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328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集体备课教学设计1Word下载.docx

3.养成自主、合作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4.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

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小结方法:

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这首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

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

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1.播放多媒体课件。

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师作简单讲解:

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

七、总结学习方法

自读质疑──结合资料自学──合作学习──组织讨论──感悟背诵

八、根据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九、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十、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搜集几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交流。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

秋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

2.了解古诗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诗、词、曲的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诗经·

采薇》《春夜喜雨》,相信同学们已感受到了诗歌的美妙了,同学们还想不想继续去了解诗歌,去感受诗歌的魅力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欣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跟随诗人一起到诗歌的王国去继续遨游吧。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

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3.让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其他同学作出评价,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三、读中悟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诗歌大意。

2.让几名学生说说诗歌大意,师相机在学生展示资料的基础上引导:

①让学生了解诗、词、曲。

西江月:

词牌名(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词的题目,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

如我们学过的《忆江南》)

天净沙:

曲牌名(它也是相当于一首歌的调,如1=G,它不是这首曲的题目,它与这首曲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曲的题目是秋。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有单调、双调之分。

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天净沙·

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

②解释个别词语。

别枝惊雀:

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见:

同“现”。

听取:

听到。

七八个星天外:

天外七八个星。

两三点雨山前:

山前两三点雨。

茅店:

乡村小客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

飞鸿影下:

雁影掠过。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读诗歌。

四、品读诗歌,读中悟情,欣赏诗歌意境

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异同。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

又听到了什么?

眼前出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②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词人把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

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这也正是作才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秋》这首曲是元代散民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但其中没有秋景的清萧,没有悲凉的情绪。

有的却是色彩鲜明的美丽的秋景。

如曲中的“白草”“红叶”“黄花”三个词语,让我们感觉到秋天是那么的色彩鲜明。

同时,全曲没用一个“秋”字,却传达出了浓郁的秋意。

整首曲诗人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

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

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桠不动纹丝,乌鸦树羽辍立枝头。

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

曲中,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背诵这两首诗歌。

2、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宋词、元曲。

《太阳的话》《白桦》(一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不同。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及诗人的情感。

比较现代诗和古诗的异同;

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课前搜集现代诗的有关资料,搜集诗歌的特点的有关资料。

1.以读为主,读出新意阅读教学中以读为主。

在本课中,我立足于“读”,牢牢把握住“读”这一主线进行教学。

2.创设情境,层层推进,激发情感这首诗共三小节,情感是层层推进的

3.给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首先,在朗读课文时为学生创造一片畅想的天空。

从初读到学课文大部分都放手让学生自由读、同座互读、小组合作读、多种形式地读,重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圆”字,问:

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由此引出“太阳”)

2.你喜欢太阳吗?

为什么?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写太阳的诗。

 (板书:

13.太阳的话)齐读课题。

4.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想知道太阳对你说了些什么,那就赶快打开书115页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4人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读准字音。

3.师多种形式检查字音。

(开火车读、指名读、小组展示)注意“门”、“进”是前鼻音,“双”是翘舌音。

4.小游戏:

出示写着本课生字的纸花,学生每读对一个字,就将这朵花贴在黑板上画好的草地上。

5.全班齐读生字。

6.将这些生字宝宝放到课文中,你还能读准吗?

这次呀,同座之间互相读一读,如果同座字音读得准,句子读得通顺,就请你给他画上一个红太阳。

7.指名3人分别读1、2、3小节,师生共同评议。

 (重点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还可评态度是否大方,声音是否洪亮。

三、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学第一节诗

(1)听,太阳在召唤大家呢!

课件:

小屋子里有个小朋友在睡觉,阳光已经照在了窗子上,此时响起配乐朗读第一节诗。

(2)哟,好多同学都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起来。

那就快快读给你的小组同学听吧!

(四人小组活动,每人读一遍。

(3)小组推荐读。

(要说出推荐的理由)

(4)评读。

(要读出太阳急切的心情,读出太阳的召唤。

(5)选一名读得最好的同学戴上太阳头饰到讲台上对着全班同学表演读。

(6)全班齐读。

2.学第二节诗

(1)太阳在召唤你,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2)嗯,你想对了,太阳确实给咱们带礼物来啦!

 快轻轻地读读第二节诗,看你能找到什么礼物。

(3)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启发学生想象太阳带来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带来了林间的芳香,我们深深地陶醉其中。

太阳还带来了亮光和温暖,我们在草地上唱歌、跳舞、玩游戏……多么快乐呀!

(4)自由练读这节诗,然后读给同座听。

(5)太阳带着什么礼物,向我们快乐地走来呀?

