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40618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x

《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docx

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社会转型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考

张金泽

前言

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是党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客观要求。

2012年是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我们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机遇。

今年3月份,为加强和创新联系服务群众工作,进一步掀起创先争优活动的新热潮,推动我县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全县开展以“两百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进驻两百个村级党组织,机关事业单位一千名干部联系全县一千个屯,乡镇、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万名在岗干部职工服务全县一万户群众”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双千双万”服务基层大行动。

以此为契机,依托县直机关党组织的帮扶和指导,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当前新形势下为更好地服务我县“三农”,推动我县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三农”面对的新形势及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要求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全县发展全局的战略性和根本性问题。

当前,在社会转型期下,我县农村农业工作正面临着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新形势,传统的农村产业结构正在不断更新和调整,“三农”工作正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

首先,“十一五”期间,虽然我县“三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影响和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一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我县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依然较低,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撑不足,制约了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步伐。

二是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增收的后劲不足、来源不广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是农村经济社会底子薄,农村人口物质财富积累和文化素质与城镇化的发展和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农民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四是农村基层组织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能力还不够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

其次,当前,我县正处于农业生产方式,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关键时期,加快农村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不断改善,农业基础地位不断提升,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连续7年下发l号文件,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投资重点,加大对“三农”投入的政策导向更加明显。

二是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加快推进我县发展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三是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探索完善加快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今年三月份召开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后,明确了我县“三农”工作的目标和方向,“稳烟桑、扩蔗果、扶药菜、兴特色”的农业发展思路逐步成熟,当前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

不利因素是新的挑战,有利因素是新的发展机遇,面临这些新的形势,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正确应对,更好地服务“三农”,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先进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和解决新问题,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转变中适应,在发展中提高,逐步形成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工作机制,建设一支有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使这支队伍真正成为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推进农民增收致富的组织者、执行者和实践者。

同时,要培养一大批政治觉悟高、思想素质好,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热心服务群众,甘于奉献的农村致富领军人物,并且要创造条件,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使其真正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中坚力量。

         

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时代赋予我们党执政的神圣职责和庄严使命,要靠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智慧,更要靠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成员团结带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之不懈努力和奋斗。

只有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党的各项政策才能很好地贯彻到群众中去,才能增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使农村保持稳定的局面,确保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当前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目标的客观要求。

带着这一课题,我们利用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对全县19个行政村组织建设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对近30名村干部和党员群众进行了座谈走访。

调查中我们感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村改革和发展也取得较大幅度的进展。

同时我们也感到,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日渐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不相符合的问题,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亟待加强,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亟待提升,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方法、执政方式亟待改进。

具体表现如下:

 1、农村基层党组织年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

现阶段农村基层党员思想先进性不足,一直制约着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

从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农村党员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偏低,全县农村党员大专学历以上只占7.8 %,中专学历占7.8%,高中学历占18.9%;而初中以下学历占65.4%,;二是党员老龄化程度高,在全县14543名基层党员中,46岁以上的比例占63.5%。

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与党员队伍结构的合理性存在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同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绝大部分老党员入党时普遍学历偏低,而近几年补充的党员也未能解决学历上的问题,这是和全县农民总体文化素质偏低的大环境息息相关;二是近二十年来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加上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存在发展的党员要能够留在村里、为村里办事的狭隘思想,忽视甚至放弃了在外务工经商的这些年纪轻、基本素质相对较高的“能人”,因此发展党员困难,造成农村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

 2、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不够完善

近几年来,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作风建设有待加强。

部分农村党员干部作风漂浮,盲目决策,给集体,群众带来较大的损失,有些党员干部习惯于摆“领导”架子,致使地方党群关系疏远,有些党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还有些村干部谋取私利太重,比如在这次调查的过程中有好多群众反映一些村干部在做农村低保和危房改造工作中,以权谋私,为自身或自己的亲戚大开方便之门,而部分确有实际困难,符合条件的,本应该享受待遇的村民却得不到享受,造成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村干的形象,给农村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埋下了不利的因素。

(2)村民主制度健全,但不落实在行动上。

在调查的十多个村支部中,绝大部分的都能做到制度上墙,而且各种制度都比较健全,但真正落实却很少,甚至没人去看,这使得基层党组织建设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约束。

比如个别党支部存在活动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的问题,特别是软弱涣散支部有的半年以上没有正常开展组织生活,在今年我县开展“三双”活动之前,有的村支部就从来都没开展过组织工作,究其原因,绝大部分支部书记都说召集不了人,没经费。

还有应该公开的村务没公开,村里所有收支没有逐项逐笔公布明细账目,不能让群众了解、监督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收 支情况,有的村务公开过程中,避重就轻,过分夸大成果,掩饰集体损失,对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回避和不负责任的态度,致使老百姓很不满意。

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不利的局面。

  (3)个别村两委班子严重不协调,党支部内部不协调,互相拆台,互相推托责任,使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损害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

