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41184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 二十一 71.docx

世纪金榜高届高级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套题课时分层提升练二十一71

课时分层提升练二十一

 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一、选择题

1.(2019·中原模拟)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C.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就一定越明显

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解析】选C。

化学反应有的快,有的慢,则使用化学反应速率来定量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A正确;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如火药爆炸、食物腐败,B正确;反应速率大,不一定有明显的现象,如酸碱中和反应,C错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提高反应温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浓度、百分数等,反应速率增大,D正确。

2.(2019·浏阳模拟)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

2A(g)+B(g)

2C(g)+D(g)。

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mol,在前10秒钟A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0.12mol·L-1·s-1,则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1.6mol         B.2.8mol

C.2.4molD.1.2mol

【解析】选B。

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B)=0.5v(A)=0.5×

0.12mol·L-1·s-1=0.06mol·L-1·s-1,所以Δc(B)=0.06mol·L-1·s-1×10s=

0.6mol·L-1,所以Δn(B)=0.6mol·L-1×2L=1.2mol,故10秒钟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为4mol-1.2mol=2.8mol。

3.在下列四种反应条件下,锌和盐酸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20℃时,将锌片放入0.01mol·L-1的稀盐酸中

B.20℃时,将锌片放入0.1mol·L-1的稀盐酸中

C.50℃时,将锌片放入0.01mol·L-1的稀盐酸中

D.50℃时,将锌片放入0.1mol·L-1的稀盐酸中

【解析】选D。

对于锌与盐酸反应,温度越高,H+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4.可逆反应:

2A(g)+B(g)

3C(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

在t1时刻改变反应条件,化学反应速率与时间关系如下图,下列符合曲线变化的条件是

(  )

A.恒温恒容下,t1时刻同时充入A(g)和B(g)

B.恒容条件下,t1时刻升高温度

C.恒温条件下,t1时刻缩小容器体积

D.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t1时刻加入催化剂

【解析】选B。

同时充入A(g)和B(g)的瞬间,v(正)增大,而v(逆)不变,A项错误;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速率均增大,且v(正)>v(逆),B项正确;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正、逆速率均增大且增大倍数相同,即v(正)=v(逆),C项错误;加入催化剂正、逆速率仍相等,D项错误。

5.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

Na2SO4+SO2↑+

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反应温

度/℃

Na2S2O3溶液

稀硫酸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解析】选D。

结合选项知混合液的体积都为20mL,但D中反应温度最高、反应物Na2S2O3的浓度最大,其反应速率最大,故最先看到浑浊(有硫单质生成)。

二、非选择题

6.把0.1molMnO2粉末加入50mL过氧化氢的溶液里(ρ=1.1g·L-1),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y和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实验时放出气体总体积是________。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的时间约为________。

 

(3)A、B、C、D各点反应速率大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溶液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解析】由图可知生成气体的最大体积是60mL,放出气体的一半是30mL,对应的时间约是1min;图象中曲线的斜率越大,表明反应速率越快,故四点中,D点最快,A点最慢;根据方程式2H2O2

2H2O+O2,当生成60mL氧气时,H2O2的物质的量n(H2O2)≈0.0054mol,c(H2O2)=

≈0.11mol·L-1。

答案:

(1)60mL 

(2)1min

(3)D>C>B>A (4)0.11mol·L-1

7.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

(1)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判断:

________段化学反应速率最快,其原因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减缓上述反应的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

(  )

A.蒸馏水B.氯化钠固体

C.氯化钠溶液D.浓盐酸

【解析】

(1)曲线斜率大小决定反应速率大小,斜率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EF段反应速率最快;EF段速率突然加快,碳酸钙由块状变成粉末,温度升高。

(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实质:

CaCO3+2H+

Ca2++H2O+CO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碳酸钙的表面积、H+的浓度及反应体系的温度等。

加入蒸馏水,盐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A项正确;加入氯化钠固体,反应物浓度基本不变,反应速率不变,B项错误;加入NaCl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C项正确;加入浓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D项错.

