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519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2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docx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优质版1

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世说新语》,文中通过讲述王戎和小伙伴们在路边看到果实累累的李树,小伙伴们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摘并判定这是苦李的故事,展现了王戎仔细观察、善于动脑的人物形象。

作为本单元的开篇之文,其训练要素是了解文章情节,感受人物形象,为本单元另一语文要素的训练——简要复述课文做铺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结合注释讲故事。

  2.抓住关键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看图猜故事

(二)引出课题

二、指导朗读,理解大意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一)学生自读课文

  师:

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能读懂吗?

自己试着读一读。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二)指导朗读

  1.师范读

  师:

要读好文言文,停顿是非常重要的。

请同学们仔细倾听,并试着用铅笔在需要停顿的地方划上斜线。

 老师范读,请同学们仔细倾听。

2.学生自由读

3.小组读

4.配乐齐读

  (三)理解大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正确、流利地朗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言文。

读了这么多遍,这个文言文的意思大家清楚了吗?

我们来试试吧!

  借助注释、图片并联系上下文,疏通文意。

 结合注释和图片、联系上下文,学生逐句翻译,老师相机指导

  

三、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1.理解了这篇小古文的大意了。

2.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按照这个方法尝试着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也可以推选个代表来讲故事。

  四、抓住关键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一)在这个故事中,王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如何去评价他呢?

  预设:

仔细观察,善于动脑与推理判断。

  

(二)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如果能用原文回答就更好了。

  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王戎为什么说“树在道边儿多子,此必苦李”?

  预设:

好的东西,肯定会为人所知,道边的李子如果成熟,自然会有人去试吃,如果好吃,必然很快被人们吃掉,所以王戎判断这些李子是苦的。

  看见李子,其他小朋友都“竞走取之”与王戎“不动”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可以体会到王戎是一个仔细观察,善于动脑与推理判断的孩子。

五、作业

看《世说新语》其他小故事

课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读写结合的方法

《王戎不取道旁李》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大意,能用自己的话叙述故事。

2.抓住关键词句,发挥想象,补充相应的画面或场景。

3.能够将古文改为现代文故事。

二.教学重点

1.抓住关键词句,发挥想象,补充相应的画面或场景。

2.能够将古文改为现代文故事。

三.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发挥想象,补充相应的画面或场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文言文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瑰宝,语言精练,意境悠远,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含蓄、深厚,还传承了我们民族的亘古情愫。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

(二)质疑

这篇文章全文只有49个字,那么我们如何将这么短

小的一篇古文改写成一篇现代故事呢?

(三)方法

1.抓文章的定格处,进行想象。

(定格就是电影、电视中的活动画面突然停止在某一个画面。

泛指确定在某种状态、格式或标准上。

①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游是玩耍的意思,那么多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都做些什么游戏呢?

(老鹰捉小鸡、捉迷藏、123木头人……)以老鹰捉小鸡为例:

王戎和小伙伴们在大树下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那只“老鹰”凶恶地去抓小鸡。

“鸡妈妈”张开翅膀,一会儿往右,一会往左,就是不让老鹰抓到自己的小鸡。

“小鸡”们拉着妈妈的衣服,一个接着一个,排成一排。

“老鹰”差点就抓住了一只小鸡,“小鸡”们尖叫着,跟在妈妈身后,左躲右藏,玩得可开心了!

②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作者采用对比手法来写王戎和其他小伙伴的行为。

一提到人物,脑海中就会出现人物的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小伙伴们兴高采烈地喊道:

“王戎,快点儿,快点儿,我们去摘那诱人的李子。

要不,都被他们摘了。

”王戎气定神闲地说:

“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

动作描写:

小伙伴们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就跟赛跑一样,谁也不让谁。

只有王戎自己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2.对经典词句的理解。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高度概括的语言体现了王戎的聪明和善于思考,是文中的经典句子。

而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李树长在路旁,硕果累累,如果李子很甜,路过的行人肯定早就摘光了。

而现在满树都是李子,就说明树上的李子是苦李。

(四)妙笔生花:

《王戎不取道旁李》改为现代故事,不少于300字。

 

第八单元

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时光铸就了多少辉煌的历史,涌现了多少优秀的人物。

他们或聪明睿智,或一心为民,或医术高超,或勤奋好学。

他们历经了历史长河的淘洗和磨砺,变作闪闪发光的宝石,越发耀眼瞩目。

大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回顾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就好像在品读一本本好书,在和一位位良师益友促膝长谈。

