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2720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docx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弓寨小学

课程名称: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

总课时:

教学时数:

83

综合性学习5课时

机动时间12课时

总课时:

100课时

课程类型:

必修课

学生、教材及其资源背景分析:

从一年级至三年级,学生都在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的学习,然而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紧接着就是迎接下一阶段学习的挑战。

所以在三年级都应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训练,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生活经验,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复习内容,常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并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以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教材通过"数与计算、量与计量、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基本领域反映运用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基本过程,有机的渗透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推理意识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并以此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式。

通过上述的过程,学生将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安排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和交流。

按照《标准》的要求,教材突破了以往的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线索,展开相关知识的学习。

教材设立了"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我的成长足迹、问题银行"等栏目,促进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反思等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目标:

●数与代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分数。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会计算同分母(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空间与图形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统计与概率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实践活动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本册的内容结构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第三单元乘法

第四单元面积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2.第三单元“乘法”

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3.第五单元“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分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第四单元“面积”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除了安排“森林旅游”“旅游中的数学”和“体育中的数学”等3个较大的实践活动外,还在正文或练习中提供了如下的实践活动:

1.到商店调查3种商品的价格,并做好记录。

2.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

3.调查自己家两个月水、电费开支情况,并记录下来。

通过分析数据把你的感受与同伴说一说。

4.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5.用纸剪出一个喜欢的图形,通过对称、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

6.设计旅游计划。

7.厨房铺地砖的设计方案。

8.制作七巧板。

9.调查你和同学的身高,计算你们组的平均身高约是多少。

10.在报刊上找出与平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交流。

经历以上一系列观察、操作、制作、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1-2    买文具、货比三家、买书、寄书    

3 森林旅游、轴对称图形、镜子中的数学    

4    平移和旋转、欣赏与设计、机动        

5  找规律、住新房    

6      电影院、练习一    

 7     整理与复习

(一)、旅游中的数学    

9   什么是面积、量一量    

10      摆一摆、铺地面    

11      练习二、分一分

(一)、分一分

(二)    

12   比大小、吃西瓜、机动    

13  练习三、整理与复习

(二)    

14      比一比、猜一猜    

15  体育中的数学、总复习    

16          总复习    

17     总复习    

18        总复习    

19期末总复习

20期末总复习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

单元知识点

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小数。

2.经历探索如何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能结合购物情境比较小数的大小。

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与元、角、分密切联系)

4.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买文具

1.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将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比较,使他们发现小数都有小数点。

3.注重“0”在小数中的特殊地位。

货比三家

1.灵活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的方法,并能独立比较小数大小。

2.培养估算意识。

3.小数部分末尾连续的“0”可以去。

买书

1.在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

2.熟练掌握竖式求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3.掌握竖式格式(小数点对齐)。

寄书

1.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3.灵活运用估算知识,并能解释估算过程。

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单元知识点

1.结合实例,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

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感受图形的美。

轴对称图形

1.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镜子中的数学

1.镜子内外方向相反

2.利用镜面对称的现象,判断一些图形的位置与方向,例:

17页练一练

平移和旋转

1.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

2.判断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例:

19页试一试

第三单元、乘法

单元知识点

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

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规律。

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3.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并能正确进行估算和计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从而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找 规 律

1.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2.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让学生经历交流乘法的过程。

住 新 房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使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2.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方法。

注意书写格式要理解对应值要对齐的道理。

3.准确叙述出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

电 影 院

知识点:

1.准确叙述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估算和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乘法进的进位。

旅 游 中 的 数 学

1.租车活动中:

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了解最省钱的策略是车的座位尽可能坐满,如果不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

2.用餐活动中:

应懂得合理选择的重要性。

复习应用小数加减法知识。

3.旅游计算中:

收集数据,处理数据。

第四单元面积

单元知识点

1认识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

平方米(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厘米(cm²)

3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4面积单位的换算:

1分米²=100厘米²

1米²=100分米²

1公顷=10000米²

1千米²=1000000米²

1千米²=100公顷

什么是面积(认识面积)

1.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量一量

1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引导学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摆一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1.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引导学生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身边的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铺地面(面积单位的换算)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单位换算和使用大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能利用面积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第五单元认识分数

单元知识点

1分数的意义:

像1/2,1/4,2/4,…都是分数。

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例:

读作:

四分之三。

2比较简单的大小,规则如下同分数比大小,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母不同,分子相同时,,分子小的那个数大,分母大的那个分数反而小。

3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方法如下:

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

10)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分一分

(一)

1.初步理解分数大意义,像1/2,1/4,2/4…都是分数。

如:

3/4,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粉,取其中达份。

2.了解分数大组成,会认、读、写简单大分数。

例:

读作:

四分之三。

3.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分一分

(二)

1、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认识并能找出谁是整体一,感受可以用分数表示由多个个体组成

的整体中的一份或若干份。

比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数大小的比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1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小于10)方法如下:

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时,看分子,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子小的那个分数就小。

2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如下:

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时,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吃西瓜(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方法如下:

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

子相加减。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单元知识点

1、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的

想法。

3、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

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奖牌给哪组

1、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

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猜一猜

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

  本册教材中的小数与分数、图形的变换与面积等概念,都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的基础知识,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它们是至关重要的。

儿童建立这些概念的过程是很慢的,强调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利用实物材料、图解和现实世界的情况,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些概念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为了激活学生先前的具体经验(包括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这些具体经验是学生个人化的知识,也是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理解、接纳新知识的基础;在有意义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新知识又变成学生的具体经验或体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因此才得以发展。

在本学段强调这些基本概念,将减少通常在高年级中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和困难方法所花费的时间。

  

(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他们彼此的想法

  这不仅能够满足学生想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的强烈的心理需要,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且也提供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充分机会,从而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也就更富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如第一单元“货比三家”中,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便宜?

