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6512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docx

Eaqeal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2007年幸福人生讲座企业营

(二)—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  

周泳杉老师主讲  (第一集)

 2007/12/7  台湾中坜善果林  档名:

52-243-01

与健康有关的,像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像民以食为天,非常多的道理都跟健康联系上关系。

我常常在想个问题,就是我们真的健康吗?

尤其现在的科技愈来愈发达,健康的观念在网络上、在报章杂志上太多了,显见大家对这个观念非常的重视。

可是自认为很健康的,我调查过却非常的少,尤其我以前在企业界里面工作,大多数的人都觉得自己要就有点什么毛病,不是有小毛病,就是有大毛病。

觉得自己非常健康,毫无毛病的,我看很少,我们私底下去做调查非常的少。

公司里面很多的主管,做得愈高愈觉得自己身体有问题,所以我们单位里面,每年都给我们员工做身体健康检查,这是公司福利之一。

可是还是没解决健康的问题。

我看到一本书,这本书它就讲到,它说人的身体是个机器,是个非常精密的仪器。

我们再想想看,我们到商场里面去买任何一部机器,譬如说我们今天买一个投影机,买个照相机,买一台计算机,我们要使用它之前要不要受培训?

要,要先看说明书,要先培训一阵子,才可以用,不然会用坏了。

这个书的作者就反问了一个问题,他说请问各位朋友,你在从小到大,你看过有一本说明书,是在教我们怎么使用身体的吗?

使用身体的说明书,你从小到大有看过吗?

没有。

他说我们没有看过,我们就去用这么精密的仪器,那完蛋了,那它肯定被我们用坏了,因为不会用。

所以看到这段文字之后,我就开始反思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人生重要跟次要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来排列这个顺序?

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里面,有没有一本教科书,是在教我们怎么养生,我们可以活得很健康有没有?

没有。

有没有一本教科书在教我们,怎么面对父子关系?

怎么面对夫妇关系?

统统都没有,就是我没有看过这样的教科书。

然后我反过来思考,请问健康重不重要?

重要。

很多人讲健康是一,后面的零,我们的努力都是那个零,没有一统统是归零。

我最近又听到一个更让我觉得震撼的比喻,他说现在不是只有一的问题,现在还有负数,没有德行就是负数,所以没有德行,身体愈好他愈有力量干坏事。

想一想,对!

我们整个社会里面,到底什么是重要的?

人类的社会里面,什么是重要的?

什么是次要的?

而我们的教育有没有把最重要的课题摆进去,这是个大问题。

我们来这里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里面讲到「一事不知,儒者之耻」。

以前的读书人都是通才,什么叫通才?

什么样的学问都有涉猎。

以前对一个读书人的基本要求,他要学三样学问,哪三样?

要对医理要有涉猎,医学常识要有涉猎。

我们现在想一想,有没有道理?

有道理。

第二个对命理要有涉猎,现在很多人讲这是迷信,迷信两个字就把它给打掉了。

命理要有涉猎,对地理要有涉猎,为什么要有这三样学问?

因为用来孝顺父母,当父母亲身体有点小毛病,我们懂一点医理的话,可以用很简单的方法帮父母亲调养,要懂医理。

出门在外,要晓得人生无常,懂一点命理,他了解父母之年不可以不知道。

我们现在可能很少人知道父母的生日,或者是父母的年纪,有些人可能知道,但是我想我们年轻的一代去记这个都很少。

所以命理要知道,要知道父母年纪大了。

再来地理要知道,父母过世办丧事,这是人生的大事,地理要懂一点。

你看这三门学问,我们晓得,现在的教育那缺乏得太多了,这三门学问的边,我们可能都没有沾上一点,因此健康离我们愈来愈遥远。

我们在看很多的数字,确实心里非常的担忧,什么样的状况?

因为我个人是学科学的,我是阳明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毕业的。

我不是个很好的学生,我是个不务正业的学生,但是我有很多的朋友在医院里面工作。

我在当兵的时候,我也在医疗的部队里面服务,所以也认识过一些医生的朋友。

这些朋友告诉我,他说现在得癌症的病人,跟得感冒的病人一样普遍。

我听了吓一跳,为什么吓一跳?

因为在我记忆当中,小时候记忆当中,二十年前听到有人得癌症,心里很难过。

为什么?

绝症,这叫绝症,而且周遭的人很少听到有这样的疾病。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周遭得这样病的人愈来愈多,愈来愈普遍。

结果到医院里面一看,发现竟然跟得感冒一样普遍。

我们就在思考什么问题,第一个想什么问题,第二个再回头来想,现在的医药不发达吗?