你看,众人纷纷折枝取李,王戎却独具慧眼,道出李苦本质;众人迷信河神,西门豹却能巧施妙计,揭露真相,惩治恶人。

他们的智慧让人侧目。

还有治病救人的扁鹊,百发百中的纪昌,他们的经历让人深思。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和历史人物对话,我们将更清醒地面对现实,继往开来。

本单元课文以“历史人物的事迹”为主题编排,展现了四位历史人物的风采,对学生的思想也有所启迪。

口语交际和习作均是讲故事,一个要求讲历史上的故事,回顾过去;一个要求讲自己的故事,贴合实际。

语文园地则重点针对简化故事,教导如何简述故事。

总而言之,本单元目标在于教育学生学会读故事、说故事、写故事。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

王戎不取道旁李

1

抓住“李树多子”和“苦李”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比王戎和其他孩子的表现,明白王戎的聪明智慧。

西门豹治邺

2

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的巧妙之处,读懂西门豹的言外之意,并且能将故事表演出来。

故事二则

2

讲清故事的结局与人物举止之间的逻辑关系,个性化解读文本。

 

口语交际

讲历史故事

1

能流畅、生动地讲出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

习作

我的心儿怦怦跳

1

积累描写心情的词语,继续学习写一件事,继续培养修改作文的习惯。

交流平台

1

学会简要复述课文;积累生字新词;注意易错字的书写和句子表达的区别;提高书写速度。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仅仅七岁就能根据环境进行分析,得出“道旁苦李”的结论,可见他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人。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

但由于它与现代白话文在语意和语法上都有很大区别,对刚接触文言文的小学生来说,不仅难读而且难懂,传统的串讲灌输式教学法不但会让教师教得费力,学生学得枯燥,还会扼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进行学习,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学会“戎、尝、唯”等5个生字,积累常见文言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复述课文,分析人物形象,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培养文言文语感,达到流利背诵的程度。

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1.掌握本课文言词语的意思和适用范围。

2.学习古人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懂得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收获的果树图片,预设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导语:

如果我们在郊游的时候,看到路边果树上的果实成熟了,大家会不会去摘呢?

(生答不会)对的,因为那些树可能是别人种的,不问而取就是“偷”了。

但如果这些是野生的呢?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其实在确定果子无毒的情况下,也可以试着摘一个,尝尝新鲜的味道。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小朋友摘果子有关。

2.出示课题,教师介绍人物,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解读生字“戎”,介绍王戎。

预设:

“戎”字发音要准确,纠正学生的误读。

用说文解字的方法解构“戎”字,引导学生分析其构造。

“戎”由两部分构成,“戈”指的是古代的长柄兵器,“”指的是兵士上战场时穿的盔甲,二者合起来就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王戎(234——305)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闻名。

他是“竹林七贤”之一。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时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

他们先有“七贤”之称,因为常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所以合称“竹林七贤”。

(2)理解标题大意,引导学生预想文章内容。

预设:

教师可以采用扩词法,一一对应文题,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重点解读“取”“道”二字的意思。

再根据题目的意思,合理判断文章所写的内容,即王戎不摘路边的李子。

文言文的标题或概括文章大意,或点明写作对象,或交代时间地点,对理解正文有很大帮助,不可小瞧。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出处,补充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的文言志人小说集,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雅量”指宽宏的气量。

魏晋时代讲究名士风度,即不管内心活动如何,显现出来的都应是宽容、平和、若无其事。

2.教师引读,学生跟读,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效果。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4.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教师纠正字音,识记生字。

会写的字:

王rónɡ戎chánɡ尝zhū诸如jìnɡ竞走wéi唯有

会认的字:

rónɡ戎zhū诸jìnɡ竞

方法拓展:

“戎、诸、竞”均可运用同音字的方法帮助识记读音。

“戎”可用生字解构法和图片帮助理解;“尝、诸”可采用查字典的方法进行理解;“竞”可采用形近字对比来辨析字义;“唯”可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记忆字义。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好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全班。

◆同音字示例:

诸(诸如)猪(小猪)珠(珍珠)朱(朱红)蛛(蜘蛛)

◆形近字示例:

竞(竞赛)(竞选)(竞争)(竞相)

竟(竟然)(竟敢)(竟日)(未竟之业)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重点字书写示范,指导生字书写。

(3)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

(4)教师指导点拨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尝]曾经。

[诸]众,一些,这些,许多。

[子]果实。

[折枝]压弯了树枝。

[曰]说。

[走]跑。

[唯]只有。

[信然]的确如此。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大意。

(1)小组自由学习,合作探究。

预设:

