市概况

苏州城市概况

苏州,江苏省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一、地理环境:

位置: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它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地貌:

苏州隶属于两个一级的自然地理区:

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

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

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主,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

全市平原占总面积的54.8%,丘陵占总面积的2.7%。

气候:

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分。

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月均温℃,7月均温28℃。

水文:

苏州城内河道纵横,西有太湖、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

因此苏州又被称为水都、水城、水乡,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将苏州赞誉为东方威尼斯。

二、自然资源:

苏州河网密布,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

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三、历史沿革:

苏州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苏州境内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晚期的远古文化遗址,其中赵陵山遗址在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

商末,我国西北地区姬姓周氏族首领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让贤,从陕西周原,千里南奔,来到长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今江苏梅村〕,与当地土著居民结合,建立了带有部落性质的“勾吴之国”。

这是苏州一带称吴的最早记载。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灭商,实行分封制。

周武王寻得已在吴地为君主的泰伯、仲雍五世孙周章,封其为诸候。

“勾吴”成为诸侯国,正式纳入西周版图。

公元前585年,寿梦继位称王,吴国开始有确切纪年。

从此,吴国国势日盛,跻身大国争霸的行列。

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吴地归越国所有。

公元前334年,楚灭越,吴、越之地尽归楚。

公元前262年,楚相春申君黄歇被封于江东,吴地成为春申君封地。

〔吴—越—楚〕

秦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吴地属会稽郡。

郡治在吴国故都〔即今苏州城址〕,设吴县。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项梁、项羽在吴县起兵反秦。

秦亡后,楚汉相争中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领梁、楚等九郡,会稽郡归属楚。

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攻灭项羽,封韩信为楚王,会稽郡属楚王封地。

景帝3年〔公元前154年〕,复为会稽郡,吴县仍为首邑。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兴平2年〔公元195年〕,孙策部将朱治攻占吴郡,入城领太守事,自此吴地一直属三国孙吴政权。

隋朝建立后,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

公元589年废吴郡建置,因城西有姑苏山,易为苏州,这是苏州得名之始。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

11月5日,苏州宣布独立,原江苏巡抚程德全自称苏军都督,设都督府于苏州。

民国17年,废苏州府,正式建立苏州市。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苏州市为省辖市。

1983年3月1日,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吴县、吴江、昆山、太仓、沙洲、常熟划归苏州市。

苏州市领五县一市。

2012年,撤销苏州市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合并设立苏州市姑苏区;撤销吴江市,设立苏州市吴江区。

四、行政区划:

苏州市辖5个市辖区:

姑苏区〔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

4个县级市:

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

全市共设40个街道和55个镇,其中苏州市区设37个街道和22个镇。

五、人口:

2015年末常住总人口106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79.4%;2015年末户籍总户数219万户,比上年增长0.8%;2015年末户籍总人口667万人,比上年增长0.9%,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015年末从业人员691万人,比上年减少0.3%。

〔数据来源于《2016苏州统计年鉴》〕

苏州人口以汉族江浙民系为主。

截至2011年,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为万人,有47个少数民族成份,占常住总人口的0.15%。

六、交通:

公路:

截至2012末,苏州市公路总里程1309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5公里。

苏州市区有5个长途客运站:

苏州北广场汽车客运站、苏州汽车北站、苏州汽车南站、苏州汽车西站、吴中汽车客运站。

铁路:

苏州市区共有苏州站、苏州北站、苏州园区站、苏州新区站、唯亭站5个铁路客运站及一个货运站苏州西站,除此之外郊县还有昆山站、昆山南站、阳澄湖站等3个铁路客运站。

航空:

苏州共有3个机场。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是民用机场;苏州光福机场,是军用机场;苏州假设航直升机场,是民用直升机场。

水运:

苏州港是2002年由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三港合一组建成的新兴港口,原三个港口相应成为苏州港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

2008年,苏州港投入使用100个左右的万吨级码头,张家港港和太仓港区年货物吞吐量均超过1亿吨。

市内交通:

地铁:

截至2014年8月1日,苏州已开通1号线和2号线,总长52公里。

规划7条轨道交通线路,远期规划为9条线路,规划总里程〔含延伸段总长〕380公里。

有轨电车:

苏州高新区共规划8条线路,总长116km。

总体定位为高新区内部公交骨干系统,是苏州地铁的延伸、过渡和补充。

公交车:

公交车普通车单一票价为1元,空调车单一票价为2元,多为无人售票车。

但是苏州某些市郊线路实行“翻牌票价”,价格不一,一般为3—5元。

出租车:

桑塔纳、帕萨特起步价均为12元〔含燃油补贴2元〕〔3公里以内〕。

七、政治:

市委书记:

周乃翔;

市长:

曲福田;

市委副书记:

周伟强;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振一;