答案:

(1)EF 碳酸钙由块状变成粉末,温度升高

(2)A、C

8.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和B,发生如下反应:

xA(g)+2B(s)

yC(g) ΔH<0。

在一定条件下,容器中A、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0~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_。

 

(2)根据图示可确定x∶y=________。

 

(3)0~10min容器内压强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推测第10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第16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_。

 

①减小压强 ②增大A的浓度 ③增大C的量 ④升温 ⑤降温 ⑥加催化剂

【解析】

(1)v(A)=

=0.02moL·L-1·min-1。

(2)根据图象及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得x∶y=1∶2。

(3)根据

(2)可知,正反应气体体积增大,故容器内压强变大。

(4)10min后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直到达化学平衡状态,反应条件可能为升温或加催化剂,故选④⑥。

16min后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结合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反应条件可能是升温,故选④。

答案:

(1)0.02moL·L-1·min-1

(2)1∶2 (3)增大 (4)④⑥ ④

一、选择题

1.(2019·天水模拟)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的反应N2+3H2

2NH3,开始时N2浓度为8mol·L-1,5min后N2浓度为6mol·L-1,则用N2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

A.0.4moL·L-1·min-1

B.0.2moL·L-1·min-1

C.0.8moL·L-1·min-1

D.1.2moL·L-1·min-1

【解析】选A。

开始时N2浓度为8mol·L-1,5min后N2浓度为6mol·L-1,则用N2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4moL·L-1·min-1。

【加固训练】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  )

A.图①可以用来制取Fe(OH)2沉淀

B.图②可以用来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C.图③可以用来收集一瓶纯净的SO2

D.图④可以用来分离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

【解析】选A。

由于空气中的氧气,能迅速将Fe(OH)2氧化,①中液面加苯阻止了空气进入,因而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故A正确;应用分液漏斗,否则会导致气体逸出,故B错误;碱石灰也可以吸收SO2,故C错误;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故D错误。

2.100mL6mol·L-1H2SO4与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Na2SO4(s)B.NaOH(s)

C.K2SO4(aq)D.(NH4)2SO4(s)

【解析】选C。

加适量的Na2SO4(s),对反应速率无影响,A错误;加适量的NaOH(s)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量减少,B错误;加适量的K2SO4溶液,相当于稀释,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浓度变小,则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C正确;加适量的(NH4)2SO4(s),Zn与铵根离子水解生成的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反应速率加快,氢气的量增大,D错误。

3.(新题预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2SO2(g)+O2(g)

2SO3(g) ΔH<0,若改变其中一个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降低温度,v(正)、v(逆)都减小,但v(逆)减小的更多

B.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但v(正)增大的更多

C.增大O2的浓度,v(正)增大,但v(逆)减小

D.加入催化剂,v(正)、v(逆)都增大,而且增大的倍数相同

【解析】选C。

该反应是一个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放热反应,降低温度v(正)、v(逆)都减小,但平衡正向移动,v(逆)减小的更多,A项正确;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但平衡正向移动,v(正)增大的更多,B项正确;增大O2的浓度的瞬间,v(正)增大、v(逆)不变,随后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直至两者相等达到新的平衡,C项错误;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v(正)、v(逆)增大倍数相等,D项正确。

4.(新题预测)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1H2O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

t/min

0

2

4

6

8

10

v(O2)/mL

0.0

9.9

17.2

22.4

26.5

29.9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0~6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3.3×10-2mol·L-1·min-1

B.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3.3×10-2mol·L-1·min-1

C.反应到6min时,c(H2O2)=0.30mol·L-1

D.反应到6min时,H2O2分解了50%

【解析】选C。

2H2O2

2H2O+O2↑。

0~6min产生的氧气的物质的量n(O2)=

=0.001mol,n(H2O2)=2n(O2)=0.002mol,v(H2O2)=

≈3.3×10-2moL·L-1·min-1,A正确;0~6min内每分钟平均生成氧气

=3.73mL,6~10min内每分钟平均生成氧气

=1.88mL,3.73mL>1.88mL,故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氧气,0~6min大于6~10min,故6~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O2)<3.3×10-2moL·L-1·min-1,B正确;6min时,c(H2O2)=0.40mol·L-1-

=0.20mol·L-1,C错误;6min时,H2O2分解的分解率为:

×100%=50%,D正确。

5.对于反应H++CN-

HCN,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应:

①20mL溶液中含H+、CN-各0.01mol

②50mL溶液中含H+、CN-各0.05mol

③0.1mol·L-1的H+、CN-溶液各10mL

④0.5mol·L-1的H+、CN-溶液各50mL

四者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②>①>④>③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①中c(H+)=c(CN-)=

