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288283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关于考试说明

考试题型共有以下几种:

1.单选共20小题2.多选共15小题3.简答共4小题

5.论述共1小题6.案例分析共2小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称为(C)

A幻想B空想C理想D信念

2.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称为(B)

A理想B信念C信仰D空想

3.信念是人的(C)

A认知、情感和理想的统一B认知、态度和意志的统一

C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D态度、情感和理想的统一

4.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D)

A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B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

C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D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5.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C或D)(我更偏重C)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6.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

“所有的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也可以不要,有些人官也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

”可见,崇高理想是(D)

A人们的主观一只和想当然

B不需要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C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

D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

7.科学的人生观是(C)

A自私自利的人生观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

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D合理利己主义的人生观

8.马克思说过,真正现实人的存在,就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

这说明(C或D)(该题争议很大)

A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的存在B人可以有受限制地制造

C人生价值的本质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D人与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你同其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

9.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人和经济条件比较差的人交往,前者不能带有种优越感看不起后者,后者也不能带有一种自卑感,感到低人一头。

这是人际交往中(A)

A平等原则的要求B互助原则的要求

C功利原则的要求D谦让原则的要求

10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主人。

这种群众史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A)

A为人民服务B为个人谋福利C人生短暂,及时行乐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

11我们应当确立的高尚人生目的是(C)

A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B金钱拜物的人生目的

C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人生目标D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

12下列有关人生价值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个人的能力越强,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B个人的行为动机越高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D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满足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13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义理解也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D)

A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

C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14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是(B)

A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C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不正确的

D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一定是正确的

15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C)

A民法法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

16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A)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B心理现象C经济现象D政治现象

17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D)

A爱国主义B团结友善C勤俭自强D诚实守信

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D)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D讲求中庸之道,注重人际和谐

19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C)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

A整体主义B个人主义C集体主义D先公后私

20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D)

A慎独B勤劳勇敢C艰苦朴素D为人民服务

2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C)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和谐发展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做出牺牲

22个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C)

A社会舆论B传统习惯C内心信念D评价方式

23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的发挥离不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体要(A)

A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B为个人作出无条件的牺牲

C反对任何对个人的干预和限制D束缚个人,限制“个性”的发展

24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通常是(B)

A民主政治状况B社会道德风尚C对外开放程度D经济发展速度

25集体主义原则的重要价值取向是(D)

A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B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26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管时,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这说的是个人在进行自我进修时,应该(D)

A学习榜样,积极进取B虚心求教,勤于积累

C闭门造车,坐而论道D坚持“慎独”,纯洁品质

27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B)

A不适合提倡B应当在全社会认真倡导

C不经提倡人们都能做到D只应在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中间提倡

28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C)

A个人主义B民族主义C集体主义D合理利己主义

29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

这是良好道德品质中(A)

A文明礼貌的体现B正直无私的体现

C谦虚谨慎的体现D敬业好学的体现

30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来改造自我,教育自己,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的道德实践活动,称为(A)

A道德修养B道德构建C道德意志D道德认知

31下列选项中,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的是(B)

A投机取巧,不劳而获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C人人为自己,上帝是大家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32热爱劳动,珍惜他人和社会劳动成果;不奢侈浪费,节约资源和能源。

这是个人良好道德品质基本范畴中(A)

A勤劳节俭的体现B勇于进取的体现

C敬业好学的体现D诚实守信的体现

33“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C)

A民法规则B生活习惯C社会公德D职业道德

34“真正的爱情就是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

”这表明了爱情的(A)

A纯洁严肃性B平等互爱性C专一排他性D强烈持久性

35道德提倡(D)

A必须怎样B可以怎样C不准怎样D应当怎样

36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方法是(D)

A立志B学习C内省D实践

37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一种(C)

A忍让B软弱C教养D妥协

38爱科学是指(D)

A人类知识的总汇B揭示事情发展的客观规律

C第一生产力D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人才

39一个人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审美等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自我生命和社会人生的体验、认识、调整和控制,达到的总体的精神状况和修养程度。

指的是人生修养的(C)

A功利B层次C境界D途径

40维护公共程序的基本手段是(D)

