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妓柳如是.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306680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代名妓柳如是.ppt(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代名妓柳如是.ppt

千古一妓,柳如是,人物生平人物介简人物画像人物点评人物传记柳如是墓柳如是书法欣赏柳如是诗词欣赏,【人物生平】柳如是(1618-1664年)本姓杨,名影怜,改姓柳,名隐。

后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浙江嘉兴人,幼年被卖到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养女。

受徐教养,柳诗擅近体七言,分题步韵,作书得虞世南、褚遂良笔法。

年稍长,流落青楼。

为秦淮八艳之首。

在松江,她以绝世才貌,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相交往,常着儒服男装,与诸文人纵谈时势,诗歌唱和。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东林领袖、常熟钱谦益与柳如是结秦晋之好(是年钱谦益已有六旬)。

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

钱戏称柳如是“柳儒士”。

明亡,柳劝钱殉节,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

钱面有难色,如是奋身跳入荷花池,以身殉未遂。

钱谦益降清后,遭猜忌被逐回乡,郁郁而死。

钱氏家族乘机向柳如是逼索,如是投缳自尽,4,人物简介,柳如是明末清初名妓,生于1618年,本名杨爱,一说杨朝,杨影怜,杨云娟。

十岁那年因家庭窘迫被卖入娼寮。

娼门卖俏所必备之技艺,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资聪慧,容貌俏丽,诗文丹青出色,颇负声名.柳如是虽为妓女,却非常憎恶卖笑生涯.柳如是爱恋过江南正义人士宋徵舆、陈子龙,但是,情场履受挫折,极不如意.后嫁予东林领袖钱谦益,是常熟著名才子。

早在明末已驰名文坛,家中府第连云,肥田千顷,奴婢过百,财力雄厚。

因被指控纳贿舞弊,革职在家已十二年。

当时,钱已六十早年也是功名事业心极重之人,满怀匡济澄清雄心壮志,只,5,是宦途坎坷,迭遭大挫,才变得消沉颓放,终日在秦楼楚馆中厮混,结果得了个“东林浪子”的外号。

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

这场事变,倒是折腾出钱谦益几分血性来,积极参与到反清复明斗争中去,家中资产几乎用尽。

钱谦益85岁因贫病交加死于家中,时柳如是不足五十岁,钱谦益的丧事由她一手操办。

但钱谦益尸骨未寒,族人就眼红他的良田美宅,更欺负柳如是是个女流,就结伙聚众闹起事来。

原配陈氏等失宠多年,早对柳如是恨之入骨,每日堵门叫骂不绝,千两银子散光了,众人还是喧集如故。

柳如是气得,6,发抖,在安排好钱谦益的后事和惩办闹事一班人的计策后,悬梁自尽,这一年,柳如是46岁。

一代风流,玉殒香消,钱谦益和柳如是分葬与常熟虞山故宅的拂水山庄,两墓相距约二十米,钱谦益的墓碑上写“东涧老人之墓”,柳如是墓前石碑上书“河东君之墓”。

钱、柳二墓自康熙三年归葬,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今保存完好,7,人物画像,8,人物点评,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

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

柳如是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柳如是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

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

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溥、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

柳氏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

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

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

柳氏后生有一女。

有“红学”者认为,曹雪芹设计的绛云轩是来自柳氏的绛云楼。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

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

“水太冷,不能下”。

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

于是钱便腼颜迎降了。

钱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

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

后来又因案件株连,吃了两次官司。

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

柳氏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

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之首。

清人认为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

柳氏还精通音律,长袖善舞,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1664年钱谦益去世时,柳如是还不到五十岁,从此,厄运便降临到柳如是身上。

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吮血立下遗嘱,然后解下腰间孝带悬梁自尽,情形极为悲惨。

一代风流奇女,香消玉殒,余恨不禁,而此时距钱谦益去世仅两个月。

柳如是死后,不但未能与钱谦益合葬,,反而被逐出钱家坟地,柳如是的墓在虞山脚下,那是一座孤坟,墓前石碑只一米多一点,上面刻有:

河东君(柳如是曾自号河东君)。

百步之外,钱谦益与原配夫人合葬一墓。

陈寅恪先生著有柳如是别传。

14,人物传记红颜舛命,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溥、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

柳氏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

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

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

柳氏后生有一女。

有“红学“者认为,曹雪芹设计的绛云轩是来自柳氏的绛云楼。

15,明崇祯十三年冬天,原朝廷礼部侍郎钱谦益削籍归乡已经两年,这年的冬夭奇冷,他所居住的“半野堂”门前也特别冷清,已好久不曾有友人来访了。

一个冬日淡淡的午后,钱谦益坐在书房中打吨,忽听得家人传报:

“有客人来访!

”不一会儿,拜贴就送到了书桌上,钱谦益来了精神,拿过拜帖一看,上面写着:

“晚生柳儒士叩拜钱学士。

”“柳儒士?

”他心里起了疑问,这名字似乎未曾听说过,是谁呢?

也许是慕名前来造访的无名晚辈吧,这种人钱谦益接待得不少,如今反正闲居无事,有个人聊聊也好,于是他让家人有请来客。

待钱谦益慢条斯礼地踱进客厅,来客已站在屋里翘首欣赏墙上的字画了,听到脚步声,来客连忙转过身来,朝钱谦益深深一辑,恭恭敬敬地称礼道:

“晚生见过钱老先生,冒昧造访还望见谅!

”,16,钱谦益打量着来客,见他一身兰缎儒衫,青巾束发,一副典型的富家书生打扮,举止虽有板有眼,身材却异常的娇小,似乎缺少一种男子的阳刚之气。

再瞧面貌,明眸生辉,鼻挺嘴秀,皮肤白嫩,清秀有余而刚健不足。

看着看着,钱谦益猛觉得有几分面熟,可搜索枯肠,始终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

来客看着钱谦益若有所思的神态,不禁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似乎猜中了主人在想什么,他也不去打断,只是轻悠悠地吟出一首诗:

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近日西冷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

“真没想到啊!

柳姑娘光临寒舍,有失远迎,得罪!

得罪!

”钱谦益热情地请所谓的“柳姑娘”落了座,又忙着命侍婢上茶奉酒,说是要为柳姑娘驱寒消疲。

这个女扮男装的柳姑娘是谁呢,竟如此惊动名重一方的,17,钱谦益?

柳姑娘原来就是苏州一代名妓柳如是。

说起柳如是与钱谦益的交情,那还是两年前的事。

那是崇祯十一年初冬,供职京师的江左才士钱谦益,本已高居礼部侍郎之职,眼看又要提升,却因贿赂上司之事被揭露,不但受了廷杖之责,而且免去了官职,被迫返回原籍常熟。

那时他已五十七岁高龄,猝遭巨变,心境黯淡悲凉,一路透迤南归。

途经杭州时,顺便前往西湖上荡舟闲游,排遣愁怀,疲倦时便落脚在杭州名妓草衣道人家中。

当时恰逢柳如是也客居杭州,是草衣道人门上的常客,那天正巧将一首游湖时即兴作的小诗搁在了草衣道人的客厅里。

钱谦益无意中发现了那帧诗笺,拿过来轻声诵读:

垂杨小宛绣帘东,莺花残枝蝶趁风;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好清丽别致的诗句,诗词大家钱谦益不由得击节称赞,善解人意的草衣道人看在眼中,心领神会,凑过来道:

“明日,18,何不请来柳姑娘一同游湖?