很发达。

很发达为什么还这样?

我们小时候,我还记得流行过一种说法,就是得癌症,太可惜了,十年后一定有药,如果他十年后得,那就有救了。

可是十年过去了,没有药,二十年过去了,还是没药。

那我们就在想什么原因?

再来不是只有癌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等的这些自体免疫性疾病,以前都叫罕见疾病,现在都不罕见了。

所以慢慢的就在想说,健康怎么变成一种口号了,得不到,所以它变成口号。

思考到、看到这样的现象,我们就开始思考一些社会问题。

第一个我们看到的问题是什么?

先进的国家目前对这些状况,他们也很头痛,在北美洲四个人当中,据统计有一个人必须死于癌症,四个当中必须有一个死于癌症。

我们听了怎么样?

那太震撼了,想这么样发达的地区,绝对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为什么?

因为我在读书过程当中,因为我读的是科学,读的是医学方面的领域,我们多少都涉猎到一些常识。

这些国家每年投在癌症药物的研发费用上,太惊人了,一年投的都不是几十亿,是上百亿的一个经费,这么多的经费投进去之后,人应该愈来愈健康才对。

可是不然,医院愈盖愈大,人没有愈来愈健康,事与愿违。

我们学了传统文化之后,我开始反思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人生没有一件事情是偶然的。

以前我们会有侥幸的心理,一定不会是我,慢慢年纪大了之后,看到周边的人这么多人得这个病,我们心里就有警惕了。

很多人得了癌症之后,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我?

难道癌症不能避免吗?

这个问题我们常常在脑子里面思考。

所以我们研究的方向是不是错误了?

我们要省思这个问题,我们看到医疗的进步,并没有等于癌症的减少。

现在医疗的设备愈来愈先进,手法愈来愈高明,可是我看到全世界有统计癌症的国家,我没有看到一个国家癌症的数字是往下掉的,没有看到过。

也就是说我们发展这么多的医药,竟然没有把癌症的罹患率给降下来。

在台湾二十年来癌症的死亡率,已经暴增一倍,我们来看这个数字,从民国七十一年,就是一九八二年到二千零二年,大家看到每十万人当中,死亡的人数从八十,一直升到现在一百六,这是五年前的数字。

而且五年后有没有降?

没有。

我们每年听到卫生署的数字,都是癌症再度蝉联十大死亡率的第一位,再度蝉联,它这个宝座已经很久没有换了,可见得这个问题很严重。

而我们再进一步去思考,其实它的严重性还超乎我们的想象,整个社会的成本。

再来一个家庭一个人得癌症,大家知道吗?

那种消耗,那种人心里的这种创伤,要照顾一个癌症病人,一个家庭要付出多少?

在中国大陆有个统计,他说一个人一生的积蓄,通常在他死亡之前的两个月花光。

为什么?

因为那个时候什么钱都敢花,所以一生累积的财富,到最后两个月前花光。

我们再想一想,人生什么应该排在前面?

什么应该排在后面?

常常看到这些例子,我们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医疗的费用,难道就等于健康的改善吗?

没有。

为什么没有?

我们来看一个数字,这是美国从一九六0年开始,一直到一九九七年将近四十年,这三十几年的医疗统计数字,美国人花在医疗保健上面的费用,这三十多年来将近四十年,足足上升了百分之三百。

你说他有没有投注金钱?

当然有,而且投注的金钱还非常的多。

很多人在探讨公众健康的问题,都会抛出一个话题,就是可能是费用不够!

然而我们来看一下,即使投入了百分之三百的一个增加的幅度,请问美国人的健康就好吗?

据美国的统计,他们国家每赚七块钱美金,就有一块钱要用在医疗保健上,吃药、健康食品、照顾、临终关怀等等的这些费用,七块就有一块。

然而换来的结果是什么?

每三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必须死于心脏病,必须而不是抽签的!

我们就想说,我们真的不能避免这个数字吗?

三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必须以这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想一想,用这么多的金钱,换来的却是这样一个代价吗?

这个绝对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但是问题在哪里?

我们再度去思考,医疗的进步并没有等于寿命的延长。

很多人就问,不对,在我们的感觉里面医疗的进步,寿命当然是延长,怎么你说没有延长?

其实我告诉大家,现在大家习惯于接受媒体的讯息,我们的讯息量太庞大了,可是我们往往没有想到,这些讯息可能对我们做出了误导。

为什么看起来会平均寿命增加?