=0.5mol·L-1;

②中c(H+)=c(CN-)=

=1mol·L-1;

③中c(H+)=c(CN-)=

=0.05mol·L-1;

④中c(H+)=c(CN-)=

=0.25mol·L-1;

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所以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①>④>③。

【加固训练】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②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③使用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率,从而改变该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④3mol·L-1·s-1的反应速率一定比1mol·L-1·s-1的反应速率大

⑤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大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⑥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⑦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⑧催化剂不参与反应,但能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A.②⑤⑧       B.②⑥⑧

C.②③⑤⑦⑧D.①②④⑤⑧

【解析】选A。

①恒温时,增大压强,如没有气体参加反应,化学反应速率不加快,故错误;②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活化分子百分数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故正确;③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热,故错误;④速率未指明是哪种物质的,则3mol·L-1·s-1的反应速率不一定比1mol·L-1·s-1的反应速率大,故错误;⑤升高温度能增大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⑥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错误;⑦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故错误;⑧催化剂不参与反应,但能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故正确。

二、非选择题

6.(2019·邯郸模拟)草酸与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Mn

+H2C2O4+H+——Mn2++CO2↑+H2O(未配平)

Ⅰ.甲同学研究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用4mL0.001mol·L-1KMnO4溶液与2mL0.01mol·L-1H2C2O4溶液反应,研究不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改变的条件如下:

组别

10%硫酸体积/mL

温度/℃

其他物质

A

2mL

20

B

2mL

20

10滴饱和

MnSO4溶液

C

2mL

30

D

1mL

20

V1mL蒸馏水

E

0.5mL

20

V2mL蒸馏水

(1)完成上述实验方案设计,其中:

V1=________,V2=________; 

(2)如果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用实验________和________。

 

(3)甲同学在做A组实验时,发现反应开始时速率较慢,随后加快。

他分析认为高锰酸钾与草酸溶液的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乙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反应速率

回答下列问题

(4)实验时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简述操作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通过生成相同体积的CO2来表示反应的速率,需要________来记录数据。

 

【解析】

(1)研究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草酸浓度相同,故混合后溶液体积相同,所以V1=1mL,V2=1.5mL;

(2)研究温度变化需要改变温度探究反应速率变化,需要其他条件相同,选择实验A和C;(3)KMnO4与H2C2O4反应生成硫酸锰,锰离子有催化作用,所以猜想还可能是催化剂的作用;(4)根据气压原理检验气密性,首先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形成密闭体系,把注射器的柄向外拉一段距离,观察柄是否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若能恢复,则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把注射器的柄向外拉一段距离后松开,观察柄是否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若能恢复,则气密性良好,若不能恢复,则气密性不好;(5)产生相同体积的二氧化碳,应看反应的快慢,即需要记录时间,故需要秒表。

答案:

(1)1mL 1.5mL 

(2)A C

(3)Mn2+起催化作用

(4)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把注射器的柄向外拉一段距离后松开,观察柄是否能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若能恢复,则气密性良好,若不能恢复,则气密性不好

(5)秒表

7.(2019·定州模拟)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X和Y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和Y两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用符号X、Y表示):

________。

 

(2)0~10min化学反应速度v(X)=________。

 

(3)比较Y在0~10min和10~20min时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

v(0~10)________v(10~20)(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理由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图知,随着反应进行,X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Y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Δc(X)=(0.6-0.2)mol·L-1=0.4mol·L-1、Δc(Y)=(0.6-0.4)mol·L-1=0.2mol·L-1,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则X、Y的计量数之比为

0.4mol·L-1∶0.2mol·L-1=2∶1,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Y

2X;

(2)v(X)=

moL·L-1·min-1=0.04moL·L-1·min-1;(3)因10~20min时Y的浓度变化量为0,故其速率也为0,则Y在0~10min平均反应速率大于10~20min时平均反应速率;(4)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图知,b、d两点时X的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答案为bd。

答案:

(1)Y

2X 

(2)0.04moL·L-1·min-1

(3)> 10~20min时Y的浓度变化量为0,故其速率也为0

(4)b、d b、d两点时X的浓度不再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