指名读,评读。

(读出欣喜、愉快的情感或其它情感,提倡个性化读)

(6)你还看到太阳带着什么向我们走来?

激发学生想象,用“我带着——快乐的向你走来。

”句式读说句子,由此体会太阳带给我们一个美妙的世界。

(先小组练说,再指名说)

(7)男女生赛读第二小节。

3.学第三节诗’

(1)太阳把一个五彩的世界带给了我们,还等什么呢?

快快迎接她的到来吧!

阳光洒满大地,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阳光在小朋友的耳边轻声呼唤。

配乐朗读第三节诗。

(2)同座互读。

(3)指名同座配合表演读,全班评。

(体会太阳正在我们耳边呼唤)

(4)指名戴太阳头饰读。

(读出此时太阳的调皮与可爱,生机及活力。

(5)老师与学生一起读。

四、整体读文,指导背诵

1.(打开窗户,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沐浴着阳光)配上音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文。

2.小组内赛读,看谁能不看书表演读。

3.在小组推荐的基础上指名戴头饰上台表演读,并配上音乐。

五、课堂拓展

1.听了太阳的话,你有什么想对太阳说的吗?

(可写可画,可唱,让学生尽情表达)

2.成功展示

六、学习生字 (本节课只学一个“阳”字)

七、课外拓展

1.太阳奥妙知多少。

(搜集资料,汇报成果)

2.我是太阳小专家。

(知识擂台赛)

3.太阳照着你我他。

(运用资料,发挥想象绘画、习作)

4.师小结导入

老师刚才朗读的是一首现代诗,它和古诗有些不同,那它到底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再来读读《太阳的话》《白桦》这两首诗,相信通过同学们的学习,就会明白的。

二、自学《白桦》

1.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2.师介绍写作背景

3.小组交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家乡的歌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白桦象征了坚强的人们)

三、总结体会现代诗的特点

四、体会现代诗和古诗的区别

1.自读《诗经·

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

秋》《太阳的话》《白桦》

2.小组内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班上交流,师相机指点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

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4.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

(自然景物,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5.生默读阅读材料,让学生说说读了这六首诗的发现,师相机指导。

①诗歌的特点: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②这六首诗所写的内容都与什么有关?

(自然景物)

六、拓展延伸

1.背诵这两首诗。

2.课外阅读描写其他内容的诗歌。

诗海拾贝活动教案

活动一搜集诗歌(2课时)

活动目的: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

活动重难点:

通过阅读报刊、书籍以及采访等途径,搜集诗歌。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再次共同阅读“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分小组感情诵读这6首诗。

2.这几首诗都是围绕着一个什么主题?

吟咏大自然美好风光。

二、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中国诗歌从古至今的变化。

即由古代诗歌到近代诗歌的演变。

(1)什么是古代诗歌:

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

《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学生稍作了解。

②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

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

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三、在此基础上确定搜集诗歌的方法和形式

1.小组讨论。

2.得出结果:

采用阅读报刊书籍、采访、上网查找等形式。

3.组内分工,形成书面。

第二课时

一、利用校园资源开展活动。

1.分组利用图书馆、网络教室等信息渠道搜集诗歌。

2.搜集到后,用本子记录下来。

二、利用课余时间采用多种形式继续搜集并记录。

活动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2课时)

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教学内容:

学习整理诗歌,给诗歌分类

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

(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

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

(可以按内容分:

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可以按题材分:

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

可以按形式分:

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

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

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

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

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二、学习整理诗歌,将诗歌分类

1、小组学生在组内将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分类整理

2、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

诗歌分类表整理人:

类别诗歌的题目作者

3、将自己分类整理好的诗歌交流交流。

4、师生交流:

每一小组选一代表汇报小组的整理情况,并展示。

5、小组补充资料,补充搜集一些诗歌。

三、利用墙报张贴大家搜集整理的诗歌,供大家阅览。

学习欣赏诗歌,推荐自己喜爱的诗歌

一、学习欣赏诗歌

1.学生自读《给诗加“腰”》,思考:

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

2.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了有关诗歌的哪些知识?

3.你在课余生活中还知道哪些有关诗歌的故事?

能交流一下吗?

4.组内学习《诗中的“秋”》,交流:

怎样欣赏、理解诗歌?

(重点是学会明诗意和悟诗情)

5.讨论:

你还了解哪些有关诗歌的知识?

