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2185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docx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1doc

 

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从事新教材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感觉小学生学习上出现了明显的两级分化,而且分化的时间提前,分化的距离变大。

教师普遍反映,课改后,如今的两极分化在中、低年级就出现了,并且学习困难的学生的人数较多。

尤其是我们在使用苏教版以及人教版教材后,到三年级就明显感觉分化现象更严重了。

一些学生能力上显得更优秀了,但一些学生在学习上显得更困难了。

学生学习上的差异虽然始终是存在的,但分化时间提前,分化距离加大,给我们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课堂上往往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困难的学生吃不了。

很难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因此两极分化现象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今的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普遍出现呢?

在教学中我们又该采取怎么样的对策呢?

本人就以上两个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成因分析

1、从教材上看。

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基本能体现出新课标的理念,但在教材的编排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较为困惑的地方。

(1)教学内容偏难。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主要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方面。

在新教材中某些领域的教学内容过难。

纵观这之前的几册教材中类似偏难的内容也比比皆是,如此多偏难内容的出现怎能不导致学生中两级分化的加剧?

(2)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合理。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于是在本套教材的编排中出现了大量的展示情境的图片、对话框,并且每一课的课题大多是和情境相关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励,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确有很大的帮助。

但这些形式的课题以及图片和对话框过多的出现对学生的学习也有不利的因

素,它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例如有的课上完之后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印象不深,甚至不知道在学什么。

反而对课题或某张图片或某个情境的记忆却更深刻。

 

(3)教材内容的安排不合理。

人教版新教材中新知识的先后呈现不合理,忽

视了对知识之间前后衔接与联系,使学生较难完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部分学生对新知识掌握起来较困难,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拉开了学生之间的差距。

(4)教材的“配套作业”不配套。

目前我们用的数学新教材是人教版的,与之配套的作业是《补充练习》和《练习与测试》。

这两套作业有许多练习要么和课本上的知识联系不大,要么就是随意拔高要求,出现了许多怪题、难题。

配套的作业不能很好地发挥对课本知识进行巩固加强的作用,反而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也加剧了学生两极分化的产生。

2、教师的原因。

(1)思想不明确。

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教师对新理念理解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教学缺乏有效性。

一方面,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历史上优秀、合理的部分没有传承下来,另一方面,披上“合作”的外衣,打着“探究”的幌子,没有领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精神实质,造成学习的无效和形式化。

(2)目标不明确。

由于新课标中对具体的一节课没有具体的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往往很难把握单元及课时目标。

因为每一节课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而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明确,往往以最高的要求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这样一来,一大部分学生难以达到教学要求,人为地造成了学生两级分化的产生。

3、学生的原因。

学生本身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一年级刚入学,各个学生就存在着差异,

学生的智力能力水平、教育经历、生活经验、家庭环境差距很大。

而新教材的

教学要求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展开。

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有的学生有

相关的生活经验,而有的学生却没有。

如在二年级中出现的时、分的认识,以

及在三年级上册出现的秒的知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不同,有的学生对于

这些知识的掌握很快,而有的学生则较为吃力。

二、采取的对策

1.教师不能教死了新教材,要活用教材。

 

1)对于新教材,教师要努力吃透、悟透,努力领会新教材编排的特点与意

图,把握新教材的脉络,能深“潜”进去,更能高“跳”出来,这样便能活用

教材,教活教材。

而且要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该点到的要点到,该总

结归纳的要总结归纳,避免各册教材之间出现知识的盲点。

2)把握好教学起点,选择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教学进度,教学中对比较困难的学习内容可以适当放慢教

学速度,让学生多一点时间去思考、交流、操作、探究、巩固。

3)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等辅助于教学。

多媒

体技术、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解决许多传统课堂教学中不能够

解决或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其特有的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模拟实物形

成过程等特点,直观展示教学过程,弥补了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知识及生活经验

的上的缺乏,帮助他们掌握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要时刻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尤其要多关注那些上课容易走神的

孩子,多鼓励,多提醒,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

习的热情,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个学

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再者,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水平,关注课