学生先自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句意,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解决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还有无法解决的疑问记下来,留待下一步解决。

(2)课堂讨论,解决疑难。

预设:

采用小组发言的形式,由代表提出疑问,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解决。

可先由学生自行解决,大家无法确定的,再由教师进行补充讲解。

各小组相同或相似的问题可以归纳整合,一起处理。

(3)复述原文意思,开展讲故事比赛。

预设:

解决所有词句理解上的问题后,教师点名,学生一个读句子,一个翻译句子。

有读得不到位或翻译得不准确的地方,教师进行引导纠正,注意将文中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确定学生掌握文章意思后,预留打腹稿的时间,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试讲,再在班上比赛。

教师在最后做好点评工作,可从语言表述、肢体动作、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分析。

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一棵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

“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

”(围观的人们)一尝,果然是这样。

2.教师出示“阅读探究卡”,学生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1)教师出示“阅读探究卡”。

阅读探究卡

①理一理:

短文四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②想一想:

王戎怎么知道李树上的果实是苦的?

③说一说: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④议一议:

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

(2)汇报展示,品读经典。

①理一理:

短文四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第一句简介人物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第二句写王戎和他的伙伴们看见李树多子时的不同表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第三句写王戎不与诸儿竞走取李的原因;第四句写王戎推理的正确性。

②想一想:

王戎怎么知道李树上的果实是苦的?

预设:

教师做好引导工作,从路边的李树为什么会挂满了果实开始设疑,一步步引导学生还原王戎的推理过程,得出正确结论。

示例:

王戎观察到李树生长在路边还挂满了果实,甚至把树枝都压弯了。

如果李子甘甜,恐怕早被人摘光了,由此可以推断树上的李子一定是苦的。

③说一说: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预设:

学生自由发言,能够依据文中的描述讲出理由即可。

示例:

王戎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④议一议:

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

预设:

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只要学生讲得有一定道理,就应该予以肯定。

可以让学生联系个人的生活实际来谈体会。

示例:

我们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看问题不要光看表面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过渡:

王戎小小年纪就能一口道出“苦李”的真相,他敏锐的目光和敏捷的思维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如果想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少走弯路,少闹笑话,一定要向小王戎看齐,多看多思。

小结:

这堂课上,我们又一次接触了文言文这种文体。

通过学习,大家掌握了一些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积累了文学常识,还能够用自己的话把文言故事讲得生动有趣。

大家的表现很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背诵积累,拓展延伸

1.背诵课文,丰富积累。

预设:

学生可以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反推文言语句,也可以通过反复朗读达到流利背诵的程度。

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教师抽查。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逐步引导,探究人物思想之美

师:

当其他孩子都争着摘李子的时候,王戎是怎么做的?

生:

他站在一旁没有动。

师:

他为什么不跟着伙伴们一起去摘李子呢?

生:

因为他知道李子是苦的。

师:

他的看法对吗?

文中哪句话能印证?

生:

是对的,从“取之,信然”可以得到印证。

师:

这就怪了,王戎怎么尝都没尝,就能知道李子是苦的呢?

你们知道理由吗?

生:

不清楚,想不通。

师:

好,那么请大家一起跟我想一想,如果你看到一棵李子树上挂满了李子,这棵树没有主人,你会想摘下来尝尝吗?

生:

想。

师:

如果李子是甜的,你会多摘一点儿吗?

生:

会。

师:

如果大家你摘一点儿,我摘一点儿,李子树会怎样?

生:

李子会被人摘光,说不定树枝都会被折断。

师:

但这棵树上挂着那么多李子,甚至把树枝都压弯了,我们可以猜想是什么原因呢?

生1:

我知道啦,因为李子苦,不好吃,所以大家都懒得摘。

生2:

你传我,我传你,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所以也没人再想尝它们了。

师:

很好,看来大家都明白了王戎的想法啦。

赏析:

此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预设场景,不断设问,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重现王戎的判断过程,最终得出和他同样的结论。

这样的讲解把文中省略的思维过程逐步细化,深入浅出地说明了王戎推断的合理性,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八单元

本单元以“历史故事”为主题,包含《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3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习作:

我的心儿怦怦跳”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习作达到的目标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本单元所选的3篇课文都是历史故事题材,通过主要人物的言行举止,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本单元课文,首先要整体感知,把握课文脉络,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

