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5050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1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

部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教案设计

部编版二上语文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单元概述】

本单元围绕“小故事大道理”这一主题,共安排了19篇文章,其中课文3篇,《主题阅读》文章6篇,《经典诵读》文章12篇文章。

学习本组课文,意在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到生字的同时,可以更好感悟生活的哲理,懂得认识事物要谦虚谨慎,善于听取他人意见的道理。

【设计理念】

以“单元主题”为主线,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以“读”为主线,以“识字教学”为重点,通过“整体识字、师生双主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完成19篇文章的学习。

【教学内容】

1.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

《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

2.《主题阅读》文章:

《望洋兴叹》《太阳鸟的情谊》《懒惰的乌鸦》《守株待兔》《农夫和他的孩子们》《按图索骥》。

3.《经典诵读》文章:

《坐井观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成语积累

(一)》《成语积累

(二)》《我的心》《寒号鸟》《金丝鸟》《今日诗》《明日歌》《画眉鸟》《邻居的杏树》《爱钓鱼的人》。

【教学目标】

“一主”目标:

1.能正确认识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书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2.引导学生在反复朗中积累好词佳句,理清文章内容。

“两翼”目标:

1.阅读《主题阅读》6篇,《经典诵读》12篇,背诵喜爱的优秀诗歌。

2.在阅读中实在,在朗读中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重点难点】在朗读中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

14课时教学设计流程

课时

教学内容

基本课型

“一主”目标

“两翼”目标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小故事大道理》

单元导读

1.认识“井、观”等10个生字,会写“答、沿、渴、喝”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喝”;

2.读诵《坐井观天》等诗歌,理解故事的大概意思,懂得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的道理。

1.读背单元导读

2.吟诵并背诵《成语

(二)》,与课文表达意思相呼应,帮助积累成语

单元导读应做到熟读成诵。

识字时先让学生读背诗歌,在读中认读和巩固生字

第二三四课时

《坐井观天》《井里的小青蛙》

整体识字

1.认读本课10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拓展两翼教材中的生字13个;

2.学习《井里的小青蛙》一文,通过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自学和美读能力。

1.读背成语并积累;

2.通过阅读《主题阅读》文章《井里的小青蛙》,理解青蛙犯错了还自以为是。

1.指导书写“答、喝”,掌握书写规律,打好汉字书写基础;

2.《成语

(二)》通过趣味诵读激发识字兴趣,达到对成语的积累。

第五、六课时

《坐井观天》《望洋兴叹》

以文带文、读写联动

1.运用美读、以读代讲理解小鸟和青蛙说法不一致的原因;

2.发散思维,训练想象力,学习借助词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阅读《主题阅读》文章《望洋兴叹》,在续编故事《坐井观天》中体会故事寓意。

1.两翼教材中的生字不做硬性要求,可以在读诵中识字;

2.总结课文内容,明确体裁特点,激发学生拓展阅读的兴趣。

课时

教学内容

基本课型

“一主”目标

“两翼”目标

教学建议

第七、八课时

《寒号鸟》《今日诗》《乌鸦兄弟》

以文带文

1.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2.通过学习本篇课文,明白其中的道理。

1.通过带文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视野;

2.从故事中读懂大道理,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可采取自由读、师生双主读、演一演等方式学习文章

第九、十课时

《我要的是葫芦》《邻居的杏树》《农夫和他的孩子们》

以文带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读中悟理,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通过阅读《邻居的杏树》《农夫和他的孩子们》体会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可采取在文段中识字,读词,读短语及填空式背诵、练习说话等形式学文

第十一、十二课时

语文园地五

基础训练

巩固双基,积累语言

1.强化学生学习形声字,并能根据它的形旁判断怎么连;

2.字词句运用中仔细观察并发现字的结构、词语的意思特点。

第十三课时

1.单元整体回顾,

2.开展《小故事大道理》故事会

分享展示

诵读优美文段,增强语文素养,升华爱的情感

通过整体诵读,积累优美语段,增强自身情感

围绕“小故事大道理”这一主题让学生回忆读背的诗歌,不求知识同一,但求自主创新。

第十四课时

单元测试评讲

自测与讲评

通过对单元双基的检测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改进

3.注意多学生写字时的共性问题加以指导

课时详案

第1课时《小故事大道理》

单元导读课型

授课时间:

年月日(上/下午)第节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背诵两翼教材《经典诵读》中的成语积累

(一)和成语积累

(二),初步了解本单元主题。

2、浏览一主教材三篇课文,初步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4、朗读两翼教材《经典诵读》中的《坐井观天》、《明日歌》、《邻居的杏树》,进一步深化本单元主题,激发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句子的语气,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2、朗读两翼教材《你读我诵》中的三篇文章,进一步深化本单元主题。