其实这是统计学上的一个误导,我们看起来寿命的增加,其实只是婴儿死亡率减少而已。

它把婴儿的死亡率减少之后,整个的平均值上去了。

在美国他们去做统计,五十年来四十岁以后的美国人平均寿命,根本没有增加过。

因此我们开始又在反思,医疗应该是为人的健康跟寿命延长服务的,为什么没有增加?

后来我们再来深入的去看医疗的一个现状,才发现说原来医疗的增加,也并没有为健康带来保障。

我们刚刚说,美国的十大死亡原因,第一位叫心脏病,因为三个当中有一个人必须死于心脏病;第二位叫癌症,四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必须死于癌症。

看起来是必须,其实事实上,我们这个课程讲完之后,大家就知道他不是必须的,他不是必然的,人生没有偶然,但是也不会有必然。

了解到怎么经营自己的人生之后,从结果来找原因,就可以避免掉不好的结果,绝对可以避免掉的。

而且也没有偶然,因为没有侥幸,结果,就是原因不对了,结果一定不对,也没有侥幸的。

第三位叫什么?

我初初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吓一跳,叫做医疗失误。

而且只有美国一个国家,高达二十二万五千四百个人,一年要死掉这么多。

然后我就去合计一下,当然我们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这个数字除以三百六十五,就是每天死掉多少个人。

我们看到意外事故在美国排到第六位,九万七千九百个人死掉,这是第六位。

而我们常常在报纸里面看到,重大的意外事故这个报纸报多久?

譬如一架飞机掉下来报多久?

可能报一个礼拜,头版头条,你看两三百个人死亡的一个重大意外,可能报一个礼拜。

而我们拿计算器按一下,二十二万五千四百个人除以三百六十五,大概六百多,一天医疗失误死亡的,一天要死六百多个。

请问报纸有没有报过?

媒体也没有曾经一次报过这个数字,而且这还是美国一个国家而已,还没有算其它的国家。

所以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念头提起来的是什么?

在生病的时候一般的人认为生病,应该怎么样?

看医生,应该打针、应该吃药。

对,提起来的都是这个,但是往往没有思考到医疗本身对于病人,也存在有相同程度的一个风险。

当然我们举这个例子,并不是叫大家生病不要看医生,不是的,绝对不是这样的意思。

医疗本身有它的积极性存在,数字是让我们去反思一个问题,医疗本身有问题,它有些需要我们思考的一些地方。

我曾经看过一个报导,我不知道这是笑话还是不是笑话?

他讲到以色列在一九七0年代的时候,医生曾经罢工一个月,那个月以色列的死亡率降低百分之三十几。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笑话,但是听起来心里酸酸的,就觉得说我们这么信赖的一个医疗系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或者是说医疗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它的药物本身出现了某些问题,我们太相信这些药物了。

所以很多的人在思考说,我们社会在研发的医疗研究过程当中,这个方向是不是错了?

花了这么多的钱在研究新药,这个方向是不是错了?

我们看到这几个数字,应该都有这样的一个怀疑。

我们再来看一下美国的十大死亡原因,当然从癌症的角度来看,肺癌治疗,五年的存活率大概百分之十,乳腺癌跟直肠癌大概只有一半,血癌跟淋巴癌只有百分之三,很低。

而且更让我们震惊的是什么?

治疗跟不治疗存活率差不多。

所以我们慢慢在思考说,方向是不是错了?

我们走这样的一个治疗方向是不是错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这要找原因,不能只在结果上面去抱怨,或者在结果上面遗憾,那这个结果对我们人生没有任何启发。

看到任何的一个结果,我们都去思考原因在哪里,把原因找出来,再去避免掉这个原因,这是有智慧的人所做的选择。

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原因在哪里的时候,我们开始了解,原来我们人生的问题,可能都出在同样一个症结点上面,什么原因?

因为医疗的进步并不等于治疗的进步。

这个可能大家听起来有点模糊,什么是医疗的进步?

什么又是治疗的进步?

其实我们看整个医疗体系,在这一百年来的发展,统统在追求什么?

医疗技巧的提升。

有没有把医疗的观念做提升?

其实并没有。

在中医里面我们引入一个概念,就是病跟症的概念,这样来说明大家比较容易了解。

病跟症一不一样?

不一样。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请问头痛是病还是症?

头痛是症,它是症。

引起头痛的病有多少?