市政协主席:

高雪坤。

八:

经济:

综合:

2015年,苏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超过万美元。

全年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其中税收收入亿元,增长7.6%,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5.8%。

第一产业:

2015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4%。

新增高标准农田面积千公顷,高标准农田比重到达68.5%。

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8%,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连续五年位居全省首位。

2015年末,全市农村各类合作组织4535家,持股农户比例超过96%。

第二产业:

2015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35718亿元,比上年下降0.2%。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546亿元,比上年增长0.2%。

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工业产值占0.18%;外商及港澳台资工业产值占63.97%;股份制工业产值占35.07%。

电子、电气、钢铁、通用设备、化工、纺织是苏州的六大支柱行业,2015年实现产值204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7.1%。

第三产业:

2015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170亿元,比上年增长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万户,比上年增长16.0%;新增企业注册资本亿元,比上年增长48.4%。

201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3659亿元,比年初增加2040亿元,比年初增长9.4%。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9200亿元,比年初增加1946亿元,比年初增长11.3%。

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级开发区〕:

苏州工业园区隶属苏州,东临上海,西靠太湖,南接浙江,北枕长江,行政面积278平方公里,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是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

截至2015年11月,苏州工业园区下辖四个街道:

唯亭街道、胜浦街道、斜塘街道、娄葑街道。

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全年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7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各类税收总收入超6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万元。

苏州工业园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主,包括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等,重点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达50多家。

2015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0.8%;集聚金融和准金融机构574家,外资银行数量在全省排名第一。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苏州高新区。

位于苏州古城西侧,属于虎丘区。

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吴中区,北接相城区,西至太湖。

区域人口万,其中常住人口万人,外籍人口万人。

2015年苏州高新区综保区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实现进出口总值亿美元。

累计入驻各类市场主体215家,累计项目总投资亿美元。

其中保税加工项目主要来自欧美、日韩和东南亚及中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投资领域主要涉及电子、精密机械、新材料、汽车零部件等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较大的产业。

服务业项目涉及现代物流、商贸、跨境电商、融资租赁、贵金属市场及城投等多个行业。

同时,苏州高新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4个,无公害农产品34个,绿色食品10个,有机食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农产品1个。

九、文化:

方言:

苏州话,是吴语的一种,为汉语七大方言语系之一的吴语标准语,至今保留了相当多的古音。

宗教:

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

戏剧:

苏州是昆剧和苏剧的故乡。

昆剧是中国首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兴起于元末明初时苏州的昆山、太仓一带。

饮食:

苏州是东部饮食文化中心,是三大饮食文化之一〔京式、苏式、广式〕——苏式饮食文化的发扬地。

苏式招牌菜有:

太湖梅鲚、太湖白虾、松鼠桂鱼、叫化鸡、阳澄湖大闸蟹、响油鳝糊、蟹粉蹄筋、清溜虾仁、氽糟、母油整鸡、太湖莼菜汤、雪花蟹斗、樱桃肉、酱汁肉、薰鱼、〔鱼巴〕肺汤、三件子、密汁火方、暖锅、枣泥拉、糕采芝斋糖果等。

节日:

中国苏州国际旅游节〔每年4-5月〕

中国苏州国际丝绸旅游节〔9月20日—9月25日〕

玄妙观迎财神〔农历正月初五〕

甪〔lù〕直水乡服饰文化节〔4月〕

西山太湖梅花节〔3月1日—10日〕

虎丘花会〔3月—5月〕

拙政园杜鹃花会〔3月—6月〕

拙政园荷花节〔7月—8月〕

苏州天平红枫节〔中国三大观枫地之一,11月〕

南浩街神仙庙会〔5月〕

虎丘庙会〔9月—10月〕

十、城建:

苏州城建城早,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

由于苏州古城区对苏州古城的保护措施,规定苏州市区不能建设150米以上高楼,古城区内建筑高度不得高于23米,即高度不得超过北寺塔,多数高楼位于高新区〔虎丘区〕与工业园区。

苏州在建或规划的高楼有:

园区湖东总高度310米的新鸿基大厦、450米以上的苏州国际金融中心、500米的苏州中心广场以及位于东方之门旁,总高度超过700米的超高层建筑。

十一、旅游:

苏州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

苏州园林为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其中九座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古城遗存的古迹密度排名第三,苏州古城平方公里。

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而昆曲、阳澄湖大闸蟹、周庄是三张国际级、重量级的品牌。

“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游客来苏州的必游之地。

苏州现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5A级景区点8家,4A级景区点28家,3A级景区点20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现有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73处,其中拙政园和留园列入中国四大名园,分别于1997年12月和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苏州被确定为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十二、特产:

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太湖白鱼、太湖白虾、阳澄湖大闸蟹;苏绣、宋锦、丝绸;桃花坞木板年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