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19858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docx

自考社会心理学知识点考试必备

第一章

1、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简答)

认识自己

(2)认识他人(3)认识社会(4)认识生活的价值

2、对自我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核心内容之一。

(选择,填空)

3、人格特质可以归纳为5个维度,即“大五”人格理论:

(1)神经质

(2)外向性(3)开放性(4)愉悦性(5)公正严谨性

4、生活的意义在于以下四个方面有优势

(1)能够自主

(2)能力(3)关系(4)自尊

5、社会心理学:

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6.社会心理学与常识的关系(简答)

社会心理学与常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的知识一样,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常识说明,但常识未必就是正确的。

社会心理学之所以与常识不同,与人类的非理性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人的行为并不是完全由意识与理性指引的。

社会心理学与常识的不同还表现在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上,尽管社会心理学家的基本理论似乎不带有意识形态的成分,但是由于社会心理学家所研究问题的特殊性还是或多或少会受到价值观或信念的影响

7、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领域:

(1)个体过程

(2)人际过程(3)团体过程

8、学派时期是心理学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大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

行为主义是第一势力,精神分析是第二势力,人本主义是第三势力

9、简答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是怎样看待个体与社会因素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最致命的弱点是它忽视了外在的社会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从而把人格的发展看成是一个可以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封闭的体系。

阿德勒反对弗洛伊德把人格发展归于性的因素,认为在生长过程中的自卑感才是推动人格发展的动力

(2、行为主义最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行为主义反映了美国人对社会控制的追求。

(3、人本主义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

10.简答西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1.早期状况1895-1934年2、起步阶段1935-1945年3、发展阶段1946-1969年4、反思阶段70年代5、发展阶段80年代之后

1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必考

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2、社会心理学真正建立是在1908年,这一年麦孤独出版了《社会心理学绪论》,罗斯撰写了《社会心理学》

13、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强调社会文化积淀对个体的作用,荣格的心理学被称为分析心理学

第二章

1、简答什么是理论,什么是假设、及号理论的标准

一、假设必须是可以证伪的二、假设必须是可以量化表达的三、假设必须简单,不能附加其他太多条件

理论是一套有组织的原则,用它来对观测到的现象进行解释。

好理论的标准有四个;1、准确性2、一致性3、简洁性4、广泛性

2、简答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前者注重用定性的方法探讨社会心理学问题,后者则强调在定量基础上的定性分析:

前者从宏观的角度探讨社会对人的影响,个体是被动的,后者则从个体角度出发,强调个体是主动的。

但是二者在选择研究问题,解释结果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有共同之处。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档案研究法。

其中,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观察法:

观察在心理学中即指人们对特定现象或事件有目的、有计划、周密而系统的知知。

优点:

现实性(自然性);缺点:

对自变量缺乏控制,难于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实验法:

实验指研究者有意安排的一套程序,它使研究者在控制的条件下取得能揭示因果关系的经验,因而能使这种经验得到重复或验证,而不带有偶然性。

对实验情境的控制程度高,因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清楚、明确,但在实验安排上也不同于心理学实验的特点。

优点:

提高了效率;缺点:

不可随意迁移到社会情境中去,不易于推广。

  调查法:

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优点:

直截了当,针对性强,问卷法比访谈法更经济,更省时,可以同时收集到大量的信息,结果也有较大的概括性。

缺点:

主要问题在准确性上,被试者回答问题可能发生有意无意的偏差。

  档案研究法:

指对现存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可使研究者在较广阔的时间空间范围内考虑假设。

4、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样本的代表性(2、实验者偏差(3、被试偏差(4、伦理问题

5、社会心理学研究报告有那几部分组成?

