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87129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华环境系课程.docx

清华环境系课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适用于2006级本科生)

(一)、培养目标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设“环境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在高年级设置环境工程专业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分组选修课,由学生自行选择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城市、区域和企业的给水及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其他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环境修复以及环境规划、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从事环境污染控制和给水排水的规划、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城市、乡镇和企业的给水与排水系统以及给水处理、废水处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可从事给水排水的规划、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和管理等工作。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

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三)、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173,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1,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7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35学分

(1)“两课”5门14学分

1061019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秋)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春)

(2)体育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

(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7学期为限选,第8学期为任选。

体育课学分不够或不通过者不能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

(3)外语4学分

大学外语教学实行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入学后建议选修并通过4-6学分的英语课程后再参加《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的考试。

本科毕业及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水平I考试。

学生课选修外语系开设的不同层次的外语课程,以提高外语水平与应用能力。

(4)文化素质课13学分

必修课程1门,1学分

00050031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论1学分(秋)

本科培养方案设置文化素质课程八个课组:

1.历史与文化、2.语言与文学、3.哲学与人生、4.科技与社会、5.当代中国与世界、6.艺术教育、7.法学、经济与管理、8.科学与技术。

要求在以上八个课组中选修若干门课程,修满13学分,其中必须包含2门文化素质核心课程。

课程详见每学期选课手册。

2.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5学分

必修课可以在同类课中选更高档次课程,但多出的学分记入任选学分。

(1)数学16学分

必修课10学分

10420743微积分

(1)3学分(秋)

10420753微积分

(2)3学分(秋)

10420684几何与代数

(1)4学分(秋)

选修课在下列课程中选修不少于6学分

10420764微积分(3)4学分(春)

10420692几何与代数

(2)2学分(春)

10420243随机数学方法3学分(秋)

104208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秋)

10420854数学实验4学分(春)

(2)物理9学分

10430205物理学导论5学分(春)

10430782物理实验A

(1)2学分(秋)

10430792物理实验A

(2)2学分(春)

(3)化学、生物10学分

必修课6学分

20440314无机与分析化学4学分(秋)

20440532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B2学分(秋)

选修课在下列课程中选修不少于4学分

30450014生物化学原理4学分(秋)

10450012现代生物学导论2学分(春、秋)

30450114分子生物学4学分(春)

3.专业相关课程71学分

必修课可以在同类课中选更高档次课程,但多出的学分不记入学分要求。

(1)工程技术基础课9学分

必修课7学分

20130433机械设计基础B

(1)3学分(春)

20220044电工与电子技术4学分(秋)

选修课在下列课程中选修不少于2学分

20740042计算机文化基础2学分(秋)

20740073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3学分(春)

20740033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3学分(春、秋)

(2)专业基础课36学分

必修课32学分

20440333有机化学B3学分(春)

20440513物理化学B3学分(秋)

20440441物理化学实验c1学分(秋)

20310314工程力学A4学分(春)

30030234工程结构4学分(秋)

20040083流体力学⑴3学分(秋)

20040122流体力学⑵2学分(春)

30050032环境学导论2学分(春)

30050053环境工程监测3学分(春)

4005001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3学分(春)

30050174环境工程原理4学分(秋)

选修课程在下列课程中选修不少于4学分

20440201有机化学实验B1学分(秋)

40440122仪器分析B2学分(春)

40440011仪器分析实验B1学分(春)

30050162生态学原理2学分(春)

30050152环境化学2学分(春)

30050182环境土壤学2学分(春)

(3)专业课26学分

本科生专业课程根据研究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四个学科方向(“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环境规划与管理”)和“市政工程”的一个二级学科(给水与排水)设置。

学生所修专业课程应至少覆盖2个(含2个)以上的专业或学科方向,各专业的具体要求如下:

环境工程专业:

必修课(5学分):

A类课(1门)

限定选修(11学分):

从B类课中任选不少于2门、C类课中任选不少于1门

选修课(10学分):

从B、C、D类课中任选不少于10学分(3-5门)

(同一门课不得重复计算学分)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必修课(12学分):

A类课(1门)、B类课中的“城市与建筑给排水工程”、

C类课中的“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限定选修(4学分):

从B类课其它课程中任选不少于1门、

选修课(10学分):

从B、C和D类课中任选不少于10学分(3-5门)

(同一门课不得重复计算学分)

专业课程设置

A类(核心专业课、各专业必修)

40050455水处理工程(含实验)「公共、水、给」5学分(春)

B类(主干专业课、限定选修)

40050414城市与建筑给排水工程[给」4学分(春)

4005042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含实验)「固」4学分(春)

4005044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含实验)「气」4学分(春)

40050434环境数据处理与数学模型「规划」4学分(春)

C类(设计课、限定选修)

40050473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给」3学分(秋)

4005052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固」3学分(秋)

4005046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气」3学分(秋)

40050483数据库与信息技术「规划」3学分(秋)

D类(选修课)

40050332给排水与环境工程施工「公共」2学分(秋)

40050492环境工程技术经济和造价管理「公共」2学分(秋)