”钱谦益自然求之不得。

第二天,一只画舫果然载着三个人悠悠荡荡于西子湖上。

一见到柳如是,钱谦益立即生出一份怜爱之情,这姑娘长得娇小玲戏,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嵌在俊秀的脸蛋上,显得分外动人。

这般小巧的可人儿,腹内竟藏着锦绣诗情,着实令人感叹。

柳如是是个性格开朗的姑娘,虽是与鼎鼎有名的钱谦益初次相见,却毫无拘束之态,谈诗论景,随心所欲。

那活泼可爱的神情,使钱谦益暂时忘却了心中的悒郁,感觉自己也变得年轻起来,一时兴起,竟一口气吟了十六首绝句,以表示对伊人的倾慕之情。

柳如是吟来唤起他记忆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西湖一别,钱谦益万万没想到这姑娘还会跑到常熟来看他,女扮男装而至,又给了他一分额外的惊喜。

一番寒暄问候之后,钱谦益留柳如是在“半野堂”住上一段时间,柳如是欣然应允,似乎她就是抱着这个打算来的。

19,于是,寂静的“半野堂”中荡漾起一老一少一对忘年之交的笑声,他们一同踏雪赏梅、寒舟垂钓,相处得竟是那么和谐。

为了感谢柳如是的相慰之情,钱谦益命人在附近的红豆山庄中为柳如是特筑一楼,他亲临现场督工,仅以十天时间,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楼就建成了。

钱谦益根据金刚经中“如是我闻”之句,将小楼命名为“我闻室”,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

小楼落成之日,他还特写诗抒怀:

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今夕梅魂共谁语?

任他疏影蘸寒流。

钱谦益的一片深情,让柳如是感动不已。

她是一个历尽坎坷的女子,成名后虽然也有千人万人捧着,可无非都是逢场作戏,又有几人能付出真情呢?

钱谦益虽是花甲老人,可那份浓浓情意比一般的少年公子要纯真的多,也许是同样尝,20,过生命的苦涩,才有这种深切的相知相感吧,感念之余,柳如是回赠了一首“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的诗: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几场春雪过后,春风又绿江南岸。

桃红柳绿中,钱谦益带着柳如是徜徉于山水间。

湖上泛舟,月下赏山,诗酒作伴,日子过得象神仙一般。

这其间,柳如是几次露出以身相许的心意,而钱谦益每次都在一阵激动之后,悄悄避开这个话题。

钱谦益颇有他的一些顾虑:

一是两人年龄悬殊太大,柳如是今年二十四岁,整整比自己小了三十六岁;二是自己身为罪臣,前途无望,岂不耽搁了人家姑娘的前程!

如此想来,他迟迟不肯接纳她,心中却又一刻也舍不下她。

柳如是则有她的想法:

她十五岁沦落风尘,阅人可谓丰富。

多才多,21,情的公子为数不少,可有几个能情有独钟?

几个能真正关心体贴女人?

十六岁时她曾委身于松江举人陈子龙。

陈公子也算才情横溢,热心教她诗词音律,使她获益不小,可偏偏又性情不合,终于闹得各奔东西,让她心伤欲碎。

如今遇到的钱谦益,才华自不用说,二十八岁就考成了探花郎,诗词享誉一方。

虽说年纪大些,可有情有趣,对她又是这般关照,与他在一起,她觉得生活是那么安稳恬静、有滋有味,年纪相悬又算得了什么呢?

既然两人情投意合,其它还有什么可顾忌的?

面对柳如是的一片痴情,钱谦益无法再犹豫退缩,终于在这年夏天,正式将柳如是娶进了家门。

他俩的婚礼办得别出心裁,租了一只宽大华丽的芙蓉舫,在舫中摆下丰盛的酒宴,请来十几个好友,一同荡舟于松江波涛之中。

舫上还有乐伎班子,在热闹悠扬的萧鼓声中,高冠博带的钱谦益与凤冠霞帔的柳如是拜了天地,又在,22,朋友们的喝彩声中,回到酒席边,喝下了交杯酒。

婚后,他们老夫少妻相携出游名山秀水,杭州、苏州、扬州、南京、黄山,处处留下他们相偎相依的身影。

柳如是问丈夫爱她什么,钱谦益说道:

“我爱你白的面、黑的发啊!

”言外之意是无一处不爱她;接着,钱谦益又反问娇妻,柳如是偏着头想了想,娇嗔地说:

“我爱你白的发、黑的面啊!