A法律B道德C风俗D法律、道德、风俗、宗教教规、礼仪等

41社会公德涵盖了(D)之间的关系

A人与人B人与社会C人与自然D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42下列哪项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D)

A警告B罚款C拘留D逮捕

43集会、游行、示威时,由(A)维持交通程序和社会程序。

A人民警察B治安联防员C集会、游行、示威者D经过的单位

44从业者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是(A)

A诚实守信B办事公道C奉献社会D服务群众

4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要求是(D)

A爱岗敬业B办事公道C服务群众D奉献社会

46下列不属于爱情的基本要素的是(B)

A性爱B情感C理想D责任

47下列社会关系不能构成家庭的是(D)

A婚姻关系B血缘关系C收养关系D亲戚关系

48家庭关系的核心是(C)

A父子关系B兄弟关系C夫妻关系D婆媳关系

4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A)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

50属于职业生活中的法律是(A)

A《劳动法》B《民法》C《刑法》D《婚姻法》

51我国第一部关于干部认识管理总章程性质的法律是(D)

A法官法B人民警察法C劳动法D公务员法

52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关系是(B)

A婆媳关系B同事关系C夫妻关系D父子关系

53法律主要表现的是(B)的意志。

A全民的B统治阶级的C政党的D整个社会的

54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C)所决定的。

A意志B思想C物质生活条件D上层建筑

55在我国的执法机关包括有(C)

A审判机关B检察机关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56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是(B)

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B检察机关C监察机关D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57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D)

A1982年宪法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三大D党的十五大

58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B)

A党中央B广大人民群众C国务院D全国人大

59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A)

A宪法和法律B社会道德C社会习惯D风俗和礼仪

60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C)

A统治阶级的意志B经济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历史传统

61法存在于(B)

A资本主义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C整个人类社会D原始社会

62下列行为中,只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而未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是(C)

A故意杀人B倒卖车票,数额巨大的

C对最亲密的朋友撒谎D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他人

63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是(D)的产物

A商品经济B农民运动C阶级斗争D资产阶级革命

64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A)行使

A公安机关B人民法院C人民检察院D人民检察院

65行政行为是指国家机关的(D)

A政治行为B内部行为C民事行为

D对其外部行使公共权力并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66不是行政行为的有(C)

A行政强制措施B征税C行政机关进行的民事行为D制定规章

67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D)

A始于10周岁,终于死亡B始于16周岁,终于60周岁

C始于18周岁,终于65周岁D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68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法是(D)

A奴隶制的法B封建制的法C资本主义的法D社会主义的法

69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C)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行政规章

70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C)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

71甲、乙两人到某鱼塘钓鱼,鱼塘主人丙因常有人来偷鱼而结怨已久。

一见甲、乙二人,便拿起一把鱼叉向甲面部刺去,乙见状抓起一块石头向丙扔去,致丙重伤。

乙的行为属于(A)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故意伤害

72某甲欲杀乙,举刀来到乙门口,信念发生动摇,害怕承担刑事责任,遂放弃了犯罪,但事实上,乙那天根本不在家。

甲的行为属于(A)

A犯罪中止B犯罪未遂C犯罪预备

7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何时生效实施的(C)

A2005年8月1日B2005年3月1日

C2006年3月1日D2006年8月1日

74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C)

A10天B15天C20天D25天

75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A公民可以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组织或参加违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责、义务的集会、游行、示威

C以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名义组织或参加集会、游行、示威,必须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

D以企业事业组织的名义组织或参加集会、游行、示威,不必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

76法律的外在影响力通过(D)来建立和维护

A国家性B义务性C责任性D强制性

77根据《中华人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为(B)

A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男不得早于18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D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

二、多选

1养成优良学风,应在(ABCD)上下功夫。

A勤奋B严谨C求实D创新

2当今大学生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为(ABCD)

A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B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C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D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ABCD)

A社会主义共同理想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4理想信念能(ABC)

A指引人生奋斗的目标B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C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5下列关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E)

A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B理想等同于现实,又立即可以实现的

C理想的生命力表现为对现实的肯定和接受

D现实总是美好的,而理想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E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但这个转化是有条件的,需要经历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6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有(ABCD)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自己的国家

