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2911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docx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

初中生物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

观察与思考

1.这些植物生殖方式的共性是:

不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子代。

这种生殖方

式就叫做无性生殖。

2.比如马铃薯、竹的无性繁殖,产生后代个体的速度比较快(有性生殖所需时间一般比较长),

有利于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个体,并且后代的性状较为一致。

有性生殖

产生的种子、果实等,往往可以耐受不良环境条件,也容易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到其他地方,

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随着学习的深入,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如有性生殖可以使后代具有父母双

方的基因,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更强,在进化上更有意义等。

练习

1.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

有一个健壮饱满的芽,才

是繁殖成功的关键。

芽可以成长为新的个体。

芽合成生长素旺盛;不仅促进植株生长,也使

植株的抗病能力增强,这也是繁殖成功的前提。

没有芽的马铃薯小块,在土壤中会很快腐烂,

很难实现繁殖的目的。

2.在种植菊花和芦荟的时候,一棵植株常常会变成一丛。

这是因为它们的萌蘖能力较强。

以将它们分株繁殖。

3.植物的无性生殖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白薯是先育秧,然后再扦插。

蒜、姜、

藕、荸荠、芋头等也可以用地下茎繁殖。

山药不仅可用根状茎繁殖,还可用叶腋生长的“零

余子”(珠芽)繁殖。

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大多是具有有性生殖能力的。

阅读

扦插:

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

可以剪取某些植物的茎、叶、根、

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

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在农林业生产中,不同植物扦插时对条件有不同需求。

了解和顺应它们

的需求,才能获得更高的繁殖成功率。

为了保证扦插的成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性的问

题:

1.插穗的选择和处理。

要选择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枝条作插穗。

选好插穗后要精心处理。

嫩枝插的插穗采后应立即扦插,以防萎蔫影响成活。

多浆植物(如仙人掌等),剪取后应放

在通风处晾几天,等切口略有干缩再扦插;或用微火略烧烤下面切口,以防止腐烂。

一般植

物插穗的下面切口如沾一些刚烧完的草木灰,也有防止腐烂的作用。

2.温度。

一般植物的扦插以保持20~25℃生根最快。

温度过低生根慢,过高则易引起插穗

切口腐烂。

所以,如果人为控制温度的条件,一年四季均可扦插。

自然条件下,则以春秋两

季温度为宜。

3.湿度。

扦插后要切实注意使扦插基质保持湿润状态,但也不可使之过湿,否则引起腐烂。

同时,还应注意空气的湿度,可用覆盖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湿度,但要注意在一定时间内通

气。

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观察与思考

填空

1.⑤→②→①→⑥→④→③;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2.

形态特点生活习性较

身体柔软,具有环节,在胸

腹部有8对足

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

化蛹前吐丝结茧

成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

虫色鳞毛雌蛾产卵后也死亡

蛹体表光滑,体形呈椭圆柱状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

讨论

1.家蚕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产生后代。

这种生殖方式是由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结

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2.蚊、蝇、菜粉蝶、蜜蜂、赤眼蜂等动物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相似,它们都是进行有

性生殖,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

3.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来自李商隐《无题》中的名篇,全诗的内容是“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是一首爱情诗,诗中的“丝”寓意思念的“思”,

诗人通过这首诗把恋绪离情写得感人肺腑。

但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不正确。

因为春蚕作茧后并没有死,而

是变成不食不动的蛹,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将羽化成为蚕蛾。

因此,此句诗可改为“春蚕

化蛹丝方尽”,这样既符合家蚕的发育过程,又不失艺术性。

技能训练

从问题的具体、明确、可探究性的评价准则来分析,“昆虫的发育过程有蜕皮现象,这与他

们的身体结构有关吗?

”提得较好。

因为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既有遗传因素,又

受环境影响,并且是进化的结果,所以问题“为什么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都有几次蜕皮现

象”提出的不具体、不明确。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可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

如蚕吐丝的量与蚕的大小有关吗?

有雌性或雄性的成虫,蝗虫能进行有性生殖吗?

为什么说雌雄昆虫的相互识别与昆虫的触角

有关?

昆虫在蜕皮后,新皮变硬之前,抗干旱和抗虫害的能力如何?

等等。

练习1.

