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3209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docx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模板

复旦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选课规则、专业分流方案介绍

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1

二、本科教学培养方案3

(一)通识教育课程3

(二)文理基础课程(仅对跨院系招生与培养大类基础课程作介绍)4

1、历史学类4

2、社会科学试验班5

3、经济管理试验班5

4、自然科学试验班6

5、医学试验班7

其他:

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7

(三)专业教育8

三、选课注意事项9

四、复旦大学跨院系专业大类学生选专业工作方案15

附件1:

复旦大学2011级留学生(包括港澳台学生)修读说明

 

复旦大学教务处

2011年8月25日

一、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包含的专业

(一)新生第一年按七个专业大类组织实施教学。

我校现有本科学科门类包含人文类、社会科学类类、经管类、数学类、自然科学类、技术科学类和医学类七个大类;其中2011年有五个实施跨院系招生与培养的大类,各专业大类与所涉及院系、专业的关系如表1。

表1.复旦大学本科七大类专业对应的专业院系。

学科门类

院系

专业

跨院系大类

人文类

中国语言文学系

汉语言文学、汉语言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汉语言(对外语言文化方向、对外商务汉语方向)

哲学学院

哲学、哲学(国学方向)、宗教学

 

外文学院

朝鲜语、德语、俄语、法语、日语、英语、翻译

 

新闻学院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

 

历史学系

历史学

历史类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博物馆学

社会

科学类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

社会科学

试验班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社会学、社会工作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法学院

法学

 

经管类

经济学院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财政学、经济学(数理经济方向)

经济管理

试验班

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统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历史学系

旅游管理

公共卫生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数学类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理论与应用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自然

科学类

物理学系

物理学

自然科学

试验班

化学系

化学、应用化学

生命科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高分子科学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科学系

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方向)、环境科学(环境管理方向)

 

学科门类

院系

专业

跨院系大类

技术

科学类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核科学与技术系

核技术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医学类

上海医学院

临床医学(八年制、五年制)、基础医学

医学

试验班

药学院

药学、药学(临床药学方向)

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

上海医学院

法医学、临床医学(六年制)

*:

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在跨学科课程设置上有独特之处,将单独介绍。

(二)课程代码:

本科教学三大类课程的代码规则见“课程代码使用说明”(见《2011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第9页)。

1、每门课程有一个由十位字母、数字组成的代码。

2、左起第一至四位大写英文字母是课程的学科专业编码(或院系、教学单位英文名简写和缩写),表明该课程的开课院系。

3、左起第五位数字是课程面向学生的代号,“1”代表本科教育课程(本教学培养方案的课程均为本科教育课程)。

4、第六位数字是课程性质的代号,即“1”代表通识教育课程;“2”代表文理基础课程;“3”代表各专业课程。

5、第七至十位数字表示该课程在这一个序列的顺序号。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在通识教育课程代码“1”后面的4位顺序号的第一位数字为“9”。

例如: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赏析课程代码是:

CHIN********

CHIN110001

代表课程的学科专业编码(或院系英文名缩写),表明该课程的开课院系(CHIN代码是中国语言文学系);

“1”代表本科教育课程;

代表课程性质,“1”表示通识教育课程;

表示课程在这一个系列的顺序号。

二、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复旦大学本科生课程结构及修读要求见表2。

表2.复旦大学本科生课程结构及修读要求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

核心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

A组课程均为必修,B组选修1门

六大模块

每一个模块选读一门课程

专项教育

课程

体育

大一、大二每学期修读

军事理论

完成课程学习之外,还需参加军训

大学外语

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

入学后需参加英语分级测试,根据测试结果选择适合自己的起点英语课程。

按要求修读课程之外,还需通过“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详见方案说明)。

计算机课程

针对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

按要求修读课程之外,还需通过“复旦大学计算机水平测试”(详见方案说明)。

通识教育

选修课程

根据各专业不同要求,不能选择自己所属院系开设的此类课程,即远离原则。

文理基础课程

共有人文、社会科学、经管、数学、自然科学、技术课程、医学七组文理基础课程,根据自己专业或大类所属,在相应的课程组中进行修读。

(人文、社会科学、经管类各专业学生还需修读跨大类的文理基础课程,详见培养方案要求。

专业教育课程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除此之外,部分专业还设有若干任意选修学分,可用来修读任意类型的课程。