7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ABCD)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8在竞争与合作中,处理好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正确态度有(ACE)

A要会欣赏别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

B一切都是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私利的实现为转移,完全不考虑他人

C能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想想别人的难处和利益,理想和宽恕别人

D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E要会理解和谅解别人,对于竞争与合作中发生的分歧和误会,不心存怨恨

9人生目的在于人生观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ABC)

A人生的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D用怎样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

10人生价值的评价应坚持(ABCD)

A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B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自我完善与奉献社会相统一D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11端正人生态度应该(ABCD)

A应该认真B应该务实C应该乐观D应该进取

12当前我存在错误的人生观主要有(ABC)

A拜金主义人生观B享乐主义人生观

C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D禁欲主义人生观

13保持心理健康途径和主要方法有(ABCD)

A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B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C合理控制情绪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4人生观对人生的意义表现为(ABCDE)

A调节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决定一个人做人的标准

C决定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性质和水平

D把握人生方向

E抉择人生道路

15中国革命道路传统的基本内容是(ABCDE)

A追求真理的精神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C艰苦奋斗的精神

D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

E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

16社会公德的内容有(ABCDE)

A遵纪守法B保护环境C文明礼貌D爱护公物E助人为乐

1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ABCDE)

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勤俭自强D敬业奉献E团结友善

18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要求是(ACD)

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不顾个人利益,只顾集体利益

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D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19下列哪些行为有利于培养社会公德(ABD)

A参加志愿服务B参与防艾宣传活动C做家务D做义工

20治安管理处罚分为(ABC)

A警告B罚款C拘留D逮捕

21治安管理处罚应遵循哪些原则(ABCD)

A适当原则B公开、公正原则

C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D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22社会公德包括(AB)

A网络道德B环境道德C家庭美德D职业道德

23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性有(ABC)

A鲜明的职业性B明确的规范性C调节的有限性D调控的纪律性

24爱岗敬业所表达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ACD)

A干一行,爱一行B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C精益求精,尽职尽责D以辛勤劳动为荣

25《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的业务有(ABD)

A完成劳动任务B提高职业技能C参与民主管理D遵守劳动纪律

26近年我国确定的就业方针是(ABC)

A劳动者自主就业B市场调节就业C政府促进就业D双向选择就业

27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ABCD)

A尊老爱幼B平等男女C勤俭持家D邻里团结

28社会公德的内容有(ABCDE)

A遵纪守法B保护环境C文明礼貌D爱护公物E助人为乐

29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有(ABCDE)

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勤俭自强D敬业奉献E团结友善

30法律的制定,是指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ABC)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A制定B补充C废止D认可

31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最本质的重要特征是(BCD)

A法律具有规范性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C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D法律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32法律的历史类型中有(ABCE)

A奴隶制法B资本主义法C封建制法D宪法E社会主义法

33宪法是(ABCD)

A国家的根本法B人权的根本保障书

C规范和配置国家权力的总体方案D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产物

34按照我国宪法规定,下面情况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的是(CD)

A遵守宪法和法律B获得物资帮助权C劳动D受教育

3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ABCD)

A国家的利益B社会的利益C集体的利益D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6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E)

A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B以违反法律并受法律追究为前提

C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D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

E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

37行政法的特征有(ABCD)

A没有统一的法典B其内容复杂、广泛

C法律规范集实体与程序规范D内容变动性大

38我国对一些特殊的职业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下列哪些属于此范围之内(ABCD)

A公务员法B律师法C法官法D人民警察法

39国家安全的支柱和核心是(AB)

A政治安全B国防安全C科技安全D文化安全E生态安全

40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有(ABC)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C活动方式的多样性D活动时间的有限性

41治安管理处罚应遵守哪些原则(ABCD)

A适当原则B公开、公正原则

C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D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三、简答题

1.行人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P123有详细答案)

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是什么?

答: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有哪些?

答: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4.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男女平等。

5.试述法律法规的作用。

答:

分为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6.父母子女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答:

父母对子女间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即经济上的必要帮助和精神的关心照顾,这种义务是无条件的。

父母与子女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7.试述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条件。

答:

1.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2.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3.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4.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8.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权威?

答:

1.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9.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