6.师生交流。

二、推荐“我最喜爱的诗歌”(诗歌推荐活动)

1.出示“我最喜爱的诗歌”推荐表(每人一张)

诗歌

作者

推荐理由

推荐人:

2.学生填表,并在小组内交流,相互补充。

3.交换朗读自己喜爱的诗歌。

4.说说自己喜爱的理由。

5.欣赏诗歌(教师推荐)

6.教师推荐书目:

《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毛泽东诗词鉴赏》等

与诗同行教案

活动一举办诗歌朗诵会(1课时)

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内容的确定。

一、在班里分组讨论一下,怎样开好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诗歌朗诵会朗诵的诗,可以是搜集到的诗,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诗。

可以利用教材,本学期教材中,《中华少年》就是一首典型的朗诵诗,本组教材中的《我们去看海》,选读课文中的《我们的方阵》都可作为选材。

还可以是自己写的诗歌。

2.小组内商定形式,可以展示,也可以比赛。

3.全班商议可以是小组合作参加,也可以是小组初选后,推荐代表参加班级的朗诵会。

4.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5.组织分工,力求每个同学或小组都有任务,如,环境布置、编排节目单、化妆,人人为班级朗诵会出力。

6.确定时间、地点、形式等。

二、制定一张班级朗诵会安排表,如:

主题:

“秋诗冬韵”诗歌朗诵会

时间:

11.21

地点:

学校多功能室

形式:

四人小组参赛

主持人:

王小一

教师布置:

1小组

串词准备:

2小组

道具准备:

3小组

评委安排:

4小组

场地清洁:

5小组

活动报道:

6小组。

照相,写报道。

活动二自己动手写诗(1课时)

活动内容:

1.阅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

2.尝试写诗。

一、复习导入

1.师:

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咱们在诗歌的海洋中拾到了许多美丽的贝壳,了解了许多关于诗歌的知识,谁能谈谈自己前一段活动的收获?

(预设:

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可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两首你们的同龄人写的诗,你一定会对诗产生不一样的感受。

二、自读《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1.你欣赏哪首诗?

为什么?

生:

我喜欢《致老鼠》,因为作者把讨厌的老鼠想象成了人来写,很有趣。

我喜欢《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的声音。

2.师相机归纳板书:

大胆想象

3.读了这两首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我知道写诗并不是那么神奇的事,我们也可以学着写。

写诗就是写平时生活中的一些事情……)

4.教师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有一颗童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就可以写出有趣的童诗。

三、补充诗歌,让学生欣赏。

将下面的诗歌复印给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交流交流写作方法。

1.巧用比喻:

云象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象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妈妈

妈妈是一个闹钟

每天早上叫我起床

2.妙用拟人:

风儿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玩飞镖游戏

风最讨厌了

每次都偷偷掀起我的裙子

然后在旁边大叫

羞!

真是气死我了

3.运用夸张:

交通警察

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

就是交通警察

因为他有“气功”

只要单手轻轻一推

几十辆车子就一动不动了

4.运用假设

如果我变成风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

一颗一颗吹干

四、你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五、在小组里交流你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

六、小组推荐优秀诗作全班交流。

活动三合作编诗集诗歌知识竞赛(2课时)

1.通过编诗集,培养学生编辑、合作能力,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魅力。

2.通过诗歌知识竞赛,增强对诗歌的兴趣,加强诗歌的积累和理解。

一、合作编本小诗集

1.咱们已经收集了许多诗作,欣赏了著名诗人的佳作,还自己动手写了诗当了小诗人了!

这么多我们喜欢的诗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让我们来编本诗集,把这些珍珠串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吧!

2.小组合作编辑

1)准备好选入诗集的诗,可以编入搜集到的诗或故事,也可以编入自己写的诗,还可以是同学写的诗。

小诗集中还可以适当穿插诗歌故事或相关资料。

还可以配上插图,或者辅以书法。

(注意引导学生要将搜集的诗歌、自己创作的诗歌、搜集的诗歌故事、诗歌资料等要分类编排、有序组合。

2)可以请父母、老师或同学写序。

3)注意封面设计的精美,诗集名字的引人注目,编排好目录。

3.成果展示

1)诗集编好了,我们来欣赏吧!

小组把诗集放在展示台上,并派代表介绍。

2)同学们评一评,可从书写、编排、美化等方面评。

3)选出优秀的诗集交流,可在学校里展示,开展班与班之间的交流,还可以请家长参观和评议。

诗歌知识竞赛

一、赛前准备

1.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几组。

2.搜集竞赛题目:

可以是诗句接龙、诗歌常识、诗句释义等。

3.出题方式:

学生出一半的题,教师出一半的题。

二、知识竞赛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