背诵《主题阅读》中的三句名言,积累语言,激发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导入

背诵两翼教材《经典诵读》中的成语积累

(一)和成语积累

(二),初步了解本单元的主题。

1、齐读成语积累

(一)和成语积累

(二)。

同学们,在生活中有许多成语,我们可以从中明白许多道理,让我们一起来读一次。

成语积累

(一)成语积累

(二)

见多识广井底之蛙

远见卓识鼠目寸光

包罗万象管中窥豹

无懈可击一孔之见

2、师生对读,男女生搭配读。

(1)现在老师读一个第一组的成语,同学们读一个第二组的成语,用心感受一下它们的意思。

(2)现在请男生读一第一组的成语,女同学读第二组的成语。

3、填空背诵读。

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试着背一背吧!

教师抽查。

  

(一)

(二)

见()识()()底()蛙

()见()识鼠()寸()

()罗()象管()窥()

无()可()()孔()见

4、出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不做井底之蛙。

希望自己能博学多闻,而不是孤陋寡闻等等,其实这些大道理,还藏在一个个小故事当中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五单元《小故事大道理》。

(板书)

二、浏览内容,熟悉对话,感知主题

1、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五单元的课文《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

2、以读代讲,熟悉对话。

(1)出示《坐井观天》的对话。

“你从哪儿来呀?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朋友,别说大话了!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A、指名读对话。

在《坐井观天》一文中,青蛙和小鸟进行了三次对话。

现在老师请三名同学来读。

教师相机指导,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不同语气。

B、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现在男同学来读青蛙的话,女同学来读小鸟的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C、提示引导读。

现在我们大家一起合作读一读吧!

师:

一直坐在井底的青蛙,看见井沿上有一只小鸟,好奇地问—

男生:

你从哪儿来呀?

师:

小鸟礼貌地回答——

女生: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师:

青蛙一点儿也不相信,嘲讽地说——

男生:

朋友,别说大话了!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师:

小鸟真诚地回答——

女生:

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师:

青蛙不听劝告,自以为是地说——

男生: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师:

小鸟肯定地说——

女生:

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

D、总结全文。

同学们,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谁能完成这个填空?

青蛙和小鸟在争论(),青蛙认为(),小鸟认为()。

青蛙是()的,小鸟是()的。

从中我们明白了:

()。

一起读一遍。

(板书)

(2)出示《寒号鸟》的对话。

“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趁天晴,快做窝。

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傻喜鹊,别啰嗦。

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A、齐读对话。

在《寒号鸟》这篇课文中,有两组对话,我们一起读一次。

B、师生分角色读对话。

现在老师当喜鹊,你们当寒号鸟,一起来合作读吧!

互换角色读,相机指导。

C、加强语气分角色读。

同学们,下面这种读法,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喜鹊的真诚、着急和寒号鸟的懒惰、不听劝告。

同学们分角色读一读,注意重复的词句和感叹号。

男生:

寒号鸟,别睡了,别睡了!

天气暖和,赶快做窝,赶快做窝!

女生:

傻喜鹊,不要吵,不要吵!

太阳高照,正好睡觉,正好睡觉!

男生:

趁天晴,快做窝,快做窝!

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将来难过!

女生:

傻喜鹊,别啰嗦,别啰嗦!

天气暖和,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D、同学们,最终,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夜,寒号鸟冻死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交流)总结道理,并板书:

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有计划。

(3)出示《我要的是葫芦》的对话。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什么?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我要的是葫芦。

A、齐读对话。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种葫芦的人和邻居的这组对话。

B、变换句式,体会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这句话的意思是: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一个是反问句,一个是陈述句,意思一样,但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情感更强烈。

让我们试着读一读这两句话,注意不同的语气。

C、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D、总结并板书。

正因为种葫芦的人不了解葫芦和叶子之间的关系,所以他认为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其实,叶子就是植物的食物加工厂,叶子干了,枯了,植物就失去了养料,就会死去,小葫芦肯定要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看问题一定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利用单元导图进行板书)

三、结合主题,朗读《你读我诵》中的古文和诗歌

1、课文《坐井观天》让我们明白:

认识事物,看待问题,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古文《坐井观天》也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

一起来读:

《坐井观天》

韩愈

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指导学生快速背诵。

2、《寒号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做事不能只顾眼前,要有计划。

《明日歌》也让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一想。

一起来读:

《明日歌》

(明)钱福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3、《我要的是葫芦》告诉我们:

看问题一定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金子美玲的《邻居的杏树》正好印证了这个道理。

让我们一起来读:

《邻居的杏树》

(日)金子美玲

花儿开我全看到了,

也有雨天,也有月夜。

花谢时纷纷飘过院墙,

也飘进了我家的浴室。

叶下结了小果实的时候。

大伙儿都把它忘了。

果子熟得红艳艳的时候,

我已经等了好久。

就这样我得到了,

两颗杏。

四、速读速记,深化理解

小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许多大道理,而名言警句也可以警示我们,现在,请以最快的速度来记一记,看谁记得最快。

