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82252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1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docx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边坡生态恢复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

标准化管理指南

(边坡生态恢复)

 

1总则

1.1目的及适用范围

1.1.1为规范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工程施工,克服质量通病,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施工质量,编制本指南。

1.1.2本指南适用于福建省所有新建、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含连接线)边坡生态恢复施工管理。

1.2编制依据

1.2.1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交通运输部等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发布的与边坡生态恢复工程相关的文件、标准、规范、规程和指南。

1.2.2福建省颁布施行的有关施工管理的文件规定。

1.2.3行业内通行的先进施工工艺和管理办法。

1.3边坡生态恢复的目标

边坡生态恢复的目标:

遵循营造自然气氛,人造环境融于周围大环境,最大限度地恢复自然状态。

由此,生态防护主要是通过人工调制具有高团粒结构、强保水性、富营养化、强抗冲刷的轻型栽植客土,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引种植物为辅,进行人工恢复,并为其提供适宜的养护措施,最终实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它对边坡的防护作用主要是利用植物根系固定边坡土壤,利用植物的茎、叶对边坡的覆盖防止水流对坡面的冲刷以及对坡面的侵蚀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增加边坡的稳定性,美化路容,保护环境。

1.4边坡生态恢复的原则

1.4.1安全性原则:

对边坡进行生态恢复,必须确保边坡的稳定和安全。

1.4.2协调性原则:

生态恢复后的边坡与周围环境应协调一致。

1.4.3永久性原则:

对边坡生态恢复,做到一劳永逸,尽量减少后期人工维护和管理。

1.4.4经济性原则:

选择适宜的边坡生态恢复方法、施工工艺、养护措施,做到经济合理。

1.4.4因地制宜原则:

应结合工程所在地的情况,合理地选址施工工艺、施工材料。

1.5章节划分

本指南共分为3章,分别是总则、施工准备和一般绿化施工。

 

2施工准备

2.1一般规定

2.1.1施工前,应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

2.1.2在做好现场调查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合同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按规定进行报批。

2.1.3在开工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环保、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并对各类施工班组、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

2.1.4控制性材料进场按规定报验,符合设计要求才允许使用。

2.1.5开工令批准后,方可开始进行施工。

2.2技术准备

2.2.1按要求准备工程技术资料

开工前,详细了解防护工程类型、需要的技术措施,做好生态防护前边坡验收工作。

做到设计图纸交底详细,工程量明确,工程组织合理。

2.2.2边坡调查

(1)物种资源调查

生态恢复技术,主要是为了建立与工程地环境相协调的植物群落,使坡面植物群落与工程地环境和谐一致,基本不留开挖痕迹。

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地区环境观察,以确定坡面目标植物群落。

物种调查,主要是调查工程地周边自然植被的外貌、结构、种类组成、优势草本、灌木分布格局,特别是乡土草本、灌木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以便结合植物种子供应情况,确定边坡生态恢复植物种类、比例。

(2)地形、地质及水文调查

地形、地质及水文调查,主要是调查边坡形状、坡度、坡高、岩性、岩体结构产状、层理发育程度、表层岩体发育程度、有无涌水、地下水、地表水情况等,并采集土壤和岩石样品进行试验室分析、测定,科学确定喷播基质的配方选址。

2.2.3生态恢复类型

(1)生态恢复工程分类

为了规范施工,结合我省的情况,综合考虑各种技术的喷射方式、基材混合料以及两年之内的效果,主要从恢复效果角度对生态恢复技术进行分类,见表2-1.