(一)通识教育课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分三部分组成,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专项教育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见《2011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第11至31页)。

1、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学科壁垒、贯彻人类学问与知识的共同基础,并展示民族文化精神对一个民族的学问创新能力。

其主导原则是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一代新人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六大模块课程,总学分要求为24分。

具体修读要求如下:

(1)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

①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须修读12学分,其中A组为必修课程,共10学分,B组为选修课程,任选一门,2学分;

②“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理论概论”课程课堂教学为每周3学时,计3学分;

③历史学专业学生不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须在B类课程中另选一门。

(2)六大模块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六大模块,见表3。

表3.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六大模块

模块序号

模块名称

模块I

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

模块II

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

模块III

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

模块IV

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

模块V

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模块VI

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

“六大模块”的总学分要求为12学分,学生须在每一模块中各修读2学分(即1门课程)。

2、专项教育课程

专项教育课程包括大学外语、计算机、体育、军事理论四类课程。

3、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开放性和系统性的要求进行设置,强调德、智、体、美相互渗透,注重课程相融的综合、交叉与渗透,使之能够更充分地发挥我校教学特色和资源优势,更适合低年级学生修读。

该部分课程按照学科领域划分为人文科学与艺术、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自然科学、医学与药学四个板块。

(二)文理基础课程

文理基础教育课程旨在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并逐步向按文理大类实施全校性基础教育过渡。

文理基础课程按照基础性、公共性和学术性原则设置,具有完整规范的知识体系,能够使学生获得严格的学科基础训练。

全校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经管、数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医学七组文理基础课程。

2011级新生有五个实施跨院系招生与培养的大类(见《2011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第193页至第337页),他们是历史学类、社会科学实验班、经济管理实验班、自然科学实验班和医学实验班,其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逐一具体介绍如下:

1、历史学类历史学类含历史学系的历史学专业,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的博物馆学专业;其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如表4。

表4.历史学类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修读专业

I组

国史概要

HIST********

2

历史学、博物馆学

世界文明史通论

HIST********

2

历史学、博物馆学

史学原典导读

HIST********

2

历史学

II组

15世纪以前的世界

HIST********

2

历史学

近代的世界

HIST********

2

历史学

考古学导论

MUSE********

2

博物馆学

民俗学概论

MUSE********

2

博物馆学

中国文字源流

MUSE********

2

博物馆学

2、社会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含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等专业以及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共5个专业;其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如表5。

表5.复旦大学2011年级社会科学实验班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备注

Ⅰ组

法学基础理论

LAWS********

3

必修课程

政治学原理

POLI********

3

社会学导论

SOCI********

3

Ⅱ组

国际法

LAWS********

3

全英语课程

宪法

LAWS********

3

 

高等数学D

MATH********

4

注1

国际关系导论

POLI********

3

 

公共行政学

POLI********

3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POLI********

3

 

社会研究方法A

SOCI********

3

 

社会工作导论

SOCI********

3

 

心理学导论

SOCI********

3

 

注1:

课程名称后缀的A或B或C或D,表示课程内容广度、深度的阶序,从A到D递减。

例如,在数学类课程中,“数学分析”的课程内容广度、深度阶序最高。

在学分认定中,高阶序的课程可以替代低阶序的同类课程,低阶序的课程不能替代高阶序的同类课程。

3、经济管理试验班

经济管理试验班共14个专业,含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保险等专业(以上5个专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管理学院的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统计学等专业,公共卫生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和历史学系的旅游管理专业(以上9个专业毕业生符合条件者除统计学专业授理学学士学位外,其他8个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其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如表6。

表6.经济管理试验班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周学时

开课学期

备注

Ⅰ组

数学分析(上)

MANA********

5

6

春秋

注1

数学分析(下)

MANA********

5

6

春秋

高等数学A(上)

MATh********

5

6

春秋

高等数学A(下)

MATH********

5

6

春秋

高等数学B(上)

MATH********

5

6

春秋

高等数学B(下)

MATH********

5

6

春秋

Ⅱ组

政治经济学

ECON********

3

3

春秋

 