1、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

  ——谢觉哉

2、永远不要把你今天可以做的事留到明天做。

  ——(英国)狄更斯

3、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苏联)高尔基

五、总结升华

同学们,还有好多大道理都藏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相信大家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来会思考。

【作业布置】

通读本单元文章,自学生字,不会的圈一圈。

【教学反思】

第2、3课时坐井观天

整体识字课型

授课时间:

年月日(上/下午)第节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一主”教材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最早出自《庄子·秋水》。

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两翼”教材

1.《成语

(二)》是《经典诵读》中的一篇选文,选文中的几组成语与课文所要表达的意思相呼应,帮助学生积累成语。

2.《井底的小青蛙》是《新主题阅读》中的一篇选文,作者刘武宪。

文中的小青蛙和课文中的小青蛙是一样的,生活在井里,却自以为是,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地只有水一洼,不知道井外面还有另一番风景。

这与一主教材的意思相契合,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0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拓展“两翼”教材中的生字13个。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们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的书写生字。

2.通过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美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10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们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的书写生字。

3.通过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美读能力。

【教学内容】

1.“一主”教材:

《坐井观天》;

2.“两翼”教材:

《成语

(二)》、《井里的小青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识字闯关晋级

1.先出示识字攀登晋级表,对学生进行识字测试。

2.学生认读生字,圈出自己认识的生字,自行检测。

3.通过统计,让他们将第一次认识多少生字,填在下方。

4.教师统计学生情况。

二、速读速记

师领读《成语

(二)》通过学生拍手读、成语释义读、读背成语,认识“管、孤”等生字,通过有趣味的诵读,激发识字兴趣,达到对成语的积累。

成语

(二)

井底之蛙鼠目寸光

少见多怪管中窥豹

一孔之见孤陋寡闻

成语

(二)

井底___鼠目___

少见___管中___

___之见孤陋___

三、随文识字

1.出示自学提示

让学生们结合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用“___”画出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

通过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7,让学生们初步感知课文,自主识记学习生字。

2.标红字体强调读

此环节,注意标红字体,通过强调读,理解词语的意思。

通过师生互读、男女生对对读,增强师生的互动和课堂的趣味性。

让学生们通过随文识字,将字词放到适当的语境中去学习,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3.分角色读

可以先给学生1-2分钟时间,同桌之间分角色演读,在班里选3-4组进行展示,可自带动作,结合语境体会词语的意思。

最后通过师生承接读、男女对对读再次巩固学习。

4.词语集合营

去掉拼音你们会读吗?

再将本课词语放到一起,教师通过点名读让学生们尝试着读一读这些词语,最后通过开火车、齐读的方式对词语进行巩固。

5.辨一辨

先出示PPT,让学生们辨一辨形近字,学会区分,并完成组词,教师指导,注意形近字的读音。

四、带文拓展识字

学完课文后,我们再来读一篇《新主题阅读》中的《井里的小青蛙》。

1.先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们自由阅读课文,用“O”圈出你不认识的生字,猜猜这些生字在句中的意思,通过自主查字典证明一下自己的猜想,并将生字注音。

通过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再出示《井里的小青蛙》中的生字词,对学生进行考验大比拼,让学生们读一读本课的生字。

住着睡觉呱呱肚子

家里水洼世界装下

3.教师总结。

读了两篇课文,我们能够发现这两只青蛙看世界是一样的,用我们刚学的成语对他们进行总结就是:

“一叶障目、一孔之见......”此处可以设置成问题,比如:

“用我们刚才学习的成语来形容这两只小青蛙是什么?

”让学生们进行回答。

成语

(二)

井底之蛙鼠目寸光

少见多怪管中窥豹

一孔之见孤陋寡闻

4.游戏环节:

教师出示PPT,采用抢答的方式,看谁举手最快,一人两个词语,通过词语阶梯式过关,帮助小青蛙一步一步跳出井来。

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

游戏:

跳出井来看世界

坐井观天回答

哪儿口渴

弄错说话

抬头喝水

井沿天际

五、指导书写

教师出示三点图示法,讲解“答喝”两个字的书写规律,教师范写,带学生书空,并让学生动手在田字格上写一写这两个字,教师巡视指导。

这为学生写好汉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再次出示识字攀登晋级表,对学生进行学后再测,教师再次进行统计,便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课堂总结

看来,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

这样,我们也能成为见多识广、高瞻远瞩的人。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孩子们,短小的寓言故事,带给我们深刻的道理,课后,请大家阅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这两个寓言故事,看看你能明白什么道理。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随堂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jǐngyán    wúbiānwújì   xiāngxìnwúbiānwújìjǐngyán   (   ) (   )(    )(  )(  )

xiāngxìnguòcuòzuòjǐngguāntiānhuídáqīngwāháíyǒu

(   )(  )(  )(  )(  )(  )

二、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

氵:

( )( )( )  亻:

( )( )( )  辶:

( )( )( ) 

虫:

( )( )( )  扌:

( )( )(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青蛙(  )在井里,小鸟(  )来,(  )在井沿上。

2.小鸟(  )青蛙,(  ),大得很!

