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39006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docx

九上历史笔记第11页是新的一战笔记DOC

第一单元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向人性的扼杀者宣战——文艺复兴运动(14—17世纪)

1、背景/原因:

①中世纪,教会禁锢思想、扼杀人性,阻碍了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③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思潮

④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欧洲,促进了书籍文化的传播

2、定义

时间:

14—17世纪地点:

西欧(始于意大利)

核心:

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提倡思想自由、个性解放,崇尚科学、世俗生活)

★3、评价(=性质+影响/作用)

(性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破旧)打破了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立新)强调和发挥了人的作用,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注:

还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时才正式进入)

世界的发现

第2课探索者的梦想——新航路开辟(15—17世纪)

1、原因

①经济根源: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

欧洲出现“黄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动力)

③商业危机:

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东西方传统商道

④政治原因:

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⑤思想根源:

传播天主教的热情(借口),人文主义思想

2、条件

①欧洲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②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③人文主义航海家富于冒险的精神

3、经过

时间

航海家

支持王室

航行方向

成果

精神

1487-1488

(葡)迪亚士

葡萄牙

向东

发现好望角

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

积极进取

开拓创新

1492

(意)哥伦布

西班牙

向西

发现美洲

1497

(葡)达·伽马

葡萄牙

向东

直通印度

1519-1522

(葡)麦哲伦

西班牙

向西

环球航行

★4、影响

对世界:

从孤立隔绝走向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注:

世界市场直到工业革命才初步形成,此时还不能算世界市场,顶多就是个胚胎而已。

因为此时

世界各地加强了经济联系,各地的商品在欧洲互通有无,如美洲的黄金、白银、烟草、玉米、番薯、

豆类、番茄、土豆、辣椒等进入欧亚,而小麦、水稻、马、牛、羊等随欧洲人进入美洲。

对欧洲:

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锤炼了欧洲人探索、冒险的精神。

注:

新航路开辟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因为在欧洲、非洲、美洲的三角贸易中,欧洲资本

家靠贩卖黑奴、抢劫金银、商业贸易等积累了财富。

新航路开辟使欧洲爆发了商业革命(①经商范

围扩大,由欧亚扩展到欧亚非美;②世界贸易中心转移,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所以意大利衰

落,大西洋沿岸国家兴起),而黄金、白银大量涌入欧洲导致了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靠收

固定货币地租的地主亏本而衰落,靠出售商品的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这两场革命加速欧洲封建制度解

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此外新航路开辟还证实了地圆学说。

对亚非拉:

带来了殖民掠夺、扩张、侵略,使亚非拉贫困落后,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的近代化。

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

★1、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3、斗争内容/目的:

限制王权,保证国会权力

(本质是资产阶级要得到政治上的权力)

4、两大阵营:

封建势力(国王)

新贵族、资产阶级(国会;革命的领导者;新贵族占主导地位,导致这场革命具有妥协性)

开始的标志——1640年新国会的召开(因为新国会提出限制王权,保证国会权力的要求,资开始夺权)

5、1640—1648——两次内战;1645年纳西比战役,国会军大胜王军

高潮/初步胜利——①1649年1月30日处死查理一世;②1649—1653年共和国时期

护国政府——克伦威尔,军事独裁

复辟1660—1688——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结束——1688年光荣革命(又叫宫廷政变),威廉与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婿与女儿)

6、结果——1689年国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目的:

限制王权

内容:

①限制王权(国王统而不治);

②确定国会有最高权力(议会主权至上);

③明确规定了公民的权利

意义:

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7、影响

(对英国)推翻了英国封建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使英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对欧洲)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马克思:

英国革命是“欧洲范围的革命”)

第4课为民族独立而战——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1、根本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压迫了美利坚民族。

2、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建立军队——大陆军(华盛顿,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

宣布独立——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托马斯·杰斐逊

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战争胜利——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赢得独立——1783年《巴黎和约》

★4、战争性质:

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5、意义/影响:

(对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美国的国家独立。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对世界)促进了欧洲和拉美资产阶级革命

6、如何评价华盛顿(方法指导:

活动/史实+评价)

活动一:

担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独立战争。

(评价):