微观经济学A

ECON********

3

3

春秋

注2

宏观经济学A

ECON********

3

3

春秋

微观经济学B

ECON********

3

3

春秋

宏观经济学B

ECON********

3

3

春秋

管理学导论

MANA********

3

3

春秋

注3

会计学

ECON********

3

4

春秋

线性代数

MATH********

3

4

春秋

 

注1:

学生根据专业意愿对数学课程的需求在I组的三类课程中选修。

注2: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二组选一修读;其他学生修读“微观经济学A”和“宏观经济学A”。

注3:

经济学类学生选修“会计学”,理学、管理学类学生选修“管理学导论”。

4、自然科学试验班

自然科学试验班内含物理学系的物理学专业,化学系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科学系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共6个专业;其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如表7。

表7.自然科学试验班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备注

高等数学A(上)

MATH********

5

注1

高等数学A(下)

MATH********

5

高等数学B(上)

MATH********

5

高等数学B(下)

MATH********

5

大学物理A(上)

PHYS********

4

注2

大学物理A(中)

PHYS********

4

大学物理B(上)

PHYS********

4

大学物理B(下)

PHYS********

4

基础物理实验

PHYS********

2

普通化学A(上)

CHEM********

2

注3

普通化学A(下)

CHEM********

2

普通化学B(上)

CHEM********

2

普通化学B(下)

CHEM********

2

普通化学实验I

CHEM********

1

普通化学实验II

CHEM********

1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A

BIOL********

3

注4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B

BIOL********

3

注1:

物理学专业必须选修“高等数学A”。

注2:

物理学专业必须选修“大学物理A”。

注3:

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必须选修“普通化学A”,同时修读“普通化学实验I”和“普通化学实验II”。

注4:

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必须选修“现代生物科学导论A”。

5、医学试验班

医学试验班含上海医学院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八年制)等专业,公共卫生学院的预防医学专业,药学院下设药学专业,共5个专业;其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如表8。

表8.医学试验班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周学时

开课学期

高等数学C(上)

MATH********

4

5

1

高等数学C(下)

MATH********

4

5

2

普通物理B

PHYS********

3

4

1

基础物理实验

PHYS********

2

3

1

普通化学A(上)

CHEM********

2

2

1

普通化学A(下)

CHEM********

2

2

2

普通化学实验I

CHEM********

1

1.5

2

有机化学

CHEM********

4

4

2

有机化学实验I

CHEM********

1

1.5

2

现代生物科学导论C

BIOL********

2

2

1

其他:

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

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均授予理学学位,其文理基础课程要求是跨平台的,具体分安排如表9。

表9.心理学和护理学专业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

专业

人文类

社会科学类

医学类

心理学

4

9

15

护理学

6

13

6

心理学专业:

应在文理基础课程中的医学类基础课程中修满15学分[普通化学(含实验)和有机化学(含实验)除外],在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中修满9学分(“心理学导论”、“社会学导论”、“社会研究方法A”),并在人文类基础课程中选修4学分。

护理学专业:

应在文理基础课程中的医学类基础课程中修满6学分(“现代生物科学导论C”、“有机化学”);在社会科学类基础课程中修满13学分(“社会学导论”、“公共行政学”、“心理学导论”、“高等数学D”),并在人文类基础课程中选修6学分。

(三)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课程由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两部分组成。

专业必修课程以规范严谨、精炼优质为建设目标。

专业选修课程侧重知识的交叉跨度、强调专业前沿信息和复旦科学研究特色的传播。

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可参见《2011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

请关注教学培养方案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专项教育课程和文理基础课程修读要求,关注各专业指导性修读计划。

指导性修读计划是院系为学生提供的课程修读安排参考表,对学生修读课程规划很有帮助。

三、选课注意事项

(一)选课注意事项

请认真阅读《复旦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表》上的“学生选课须知”和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育课程、大学外语课程、计算机课程的选课注意事项。

(二)选课要点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每学期选修学分不超过5学分。

2、复旦大学本科生(非英语专业)外语能力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复旦大学本科生(非英语专业)外语能力培养目标是通过大学外语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说和写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使用至少一门外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同时,能够应用至少一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等。

(2)培养要求

本科生在读期间,必须根据培养方案修满8个学分的外语课程,并通过“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以下简称“英语水平测试”)。

若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英语学分超过8学分,参照学生所属专业培养方案,如无特别规定,超出部分则可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学分。