相同点不同点较

家有性生殖,发育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

蚕为变态发育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

蝗有性生殖,发育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

虫为变态发育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2.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

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

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这就是蝉蜕。

3.赤眼蜂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卵将以这些虫卵中的营

养物质为营养,进行生长发育,使害虫的卵不能发育,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同时用赤眼蜂

杀灭害虫可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4.学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写短文。

(1)蝗虫的成虫和蚊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

(2)蝗虫的卵和蚊的卵进行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

(3)从蚊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为什么在低洼多水的地区容易流行疟疾。

(4)从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分析为什么大旱之年易闹蝗灾。

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

处。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

一方面,在干旱年份,

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

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

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

同时,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

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

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

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蚊的发育过程也是完全变态,其卵产在水中,幼虫也生活在低洼潮湿的水环境中。

第三节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课文中的问题提示

判断“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是导致两栖类分布范围较小,种类也较

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的说法是否正确。

根据资料分析和科学家的研究,已经证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而成体则需

在陆地上生活。

这样就使大多数两栖动物只能分布在水域附近的潮湿的地区。

环境变迁也是

影响两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池塘、河流、湖泊等水域环境的缩小,两栖动物的分布

范围也愈来愈小。

资料分析

1.环境变迁破坏了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所需的环境,使两栖动物不能正常地进行生殖活动,

同时环境变迁还影响了两栖动物正常的发育,最终导致两栖动物繁衍后代的能力下降,种群

的数量和种类减少。

2.畸形蛙可能是由于水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这种水中有影响蛙正常发育的物质。

练习

1.图中三位同学所提问题的参考答案如下:

蝌蚪在发育的过程中,随着四肢的逐渐长出,尾

部也逐渐消失。

经科学家研究发现,蝌蚪的这种发育现象是受基因(遗传物质)控制的,就

好像是按照编好的“程序”使蝌蚪尾部细胞死亡消失,因此科学家将此称为“程序性细胞死

亡”。

刚孵出的小蝌蚪不会取食,经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靠残存的卵黄获得营养,2~3天

后才开始吃藻类和水蚤等。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在蛙的个

体发育的过程中,蝌蚪生活在水中,具有外形像鱼、用鳃呼吸等特点,说明生物在个体发育

的过程中,还保留着水栖祖先在水中生活的特点。

2.

比较早期蝌蚪成蛙

外形特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

没有四肢

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没有尾

头部

感觉器官不发达,头后两侧

有鳃

视觉、听觉敏锐,无鳃(有肺),适于陆地

上生活

躯干、通过躯干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后肢强大,前肢短小,适于陆地上跳跃。

四肢、尾运动,适于在水中游动肢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

3.

(1)蛙卵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等条件,所以,培育蛙卵的水环境应是水

质清澈,向阳温暖,水中最好放有一些水草(如金鱼藻)。

(2)蛙卵发育成蝌蚪后,应用一些碎饭粒或碎菠菜饲喂蝌蚪。

还应饲喂煮熟的蛋黄和水蚤

等动物性饲料。

还应注意经常换水,保持水质的清洁。

(3)当蝌蚪长出四肢时,应在水中放置一块石块或木板,以便蛙能登陆到陆上生活。

阅读

大鲵属于有尾目、大鲵科,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两栖动物。

我国的大鲵(娃娃鱼)主要分

布华南、西南山区的水质清澈、水温低的溪流间。

大鲵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卵带呈串珠

状,亲体有护卵的习性。

大鲵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蛙卵的采集和培养

青蛙的产卵期,一般在每年的4~6月。

青蛙常在稻田、水沟和池塘里产卵,大多选择

水质清洁、有机质较少、酸碱度近中性的水域。

发现卵块后,可先取一些水草和水,放在事

先准备好的桶中,然后用长柄勺轻轻取得卵块,放入桶中。

受精卵约经4~5天,就能突破

卵膜孵化成蝌蚪。

刚孵出的小蝌蚪不会取食,经常吸附在卵壳或水草上,2~3天后开始吃

藻类及其他饲料。

人工饲养蝌蚪的最简便方法是用碎饭粒喂养,煮过的菠菜和莴苣也可以做

饲料,但是要除去纤维,还要喂一些煮熟的蛋黄和水蚤等动物性饲料。

蟾蜍卵与青蛙卵的区别:

如果卵结成的卵块是一团一团的,这就是青蛙的卵;如果许多卵成

一条连续的线状长带,带内的卵排成两行,像一串珠子似的,这就是蟾蜍的卵。

蟾蜍的蝌蚪与青蛙的蝌蚪的区别:

青蛙的蝌蚪身体近似圆形,尾巴很长,体色比较浅,口在

头部前端。

蟾蜍的蝌蚪身体有些长,黑色,尾巴比较短,其颜色比身体稍浅,口在头部前端

的腹面。

第四节鸟的生殖和发育

课文中的问题提示

1.孵化出的雏鸟有早成鸟和晚成鸟。

早成鸟雏鸟孵出时即已充分发育,被有密绒羽,眼已经睁开,腿脚有力,图2早成鸟(左)

和晚成鸟(右)在绒羽干后,可随亲鸟觅食。

大多数地栖鸟类(如鸡)和游禽类(鸭)属于

早成鸟(图2)。

晚成鸟出壳时雏鸟尚未发育充分,体表光滑或微具稀疏小绒,眼不能睁开,全仰亲鸟的喂

食。

待在巢内完成发育后才能独立生活,如麻雀等。

还有一些躯体大而凶猛的鸟也属于晚成

鸟。

2.鸟类只有在繁殖期间,才到鸟巢中产卵、孵卵、育雏,鸟巢并不是鸟的家,当过了繁殖期

后,它们就离开巢穴,有的鸟在下一年的繁殖期,可能再来此进行繁殖。

3.只有受精的鸡蛋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孵出雏鸡。

养鸡场的产蛋鸡群,无论是单独散养还是

笼养,所产的蛋均为未受精卵,不能用于孵化。

为获取种蛋,必须在饲养的母鸡群中配以一

定数量的公鸡。

受精后鸡卵的胚盘较大、色深(呈白色),辨别方法可用照蛋灯来识别。

在照蛋灯的照射下,蛋中有不透光的黑色斑点,表明该鸡蛋是受精的鸡卵,不透光的斑点为

胚胎发育的部位。

观察与思考

1.卵壳和卵膜对卵起保护作用,在卵壳上有许多气孔可以透气,以确保卵进行气体交换。

白对胚有营养和保护作用。

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在卵黄外

面包裹着卵黄膜。

2.受精卵的胚盘将发育成雏鸡。

胚盘是鸡卵受精后开始发育形成的初始胚胎,在适宜的条件

下胚胎发育成雏鸡。

技能训练

阅读题干明确影响鸡产蛋率的两个因素:

(1)鸡的产蛋率与鸡从食物中获取能量的多少和蛋白质量有关;

(2)当鸡取得足够能量时,则停止取食,影响鸡对蛋白质的取食量,从而影响鸡的产蛋率。

X×111克/只·日=21.5克/只·日;

即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19.4%时,鸡的产蛋率可达到90%。

第2小问的解答过程。

已知条件:

(1)由题干中可知,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15%;能量水平为11.7×106焦/千克;

取食量为101克/只·日。

(2)由

(1)可推知鸡对蛋白质取食量为15.2(15%×101克/只·日),通过查曲线图可知在

此采食蛋白质量的基础上,鸡的产蛋率约为50%。

(3)由

(1)提供的已知条件,通过查表可知鸡的产蛋率约为60%,但要达到这样的产蛋

率,饲料蛋白质含量还需提高。

得出结论,即从每日采食蛋白质量预测鸡的产蛋率应为50%。

练习

1.提示:

本句诗来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全诗内容是“孤山寺北古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也作春)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

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这首诗反映诗人在西湖白沙堤看到的生机勃勃的早春景

象。

在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反映鸟筑巢时的占区行为。

莺类栖息在树枝上,常常将巢筑于树上

或树洞中,早春气候还冷,莺为筑巢而争占暖树(向阳的树枝)。

“谁家新燕啄春泥”反映燕子的筑巢行为。

燕子在选定好筑巢的地点后,用喙衔泥、草秆和

草根,混合以自己的唾液,在屋檐下筑成半个碗形的巢。

2.提示:

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训练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可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思