“口语交际”要求讲述一个历史人物故事,在讲述的时候,可以用一些小卡片记录关键词,给自己提示。

本单元的“习作”是写一件令人心儿怦怦跳的事,注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结果,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具体。

“语文园地”可以通过朗读、抄写、背诵、造句等形式,积累词语,学会长话短说的方法。

内容

课时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王戎不取

道旁李

2

讲述的是一个善于观察、分析的机智少年的故事,全文仅四句话,表现出了王戎观察仔细,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理智推理判断的好品质。

1.会认本单元21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纪”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3.能理清课文的顺序,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能按顺序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

4.感受故事的魅力,明白这几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西门豹治邺

2

课文讲的是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故事二则

1

《扁鹊治病》写蔡桓侯因讳疾忌医而最终病死的故事,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

《纪昌学射》写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的故事,说明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的道理。

口语交际

1

讲历史人物故事

1.选择一个历史人物故事当众讲述。

2.讲述时,使用适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为讲述故事增光添彩。

习作

2

我的心儿怦怦跳

1.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

2.把表达心情的词语用到作文中。

语文园地

2

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1.知道按一定顺序复述课文,重点内容要详细一些,次要内容可以简略一些。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注意易错的字。

3.学会“长话短说”。

4.学习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

5.积累并正确运用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1.会写“戎、尝”等5个生字,会认“戎、诸”等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理解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含义。

4.养成细心观察、冷静分析的好习惯。

重点

1.背诵全文。

理解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难点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他们的智慧及美德,养成细心观察、冷静分析的好习惯。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有“戎、尝、诸、竞、唯”5个字。

教学时重点指导学生会读会写,可以采用字意理解法、形近字对比法等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记忆字形。

2.阅读理解

阅读时,首先要根据注释,把短文读顺、读懂,在此基础上,将王戎看到路边李子时“不动”和其他小伙伴“竞走取之”的行为进行对比;关注王戎的语言“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了解王戎是一个善于观察、聪明机智的孩子。

1.预习提纲

(1)搜集《世说新语》相关资料,了解王戎。

(2)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认识本课的生字,读顺课文。

(3)再读课文,根据课后注释尝试理解课文。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戎、诸”等3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生字,重点指导“戎”和“诸”的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尝”“竞走”“唯”“信然”等字词的意思。

一、讲故事,引入课题

1.教师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凿壁偷光”等故事吧?

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讲这些故事呢?

2.过渡:

故事讲得真好!

同学们发现了没有?

这些故事讲的都是一些名人的小故事,并且这些故事都选自《世说新语》。

(教师简介《世说新语》)

课件出示:

《世说新语》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它原本有八卷,现存三卷。

今天我们学习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就是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板书课题)

3.师:

王戎是什么人呢?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王戎,教师课件出示王戎的简介。

课件出示:

王戎(234—305),字濬冲。

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

晋朝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4.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了解一下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设计意图:

通过讲故事引入课题,学生很好地、快速地了解了《世说新语》这本书的特点是写名人言行与轶事,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题。

师:

同学们齐读课题,在读课题时,你们发现课文主要写的是谁?

(王戎)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停顿。

(1)师:

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能读懂吗?

自己试着读一读。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2)指导朗读:

要读好文言文,在哪里停顿是非常重要的。

请看老师的提示,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出停顿。

课件出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3)现在读起来就通顺多了,大家可以再试着根据朗读停顿来读一读。

(学生自读课文)现在我们请四位同学来读,每人读一句。

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们读得是否准确。

(指名读)

(4)这四位同学读得真不错,读的时候注意多音字“折”的读音是“zhé”,不要读错。

(5)采用各种形式读课文。

男女生比赛读,分组读,指名学生读。

在读文过程中,教师相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

学生边读边思考,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理解字词的意思。

(1)文中有些字词意思需要重点掌握,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尝试理解这些字词吧。

课件出示:

尝:

曾经。

诸:

众,许多。

竞走:

争着跑过去。

唯:

只有。

信然:

的确如此。

(2)同桌交换做游戏:

你说我答。

一同学说出字词,另一同学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快速说出字词的意思。

设计意图:

正确朗读,注意停顿,根据课后注释,自读自悟,初步理解课文,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认读、书写生字

1.本课要掌握的生字有“戎、尝、诸、竞、唯”,学生借助已有的识字经验,认读生字,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然后分小组汇报识字方法。

教师指导:

“戎”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书写时,注意斜钩要长一些。

“竞”字注意与“竟”区别开,书写“竞”时,要注意上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