很多,内脏的疾病可以引起头痛。

譬如感冒也会引起头痛,很多的疾病都会引起头痛,肝的疾病也会引起头痛。

好,我们现在的人遇到头痛,第一件事情想到的是什么?

止痛药。

请问止痛药治的是病还是症?

症,没错。

它是把症给伏住,请问有没有接触到病的本身?

没有。

因此我们在思考问题就出现一个状况,就是症状解跟根本解的问题。

为什么人头痛第一个想到是吃止痛药?

因为希望很快解决问题,止痛药才快,立竿见影。

我们再来更深入去思考一个问题,各位朋友,请问癌症是病,还是症?

这个问题可能要去思考了,癌症是病还是症?

如果是病,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譬如说有人得癌症了,肝得癌症了,把肿瘤切掉,切掉应该病就拿掉了。

如果它是病的话,切掉应该病就拿掉了,为什么很多人切掉之后很快又复发?

复发的状况多不多?

多!

我们看到太多了。

如果它是病,你把它切除应该痊愈才对,可见得它是症。

就我们把癌细胞拿掉,并没有把病因怎么样?

移除,并没有是不是?

病因还在。

所以,它很快又怎么样?

复发。

也就是说治疗的观念没有提升的话,这些病永远解决不了。

我现在听说还有标靶治疗,这个其实也是很普遍,我在读书的时候很多人在研究标靶。

什么叫标靶治疗?

就是它这个药吃下去,它不是乱枪打鸟。

以前是乱枪打鸟,这个放射线照下去,好的细胞也死掉,坏的细胞也死掉。

现在不一样了,他说我有标靶治疗,他可以把这个药集中到得病肿瘤的区域,就像轰炸机然后把它给炸毁,可以做得到。

有没有解决问题?

没有,为什么?

一样是症状解。

它是把症给拿掉,并没有把病给移除,没有做到这件事情。

但是我们还觉得,它才是我们救命的什么?

根本,在这个根本的症结问题上出了错误。

所以我常常做个比喻,我说以前看历史的故事,我们看到忠臣在劝谏皇帝的时候,很多忠臣都被抓出去怎么样?

砍头、枪毙了,抓出去砍了。

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忠臣来劝谏,你应该听才对,很多人他没有听进去,于是国家就灭亡了。

以前觉得很可惜,觉得说这个君王怎么这么傻是不是?

这么简单的事情,难道他不会判断吗?

后来看到人们对癌症的态度,我就想起来,其实并不奇怪,你看今天一个人得癌症,这个癌细胞是来提醒我们什么?

提醒我们说,主人,你已经错用你的身体了,你错用了。

如果没有错用怎么会得癌症?

就是我们对这个身体错用了、糟蹋了,我们的饮食错了,我们的生活作息错了,我们的情绪错了,它才会长出来。

所以,我看到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基因叛变》,它把癌症看成是叛徒,叛徒它才会得癌症,所以把它看成叛徒。

但是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之后,整个观念转过来,错了,癌症是什么?

是忠臣,它是来劝谏的。

它来劝谏我们还怎么样?

把它给砍了,把它切掉,用各种方法把它放射,用化疗把它弄掉。

那我们成为什么?

暴君,我们就是暴君。

暴君治理身体会怎么样?

那铁定灭亡,那一定是灭亡,那有什么好?

就是整个结果在我们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已经呈现了。

因此我们就了解到方向错了,症状解跟根本解,抓住这个根本之后,了解到我们对身体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可是这是健康。

再想一想,我们对健康的态度,和我们处理人生的态度,一不一样?

是一个态度,还是两个态度?

是一个态度。

我们头痛想要吃止痛药,我们可能在处理公司事情,在处理企业事情,我们可能走的就是症状解的路线。

譬如说学生不听话怎么样?

开除,坏学生把他开除。

就像癌细胞一样,它是坏学生,把它开除,这是症状解。

你把他开除了,有没有解决这个学生的问题?

没有,他的问题还留在这个社会。

夫妻出了问题了,现在很多人想到的是什么?

我告诉大家,台北的离婚率已经接近五成。

两对结婚就有一对已经在离婚,每两对新人结婚的时候,就有一对在法院里面离婚。

我们就想到什么?

这就是症状解。

夫妻吵架,以为切掉就没事了,反正我跟你切掉,不就没事了吗?

错了,有没有事?

有事。

就是没有把冲突的根源找到,没有把根本找到,就只有症状解除。

因此这个人生态度,不但造成我们身体健康的亏损,还造成我们事业、家庭、人生处世的态度,完全的偏颇,为什么?