第二单元“镜子中的数学”中问“机灵狗从镜子中看到的对吗?

”第三单元“找规律”,算一算后“你发现了什么?

”第四单元体会统一面积单位必要性,第五单元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第六单元体会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等学习内容,都必须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操作等自主学习活动与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师只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同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扩大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比如在学习小数不进(退)位加(减)之后,学习小数有进(退)位加(减)法时就可以更放手些。

  (三)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估算具有独立的价值,如本册第9页第3题:

“小明想买这两本书(价格分别是21.8元与14.5元),他只有40元钱,够吗?

”生活中存在许多这样的问题,只要估算就能解决;其次,估算将成为计算器计算的有效的辅助手段。

在学习面积时,加强对图形面积的估测,还有助于培养空间观念和数感。

  算法与策略的多样化,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个体差异使然;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时,他们对策略与算法所表现的不同取向是很自然的。

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的前提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其次是让学生经历交流各自策略与算法的过程,比较各种策略与算法的特点,选择并优化适合于自己的策略与算法。

不要让学生产生一种错觉:

以为计算是解决问题的惟一合理的途径。

例如,第三单元“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就不是靠计算解决问题,而是经过剪、拼、摆、数等实际操作进行比较。

第六单元求平均数,不仅有理性的“算”法,还有可直观操作的“移”法。

计算“体育中的数学”问题――小组的比赛场次,利用图解或列表的策略比抽象的算法更为直观,更便于掌握。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特别是教材中的“森林旅游”“购物中的数学”“旅游中的数学”“体育中的数学”,不仅是为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创造机会,更是为了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问学生“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有助于学生养成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的意识与习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必须防止和杜绝把具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的活动,异化为“对题型、套解法”的机械操练。

这种操练也许能把人训练成应试高手,却不能造就创新的人才。

课程实施

1、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利用实物、具体的现实世界的情况,帮助学生建立相对较抽象的概念,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重要是为了激活学生先前的具体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加系统的理解知识。

 2、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自主探索和构建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实现三维目标,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实验、观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涂一涂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来体验数学,从而形成自己对空间的理解。

 4、在计算教学中,重视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用多种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估算的价值,学习有用的数学。

依据大纲合理对学生进行计算量和速度的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这一工具,并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5、重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数学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能用数学眼光来观察现实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提倡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观。

 6、重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操作,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亲身经历,组织学生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的评价建议

  

(一)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

  学生只有理解例题,结合学生从看懂小数表示的商品单价,到会用小数表示商品单价,进而会比较商品单价(小数表示)高低贵贱的过程,就能评价他们是否初步理解生活中小数的意义及其大小关系,对小数的认识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只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少一点讲授,多一点时间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就不难了解和把握学生在体验与理解数学方面的个体差异,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与引导。

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是一种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从中揭示矛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质疑,促进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或更高的水平发展。

分数概念的理解是学生发展对“数”的概念理解的一个关键环节,三年级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是与具体材料的操作(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圈一圈)过程结合在一起的,应鼓励他们应用具体材料与操作方式表达他们的概念知识。

所以评价学生数学概念的理解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而非纸笔的考试。

  

(二)要恰当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发展,为顺利进行后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例如,小数加减的竖式算法是对整数加减竖式算法的延伸与发展,其算法的关键是“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其算法原理与整数加减一样:

同一数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这一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对后续更复杂的小数加减运算具有奠基的作用。

评价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不能割裂数学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体验和意识到这种联系是重要的。

例如,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与已经掌握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联系,对于学生形成更上位的转化观念,以及发展整数乘法的技能,都具有实质性的、能动的意义。

  通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必要的评价,希望能使学生增进这种见识:

数学知识与技能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盘散沙,而像一棵树,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

  (三)重视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出问题能力,主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具体情境中数量信息的利用程度,提出问题的新颖性、合理性与复杂性。

如课本第9页第5题中(3)比

(1)

(2)就多了选择性,也复杂些;如果学生还能提出:

“买2包瓜子的钱,可以买什么?

还剩多少钱?

”又比(3)多了一层变化,有新意。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能否独立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思维策略的水平,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等方面。

及时给学生提供评价,让他们知道老师的期望,明白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四)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特别关注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主要通过平时观察:

学生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表现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观察是评价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从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实践作业以及师生课外的交谈中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情感与态度不能进行量化评价,要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态度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