堂教学的细节。

比如在课堂练习中有效关注反馈信息,关注出现错误的学生,

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不让他们在起点处掉队。

3.教师要承认、善待学生间的差异。

十个指头也有长短,我们不能硬拿那

个短的和长的比,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变得更差。

要分层要求,对于那些

已经处在下极中的学生多从最基本的问题严格要求,比如基本的计算、概念、

简单的应用题等要求他们必须会。

夯实基础,避免他们掉队。

切实提高课堂教

学的实效,使每个孩子得到基本的、正常的、和谐的发展。

4.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缩小两端学生的差距,双方都能获

益,尤其对后进生有很大的帮助。

在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中,基础差的学

生跟不上,但又不敢问,也没机会问。

问题得不到解决,日积月累差距越来越

大。

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他们就有可能在自己熟悉的小团体

中提出问题,因为小组讨论学习的气氛有助于缓解内心的紧张情绪,使他们敢

 

于提出问题,并且小组的集体智慧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利用好小组合作的方法

也为他们多创造了一些动手动脑的机会,让他们能体会到学习中成功的乐趣。

同时对提供帮助的同学来说也是一次锻炼。

双方都会有合作成功的喜悦感。

使

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法,端正学生人才观、教学质量观。

数学具有基础

性、普及性、发展性,其教学质量观是培养高素质、创造力强、和谐发展的人。

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要正视学生中两极分化的存在。

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学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不稳定。

教师应当给予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赞许和信任,这些都将会内化为他们的自信心,一旦成功或进步,会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他们就会更加自信。

使数学教育真正体现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大多数的教师来说都是全新的尝试,在实施过程中一定会碰到许多的疑惑和问题。

对于新教材的教学中出现的两极分化普遍的现象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的研究于探讨;对于缩小两极分化的策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照搬。

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加以反思,并做出尝试、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及对策

临海市桃渚镇中城小学吴永进

1.前言

目前,许多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存在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

高度重视。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何在,并找出相应的

对策,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提高全民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

展。

《数学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着重强调要关注每一位学生。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是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防止“两极分化”,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一理念阐明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基本性质与目的,

体现了“大众数学”的教育思想。

本文以“大众数学”思想,《数学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改革理论为基础

理论,结合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从教师、学生两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2.原因分析

2.1教师因素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

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观念滞后,教学水平低下,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大。

2.1.1教师对学生的偏爱。

我曾对我校四年级的学生分层次召开座谈会(优秀学生,

后进学生),以探寻造成该年级

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

在座谈中,优秀学生与后进学生所看到的教师存在着较大差

异。

优秀学生看到教师上课时常会走到他们身旁,了解情况,上课时常得到教师的提问,课后,

教师常把他们请到办公室,辅导做思考题、星号题或改正作业。

而后进学生看到的却截然相反,

在上课时,教师很少注意到他们,

只要不出声影响课堂教学,

他们可以玩东西,当回答不出教师

的提问时,常常受到教师的批评,课外教师只喜欢与优秀学生交谈。

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偏爱。

因学生的容貌、智力、性格品质、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一些教师会对学生产生偏

爱,特别是对服从听话、成绩较好的学生。

对那些不顺从、有些固执己见或成绩较差的学生则不

感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偏爱严重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情绪态度,

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学习行

为,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

优秀学生在教师的特殊照顾之下,

处于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感兴趣,学习热情高,对他们来说学习是愉快的体验,学习成绩就好,因成绩好又得到教师、学校、家长的表扬,他们为了保持这种“特殊照顾”会更加努力学习,从而成绩越学越好。

后进学生则由于教师对他们缺少尊重、理解、关怀、温暖,使得后进学生本来就有困难,再失去学习

兴趣和热情,引起师生关系的紧张,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的抵触行为。

有的后进学生因不喜欢自己的数学教师而导致讨厌数学,如一些学生一到数学课就逃学。

另外,后进学生一旦被教师“瞧不起”,周围的同学也会看不起,这样一来,优秀学生与后进学生就极易形成两个情绪对立的群体,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好的学生在一起,相互学习、提高、竞赛,学习越来越好,后进学生和

后进学生在一起,学习热情越来越低,学习成绩也就越来越差。

2.1.2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

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

实践证明,大多数优秀学

 

生处于良好、积极的师生关系中,大部分后进学生则处于不良、消极、负面的师生关系中。

优秀

学生因处于良好、积极的师生关系,他们会感到对外部环境的胜任,感到自己处在较为安全的环

境下学习,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在良好的心境下踏实地专注于学习,具有足够的自尊、自信,