求快,我们想要立竿见影,这都是问题。

所以学了中国文化之后,我们就了解到,问题一定有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在中国文化医书里面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中医不是用来治病的,那中医用来做什么的?

用来养生的,「治未病不治已病」。

什么叫治未病?

不是我们那个胃,不是,是还没生病它就叫你不病。

其实治病是中医的什么?

附加价值而已!

它不是叫我们生了病之后,然后受了苦之后再来把你医治好,不是,逻辑不是这个样子。

不是像我们现在想的,好,你就生病,你就挥霍,没关系,医疗的进步一定可以救了你。

错了,这是侥幸的心理,学了传统文化没有侥幸,不能有侥幸的心理。

所以治未病,就是叫你一生不生病,这是根本解。

我们就想到,如果我们把这些找新药的费用(但这只是个假设性的问题),用来养生,用来倡导怎么照顾身体,怎么样避免我们不生病,费用拿来做这件事情可能效率会高一点,效率会好一点。

所以疾病其实是可以避免的。

接下来下面这个问题,怎么避免?

我们要一层一层的去问,问到问题的根源就对了。

在美国健康基金会的一个主席,他也是个流行病学的专家,欧力斯特.怀特博士,他曾经做过一个统计,他说大概有百分之五十的男性癌症,跟百分之六十的女性癌症,跟营养过剩有关。

好,人生的道理很简单,不复杂,解决人生最复杂的问题,一定要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

各位朋友,看到了这句话,我们想到怎么预防疾病了吗?

想到了吗?

预防疾病最简单的,就是不要吃太好,人家已经告诉我们说,营养过剩会造成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癌症,已经在劝谏。

人最可贵的是什么?

福在受谏,就是我们的福气在哪里?

接受劝谏。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我们锯木头要用绳墨它才会直,人受谏就能够成为圣贤。

而我们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很简单的把它看过,其实这是我们的损失。

人家明明说营养过剩,会造成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癌症,怎么预防?

不要吃太好不就解决了吗?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怎么样?

我们要去思考。

常常我在跟大家沟通的时候,我常常问一个问题,请问你是为舌头而吃,还是为身体健康而吃?

你为健康而吃,还是舌头而吃?

所有的人都会说当然是为健康而吃。

但是这个答案正好跟我们一般的行为怎么样?

背道而驰。

真正遇到美食的时候,请问你是为舌头而吃,还是为健康而吃?

为舌头而吃。

为什么?

因为侥幸,就是不会是我,我怎么会那么倒霉?

没想到机率很高,四个人当中有一个,还有一个是三个人当中有一个,机率非常高,不要侥幸。

再来美国国家癌症学院,更清楚的告诉我们,它就讲说美国人如果能够采取低脂肪的饮食习惯,能够降低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九十罹患癌症的机率。

这个比率更高,比刚刚那个统计还要高,而且这是比较有权威的,因为它就是癌症学院。

不幸如果得到癌症的话怎么办?

他如果能够采取低脂肪的饮食,就能够降低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四十的死亡率。

好,现在问题来了,很多人就很关怀,什么是低脂肪的饮食?

很多人就想到,低脂肪的饮食,那就是下次到超市,你到卖牛奶的地方,我们就不要喝全脂牛奶,我们喝什么?

喝低脂牛奶就好了,很多人直接的反应就是这样。

其实我告诉大家,事情还没这么简单,在营养学的领域当中,这是比较专业的领域。

提到低脂肪的饮食,那不是说你把牛奶的脂肪拿掉,是低脂肪的饮食;不是说你把肉里面的肥肉拿掉,我只吃精肉、只吃瘦肉,那叫低脂肪的饮食,错了,完全错误。

在营养学的领域里面,低脂肪的饮食就是植物性的膳食,高脂肪的饮食就是动物性的膳食,我们再讲的更白话一点,就是低脂肪的饮食叫素食。

了解到这个层次之后,我们才了解到说,其实营养学看的是整体,它不是看局部,我们看营养不能只看脂肪,不可以。

营养里面还有蛋白质、还有纤维素、还有维生素,有这么多的营养成分,你怎么可以用脂肪来代表?

所以其实它的表述非常的科学,低脂肪的饮食就是素食。

因此再进一步去探讨,素食真的好吗?

在一九八一年的时候,有个康乃尔大学教授叫做坎贝尔,坎贝尔教授非常的有名,他被喻为是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

他所发表的著作最近被翻译成中文,叫《救命饮食》也很畅销。

这本书他花了二十几年,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在做这本书的著作。

他在一九八一年到一九八七年的时候,到中国去做了一次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为什么要选中国?