所以,要进一步明确村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能,同时积极探索和建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联系会议制度、村干部参与重大事务决策制度、村委会定期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以及村民评议“两委”制度等,逐步把农村“两委”班子的关系纳入严格按照制度化程序办事的良性循环轨道。

3、基层党组织工作方式与新农村建设客观要求不相适应

在过去,村民思想单纯,接触新事物机会少,没有大的利益冲突,村级经济不发达,体制单一,村干部只要每天“敲钟”都过得去。

而现在,不仅各项政策要求较高,而且农民的认识能力大大提高;同时,村级事务复杂,各种专业性的东西越来越多,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对村干部要求也随之提高,农村党支部的功能主要转向“服务”,即为村民和农业发展服务。

这就要求村党支部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但是,应该看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不相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创新意识不强。

上行下效工作理念,被动接受工作任务,缺乏改革精神,领导发展能力不强。

(2)经济发展能力不强。

一些村级组织领导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不清,错失许多发展良机,农村经济不能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步伐缓慢;(3)落实方针政策能力不强。

村干部综合素质低,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时显得力不从心,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人浮于事;开展组织活动仅限于传达上级文件和中央精神,不能把开展活动与本村的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讨论,不注重村情民情而盲目执行导致村民反感抵制,使组织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效果,使工作难以开展。

(4)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不强。

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惯于运用行政指令安排生产生活,很少采用思想教育方法缺乏市场观念,一些村级党组织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不能或不会运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来解决群众工作中的问题,缺乏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使农村中的矛盾升级。

  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存在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基层组织发展经济压力增大,农村党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就要求农村基层组织要有比任何时候都强的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发展为主题,找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千方百计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服务支持,带领农民群众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

为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和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和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根据“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指导思想和“抓基层、打基础、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农村党建工作思路,针对当前农村一些党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1、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紧扣中心,在加快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发展是乡村党组织的第一要务,更是衡量乡村党组织战斗力的第一标准。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一切保证发展。

作为乡村党组织必须把提升战斗力体现在加快发展上。

首先,要在发展理念上实现转变。

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要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必须解放思想,树立新的发展理念。

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协调发展农村的各项事业;树立加快发展的理念,改变跟在后面追赶式的发展,抓住机遇力求跨越式发展;树立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搞以浪费资源高投入为代价的发展,努力实现靠科技低成本高效益的发展。

通过树立新的发展理念,突破传统的小农意识,切实强化经营现代农业的思想,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特色农业和效益农业,促进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第二,要在发展目标上重新定位。

以我县“稳烟桑、扩蔗果、扶药菜、兴特色”的农业发展思路为指导,乡村党组织都应当结合实际,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发展速度,研究落实加快发展的具体措施。

第三,要在发展思路上拓展空间。

思路决定出路。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一些乡村发展缓慢,还是个思路问题。

当前,对农业地区乡村党组织来说,能否确定一个好的发展思路,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自身的发展优势,能否摆脱传统的农村工作路子,以新的领导方式方法经营农业、经营农民、经营农村。

在经营农业上,要大力推进主辅换位战略,加快产业化进程,走出一条发展科技、特色、效益型农业的路子;在经营农民上,要大力推进合作经济组织和劳务输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走出一条深度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路子;在经营农村上,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走出一条以城带乡、城镇乡村共同发展的路子。

2、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抓住根本,在增强乡村班子执政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党组织战斗力的核心是抓好乡村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乡村班子的执政能力,这是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必须加快建设一支以“小康领路人、产业带头人、科技明白人、市场经纪人和群众贴心人”为主体的新型乡村干部队伍。

建设新型干部队伍必须打破常规,加速提升乡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从我县的实践看,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超常措施。

(1)要选好一个好支书。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

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先从抓班子,带队伍做起,班子主要是选好一个村支部书记,他是领头雁,选得好坏,直接影响到班子的好坏,选就选那些在群众中有威信,有事业心,办事公道,能统揽全村工作,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顾全大局,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善于学习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能自己致富,又能团结带领本村干部群众共同致富,勇于开拓的事业型人才任村支部书记。

(2)要建立一个好的班子。

大力度推进创业型乡村班子建设,在激励乡村干部实干创业上打破常规。

以加快发展为统领,确立创业型乡村班子建设目标,制定乡村班子和乡村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强化激励奖惩措施,努力营造一个以发展论优劣、凭实绩用干部、靠实干得升迁的良好工作导向,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提拔重用那些一心一意谋发展、艰苦奋斗创大业的乡村干部,切实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真正做到重用创业者,冲击守业者,惩治败业者。

针对目前基层干部思想不稳定、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低的问题,要抓紧制定相应政策,稳定乡村干部队伍,为乡村干部排忧解难,充分调动乡村干部为党工作的积极性。

诸如:

采取办理养老保险金的办法,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增加基建投入,逐步改善支部办公环境,增加村级办公经费,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对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适当进行经济补助,解决工资偏低问题;提拔重用优秀乡村干部,提高乡村干部政治待遇等等,对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可以打破身份界限,上挂乡镇副职。