30050092专业外语「公共」2学分(秋)

40050532环境物理性污染与控制「公共」2学分(秋)

30050192水资源利用工程与管理「水、给」2学分(秋)

40050502环境评价与工业环境管理「规划」2学分(秋)

40050512环境管理与环境社会学方法「规划」2学分(秋)

30050202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生态工程「公共」2学分(秋)

40050542环境中有害化学物质的迁移、归宿及去除2学分

注∶各学科方向/专业缩写如下:

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水」

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气」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固」

环境规划与管理「规划」

给水与排水专业「给」

各学科方向/专业公共平台课缩写为「公共」

4.实践环节17学分

12090043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3学分(夏)

10640852大一外语强化训练2学分(夏)

40050202认识实习2学分(夏)

40030282测量2学分(夏)

21510082金工实习C(集中)2学分(夏)

40050401校园环境质量监测1学分(夏)

40050222生产实习2学分(夏)

40050343水处理工程设计3学分(夏)

5.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40050390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本科指导性教学计划

第一学年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2090043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33周考查

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061019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2考试

10720011体育

(1)12考查

10420743微积分

(1)33考试

10420684几何与代数

(1)44考试

20440314无机与分析化学44考试

20740042计算机文化基础22考试

00050031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论11考查

10640532英语

(1)22考试

合计:

2120

春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2考查

10720021体育

(2)12考查

20130433机械设计基础B

(1)33考试

20440333有机化学B33考试

30050032环境学导论22考试

10430205物理学导论55考试

10420764微积分(3)44考试

20440532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B24考试

10640682英语

(2)22考试

文化素质选修课11

合计:

2628

夏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0640852大一外语强化训练2考查3周

40050202认识实习2考查2周

合计:

4

第二学年

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3考试

10720031体育(3)12考查

10420753微积分

(2)33考试

20440513物理化学B33考试

10430782物理实验A

(1)22考查

30450014生物化学原理44考试

20440201有机化学实验B11考查

104208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3考试

文化素质选修课22

合计:

2323

春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3考试

10720041体育(4)12考查

10430792物理实验A

(2)22考查

20440441物理化学实验C12考试

30050053环境工程监测33考试

40050013环境工程微生物学33考试

20330314工程力学A44考试

20040083流体力学

(1)33考试

文化素质选修课22

从下列课程中任选不少于1门

30050162生态学原理22考试

30050152环境化学22考试

合计:

2726

夏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40030282测量2考查2周

21510082金工实习C(集中)2考查2周

40050401校园环境质量监测1考查1周

合计:

5

第三学年

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0720110体育专项

(1)2考查

20040122流体力学

(2)22考试

20220044电工与电子技术44考试

30030234工程结构44考试

30050174环境工程原理44考试

30050182环境土壤学22考试

文化素质选修课33

合计:

1721

春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0720120体育专项

(2)2考查

40440122仪器分析B22考试

40440011仪器分析实验B12考查

40050455水处理工程55考试

B类专业课(不少于2门)88考试

文化素质选修课22

合计:

2021

 

夏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40050222生产实习2考查2周

40050343水处理工程设计3考查3周

合计:

5

第四学年

秋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0720130体育专项(3)2考查

C类专业课33考试不少于1门,3学分

D类专业课1010考试

文化素质课22

合计:

1517

 

春季学期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考核方式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0720140体育专项(4)2考查

40050390综合论文训练15考查15~18周

六、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

环境与发展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

课程编号:

0050041

学时:

16

学分:

1

开课系:

环境系

任课教师:

钱易、施汉昌

考核方式:

考查

教材及参考书:

先修课要求:

课程类别:

课堂讨论(新生研讨课)

内容简介:

本课程将讨论环境问题的来源和危害,突出讨论环境破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可持

续战略的实质,明确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即循环经济之间的关系,学习国内外

在推行清洁生产贺循环经济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讨论当前应采取的战略对策。

 

课程名称:

城市与环境CityanEnvironment

课程编号:

00050051

学时:

16

学分:

1

任课教师:

陈吉宁

考核方式:

考查

教材及参考书:

先修课要求:

课程类别:

课堂讨论、分析(新生研讨课)

内容简介:

本课程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的发展进程为线索,以城市的物质流、

能量流贺价值的分析为视角,探讨城市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中各种环境要素之间的

相互作用,城市对自然资源的依托贺影响,不同城市发展模式对不同生态系统的扰动,以及

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功能贺区域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扩充的影响。

通过对生态城市理念贺思想

的讨论,对不同生态城市指标提醒的讨论,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贺模式,进而了解贺

掌握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如何考量环境要素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讨论、分析方法

介绍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

 

课程名称: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概论

课程编号:

00050031

学时:

16

学分:

1

任课教师:

钱易、井文涌、张天柱、何苗

考核方式:

考查(要求学生完成报告一份,成绩评价分为通过与不通过两类)

教材及参考书: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钱易、唐孝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

先修课要求:

课程类别:

讲课与讨论相结合,以电视片放映共16学时,讲课8学时,电视片播放5.5小时,讨论2.5学时

内容简介:

课程从介绍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入手,重点阐述了当代人类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

并指出了这些问题与人类活动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理论和实施途径,包括:

建立环境伦理观、加强还击国内保护法制、发展环境污染防止技

术等,特别强调了旨在预防污染、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方向:

推行清洁生

产和工业生态学

 

课程名称:

清洁生产导论IntroductiontoCleanerProduction

课程编号:

00050011

学时:

16

学分:

1

任课教师:

张天柱

考核方式:

考试

教材及参考书:

先修课要求:

课程类别:

内容简介:

在对可持续发展简介和传统线性生产发展模式与末端治理的环保对策分析的基础上,阐述清洁生产的概念原理,重点介绍生产过程污染预防与清洁生产审核、产品生态设计与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及工业生态系统和物流分析。

课程名称:

工业生态学IndustrialEcology

课程编号:

00050021

学时:

16

学分:

1

任课教师:

石磊

考核方式:

考查

教材及参考书:

Graedel,Allenby著,施涵译.《产业生态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先修课要求:

课程类别:

全校本科生选修课

内容简介:

主要讲述工业发展模式、工业代谢研究、工业生态园区的规划与管理等。

结合案例研究,为学生提供一个解决工业环境问题的整体思路和系统框架,重点放在方法论和技术工具方面。

课程名称:

环境学导论IntroductiontoEnvironmentalScience

课程编号:

30050032

学时:

32

学分:

2

任课教师:

杜鹏飞

考核方式:

考试

教材:

何强,井文涌.环境学导论.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主要参考书:

1)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林培英,杨国栋,潘淑敏,主编.环境问题案例教程.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刘培桐,薛纪渝,王华东.环境学概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先修课要求:

授课方式和学时安排:

授课26学时,讨论4学时,考试2学时

成绩评价方法:

课堂表现10%,读书报告40%,期末考试50%

课程类别:

限制性选修课

课程简介:

环境科学是20世纪发展最快的新兴学科之一,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着更加严峻和复杂的环境问题,也促进了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科学已经形成了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的学科体系。

《环境学导论》旨在为环境系低年级本科生介绍环境科学领域的基本学科划分、主要环境问题的由来与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手段,环境科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景展望。

从而使同学们了解本学科的整体状况,及早接触专业,明确研究方向。

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较为宽广的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科学的缘起与发展、环境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方法,环境生态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区域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中国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态势等。

课程名称:

环境工程监测(含实验)EnvironmentalEngineeringMonitoring

课程编号:

30050053

学时:

48

学分:

3

任课教师:

余刚、师绍琪等

考核方式:

考试

教材及参考书:

《环境工程监测》蒋展鹏、祝万鹏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ClairNSawyer,PerryLMcCarty,GeneFParkin,ChemistryforEnvironmentalEngineering(4-thEd.),McGraw-HillInc.1994

⏹AmericanPublicHealthAssociation,AmericanWaterWorksAssociation,WaterEnvironemtFederatin,Standardmethodfortheexaminationofwaterandwastewater,(20-Ed,1998)

⏹R.N.Reeve,EnvironmentalAnalysis,JohnWileySons,1994

⏹J.Bartram,R.Balance,WaterQualityMonitoring,E&FN,London,1996

⏹环境工程手册――环境监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编,环境监测(修订本),高教出版社,1996

⏹吴邦灿编,环境监测技术,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先修课要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课程类别:

课堂教授、监测方案设计、监测试验相结合。

总计32学时,其中:

授课16学时、实验12学时、监测方案设计4学时。

内容简介:

《环境监测》是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和给排水专业本科生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以已学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为基础,旨在为后续的各门专业课打下基础。

课程由课堂讲授、实验和监测方案设计与讨论三部分组成。

课堂讲授主要介绍水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的监测、土壤环境的监测、噪声监测、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环境监测新技术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天然水、废水、空气、废气、土壤等的成分和性质,熟悉水质标准、空气质量标准的有关内容及其制定原则,了解污染的来源以及主要污染物质的性质和分析测定方法,掌握水、大气、土壤和噪声方面主要监测指标的监测方法和环境意义,并了解监测数据在污染控制工程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BOD、COD、TOC等重要的水质指标和氮氧化物等大气和土壤指标,结合校园环境质量进行开展监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指导每位同学独立设计一项完整的监测方案,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

课程名称: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含实验)EnvironmentalEngineeringMonitoring

课程编号:

40050013

学时:

48

学分:

3

任课教师:

胡洪营、王锐

考核方式:

平时作业/小测验、Project、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相结合

教材:

顾夏声等编:

《水处理微生物学》,建筑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

王家玲等主编:

环境微生物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胡家骏等编∶环境工程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周德庆编∶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Madigan,M.T.etal.,BiologyofMicrobiology(8th),PrenticeHall,1997.

先修课要求:

化学、生物化学(尽可能)

课程类别:

课堂讲授、前沿讲座、讨论,实验

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和给排水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包括: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生长与遗传变异、水的卫生细菌学、废水生物处理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