因为那时候的中国大陆吃得比较差。

就是他的饮食虽然差,但是比较接近健康的饮食,它的结构比较接近。

到中国去做这个饮食调查报告,能够反应出现状,在其它地方做不到,所以他挑中国大陆。

找了六十五个县,每个县找了一百个人,样品量总共是六千五百个样品,连续追踪七年,但是分析后续的结果,又做了二十几年,这些得到八千多组的数据,这个我们就不要谈。

我们只要谈他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一句话,哪句话?

他说在中国饮食当中脂肪愈少、吃的愈素的地方,血液当中的雌激素、胆固醇的水平愈低,表现出来的是成人的癌症、心脏病、骨质疏松症、肥胖症、糖尿病,发病率也愈低。

现在医学也证实了,我们很多人以为胆固醇只跟心脏病、高血压有关,错了。

现在最新的医学报告说明什么?

胆固醇几乎是所有文明病的指标,胆固醇一过高,得什么文明病、富贵病的机率都比别人高,就这个指标很重要。

再来女性的雌激素也非常的重要,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这两个指标。

所以他整个研究浓缩,就浓缩成这句话。

然而我们从这几年看到,大陆整个健康的状况也在下降,虽然一九八几年的时候,健康状况非常的好,没有富贵病。

但是在这几年已经严重的在后退,北京协和医院里面调查,他说北京的市区,这个城市大概一千八百多万人口,罹患癌症的比率,一九九九年跟一九五五年比起来,上升了五点二倍,而癌症窜高的原因,他们在分析跟肉食的增加有关,跟吃肉有关。

举了个例子,就是北京罹患大肠癌的比例,在一九七0年代每十万个人当中,大概小于十个,很少的一个数字。

到一九八0年代增加到二十个,两倍;一九九0年代二十四个,每年都在增加。

到了二000年增加到几个?

增加到六十个,这像在坐云霄飞车一样。

因为我在大陆演讲的次数比较多,我常常跟大家开玩笑,我说这个像不像中国大陆的经济成长率?

大家都说像,太像了。

在这十年当中经济的飙高,那个速度之快,可是我问大家,是好事还是坏事?

未必是好事。

其实像这样的一个比率,还不是只有健康的状况,离婚率也是这个曲线,犯罪率也是这个曲线,我说这个曲线太吻合了。

其实生长在中国大陆的同胞,都有这样的认知,他都觉得那太贴切了,非常的认同,因为他就是在那个状况下生长。

所以谈到大肠癌跟肉食,我们来看一个统计数字,在日本平均一天吃三十克的肉,女性死于大肠癌的机率,大概十万人当中有七个;英国吃肉的量提升到一百九十七克,死亡率增加到二十个;美国一倍,两百八十克,死亡率增加到三十个;最多的是纽西兰,三百零九克,死亡率增加到四十个。

其实这个数字已经很清楚告诉我们,因为我们今天时间有限,我只能举出很少的疾病跟大家探讨。

我手上有非常多疾病的因素跟吃肉有关,但是我们今天不能探讨非常的多,我只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

从大肠癌的比例来看,我们看到的什么是正相关?

癌症的发病率跟吃肉的数量正相关,这已经是非常明显了。

在爱尔兰有个医生丹尼斯博士,他一生就在研究这个课题,他就告诉我们,他说其实这并不意外。

为什么不意外?

因为他说得大肠癌跟食物通过大肠的时间,其实是有紧密的关系。

他说我们一般吃水果、蔬菜这种高纤的食物,在肚子里面待多久?

大概待一天,二十个小时到三十个小时就排掉了。

可是如果当我们吃的是肉食,低纤高脂的食物就是肉,肉里面没有纤维,脂肪的含量又比较高,如果吃肉的话在肚子里面待多久?

大概待四到五天。

也就是说吃水果、蔬菜跟吃肉,食物待在肚子里面的时间,相差了四到五倍的时间。

我就做了个比较形相的比喻,我们看一块肉,你把它放在室温底下多久会臭掉?

夏天的时候大概半天就臭掉了。

我常常问一个问题,半天就臭掉的东西,我们把它放在肚子里面放四到五天,你觉得会有什么样的状况?

那很可怕。

很多人讲,我们有胃液、有消化液可以把这些东西消化,好像觉得这样就没事了。

但是后来很多的科学家发现什么?

吃肉的人跟吃素的人,他的大肠里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