表2-1边坡生态恢复工法分类表

序号

施工工法

喷射方式

固土形式

1

液压喷草

湿喷法

2

液压喷草植灌

湿喷法

3

客土喷草

湿喷法

平行沟

4

客土喷草植灌

湿喷法

平行沟

5

CF网喷灌

湿喷法

平行沟

6

TBS喷草灌

干喷法/湿喷法

镀锌铁丝网

7

CS混合纤维喷灌

湿喷法

镀锌铁丝网

注:

TBS喷草灌工法中,如边坡坡率大于或等于1:

0.5,则采用干喷法施工;如边坡坡率小于1:

0.5,则采用湿喷法施工。

(2)工法选择

根据生态恢复目标及边坡本身的特性设计合适的工法,并确定合适的固土形式。

边坡生态恢复工法见表2-2。

表2-2边坡生态恢复工法表

边坡类型

坡率

固土形式

硬质岩质坡(路堑)

1:

0.3~1:

0.5

铁丝网

1:

0.75~1:

1.0

铁丝网

软质岩质坡(路堑)

1:

0.5

铁丝网

1:

0.75~1:

1

铁丝网

土石混合边坡(路堑)

1:

0.5

铁丝网

土石混合边坡(路堑)

1:

0.75

铁丝网

土石混合边坡(路堑)

1:

1~1:

1.5

平行沟

土质边坡(路堑)

1:

0.5~1:

0.75

铁丝网

土质边坡(路堑)

1:

1~1:

1.5

平行沟

土质边坡(路堑)

1:

1~1:

2

注:

1.对于隧道进出口、收费站、互通区、服务区以及有景观要求的特别路段,岩质边坡推荐采用CS混合纤维法进行生态恢复,土质边坡推荐采用CF网植灌法进行生态恢复。

2.当土石混合边坡(路堑)及土质边坡(路堑)易受冲刷,其边坡固土形式为平行沟+CF网。

3.当土质边坡(路堑)为坡积(亚)黏土、残积黏性土,且坡率1:

1~1:

1.5时,基材喷射厚度采用2cm.

2.3机具、材料准备

2.3.1按生态恢复类型将工程所需机械设备准备齐全。

开工前,应报监理工程师验收批准。

机械设备应有合格证。

2.3.2开工前,应根据设计防护工程形式、植被种类,备齐绿化要求的种子数量。

绿化所选物种需报监理、设计和业主批准并备案。

2.3.3根据工程区域选择物种,并注意工程管养。

对使用外来物种应严格控制,使用前应进行本地区小范围试验,严禁使用侵略性物种。

 

3一般绿化施工

3.1液压喷草/液压喷草植灌施工指南

3.1.1基本概念

液压喷草:

将种子、纤维、黏合剂、肥料、保水剂和水等制成有一定黏稠度的悬浊液,通过专用喷播机械设备喷射到需要绿化的坡面上。

植灌:

在坡面草坪成形后,通过人工将灌木容器苗移植到坡面上。

3.1.2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速公路1:

1~1:

2的路堤边坡。

3.1.3材料参考配比

表3-1为液压喷草/液压喷草植灌材料参考配比表。

表3-1液压喷草/液压喷草植灌材料参考配比表。

材料名称

配比量

备注

种子

13~21(g/m2)

GB6142-2008、GB7908-1999

复合肥

100(g/m2)

GB18382-2001

钙镁磷

250(g/m2)

黏合剂

3(g/m2)

保水剂

5(g/m2)

木纤维

200(g/m2)

无纺布

30(g/m2)

移植容器苗

5(g/m2)

液压喷草植灌工法采用

3.1.4材料要求

各种现场材料必须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审批,未经批准不准使用。

(1)种子

种子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播种季节的降雨量、植物的生长特点等因素综合考虑。

草本植物种子质量不应低于GB6142-2008中所规定的二级质量标准;木本植物种子质量不应低于GB7908-1999中所规定的二级质量标准;自行采集的乡土树种、乡土草种,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发芽试验,以确定合适的播种量。

根据1月份平均气温、7月份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我省分为4个气候区,各区域的种子选择有所不同,详见4.3节内容。

(2)复合肥

复合肥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长、副成分少、物理性状好等优点,具有利于平衡植物所需营养成分,促进植物地上部分和根系健壮生长。

一般选用的复合肥为N-16、K-16、P-16的复合肥。

复合肥需满足GB18382-2001的要求。

(3)保水剂

保水剂主成分是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吸水能力特别强的高分子材料。

保水剂无毒、无害,可反复释水、吸水,是植物生长的“微型水库”。

合格的保水剂应满足以下条件:

1保水剂的使用寿命为两年左右。

2保水剂的初始吸水倍率在300倍以上。

3保水剂会自动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4)黏合剂

黏合剂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木纤维对土壤的附着性能,使纤维之间相互黏结,以保证喷播层抗风吹、雨冲而不脱落。

黏合剂应与保水剂相互匹配而不削弱各自功能,且对草坪和环境无害。

黏合剂的选用应满足以下条件:

1水分:

≤8%。

2PH=6~7。

3黏度(0.3%水溶液):

200~300Pa.s。

(5)木纤维

木纤维是由天然林木加工后的剩余物再经特殊工艺加工而成。

木纤维的使用对于调整表层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涵养水分、防止流失和保护种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喷播用的木纤维以6~6.5mm为主,吸水性为10~12.5倍。

木纤维分为原色木纤维和染色木纤维。

液压喷播宜选用染色木纤维,以保证喷播的均匀性。

(6)无纺布

无纺布是在以水或空气作为悬浮介质的条件下,由包括化学纤维和植物纤维等在湿法或干法抄纸机上制成,虽为布但不经纺织,故称其为无纺布。

无纺布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强力好、透气防水、环保、柔韧、无毒无味、价格便宜等优点。

在草坪成形前,无纺布兼具防冲刷作用,因此非常重要。

每平方米克数越低的无纺布越容易刺破且易被风吹落,因此无纺布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使用。

3.1.5施工设备

(1)液压喷播机。

液压喷播机是一种特制喷混系统,它能将植被种子、木纤维、黏合剂、保水剂、肥料等加水搅拌混合后,喷播到待播坡面,从而形成均匀的基质覆盖层(见附录图B-1)。

目前国内有大量厂家生产液压喷播机。

购买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以保证喷播质量。

喷播机应有生产合格证,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养护水车。

3.1.6施工工序

液压喷草/液压喷草植灌施工工序如图3-1所示。

图3-1液压喷草/液压喷草植灌施工工序

3.1.7施工要点

(1)坡面平整及清理

坡面应顺直、圆滑、平整,且稳定;坡面不稳定的石块或杂物应清除,不得有松石、危石;边坡修整后凸出或凹进均不得大于10cm。

对于填石路堤边坡等不利于草种生长的坡面应回填改良客土,改良客土厚度不小于10cm,且应以水润湿,以促进改良客土自然沉降至稳定。

(2)液压喷播种子

将水加入物料灌至1/3处,打开循环压力泵,加入木纤维、草籽进行循环搅拌。

随着灌内水量加大,再加入黏合剂和保水剂进行搅拌。

罐内水加满后,加入肥料,将罐体内的浆料持续搅拌5~10min。

保水剂充分吸收水分后待用。

喷播时,由高至低进行喷播,握紧喷头,左、右方喷洒,喷洒幅宽5~6m,幅高1m,喷播接茬时应压茬40cm。

喷下的种子泥浆应当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及明星的颜色,不遗漏、不重复、,且均匀。

(3)覆盖无纺布

喷播后当天应及时覆盖无纺布,由上至下平整覆盖,坡顶延伸30cm固定;两幅相接叠加10cm,用竹筷或φ8“U”形钉进行固定,固定间距应不大于100cm。

待草长到5~6cm或2~3片叶时,揭去无纺布。

揭布前应控水,揭布后及时补水,最好选在15点后揭布。

撤下无纺布后,应组织人员及时收集,不得遗落在现场。

(4)养护

喷播1~2d后开始养护。

养护初期应让坡面保持湿润状态,初期养护时间为45~60d,以每天浇水为主,早晚各一次,早晨养护时间应在10点以前完成,晚上养护在16点后开始,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喷水养护,以免造成生理性缺水或诱发病虫害。

待草长到10cm以上时靠自然降水,但如果连续高温干旱时间超过5d,应安排浇水。

初期注意拔除杂草,后期在开春和入冬前视草的长势进行施肥。

(5)移植容器苗

对有景观要求的路段,可考虑采用灌木容器苗移植,移植时应注意:

①移植容器苗前,边坡草坪已经建坪,覆盖率达80%以上。

移植容器苗时间宜选在春季(2~6月)及秋季(10~11)月进行。

②成品苗栽植前,要选择规格统一、生长健壮的容器苗。

③栽植采用点植,挖穴深度应比钵体稍深;栽植距离为0.4~0.5m。

移植容器苗时,要小心脱去营养钵,植入预先挖好的种植穴内,尽量保持土坨不散;用细土堆于根部,轻轻压实。

4栽植完毕后,浇透定根水。

保持栽植基质湿度,进行正常养护。

3.1.8验收标准

表3-2为液压喷草/液压喷草植灌验收标准。

表3-2液压喷草/液压喷草植灌验收标准

检验指标

工程质量

评定方法

不合格

合格

优良

植被覆盖率

<80%

80%~90%

>90%

每1000m2边坡随机取10个1m×1m的面积测试,取平均值

病虫害发生率

>30%

20%~30%

<20%

颜色(绿)

<70%

70%~85%

>85%

移植苗成活率

<80%

80%~95%

>95%

3.2客土喷草/客土喷草植灌施工指南

3.2.1基本概念

客土喷草:

针对贫瘠且不易冲刷的边坡,通过加入种植土、有机质、纤维料、肥料等合理比例配制成德专业客土基材,给植物提供正常生长的有效基质。

植灌:

在坡面草坪成形后,通过人工将灌木容器苗移植到坡面上。

3.2.2适用范围

坡比小于或等于1:

1且不易冲刷的土质路堑边坡,二元结构边坡和破碎岩石边坡。

3.2.3材料参考配比

表3-3为客土喷草/客土喷草植灌材料参考配比表。

表3-3客土喷草/客土喷草植灌材料参考配比表

材料名称

配比量

备注

培养基

种植土

25(L/m2)

泥炭

5(L/m2)

椰粉

5(L/m2)

木粉

10(L/m2)

复合肥

100(g/m2)

GB18382-2001

钙镁磷

250(g/m2)

黏合剂

5(g/m2)

种子层

黏合剂

3(g/m2)

保水剂

5(g/m2)

木纤维

200(g/m2)

复合肥

50(g/m2)

种子

20~25(g/m2)

GB6142-2008、GB7908-1999

无纺布

30(g/m2)

φ8“U”形钉或竹筷、汽油

移植苗

5(g/m2)

客土喷草植灌工法采用

注:

基材压缩系数为1.5,基材配合比为:

种植土:

有机质=5:

3;有机质中泥炭:

椰粉:

木粉=1:

1:

2.

3.2.4材料要求

(1)种子。

材料说明及要求详见3.1.4.

(2)种植土。

种植土选用黏性红壤(黄壤),土粒径≤2cm,含水率≤30%。

选用时,石头、碎石、杂草、杂根应剔除,以免堵管。

雨季施工时,种植土进场后宜用彩条布或塑料布盖上,四周开设排水沟,以便于种植土过筛。

(3)泥炭。

泥炭土是具有厚度大于50cm的泥炭层的潜育性土壤,多分布于冷湿地区的低洼地。

地表可由厚20~30cm的草根层,草根层下为泥炭层和矿质潜育层。

有时泥炭层下还有腐殖质过渡层。

泥炭土土类划分为3个亚类,即低位泥炭土亚类、中位泥炭土亚类、高位泥炭土亚类。

低位泥炭土亚类分布于低湿地,其造炭植物属富营养型,主要为灰分含量较高的苔草类草本植物,泥炭层有机质含量多为30%~70%,PH值为6.0~7.0;中位泥炭土亚类属过渡类型,零星分布于山地森林中的沼泽化地段,造炭植物为中营养型的乔木及莎草、泥炭藓等,有机质含量为50%~80%,PH值为5.0~6.7;高位泥炭土亚类属贫营养型,造炭植物主要为泥炭藓,水分靠大气降水补给,泥炭层有机质含量为60%~90%,PH值为4.0~5.0,零星分布于山地的阴湿地段,面积也不大。