”说完,两人嘻笑成一团,俨然是一对打情骂俏的小情人。

一番游历之后,他们都特别钟情于杭州西湖的明丽风光,于是在西湖畔修筑了一座五楹二层的“绛云楼”,画梁雕栋,极其富丽堂皇。

夫妻俩安居其中,日日欣赏西湖上的朝霞夕雨。

春花秋月,时光如诗一般地静静流过。

甲申之变,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江南旧臣谋划着拥立新君。

马士英推崇福王朱由崧,钱谦益则拥护潞王朱常范,最后福王得势做了弘光皇帝。

钱谦益害怕新朝廷与自己过不去,就赶忙巴结当权的马士英,竟也获了个礼部尚书之职,,23,虽是空衔,却让他觉得安稳而风光。

可是不久清军攻破了南都,弘光朝廷为时一年的生命宣告结束,中国顿时成了满清的天下。

钱谦益作为旧朝遗臣,又是一方名士,必定会引起新政权的注意。

不奉新朝便忠旧主,他面临着命运的选择。

柳如是目睹了清兵破城、扫荡江南的种种惨象,内心悲愤不已,如今既然已是清朝的天下,她劝钱谦益以死全节,表示忠贞之心。

钱谦益思索再三,终于点头同意了柳如是的建议,两人说好同投西湖自尽。

这是一个初夏的夜晚,钱谦益与柳如是两人自己驾了一叶小舟,飘进了西湖。

朦胧的月光冷冷地照着他们,柳如是一脸悲切而圣洁的表情,而钱谦益却露出几分不安。

船上摆着几样菜肴和一壶酒,柳如是斟好酒,端一杯给丈夫,自己举起一杯,缓缓说道:

“妾身得以与钱君相识相知,此生已足矣,今夜又得与君同死,死而无憾!

”钱谦益受她的感染,也升出一股豪壮的气概,举杯道: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柳卿,24,真是老夫的红颜知己啊!

”两人幽幽地饮完一壶酒,月儿也已偏西,柳如是率先站起身来,拉着钱谦益的手,平静地说:

“我们去吧!

”钱谦益从酒意中猛地惊醒过来,忙伸手到船外搅了搅水,抬头对柳如是说:

“今夜水太凉,我们不如改日再来吧?

”“水冷有何妨!

”“老夫体弱,不堪寒凉。

”柳如是知道他是难舍此生,心有悔意,此时她也满怀悲凉,无心劝他什么,只有紧紧偎在他怀中,一直坐到天亮。

钱谦益推说水凉不肯再去投湖自尽,柳如是只好退让二步,说:

“隐居世外,不事清廷,也算对得起故朝了。

”钱谦益唯唯表示赞同。

几天后,钱谦益从外面回来,柳如是发现他竟剃掉了额发,把脑后的头发梳成了辫子,这不是降清之举吗?

柳如是气愤得说不出话来,钱谦益却抽着光光的脑门,解嘲道:

“这不也很舒服吗?

”柳如是气得冲回了卧室。

其实,钱谦益不但是剃了发,甚至还已经答应了清廷召,25,他入京为官的意图。

柳如是百般劝说无济于事。

临行前夕,正逢中秋佳节,柳如是与钱谦益泛舟西湖之上,一个是悲伤缠绵,一个是满怀喜悦,这一夜,两人与往常不一样,都闷闷地饮酒,很少说话。

柳如是看着眼前熟悉的湖光月色,吟了一首诗给钱谦益:

素瑟清樽迥不愁,柂楼云雾似妆楼;夫君本志期安桨,贱妾宁辞学归舟。

烛下鸟笼看拂枕,凤前鹦鹅唤梳头;可怜明月三五夜,度曲吹萧向碧流。

她想用柔情和宁静甜蜜的生活图景挽留住丈夫,可钱谦益已动功名之心,一下子哪里收得回来。

钱谦益到京城后混得并不理想,他一心想着宰相的高位,最终还只是得了个礼部侍郎的闲职,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而远在西湖畔独居的柳如是接二连三地写来书信,一面倾诉相思之苦,一面劝他急流勇退,回去与她同享纵情山水之间,26,的隐居生活。

慢慢地,钱谦益动了心,想到:

“功名富贵,贵在知足,年逾花甲,夫复何求!