从而以高涨的热情来学习,学习效率自然就高。

他们常常会对教师和学校采取积极、正面的行为,迎合教师和学校的期望。

后进学生常因处于不良、消极、负面的师生关系中,他们极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产生自卑、消极的心理,认为自己没有办法把数学学好,努力也没有用,这种心理状态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知识的加工能力。

其次,他们往往对教师和学校采取消极、

负面的行为,无视教师的管理,产生对抗、逆反情绪。

在我校某个班曾有三位学生一到数学课就敲桌子,数学教师多次教育、谈心无效,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发现他们这样做的原因竟是:

就是

要他上不了课。

无论是上例中的逆反地对抗还是消极地抵触,都会严重影响学习,导致学习成绩

差。

另外,不良、消极、负面的师生关系对学生来说是不安全的学习环境,学生害怕、担心教师的出现,时刻准备应对教师的“威胁”,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应对教师,从而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降低。

2.1.3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密切的关

系。

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

2.1.3.1讲课速度快

我镇的一所学区中心校,数学科曾有过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后来镇中心校组织深入

听课、示导后,发现该校的数学科教师讲课速度快,授课进度快,一个学期不到三分之二的时间

就完成了新课的教学。

下面是一节听课实录

课题:

垂直(人教版第八册)

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条直线的一种特殊关系—垂直(师板书课题)

师:

观察下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

右边的有一个是直角。

师:

对,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

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130页集体读一遍。

生读

师:

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

生:

电线,门,电话线,锤子(显然学生还未理解什么叫互相垂直)

师:

根据书本的示例,自学画垂线的方法。

学生尝试画垂线。

(但大部分学生不会画)

师指名学生上黑板画,由于学生不会画,师又示范了两遍,但结果大多数学生还是不会画。

师:

没有学会的同学,课后再看看书。

下面我们再来观察书本131中间的图,并量一量,

所画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生:

第2条最短。

师:

第2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生:

直的。

(不晓得“互相垂直”)

师讲述“距离”的定义,然后生打开书本读一遍。

师: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由于教师讲课速度快,授课进度快,学生在课堂上思考,练习的时间就少,教师拽着学生往前跑,优秀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掌握所教的内容,而且思路也快,适合他们的学习节奏,学习效率高,所以学习成绩好。

而后进学生,由于跟不上,如上面这节课,大部分学生还未理解

 

“互相垂直”,就开始画垂线,垂线画法未掌握,又开始教学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布置学生做的课堂练习,只要有几位学生完成就开始讲评了,而大部分学生未完成,他们因缺少

思考的过程,即使听讲评时明白,但过后很快就又忘了,这样后进学生的成绩一次不如一次。

2.1.3.2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效率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由学生学的心理

环境与教师教的心理环境所组成。

融洽、活跃的心理环境将对整个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冷

漠、沉闷的心理环境将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产生消极的影响。

优秀学生常因与教师有着良好的师生关系,心理距离近,在课堂上保持融洽、活跃的心理环境,思维活跃,积极发言,大胆提问,

这也常会得到教师的表扬,赞许,上课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学习成绩好。

而后进学生常与教师处于不良的师生关系,缺少交往,在课堂上产生冷漠、沉闷的心理,这种心理环境

会抑制他们的思维,禁锢他们的学习欲望,他们在课堂上往往保持“沉默”,不会主动举手发言,提出问题学习成绩也就难以提高。

由此可见,课堂心理环境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也影响学生学习成

绩的两极分化。

2.2学生因素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育成效都要通过学生才能表现出来。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受到原有知识、兴趣、个人特质、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影响。

2.2.1.原有知识

原有知识指学生对学习新课必须具备的旧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

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

原有知识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

相比小学其它学科而言,小学数学教材结构

的逻辑性、系统性更为强烈。

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后面的知识是建立在前面的知识基础上的。

知识1是学习知识2的基础,知识2是学习知识3的基础,以此类推。

在这种情况下,知识1实际上成了整个学习过程的先决条件。

就是说,如果有些学生对知识1没有适当掌握的话,在以后学习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觉得越来越难学。

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

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

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达不到

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话,就造成了自己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

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从而导致学习成绩分化。

例如,学生对乘法口诀不熟悉,会导致乘法计算、

估算的困难。

下面是一节校级研究课(人教版第七册第46页《乘法估算》)的节选。

复习。

估算下面各式大约等于多少。

68×7≈4908×73≈56052×3≈2505×49≈250

指名学生上黑板做,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做,完成后指名学生讲想法。

生3:

我想:

把52看成50,50乘3等于250。

师:

先想5乘3等于多少?