我国东北产的草炭为低位泥炭,品质较优。

我省尤溪、大田一带所产泥炭为高位泥炭,品质一般,需要去除杂质。

泥炭在基材中使用,宜增加基材的团粒性,加强基材保水、保肥性和透气性。

(4)椰粉。

椰粉也称椰糠,为椰子外壳纤维加工过程中脱落下的一种可以天然降解、纯天然的有机质媒介,是一种新的环保型栽培基质。

椰粉具有下列优点:

1良好的保水性。

椰粉的孔隙率为94%~96%,持水能力可达到自身质量的8~9倍,可以充分保持水分和养分,减少水分及养分的流失,有利于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很好的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2良好的透气性。

保温保湿、通风透气,防止植物的根系腐蚀,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可以保护土壤,避免造成泥浆化。

3丰富的养分。

椰粉富含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椰粉化学成分参考指标见表3-4。

将加工椰丝过程中脱落出来的椰粉露天放置,经日晒、雨淋等处理后,降低其含盐度和传导性,有缓慢的自然分解率,有利于延长基质的使用期。

表3-4椰粉化学成分参考指标

指标

单位

数值

指标

单位

数值

PH

-

5.0~6.8

有机质

g/kg

940~980

碳氮比

-

80:

1

有机碳

g/kg

450~500

纤维素

%

20~30

电导率

Ms/cm

1.0以下

木质素

%

65~70

椰粉在我国海南地区大量生产,但含杂质较多,需经1.5cm筛进行过筛处理。

同时,椰粉中含有较高的盐分,需要进行洗盐处理,电导率应控制在1.0ms/cm以下。

(5)木粉。

木粉也称锯木屑,为家具木材加工的下脚料,使用时宜选择经过堆酵处理的木粉。

新鲜的木粉易生病菌,应谨慎使用。

松香类的木粉有可能受白蚁等虫害,也应谨慎使用。

木粉发酵可参考以下做法:

木粉加入清水充分搅拌湿润,堆放高0.5~0.6m、上宽1.5、下宽2m的梯形,覆膜待其发酵。

发酵过程中监测发酵堆的中心温度,在温度上升到70℃时,及时翻堆,并视湿润程度,添加适量水分,过湿或水分不均匀都会影响基材的发酵均匀度。

不同季节,所需发酵时间有所不同。

光照充足、温度高,所需发酵时间短;光照不足、温度低,则需较长时间,具体情况应根据发酵堆的中心温度及EC值、PH值变化而定。

一般需要超过45天,翻堆三次以上。

发酵完全的木粉应有以下4个特征:

1发酵堆后期温度自然降低。

2无臭。

3呈现疏松的团粒结构。

4颜色转为深褐色。

加入木粉有利于降低基材重度,增加透气性和保水性,并可提高基材的肥效。

(6)复合肥、保水剂、黏合剂、木纤维、无纺布。

材料说明和要求详见3.1.4。

(7)良好的基础混合物,应具有保水、保肥、透气等特性。

拌和混合物以“手抓成团、松开掉地能散开”为宜。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基材混合料理化特性要满足表3-5的要求。

表3-5客土喷草/客土喷草植灌工法培养基理化特性一览表

指标

数值

测定标准

PH值

5.5-7.5

按LY/T1239-1999测定

有效持水量

﹥20%

按LY/T1213-1999、LY/T1215~1217-1999测定

有机质含量

﹥20g/kg

LY/T1237-1999

总孔隙度

40%~60%

LY/T1215-1999

非毛管孔隙度

8%~22%

LY/T1215-1999

全氮

﹥1.0g/kg

LY/T1228-1999

全磷

﹥0.6g/kg

LY/T1232-1999

全钾

﹥15.0g/kg

LY/T1234-1999

注:

酸性土壤地区,根据当地物种的生长情况,可适当调整PH值的范围。

(8)各种现场材料必须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审批,未经批准不准使用。

3.2.5施工设备

(1)空压机和小铲车,见附录图B-2。

(2)湿式混凝土喷射机,见附录图B-3。

(3)液压喷播机、养护车。

3.2.6施工工序

客土喷草/客土喷草植灌施工工序如图3-2所示。

3.2.7施工要点

(1)坡面平整及清理

平整坡面,将直径超过20cm的土块打碎,平整后坡面高差不超过10cm;清理坡面碎石和塑料垃圾等,使其有利于培养基和坡面的紧密结合。

按坡面纵向间距0.2m开挖3~5cm深平行沟,纵向1m间距内不少于4条,见附录图B-4。

(2)培养基拌和

培养基由种植土、有机质、肥料等按配合比掺和而成。

严格按设计要求对营养基进行配合比确定,根据进场批次材料的包装换算每罐培养基的各种材料用量。

材料配合比换算见表3-6。

表3-6材料配合比换算表(假设每罐材料为1000kg)

材料

设计配比(kg)

实测干密度(kg/m3)

体积(L)

施工配合比

备注

种植土(黄壤)

540

1440

375

7.5袋

每袋按照50L计算,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种植土(园土)

210

1200

175

3.5袋

蘑菇肥

60

600

100

2袋

谷亮

12.5

500

25

0.5袋

锯木屑

50

500

100

2袋

三元复合肥

5

5kg

 

现场称量拌入

长效复合肥

5

5kg

普通硅酸盐水泥(42.5级)

100

100kg

保水剂PR3005

5

5kg

保水剂SAP吸水王

5

5kg

石灰

7.5

7.5kg

合计

1000

使用时,各种物料按配比现场拌和,然后用小铲车将拌和好的物料铲入湿喷机的搅拌罐中,加入水后机械混搅拌不少于5min,见附录图B-6。

(3)喷射培养基

用高压将机械搅拌后的培养基喷射到坡面上,喷播平均厚度为3~5cm。

喷头喷射时距坡面距离宜为1.5m左右,见附录图B-6。

(4)液压喷播种子层

混合种子、黏合剂、肥料、保水剂、木纤维和水等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德黏性浆体,利用装有空气压缩机的喷播机组,通过高压直接喷送至坡面。

喷下的种子泥浆应当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及明显的颜色,不遗漏、不重复,且均匀。

(5)无纺布覆盖

喷播后当天应及时覆盖无纺布,从上到下平整覆盖,坡顶延伸30cm固定;两幅相接叠加10cm,然后用竹筷或φ8“U”形钉进行固定,固定间距不少于100cm。

待草长到5~6cm或2~3片叶时,揭去无纺布。

无纺布撒下后,应组织人员及时收集,不得遗落在现场,见附录图B-7。

(6)养护及注意事项

前期养护须注意以下几点:

1编制前期养护组织措施,落实人员、水源及工器具。

2喷射后表面抗冲刷能力较差,用水车养护时要注意控制好喷头与坡面的距离、出水量和移动速度。

用高压喷雾器使养护水成雾状均匀地湿润坡面。

3养护时间及次数。

种子前期养护一般为45d(见附录图B-8),发芽期为15d,湿润深度控制在2cm左右。

幼苗期依据植物根系的发展逐渐加大到5cm以上,且应控制不再基材混合物内形成“壤中流”。

前期养护时间为每天养护两次,早晚各一次,早晨养护时间应在10点以前完成,晚上养护应在16点以后开始,避免在强烈的阳光下进行喷水养护,以免造成生理性缺水和诱发病虫害。

在高温干旱季节,种子幼芽及幼苗由于地面高温容易被灼伤,每天应增加1~2次养护,每次湿润1~2cm。

中期以自然雨水养护为主,每月喷水两次,并追施肥,促苗转青,交付验收。

在整个养护期中,须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7)移植灌木容器苗

对于有景观要求的路段,可考虑移植灌木容器苗,详见3.1.7。

3.2.8中间检验评价表

表3-7为客土喷草/客土喷草植灌中间检验评价表。

表3-7客土喷草/客土喷草植灌中间检验评价表(外业交工验收前)

检验指标

工程质量

评定方法

不合格

合格

优良

种植土以外添加材料

<90%

90%~95%

>95%

现场称量,每坡面抽验2次

培养基流失状况

有明显沟蚀

有少量流失

无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