路、设计实验。

下面的实验方案可供参考。

将蛋壳用针扎一个小眼,在小眼处插入注射器的针头,注意小眼和针头间的缝隙,应尽

量密实。

然后用注射器从这个小眼向里缓缓打气,使蛋壳里的压力增大。

过一段时间后,可

见蛋壳表面就出现一点一点的液珠,由此说明蛋壳上有小孔。

也可将鲜蛋浸没在40℃~50℃的温水中,看蛋壳上有小气泡发生。

3.根据生活经验可知表中列出的鸟卵是依次增大,如鸭蛋比鸡蛋大,鸡蛋比鸽蛋大,鸵鸟蛋

的大小大约是其他鸟蛋的数倍甚至十几倍。

而从表格中列出的各种鸟卵的孵化时间也是逐渐

增长,由此可以推测鸟卵孵化的时间长短与卵的大小有关。

4.

生物

生殖方式发育方式

种类

有性生殖、体内受精、

卵生

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动物

两栖

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卵生

多为变态发育。

在变态发育中,幼体离不开水

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受精卵经过孵化发育成雏鸟,雏鸟发育为成鸟,没有

类卵生变态发育

昆虫的变态发育,使昆虫一生中不同发育阶段,适应不同的食物和生活环境。

两栖动物

的受精过程和幼体发育的特征,只适于在有水的环境中生活。

鸟卵的结构复杂,胚胎的发育

受到良好的保护。

此外,鸟类能营巢、孵卵、育雏,这都提高了鸟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鹃。

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类(如画眉、鸦雀、寿带

鸟和柳莺)的鸟巢内,让这些鸟为其孵卵、育雏。

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鸟必须具有求偶、交配、产

卵等行为。

科学·技术·社会内容的提示

1在孵化鸡卵的过程中,应适时翻蛋,其目的是防止发育着的胚胎与卵壳膜粘连,影响胚

胎的正常发育。

进行翻蛋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蛋架的转动使鸡蛋向内或向外倾斜45°。

2要保证鸡群正常产蛋,必须满足每天14~16小时的光照时间,其原因是,

(1)增大光照

可以促进鸡的运动和进食;

(2)光照可以促进脑下垂体分泌激素刺激卵巢,促进卵的成熟和

排卵。

动物的繁殖行为:

指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

间、求偶、交配、孵卵、育雏等。

筑巢行为的意义:

(1)鸟巢能防止卵滚散和使卵集成团堆状。

(2)鸟巢利于亲鸟喂养雏

鸟和躲避敌害。

(3)鸟巢能保持卵和雏鸟发育所需的最适温度。

(4)筑巢行为利于鸟类繁殖

行为的进行。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观察与思考

1.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并不能知道自己的所有性状。

肉眼仅能观察到某些形态结构、

行为特征,而无法观察到生物的生理特征等。

2.性状(character):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

状。

5.不是。

比如,麦田中水肥充足的地方,麦苗比正常的要粗壮,这一性状差异是由于环境条

件的变化引起的变异,并未涉及到遗传物质的改变,是不可遗传的。

资料分析

1.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鼠的个体大小。

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2.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3.传递的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练习

1.

(1)(3)不对。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比如,人的双眼皮

与单眼皮、玫瑰花的红色与粉色等等。

(2)对。

(4)对。

受基因控制的性状可遗传。

(5)不

对。

环境条件的不同可使性状发生差异,比如,玉米中有些隐性基因(如其中一对为aa)

使叶内不能形成叶绿体,造成白化苗,它的显性基因A控制叶绿体形成。

基因为AA的种

子,如果在不见光的暗处发芽,长成的幼苗也是白化的;而光照下发芽,长成的幼苗就成绿

色。

由此可见,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条件下可发育成不同的表现型。

2.原理同第1题的第(5)小题。

设计方案略。

阅读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又称现代生物技术食品(Foodsproducedby

biotechnology),系指利用DNA重组技术将供体基因植入受体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

物等)后生产的食品原料、成品及其食品添加剂,使其在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类

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指“用活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物质)来改进产品、改良植

物和动物,或为特殊用途而培养微生物的技术”。

生物工程则是生物技术的统称,是指运用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原理与生化工程相结合,来改造或重新创造设