”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向朝廷托病辞官,很快便获得了应允,脱下官袍,再度回乡。

西湖边,钱谦益与柳如是又开始了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顺治五年,柳如是生下了一个女儿,老年得千金,钱谦益喜不胜收,更加醉心于平淡而欢乐的小家庭生活。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这一年,一件飞来的横祸又落在了钱谦益的头上。

他的门生黄毓琪因写诗讽刺清廷而受责,事情牵连到钱谦益身上,他被总督衙门捕入了大牢。

丈夫的性命危在旦夕,产后卧病在床的柳如是挣扎着起来,冒死上书总督府,要求代夫受刑。

总督府感其诚心苦意,又查证钱谦益确无乱上之举,便将他放了出来。

经历了四十天牢狱之苦的钱谦益无惊无险地度过了劫难,更加看破了尘世,对柳如是也更加敬重了。

宁静的生活又过了十余年,钱谦益八十三岁那年病殁于,27,杭州。

丈夫死后,四十七岁的柳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

为了家产之事,族人与她纠缠不休。

丈夫去了,柳如是失去了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就在当年,她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追随钱谦益于九泉之下。

一代奇女,香消玉殒。

28,柳如是墓,在常熟虞山锦峰拂水岩下花园浜,钱牧斋墓西边,墓碑刻有河东君之墓五字。

柳如是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又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芜君,江苏吴江人。

原为秦淮歌妓,颇有文才,因慕钱牧斋名,嫁之为妾。

明亡时,力劝钱牧斋就义全节,钱不听。

后她曾支持反清复明的活动。

29,30,柳如是书法欣赏,32,33,34,35,柳如是诗词欣赏,金明池咏寒柳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

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

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

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江城子忆梦梦中本是伤心路。

芙蓉泪,樱桃语。

满帘花片,都受人心误。

遮莫今宵风雨话,要他来,来得么。

安排无限销魂事。

砑红笺,青绫被。

留他无计,去便随他去。

算来还有许多时,人近也,愁回处。

南乡子落花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

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

愿他少识相思路。

杨花轻风淡丽绣帘垂,婀娜帘开花亦随。

春草先笼红芍药,雕栏多分白棠梨。

黄鹂梦化原无晓,杜宇声消不上枝。

杨柳杨花皆可恨,相思无奈雨丝丝。

杨柳其一不见长条见短枝,止缘幽恨减芳时。

年来几度丝千尺,引得丝长易别离。

杨柳其二玉阶鸾镜总春吹,绣影旎迷香影迟。

忆得临风大垂手,销魂原是管相思。

梦江南怀人其一人去也,人去凤城西。

细雨湿将红袖意,新芜深与翠眉低,蝴蝶最迷离。

其二人去也,人去鹭鹚洲。

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

罗幕早惊秋。

其三人去也,人去画楼中。

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须红粉玉玲珑。

端有夜来风。

其四人去也,人去小池台。

道是情多还不是,若为恨少却教情。

一望损莓苔。

其五人去也,人去绿窗纱。

赢得病愁输燕子,禁怜模样隔天涯。

好处暗相遮。

其六人去也,人去玉笙寒。

凤子啄残红豆小,雉媒骄拥亵香看。

杏子是春衫。

其七人去也,人去碧梧阴。

未信赚人肠断曲,却疑误我字同心。

幽怨不须寻。

其八人去也,人去小棠梨。

强起落花还瑟瑟,别时红泪有些些。

门外柳相依。

其九人去也,人去梦偏多。

忆昔见时多不语,而今偷悔更生疏。

梦里自欢娱。

其十人去也,人去夜偏长。

宝带乍温青骢意,罗衣轻试玉光凉。

薇帐一条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