3.青蛙不(  )小鸟的话,它认为天只有(  )。

四、辨字组词

  渴(  )  井(  )  观(  )  错(  )蛙(  )  铅(  ) 

  喝(  )  开(  )  现(  )  借(  )  洼(  )  沿(  ) 

五、按原文填空  

青蛙和小鸟在为(       )争论,青蛙认为(       ),小鸟认为(       )。

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使劲向上一跳,跳出了井口,它看见(       ),心想,(       ),于是,它对小鸟说:

“(       )”小鸟说:

“(       )。

六、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

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寒号鸟》以文带文

授课时间:

年月日(上/下午)第节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词,弄清本文的描写顺序。

2.分角色读对话,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词。

(重点)

2.弄清本文的描写顺序。

(重点)

3.分角色读对话,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难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预习,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教学流程】

1、导入环节

1.出示寒号鸟图片,认识寒号鸟。

2.出示“两翼”教材:

陶宗仪的《寒号鸟》,师生接读。

古:

五台山有鸟,名寒号。

现:

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寒号鸟。

古:

四足、有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

现:

有四只脚,有翅膀,但不能飞翔,它的粪便就是中药五灵脂。

古:

当盛夏时,文采绚烂,

现:

在炎热的夏天时,它的羽毛多彩绚烂,

古:

乃自鸣曰:

“凤凰不如我。

现:

于是自己鸣叫道:

“凤凰也比不上我的美丽。

古:

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彀雏(gὸuchú),

现:

等到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它的羽毛渐渐脱落,就像一只刚刚出生的小鸟,

古:

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现:

它就自己鸣叫道:

“能过下去就这样过下去吧。

3.激发兴趣,引出新课。

板书课题,强调“号”的意思和读音:

“号”在这里是号哭的意思,念第二声。

师:

寒号鸟为什么要在严寒的冬夜里哀号呢?

让我们走进故事里,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带读,正音。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想:

故事里写了谁和谁?

它们在冬天到来之前都做了什么?

3.指名回答刚才的质疑,教师随机概述课文内容。

三、小组合作探究,深入学文

1.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按要求展开探究。

(1)画出描写季节变化的句子。

(教师强调是句子)

(2)读文思考:

寒号鸟和喜鹊有什么不同之处?

2.小组反馈,从而引导学生弄清课文的描写顺序,初步体会对比的特点。

(1)出示描写季节变化的三个句子,读句子: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2)出示“的喜鹊,的寒号鸟。

”要求学生用两个词语填空。

3.找出文中描写喜鹊勤劳和寒号鸟懒惰的句子,用“”画出寒号鸟懒惰的句子,用“~~~”画出喜鹊勤劳的句子。

(反馈,出示句子,齐读句子,感受喜鹊和寒号鸟的区别。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

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4.指导朗读。

师:

面对这只懒惰的寒号鸟,喜鹊几次劝说它?

是怎么劝说的?

引导学生找到两次对话,出示对话,分角色朗读对话,注意语气。

师:

寒号鸟听喜鹊的劝告了吗?

(没有)为什么它不听劝告呢?

(懒惰)所以,到了寒冷的冬夜,寒号鸟冷得直打哆嗦,它不停地叫着:

“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指导学生带动作读句子)

师:

寒号鸟的懒惰最终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被冻死)

5.小结。

出示“懒惰和得过且过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四、以文带文

1.自由读“两翼”教材《懒惰的乌鸦》,思考:

这只乌鸦和寒号鸟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懒惰)

2.从哪里看出乌鸦的懒惰?

画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出示相关句子)

3.乌鸦的懒惰最终带来了什么后果?

(指名回答)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自由回答)

5.出示《明日歌》中的句子: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教师读→学生读→师生接读→背诵)

5、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两个小故事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作业布置

1.把《寒号鸟》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读《经典诵读》的《今日歌》、《明日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4.《我要的是葫芦》以文带文+读写联动

授课时间:

年月日(上/下午)第节

授课教师:

陈思思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一心想要心爱的小葫芦长大,认为叶子上的蚜虫与葫芦毫无关联,毫不在乎。

最终葫芦被蚜虫蛀了,他的愿望也落空了。

故事告诉我们:

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密切,不可为追求结果而不在乎细节。

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又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