他领导美国人民嬴得民族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奠定了美国强大地基础。

活动二:

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连任,拒绝连任第三届总统。

(评价):

他是伟大的政治家,确立了民主选举总统,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1640年薪国会召开为开始标志是因为资产阶级开始夺取政权,以1688年光荣革命为结束标志,是因为资产阶级完成了夺权的目的。

资产阶级革命本质上就是一场资产阶级夺取国家主权的运动,一场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的运动。

第5课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法国大革命(1789—1794)

1、

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国内:

①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

②等级矛盾尖锐(平等);③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④直接原因(导火索)——三级会议重新召开(资产阶级要求平等权利,限制王权)

国际: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法国大革命的经过

开始的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象征封建专制)

阶段

国家制度

权力中心

领导阶级

成果

1789-1792

君主立宪制

制宪议会(后发展为国民议会)

大资产阶级

1789年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1792-1793

共和制

国民公会

吉伦特派(工商业资产阶级)

1793年处死路易十六

1793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3-1794

共和制

国民公会

雅各宾派(小资产阶级),罗伯斯庇尔

革命恐怖政策(经济上限价法令;政治上惩治嫌疑犯。

暂时击退反法联盟

1794-1799

共和制

督政府

热月党人(大资产阶级)

1794年7月热月政变,标志法国大革命的结束(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建立正常统治秩序的愿望)

1799-1804

共和制

执政府,拿破仑

资产阶级

五次击退反法联盟,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大陆;稳定了国内政局,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等

1804-1815

资产阶级帝国

国王,拿破仑

3、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评价

①性质:

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进步性:

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思想,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局限性:

它的民主权利只为资产阶级(少数人)所享有。

第6课拿破仑的文韬武略(1799—1815)

1、时势造英雄——热月政变后的法国需要集权统治者来解决内忧外患

2、★活动夺权:

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执政府的第一执政

称帝:

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加强集权(控制天主教;告密制度,多次镇压王党叛乱和人民起义;1802年修宪)

法治:

颁布《拿破仑法典》(最伟大)《商法典》《刑法典》,以法律形式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

对外(武略)——拿破仑战争1793—1815,典型战役——1805年奥斯特里茨(以少胜多)

3、评价拿破仑(原则:

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具体:

①②③)①法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4、启发:

历史潮流是必然的,但具体人物可以改变,是偶然的;

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引领时势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第22课引领时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思考——启蒙运动(17、18世纪)

1、四次思想解放运动:

①14—17世纪文艺复兴(人文主义),②17、18世纪启蒙运动(理性主义)

③19世纪自由主义,④19世纪科学社会主义

2、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

①经济上(根本):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②政治上:

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侵犯人民利益

3思想上: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思想解放;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

3、概况(定义:

用人的科学判断和独立思考去剥除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

外衣,去批判专制、等级、教权主义,实现民主、平等、人权自由)

②时间:

17—18世纪;②地点:

起源于英国,中心在法国;影响全世界

③核心:

理性主义(科学方法认知客观事物,独立思考不盲从)

④★代表人物及主张:

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领袖)——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倡导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提倡开明君主制(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奠定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三权分立(核心:

分权制衡);自由受法律约束

卢梭(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主权论)、社会契约论

狄德罗(《百科全书》派)——反对封建专制、等级制度,提倡自由平等;法治;主权在民;唯物主义

4、★★作用/影响/意义:

(最重要——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①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反天主教会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破旧:

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③立新:

弘扬了理性主义,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前提,激励中国等国家为改造旧社会而斗争

5、启示(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如启蒙运动指导资产阶级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促进思想解放(如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导致了启蒙运动)

6、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14—17世纪

17—18世纪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的发展

核心与内容

人文主义;反封建神学,提倡人性

理性主义;反封建神权、专制、等级制度,提倡人权自由、民主、平等

进程方式

从意大利扩散到欧洲;借助宗教、古典文化反封建神学

从英国到全世界,中心在法国;直接公开批判天主教会与封建专制、等级制度

影响

推动了思想解放与自然科学的产生

冲击了封建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与科学的关系

促进自然科学的产生

在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上兴起

性质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近代世界的发展趋势:

反对封建专制与等级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制度(政治民主化、法治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市场化、工业化)。

7、文、新航路、启蒙运动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影响?