生3:

5乘3等于25

师:

口诀三五得多少

生3:

三五二十五

另外,许多教师在备课、教学时并未注意到后进学生在原有知识上的差异,开始教学新课

时,都假定全体学生已掌握了前面的学习内容,而事实并非如此,教师对后进学生以同样的时间

教同样的教材,以至前面内容还未学扎实,未掌握又继续后面内容的学习。

还有一点,后进生由于缺乏勇气,怕丢面子,对一些疑难的问题,一时难于理解弄懂,又不敢大胆提问及时求得解决,停留在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或不懂状态。

由于对一些错误的看法不能及时纠正,造成数学学习上知识不扎实、缺漏多。

在以后学习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就像滚雪球一样,所以与优秀学

生的差距就加大了。

2.2.2.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一种

好学精神。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

体验,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一是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热情,就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反之,就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在2004年秋

季期期中测试后,我校组织对3至6年级的318名学生进行学习调查,发现对学习数学较感兴趣

的有166人,占52%,感兴趣的有72人,占23%,不感兴趣的有80人,占25%。

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在学习中,经不起困难的挫折的考验,极易失去信心,导致数学学习成绩比较差,

在这次测试中,3至6年级最低的只有9分,与最高分100分相差了91分。

也有研究表明,获得良好成绩的学生中兴趣因素占25%,学习失败的学生中缺乏兴趣占35%。

可见,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3.对策

前面已主要分析了影响小学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教师、学生因素,使我们明白要改变后进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就须从教师及学生本人出发,根

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践,下面我就小学阶段我们可采取的对策,提出自己

的看法。

3.1相信、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

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不是在发展限度上的分化,而是在发展速度上的分化,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很多有待开发的智能,因此教师只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真正地相信、关爱、尊重每一位学生,就完全可以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有效地消除“两

极分化”。

3.1.1换一种思维方式,所有的学生都是好学生

教师只要抛开学生的缺点,努力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样每一位学生都是好学生。

如学生

的作业做错了,教师可以抛开作业的对错,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独立完成,按时完成,书写工

整等,这样教师就不会觉得学生总是缺点了。

3.1.2重视情感效应,通过书信与学生交谈

情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好、恶等的心理反映。

情感是重要的动力因素

之一,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心理状况,

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热情疏导,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与学生书信交谈是一个有

效的办法。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通过书信与学生交谈更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可以了解许

多教师不曾知道的事情。

与直接面对面交谈相比,有以下优势:

可消除一些学生面对教师时的紧张心理,学生有更多的“说话”权,可以不被“第三者”知道。

我的具体做法是:

每个学期至少

与学生进行三次的书信交流,时间选择在开学初,期中,期末,开学初主要让学生谈对教师的要求、希望,谈自己的奋斗目标,期中,主要让学生谈自己眼中的教师和“我”,期末主要让学生

谈一谈一期来的收获和遗憾,当然还可以和教师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事情。

通过交流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许多参考,让教师更民主地施教,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后进生也会觉得与教师没有了隔阂,可以大胆地去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3.2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古人云: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

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学会合作,培养创新精神。

因此我们的教师要用师爱去赢得学生的亲近和信任,

要以关心、亲切、

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

使师生感情双向交流,形成轻松愉悦的氛围。

师生和谐的关系能有效地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克服紧张心理。

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

 

时,要及时了解原因,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要欣赏每一个学生的积极表现,肯定其细微的进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和欢乐,增

强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这样就会学得好,防止“两极分化”。

例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师与学生恰当换位,让学生讲老师听。

本人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小数乘整数的乘法的例1时(书本第1页)是这样进行的:

出示例1:

花布每米13.5元,买5米要用多少元?

学生读题,审题,列出算式。

师一边讲“先算出135乘5的积,然后再数出一位小数,点上小数点。

”一边板书

接下来由学生讲为什么能这样算,让老师来听。

结果,有学生根据刚才复习的因数和积的

关系进行解释,也有学生先把题目的13.5元换成135角进行计算,再把结果换成元。

如果能抓住合适的内容,多与学生换位,这样会让学生在心理上觉得自己是主人了,不再

只是被动地听,有得于改善师生关系。

同时,学生为了能说服老师、同学,平时需付出不少努力,有利于培养自学的习惯,增强成就感。

3.3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改善课堂心理环境,提高学习质量。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

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