计细胞的遗传物质、培育出新品种,以工业规模利用现有生物体系,以生物化学过程来制造

工业产品。

简言之,就是将活的生物体、生命体系或生命过程产业化的过程。

生物工程包括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电子工程、生物反应器、灭菌技术以及新兴

的蛋白质工程等,其中,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的核心。

基因工程(或称遗传工程、基因

重组技术)就是将不同生物的基因在体外剪切组合,并和载体(质粒、噬菌体、病毒)的

DNA连接,然后转入微生物或细胞内,进行克隆,并使转入的基因在细胞或微生物内表达,

产生所需要的蛋白质。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观察与思考

1.23对。

因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2.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3.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不断把长绳螺旋缩短变粗,就能把长绳处理成

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

练习

2.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

体精卵

细胞子细胞

玉1

2010

0

水1

2412

2

3

马64

32

2

3.无性生殖过程都不涉及性别,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参与,也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新生的个体是由母体直接产生的。

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备母体的遗传特性,所以,

无性生殖的后代能够较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个体之间十分相像,与染色体和基因在

亲子代间的传递状况无关。

阅读

基因的3个基本特性可以用DNA的特性加以说明。

1.基因的自我复制。

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为相同的两个DNA分子,基因也随之

复制。

2.基因决定性状。

某一区段的核苷酸顺序互补地决定mRNA的核苷酸顺序,进而专一地决

定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

所以某一基因存在时,决定某种酶或其他蛋白质的合成,通过生理

生化过程,出现某一性状。

3.基因的突变。

DNA分子很稳定,但偶尔也会出现差错,例如某一区段内一个碱基对改变

了,改变的新核苷酸顺序通过复制又能稳定地保持下去。

基因也很稳定,但偶尔也会发生一

个突变,出现一个与原来不同的新等位基因。

该基因通过自我复制又稳定地一代一代传下去。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练习1.当惯用右手是显性性状时,孩子的细胞内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

当惯用左手是显性

性状时,孩子的细胞内没有控制惯用左手的基因。

2.不能,决定无酒窝的基因为隐性基因d,所以无酒窝的夫妇决定有无酒窝的基因型都为dd,

当亲代形成生殖细胞时只能将d传递给子代而不会出现显性基因D,所以,其子女是无酒窝

的。

3.不合适。

宝玉和黛玉是表兄妹,属于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按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是不能

结婚的。

如果近亲结婚,其后代有害基因纯合的机会比随机婚配的后代要高许多倍。

阅读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3~5万个基因。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

先提出的,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约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

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

计划

于1990年正式启动,这一投资30亿美元的计划的目标是,为30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

因组精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

打个比方,这一过程就好

像以步行的方式画出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线图,并标明沿途的每一座山峰与山谷。

虽然很慢,

但非常精确。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观察与思考

1.最后一对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2.左图为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右图为女性体细胞的染色体。

3.Y染色体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有很明显的区别:

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4.男性的精子与女性的卵细胞中,都只有1条性染色体。

男性有2种精子,分别含X、Y性

染色体;女性只有一种卵细胞,含X性染色体。

练习

1.不科学。

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X,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和Y。

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仅含X,

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或Y基因,当卵细胞X与精子Y结合的受精卵为XY时,受精卵发育

为男孩;当卵细胞X与精子X结合的受精卵为XX时,该受精卵发育为女孩。

受精时精子

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这种说法不科学。

2.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一个母亲如果生一个孩子,

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

如果统计众多的母亲所生的孩子,男女比例会接近1∶1。

所以,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中,男女整体比例大致为1∶1。

但如果只生一个孩子,或是男孩

或是女孩,不可能1∶1,同样道理,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出现男女比例不是1∶1是不奇

怪的。

3.这种做法不对。

如果人们单纯追求男孩或女孩,将会打破生育的自然规律,导致人类社会

性别比例失调,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阅读:

核型与染色体带

核型又称染色体组型,是指用显微镜照像或描绘的方法得到的单个细胞染色体的系统排列。

由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按形态特征和大小顺序排列构成,并依次配对、分组。

代表的是该个

体一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形态较典型,所以一般分析中期染色体。

主要观察染色体的长短、着丝点的位置,臂的长短、有无随体,其中以着丝点的位置最为重

要。

染色体核型的表达,应将染色体总数、性染色体组成以及异常染色体情况一一加以描述。

一般核型表达为46,XX──即表示染色体总数为46条,性染色体为XX,是正常女性核型。

异常染色体核型表达分为结构异常和数目异常,分别表达如下:

47,XY,+21──这是“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患儿的核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