(3)在改善乡村干部队伍结构上打破常规。

目前,全县各乡镇都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村官,县直、乡直机关单位挂村第一支书、新农村指导员上岗就业,为乡村干部队伍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我认为这是我县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支最具战斗力的队伍,这也是改变乡村干部素质结构、特别是改善文化技术结构的最现实选择。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建立相应的比较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让他们在“传、帮、带”过程中,真正能推动我县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贡献。

(4)要大规模开展乡村干部培训工作,在提高乡村干部综合素质上打破常规。

对大多数乡村干部来说,当务之急是强化培训,尽快提高素质,以适应形势任务发展的需要。

鉴于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和乡村干部所处的特殊地位,各级党委要把乡村干部队伍的培训提高问题摆上突出位置。

要加大对现职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依托县乡党校教育培训平台,充分发挥各个涉农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定时、定量,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农村政策法规、市场经济知识为主要内容,大幅度提高乡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发展经济能力和素质。

3、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夯实基础,在提高党员队伍“双带”能力上实现新突破

党员队伍建设是提升党组织战斗力的基础性工作。

针对农民党员队伍存在的问题,当前,要采取以下对策。

一要大力实施“双培”工程。

通过各种有效途径,真正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使农民党员真正成为农村社会的先进阶层,成为“三个代表”的忠诚实践者。

尤其对缺少发展资金的贫困党员、曾为农村工作做出贡献的老党员,要加大支持扶持力度,采取协调专项贷款、党费救济、党员强弱联合等办法,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让老党员不寒心,中年党员有信心,青年党员有决心。

二要切实加强载体建设。

通过党员服务区、组织党员创建产业示范服务基地、成立农技协会、民事调解小组、村民议事会等有效形式,拓宽党员在农村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通过建立这些组织,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舞台,加快了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步伐。

三要突出抓好发展农民党员工作。

拓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渠道,打破单纯依赖行政村党支部发展党员的格局;通过抓党建带团建,努力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回乡初高中毕业生、青年退伍军人中的发展党员工作,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素质结构;通过建立执行领导干部发展党员工作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强化培训措施,积极引导农村中的先进分子靠近党的组织,加快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步伐,切实解决农村发展党员源头不足的问题。

四要继续推行日渐成熟的具有我县特色的“123”工作法,通过网络党建等方式加强在外出务工的流动人口中发展和管理党员,建立党组织。

4、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放宽思路,在解决农民问题上实现新突破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乡村党组织的领导和服务对象。

同时,农民也是现代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

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必须解决好农民问题。

解决农民问题,需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条:

一条就是坚持一切为了农民,真正使农民得到实惠。

这应该是我们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的立足点,也是提升党组织战斗力的落脚点。

使农民得到实惠,就要强化树立群众观念,把对上对下负责一致起来,树立“只要群众兜里有钱花、宁肯胸前不戴花”的思想;使农民得到实惠,就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不断强化乡村的服务功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得到实惠,就要依法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减小城乡差别,消除观念、体制、政策上对农民的束缚,保障农民的政治权利;使农民得到实惠,就要大力兴办农村公益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努力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

还有一条就是切实提高农民素质,真正使农民受到教育。

农民的整体素质问题是关系到农村和谐稳定的大问题。

对此要以成立一个确实可行的培训教育机制,建立完善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培训体系,使农民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尽快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民主法制素质。

特别是使农民尽快掌握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增强他们的市场观念,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

通过对农民进行经常性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民真正掌握一、二项现代农村实用技术,增强农民群众致富的本领。

5、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首先,要强化管理监督,建立一套好的管理体制。

提高农村基层工作的透明度,赢得群众的信任。

如农村计划生育指标,林改、房改工作情况,财务收支,招待费开支等各项费用情况,要公布上墙,避免一些人弄虚作假,损公肥私等腐败现象的产生。

同时扎扎实实做好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对评为不合格的党员和干部要坚决给予严肃处理。

以维护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先进性。

其次,针对当前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且易诱发各种矛盾或滋生腐败的问题,要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干部谈话制度,公务接待制度,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以及村民代表大会和党员代表大会制度等。

对于规范基层党员干部的行为,增强其勤政为民的自律意识,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增强法制观念,消除特权意识。

在法律和纪律面前决不允许有特殊的公民和特殊的党员,应当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必须自觉地遵守法律和纪律,这也是宪法和党章明确规定的。

村级干部是最基层的组织者、领导者,他们肩负着承上启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责任和义务,而不能处处高群众一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把加强对村级党员干部的法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消除“官大于法”的错误观点和习惯势力。

第四、树立公仆意识,正确行使权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村级党员干部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每个村级党员干部都要树立群众观念,办任何事都要想到群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决不能滥用权力。

欺压百姓。

总之,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总体上讲大部分是好的,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强大的,在群众中也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能够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的新形势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发展农村经济,保一方平安。

但是,由于农村基层组织所处的特殊地位及党赋予的权力,对一些瘫痪、半瘫痪班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危害将影响到整个大局的稳定,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当前新形势下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我县“三农”,推动我县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