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附录

6、生物理论和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麦独孤,弗洛伊德,劳伦兹等人敲掉生物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他们的理论为生物理论。

生物理论认为本能特质影响着人类的社会行为。

生物理论强调本能和遗传差异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劳伦兹发现小鸭的印刻现象)

学习理论强调早期的学习决定了行为方式。

学习理论认为,在任何情境下每个人都会学到某种行为,在多次学习后还会成为习惯。

以后当相同或类似的情境再次出现时,个体将会采取惯用的方式作出反应。

7、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机制和特点?

(1、三种机制:

联结、强化、模仿;(2、特点:

①他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②将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③只想解释外显的行为,而非主观的心理状态

8、诱因理论有哪些形式?

她们如何看待人类行为?

(1、理性决策论(2、交换理论(3、需求满足论

诱因理论不强调过去的习惯,它认为行为的起因在于个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关心个人内在状态,而不只是外部环境

9、认知理论和角色理论如何解释人类行为?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

角色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是由其社会角色提供的。

10、认知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分类和注意

11、两个重要的认知理论

(1、归因理论。

这种理论主要是说明人们如何解释事件的起因

(2、认知失调理论。

该理论主要解释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人们如何让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使二者协调。

认知理论在解释态度改变等方面相当成功。

12、折扣效应: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会因为其他可能变量的出现而受到影响,使得解释度降低。

(名词解释)

13、相关研究:

被动地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14、实验研究:

人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某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环境中,然后测量其行为,并探寻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名词解释)

第三章社会认知

名词解释

1.心理学家把人们把客观事物或他人的整体性的认识叫做知觉。

2.感觉指人们对事物个别特性的认识。

3.根据有限的信息对个人形成印象,这个过程被称为个人知觉。

4.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叫做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尽享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5.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最初印象叫做第一印象。

6.评价是对他人形成印象的基本维度。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7.晕轮效应相对的事负晕轮效应,也叫做扫帚星效应,主要指评价者对一个人的多种特质的评价受到某一特质低分影响而普遍偏低。

8.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认识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9.个人知觉也包括个体对自己的知觉,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形象、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得知觉。

10.自我觉知是指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

11.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用来定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

12.自尊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他只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13.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14.自我确认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5.自我表演也叫做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

16.自我障碍策略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17.自我检控是指人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也就是说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18.自证预言也叫做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指人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得对方按照人们对他的期望行事。

19.皮革马利翁故事,由于教师的期待不同,所以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式也不同,而学士在老师的期待下,也往往会顺着老师的期望发展。

20.体像是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的总称。

21.社会认知,即人们根据环境中社会信心形成对他人或事物的推论。

22.图式,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案例。

23.慕尼黑教训是指,对独裁者必须加以对抗及制止,否定他们会继续不断地侵略。

24.便利法则指根据一件事情进入脑海的容易程度做出判断。

25.折扣原则,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的作用将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这一原则广泛应用于人们对他人行为的归因。

26.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略他们所处情景的重要性。

27.自利偏差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等,而把自己的失败倾向于归因于外部因素。

填空

1.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才去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整体印象的形成:

平均模型。

累加模型。

加权平均模型。

3.加权平均模型能够解释的范围更广,它是人们对他人形成整体印象是最常使用的模型。

4.个人知觉中的偏差:

晕轮效应。

正性偏差

5.情绪是我们知觉他人的首要线索。

6.人们常常根据他人的请情绪来推断其内部的心理状态。

7.一般来说人们使用三种信息通道来飙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最常用的是演员沟通,及一个人谈话的内容,其他两种是非言语的,他们提供了更微妙的线索。

非言语沟通包括非言语的视觉线索和超言语线索,前者是这人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势及外观行为,而后者指谈话内容之外的所有的信号,如频率、振幅、速度、音质等。

8.非言语的线索往往会泄露一个人的真正企图。

9.自我图式是人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10.自我概念:

理想自我。

应该自我。

现实自我。

11.自我知觉:

内在自我知觉。

公众自我知觉。

12.与自我检控紧密相关的是印象管理。

13.最少的报酬将引发对工作最大的内在兴趣,因为个体将工作成就归于内在兴趣而非外在奖励。

简答

1.评定人或事物时的三个基本维度。

评价:

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

力量:

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

活动性:

指对他人或事物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

2.非言语的线索在交流上的许多功能,主要用途有:

<1>表达情绪。

(2)表达态度。

(3)表达个人特质。

(4)辅助言语沟通。

3.非言语线索包括:

人际距离。

身体姿势。

目光接触。

4.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与以下几个方面的过程有关:

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

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

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

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

5.与内在自我的人不同,公众自我的人,首先,由于太看重外界他人的影响,所以他们害怕别人评价自己,担心别人对自己又不好的评价,其次,由于看重来自他人的反馈,他们也常常会产生暂时性的自尊感低落,容易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产生距离。

最后公众自我高的个体常常比较在乎外在的行为标准。

第四章社会行为

1、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很多,根据后果的话可以分为两类:

①对社会或他人有益的行为,称坐亲社会行为,如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②对社会有害的行为,称作反社会行为,最有代表性的是侵犯行为。

2、华生认为,人的行为除了少数简单的反射外,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塑造的;只要控制环境条件,就可以塑造出不同的人。

3、遗传、环境在人类发展中的作用:

①个人的行为不是由动机、本能、特质等内在因素决定,也不是由环境力量所决定,而是由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决定的;②达尔文的进化论从自然选择的角度分析了生物遗传因素在有机体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个体由于遗传构成的不同而对环境的适应性不同,适应的生存,不适应的泽被淘汰。

③任何一种心理特质与行为都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是在不同的心理特质与行为层面上,遗传影响的大小不一样;不论是人格特质中的内向—外向、神经质,还是个体差异,入社会赞许倾向、害羞等,在各个年龄阶段,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因素决定;④阿德勒在分析出生顺序是所认为的,父母对待不同排行孩子的方式不同,从而造就了孩子们依赖感、成就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家庭房内部,对孩子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孩子所面临的特殊环境而不是共同性的家庭因素;⑤文化近化是指文化特征由上一代向下一代传递的过程,它往往以文化与社会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文化进化有自己的特色;

3、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务、社会规则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包括家庭影响、同伴与学校以及新闻媒体等。

4、遗传建构有如下三种形式:

被动型、唤起型、主动型。

5、行为遗传学提出了两个前提:

①一种心理或行为(智力分数),如果在不同的时间及情境下相一致,那它就可以归于遗传;②一种心理或行为(攻击行为),如果可以通过持续强化而是指巩固下来并保持稳定,就认为它由环境决定。

6、侵犯行为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它是心理学家最为关注的人类社会行为之一。

7、对侵犯行为的界定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②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③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

8、哪些因素会使人们愤怒?

(简答)①遭到他人攻击或烦扰;②遭受挫折③归因的影响。

9、挫折是指任何妨碍个体获得快乐或达到预期目的的外部条件,如果他人阻碍了人们做自己喜欢或想要做的事情,他人就是挫折。

(名词解释)

10、当人们感到愤怒是如何反应:

①直接的攻击行为;②间接的攻击行为;③替代性攻击;④非攻击性行为。

11、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①温度与侵犯行为;②兴奋转移与侵犯行为;③侵犯性线索与侵犯行为;④去个体化行为与侵犯⑤饮酒与侵犯行为。

12、由其他刺激诱发的情绪性激起会转移到恋爱对象身上,这一心理过程称为兴奋转移。

(名词解释)

13、认为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称之为去个体化。

(名词解释)

14、去个体化行为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个体从群体中获得的不败感,即认为群体是战无不胜的;②个体在群体中具有匿名性,即没有人可以认出自己,因而不必为这些破坏性的行为负责任。

15、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①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②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③替代性攻击与宣泄;④示范非侵犯行为;⑤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6、玩暴力电子游戏对人们产生的影响:

①引起生理唤起;②引发侵犯性思维;③唤醒攻击性情绪,发泄不良情绪;④诱发侵犯性行为;⑤减少亲社会行为。

17、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自发性的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的帮助他人的行为。