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开辟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或物质条件)

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8、《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国家第一部法典)

《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的诞生,是人类第一部人权宣言(注:

没有反封建,因为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

《人权宣言》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资本主义制度的出生证,推动了法国大革命深入发展

《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欧洲国家借鉴

共同作用:

以法律形式宣传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和反封建思想,打击了封建专制与等级制度,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加速了欧洲近代化进程。

第二单元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第8课近代社会的确立:

工业革命/产业革命/蒸汽革命(1760S—1840S)

1.工业革命概述:

本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进程:

18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19世纪扩展到欧洲大陆、北美、日本。

2.

条件:

(资金、原料)海外贸易、殖民扩张、圈地运动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原料

(技术)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经验、技术

(市场)海外贸易、殖民扩张、圈地运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条件

政治前提:

英国较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直接原因:

手工工场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3.工业革命的过程(始于英国的棉纺织业,英国一枝独秀)

棉纺织业——飞梭约翰·凯伊(英)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1765年,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英)

动力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英,牛顿力学)

★标志性发明——1783年改良蒸汽机,瓦特(工业革命之父,英)

交通——1807年,第一艘蒸汽船,富尔顿(美国)

火车时代——1825年,蒸汽机车(火车),史蒂芬孙(英国)

交通变革的意义:

缩短了时空距离,扩大了人们活动的范围

4.工业革命的影响/意义

①生产力突飞猛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启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能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能推动科技进步)

②社会关系变革:

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

③生产形式变革:

建立了现代大工厂制度(从手工工场向大工厂时代过渡)

④生活变革(了解):

加速了城市化(英国城市化加速的原因:

较早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进行了工业革命;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掠夺)、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活方式的变化(服装化繁为简、西服、工作服、短裙,交通工具)、思想观念的变化(平等、时间、自由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⑤加速了殖民掠夺的步伐,使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加速了亚非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过程

⑥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正式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⑦政治(了解):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英国巩固,其余各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

5、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国籍)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然后推广到各国。

绝大多数发明者为英国人

②(身份)发明者大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或技师,科技含量不高。

③(机器应用)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技术与生产相结合,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

 ④(行业)机器发明主要在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 

第9课古老印度的抗争——亚洲革命风暴之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年)

达·伽马1497年到达印度(葡萄牙垄断的东方航线),揭开了西方殖民侵略的序幕

1、背景/原因:

工业革命后英国需要资金、原料、市场,故加紧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英国的殖民掠夺引发印度全社会的不满(根本原因)

导火索——1857年密拉特“涂油子弹事件”

经过

开始的标志——1857年密拉特土兵起义(迅速发展为全民族反英大起义)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主力——土兵领导者——封建王公

结果——1859年失败,印度成为英国王室的直属殖民地

杰出人物及主要事迹:

1858年英军进攻章西,章西女王毫不惧色,亲临现场指挥,

率领起义军英勇奋战,壮烈牺牲。

以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不畏强权的英雄气概,成为

印度历史上流芳百世的巾帼英雄与民族英雄。

2、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

①客观:

英国国力强大;英国的镇压与分化政策

②主观: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封建王公的叛变③根本:

封建制度落后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3、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意义:

①(对英国)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迫使英国殖民当局改变其统治政策。

②(对西方)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西方对亚洲的侵略速度。

③(对印度)显示了印度人民的力量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决心,为以后的反抗准备了条件

第10课“解放者”的风采——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1、三角贸易(16—19世纪)——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①原因/背景:

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开始从非洲向美洲贩运黑人

②路线见P55页“三角贸易航线图”:

欧洲(武器和廉价工业品)非洲(黑人)美洲(黄金、白银,烟草、蔗糖等原料)欧洲

③影响:

(对欧洲)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获得资金、原料、市场),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美洲)促进了美洲的开发与文化发展(带来了非洲文化)

(对非洲)损失了大量劳动力(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造成非洲社会经济倒退(和非洲传统文明衰落,黑人被奴役和种族歧视)注:

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三角贸易是殖民掠夺的一种具体表现

2、拉美“解放者”——玻利瓦尔领导的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1)根本原因:

西班牙的殖民掠夺引起了拉美人民的不满与反抗

(2)主要人物与事迹:

玻利瓦尔(资产阶级,土生白人)

①领导委内瑞拉人民起义,相继成立委内瑞拉第二和第三共和国,被第二共和国授予“解放者”称号;

②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北部、厄瓜多尔、秘鲁等地区;

③为纪念玻利瓦尔,上秘鲁命名为玻利维亚

(3)为什么拉美独立运动胜利,而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

(二者性质相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

①敌人不同:

印度的殖民者是英国,英国经过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上最强的资本主义工业国,社会处于上升阶段;拉丁美洲的殖民者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他们处于封建社会,社会处于下降阶段;

②领导者不同:

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者是封建王公,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

第11课开辟新时代的“宣言”——《共产党宣言》1848.2

经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使无产阶级发展壮大,并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如贫富分化)

阶级——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理论——英法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自然科学的成就(细胞、能量守恒、进化论)

(拓展)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主观——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努力与革命实践

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时间:

1848.2作者: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性文件

第12课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建立:

1871年3月28日

①原因:

是民族矛盾(普法战争)、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不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阻碍了生产力,故具有偶然性、特殊性、自发性的特点)

②措施(首创精神):

政治上,打碎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伟大创举)。

经济上,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工人合作社管理(最能体现阶级性);取消面包工人的夜班等(维护工人利益)

③性质:

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⑤意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或者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注: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是——1917年俄国

⑥为纪念巴黎公社,欧仁·鲍狄埃作词《英特纳雄耐尔》,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狄盖特作曲,即《国际歌》,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

④结果:

失败。

高潮、结局——五月流血周(彻底的革命精神,1871.5.21—5.28)

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扩展)与终结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

1、改革的原因:

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俄国在克里木(或克里米亚,1853年)战争中的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注: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的根本原因——俄国的封建农奴制落后于英法的资本主义制度

2、改革的内容:

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奴获得人权),但由“村社”管理(阻碍了劳动力的流动)

经济——农民可拥有财产(市场)、自由择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可以赎买方式获得地主土地(份地、宅旁园地)的使用权

3、实质:

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4、目的:

巩固沙皇专制统治,维护地主阶级(以资产阶级为主)利益

5、影响:

性质——地主阶级领导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作用——(对国家)俄国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了近代化

局限性——(对农民)农民背上沉重包袱,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对沙皇)沙皇专制制度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

(对国家)保留大量封建残余,近代化的步伐沉重而缓慢。

★★第15课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美国内战/南北战争(1861—1865)

1、内战的原因:

根本原因——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导火索)——1860年反对奴隶制的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

2、内战开始的标志:

1861年2月,南方几个州在里士满另建政府,挑起内战。

3、扭转战局:

1862年林肯先后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宅地法》(HomesteadAct)(了解)

内容:

从1863年1月1日起,任何忠于联邦政府的美国人只要交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得到一块160英亩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即归个人所有。

直接作用:

西部农民积极参战,支持北方,扭转了战局

长远作用:

有利于西部开发、国家统一与繁荣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EmancipationProclamation)(注:

内战结束后,废除了全国的奴隶制)

内容:

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

林肯的功绩

①维护美国统一

②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主张:

逐渐废除奴隶制;废除奴隶制服从于维护国家统一

直接作用:

调动了黑人奴隶为争取解放而斗争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长远作用:

有利于民族和谐,维护国家统一

4、结果——北方获胜(美国内战的转折点——葛底斯堡战役)

5、★美国内战的影响/作用

性质——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政治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经济上)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为其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基

局限性——种族歧视依然存在

6、美国内战对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借鉴和启示?

维护国家的统一,坚决反对台独。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也不放弃使用武力。

第16课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日本明治维新(开始时间1868)

1、改革的原因:

内忧(内因,根本原因)——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患(直接原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日本民族危机严重

2、改革的前提:

倒幕运动推翻了腐败的幕府,成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政治保障。

3、改革的目的: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变法图强)

比较项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内战

起因

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受阻所致

主要是由民族矛盾引起

主要是由国内南北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