(3)课程设置和成绩记载

大学外语课程分综合英语课程、英语专项技能课程、学术英语、英语文化类课程和第二外语课程五大模块(见《32011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第18页)。

其中综合英语课程如表10。

表10.综合英语课程名称及学分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大学英语(预备级)

ENGL********

2

大学英语I

ENGL********

2

大学英语II

ENGL********

2

大学英语III

ENGL********

4

综合英语课程成绩设通过(P)和不通过(F)两种,通过后获得相应学分,但不计入绩点。

其余模块课程的成绩按A,B,C,D,F记载并记入绩点。

学生入学后,凡需修读大学英语课程的学生均需参加英语分级测试,进校时已获得托福成绩90分或雅思成绩6.5(需向大学英语教学部提供成绩单原件),这部分学生可免测试。

大学英语分级测试成绩优秀和免试的学生,可直接在英语专项技能课程、学术英语、文化类课程及第二外语课程模块中自由选择修读课程。

若学生认为被确定的修读起点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可在开学第一周和第二周自行在选课系统内进行调整。

对于小语种学生(特指在高中期间未修读英语的中国学生)、无任何英语基础的体育特招生和非英语国家来的留学生,大学英语教学部建议从大学英语预备级开始,逐次递进修读。

(4)复旦大学英语水平测试:

所有学生需参加并通过英语水平测试。

该项测试每学年举行一次,时间定在每年12月。

测试成绩分A、B、C、D、F五等,F为未通过,以4个标准学分计算绩点(不计入缴费的学分计算)。

学生可以多次参加测试,取最后一次考试成绩记入成绩单,第一次考试不需缴纳考试费用,第二次起需按学校有关规定缴费。

学生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后可选修英语专项技能课程、学术英语、英语文化类课程以及第二外语等模块的课程。

未通过者需根据自身情况修读课程,以提高英语能力和水平。

(5)《大学英语》课程选修时间安排如表11。

表11.各大类、各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时间段安排

三1-2,五6-7

三3-4,五8-9

三6-7,五1-2

三8-9,五3-4

法学院

社会科学实验班

思想政治+心理学

历史学类

中国语言文学类

哲学学院

新闻传播学类

外文学院(10级)

医学院留学生

经济管理实验班

自然科学实验班

医学实验班

护理学

法医学

核科学与技术系

数学科学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力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材料科学类

软件学院

其他注意事项: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8个学分,每学期只能读一门大学英语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不能逆向选择。

即大学英语II起点的学生,在以后各学期不能选大学英语I;大学英语III起点的学生在以后各学期不能选大学英语I、II。

大学英语课程使用两套教材,《21世纪大学新英语》,《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

新生第一学期使用哪套教材根据修读课程而定。

2011级新生第一学期的大学英语课程不必进行选课操作,但学生必须按规定时间预留英语课的时间。

在大学英语教学部确定分段分班名单后,由教务处统一导入选课系统,新生可上教务处选课系统查询分段分班情况。

学生必须在指定的英语时间段内选课。

3、复旦大学本科生(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复旦大学本科生(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能力培养目标是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能够顺利使用至少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专业学习和工作所需的小型程序。

(2)培养要求

本科生在读期间,一般可根据培养方案选修2个学分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I组),通过“复旦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以下简称“计算机水平测试”),以及2个学分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II组)。

若学生在校期间所学计算机学分超过4学分,参照学生所属专业培养方案,如无特别规定,超出部分则可作为任意选修课的学分。

(3)课程设置和成绩记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I组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II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III组计算思维课程三个模块(见《2011年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第20页)如表12。

表12.各大类、各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分

备注

I组

计算机初级办公自动化

COMP********

1

最多只能选择一门

计算机高级办公自动化

COMP********

1

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初级)

COMP********

1

最多只能选择一门

计算机多媒体应用(高级)

COMP********

1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COMP********

1

 

计算机基础与数据库

COMP********

1

II组

C程序设计

COMP********

2

 

VB程序设计

COMP********

2

III组

计算思维

COMP********

2

 

计算机I组课程成绩设通过(P)和不通过(F)两种,通过后获得相应学分,但不计入绩点。

计算机II、III组课程成绩记载根据《复旦大学本科生成绩记载规定》按浮动记分制记载。

(4)复旦大学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测试

所有学生需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