18、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和可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自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是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19、社会生物学理论:

R.trivers从相互性的角度阐述了社会新生物学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双向的或相互的利他行为才可作为生物学上的基础。

他认为,个体利他行为的潜在成本,必须经由得到来自他人帮助的可能性所抵消。

社会生物学对利他行为的预测,较易验证,比如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会有更多的利他行为。

20、社会进化理论:

campbell提出的社会进化论反映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共识,这种理论认为,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人类将选择性的进化本身的技能、信念和技术。

因为助人与利他行为是遍布于整个社会的行为,因此他们也在进化中得到了提高,并已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

21、社会进化论认为有三种规范对亲社会行为很重要:

①社会责任规范(是指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自己并需要帮助的人);②相互性规范(也叫互惠规范,指人们之间的汉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别人帮助了我,那么我也应该帮助别人,即帮助那些帮助过我的人);③社会公平规范(是指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22、学习理论的观点:

学习理论在看待人们的助人与利他行为时,认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关助人行为的规范的掌握是学习的结果。

23、社会交换理论:

人们所做的许多事源于自己对利益和成本的衡量,人们希望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和付出最小化的代价。

24、影响利他与助人行为的因素:

①情绪因素:

包括他人的存在、环境条件因素、时间压力因素;②助人者的特点:

包括助人者的人格因素、助人者的心情、助人者的内疚感、个人卡困扰与同情性关怀、宗教信仰;③求助者的特点:

是否受他人喜爱、是否值得他人帮助、性别的影响;

25、内疚感是指当人们做的一件自己认识是错误的事时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

26、同情性关怀指同情心及对他人关心等情绪,尤其是指替代性的或间接的分担他人的苦难。

27、个人困扰是指当人们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映。

第五章

1.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应注意的因素:

(1)态度的特殊性水平(态度指向的是一般群体还是特殊个体。

态度的特殊性越高,预测行为越准确)

(2)时间因素(态度测量与行为发生之间的间隔越短,态度预测越准确)(3)自我意识(内在自我意识较关注自身的行为标准。

态度预测有较高效度。

公众自我意识关注外在的行为标准,所以难以用他们的态度对其行为加以预测。

)(4)态度强度(强烈的态度对行为的决定作用更大)(增强强度的方法:

让个人参与到态度对象中,要求更多的信息)(5)态度的可接近性(态度被意识到的程度)(越容易被意识到,接近性越大,对行为的预测程度越准确)

2.态度的形成理论

(1)态度形成与学习

霍夫兰德假设人的态度与其他行为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提出态度学习的机制:

*联结(把特定的态度与某些事物联系在一起)*强化(受到奖励有助于形成对某些事物的态度)*模仿(通过模仿榜样人物的态度而形成)

kelman认为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与3个社会化过程有关:

*服从(由于担心受到惩罚或想要得到预期的回报,而采取与他人要求相一致的行为)*认同(因为从心里上认可榜样,所以使自己的态度与榜样人物一致)*内化(个人把态度当作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

当态度与个人的价值体系一致时,个体容易形成这样的态度)

(2)

情感因素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态度来源于人们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其他的情感为基础的态度也可能是基于感觉反应(3)态度形成中的认知理论—计划行为理论。

假设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取决于人们的态度、自身的主观规范以及人们所知觉到的控制感:

*指向行为的态度有2个决定因素:

人们对行为结果的信念;对这些信念的评价*主观规范:

一个人对来自他人的社会压力的知觉,决定因素:

受到其他重要的人的期望;遵从这些期望的动机*知觉到的控制感:

人们对完成行为是困难或容易的知觉(4)文化对态度形成的影响(西方强调个人主义,东方强调集体主义)人们态度的形成也体现着各自的文化传统

3.态度改变的理论

(1)海德的平衡理论:

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p-o-x模型,p代表一个人,o

代表另一个人,x代表一件事物。

p、o都喜欢x这个事物,三者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其中任意条件下不成立,则这个系统不平衡,就必须有人产生态度改变。

态度遵循最少付出原则(哪个方向改变的最少,就改变哪里)

(2)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

*改变态度*增加认知*改变认知的重要性*减少选择感*改变行为

4.认知失调理论的证据

(1)不充足理由与认知失调。

减少失调的方法:

增加第三个认知使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减少;改变对行为的态度;较轻的惩罚。

(2)自由选择与认知失调。

有选择时认知失调高,态度改变大,而无选择时人们体验到的失调少,态度不会有大的改变。

(3)努力与认知失调(4)决策与认知失调

5.说服模型

(1)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

只有当他人注意到说服信息,理解信息内容,并接受了这些信息之后,说服才会发生。

其中任一阶段出问题,说服都不能引发态度改变

(2)说服的外周中心路径模型*当人们有动机、有能力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他们使用说服的中心途径。

关注论据;如果论据有力,则可能被说服*如果人们不花多的时间推敲信息内容,采取外周路径,即关注那些使人不经意很多考虑就能接受的外部线索,此时标新立异的表达更具说服力(3)希尔斯的说服模型(四因素说服模型)*外部刺激(说服者-专业程度,可靠性,是否受欢迎)(说服信息)(说服情境)*说服对象(其投入或承诺;是否对说服具有免疫力;人格特征)*说服(作用)过程(学习信息;情感转移;一致性;反驳)*说服结果(态度改变)(对待说服:

贬低信息来源;故意扭曲说服信息,对信息加以拒绝、掩盖)

6.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

(1)说服者因素:

*专家资格;*可信度(如果人们认为说服者能从自己倡导的观点中获益,便怀疑说服者的可信度);*受欢迎程度(说服者的外表是否可爱,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

(2)说服信息的因素:

*说服信息所倡导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有态度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大,态度改变越大);*信息唤起的恐惧感(引发恐惧的沟通,但是有一定的界限,恐惧感越过界限后,越不容易改变);*信息的呈现方式(说服所用的媒体和单面与双面说服)(说服信息复杂时简单的媒介)(被说服者已处于争论时,双面说服好)。

(3)被说服者的因素:

*人格特征(个性的可说服性,智力,自尊);*被说服者的心情(心情好的更容易接受他人);*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卷入是一种动机状态,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卷入越深,越难改变),与问题相关的卷入,角色扮演对改变人们某种顽固态度的作用;*被说服者的免疫情况;*个体差异(认知需求,自我监控,年龄)认知需求:

个体参与认知活动的意愿,高认知需求的人喜欢从事复杂的认知任务中心路径。

自我监控:

高自我监控对外界线索敏感,注重外表。

低监控注意内在。

年龄:

18—25岁态度最容易改变。

*综合作用:

系统启发式说服模型(系统的性的论据处理;运用心理捷径的方法)和精细可能性模型。

(4)*预先警告:

如果提前告知与被说服者相矛盾的观点,会引起他的讨厌,态度难以改变;*合散注意:

能减少抗拒,态度容易改变。

7.偏见产生的理论

(1)团体冲突理论:

为了争得稀有资源而产生偏见。

相对剥夺观点认为:

当人们有权获得某些利益而被其他团体获得,便产生相对剥夺感,引发对立与偏见。

(2)社会学习理论:

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父母的榜样作用及新闻媒体的宣传效果最为重要。

(3)认知理论:

用分类,图式与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认为偏见是不可避免的。

(4)心理动力理论:

用个人内部的因素解释,认为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是紧张状态引起的。

*把偏见看成是替代性攻击*把偏见视为人格反常,人格病变

*名词解释

态度:

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认知成分:

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里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认知和信念,是其余部分的基础。

情感成分:

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是态度的核心和关键。

行为倾向成分:

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具有准备性质,影响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

曝光效应:

指人们对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