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33642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docx

家庭教育讲座详稿学员训练版本

朗培家庭教育讲座文稿——

培养孩子未来三十年

何智勇老师

第一部分:

提炼:

【训练板块0】

1.提炼:

谢谢各位家长的掌声,要不要再热烈点!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来到眉山和各位家长聊一聊关于孩子的问题。

虽然第一次来到眉山,但是听过很多次眉山的名字,因为我上大学时同宿舍就有一位同学是来自眉山的。

所以今天特别感谢眉山朗培学校的邀请,让我有机会亲临眉山现场感受一下眉山人民的朴实和热情,也感谢各位家长朋友的支持和用心的聆听。

所以,接下来我就带着这种特别亲切的感觉和在座的各位家长朋友聊一聊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各位家长说好还是不好?

要不要再大点声?

我来讲:

2.提炼: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来自成都,主要从事家庭教育的研究以及青少年成长的研究,目前在全国各地已经做过关于家庭教育和青少年成长的各种讲座超过300场,超过万人现场听过我的课,虽然我个子不高,但是我的课却很好,为什么呢?

因为很多家长后来给我反馈说,自从听了智勇老师的课后,家庭更和谐了,亲子关系更融洽了,孩子成绩更好了,家长也没以前那么累了,就连打麻将感觉手气都比以前好了……所以,各位家长,今天你算是来对了,要不要给自己掌声鼓励一下呢?

我来讲:

3.提炼:

那今天智勇老师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大家首先要把它记住,今天智勇老师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叫做:

培养孩子未来三十年。

 

第二部分:

提炼:

第一阶段:

提炼【训练板块1】

1.提炼:

那智勇老师先做第一项调查,来,您有两个孩子的家长请举一下手好不好,两个以上的包括三个四个的,谢谢的,请放下。

我看到了现场大概有70%的家庭是有两个孩子。

那教育孩子的问题其实与我们有多少个孩子是息息相关的,你们知道吗?

因为我在资阳做讲座的时候我给家长讲的一句话,我说孩子如果教育失败了没办法重头再来,下面一个家长就给我抬杠说:

智勇老师,你讲的不对,孩子教育失败了照样可以重头再来,我说怎么呢?

她说生第二个嘛。

把第一个的错误在第二个身上去纠正。

那我问他我说那老大怎么办呢?

智勇老师再做第二项调查,你的孩子正在读初中的举一下手,我看一下,好不好,读初中的,好,谢谢,放下手,小学的有没有?

小学的。

老二,读小学的有没有,举一下手,我看看,谢谢,放下手。

有没有读高中的,举一下手,我看看,读高中的,谢谢放下手。

好了,我看到,大多数是初中的家长,也有小学的,也有高中的,都没有关系,今天我们讲到得方法,都可以适用到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

2.提炼:

好了,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家长,请问现在的孩子好不好教?

好不好管?

有没有为孩子伤心过?

有没有哭过?

有没有?

经常哭哈。

现在的孩子不好教也不好管,那智勇老师问一下,那大家想不想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想的举手一下,我替我爱人举手。

我看谁不举手,不想自己孩子是好孩子的,想不想?

当然想。

 

第二阶段:

提炼:

一)提炼:

1.提炼:

【训练板块2】

那智勇老师要问了,既然都想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那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好孩子呢?

什么样的?

我们来采访一下,好不好?

采访一下,来,问一下这位家长,“您觉得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

”“懂事,听话”“听谁的话”“家长嘛”听爸爸妈妈的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这是我们的第一反应。

智勇老师走过中国上百个城市,讲过几百场讲座,今天是智勇老师最近这两年的第439场,智勇老师几乎是在全国各地在飞。

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家长,我问这个问题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家长都告诉我说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那智勇老师要问了,在座的各位家长,你说错了孩子听吗?

你说错了孩子听不听?

那不听不就变成坏孩子了吗?

如果你的意见和老师不一样,孩子该听你的还是该听老师的?

你和你爱人的意见不一样该听妈妈的还是把爸爸的?

所以我们很多家长把孩子当成了我们自己家的一只宠物,像一只小狗一样,我们希望我们让他向东他就不要朝西,让他朝南他就不要朝北,但是孩子往往和我们家长是怎么样的?

2.提炼:

我来举一个例子,我让大家做一件事儿,我让你们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做好不好?

听清楚。

千万不要在你的脑子里面想一根香蕉,千万别想,千万别想,一根黄色的香蕉,千万别想。

你脑袋是什么?

你脑袋现在是什么?

“一根黄色的香蕉”。

孩子也一样,“你要听话,你要听话,你要听话”他就偏偏不听话,这就是孩子最大的特点。

你看,我让你们别想象,你就偏想,人都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说要把自己的孩子变成好孩子好孩子,天天说好孩子好孩子好孩子,孩子一听就做一个坏孩子,跟你对着干,各位家长能听懂我在讲什么吗?

这是一个人最普通也是最直接的一种反抗,我不让你想你就偏想,我不让你做你就偏要做。

3.提炼:

在座的各位家长,有没有对孩子看电视,玩儿游戏,烦恼的,在座的各位家长,有没有?

有吧,还有看小说的,到了初中,高中看这些玄幻小说,你有没有在他耳边说不要不要不要,你有没有说?

结果呢,偏要嘛。

你说的根本是没有用的,各位家长,因为你越说他越要做,越说他越要做。

所以,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其实是没有定论的,有的说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有的说刻苦学习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有的说懂得感恩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其实好孩子的标准有太多太多了,根本没办法有一个定论。

因此,各位家长,孩子的教育问题已经是当代父母最大的精神压力。

有很多家庭的争吵其实都不是夫妻两个人感情的问题,有时候就是因为谁的问题?

孩子的交流问题。

所以智勇老师总结了14个字:

父母什么都不怕,就怕亏欠了孩子。

在座的各位家长,有没有和智勇老师一样的感受,有没有?

就是咱做什么都不怕,就怕亏欠了孩子,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所以教育孩子已经成为了当代父母最大的精神压力,事业再成功也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

 

第三阶段:

提炼:

【训练板块3】

那我们接下来就来看看那家长到底该如何正确的培养孩子呢?

一)提炼:

智勇老师首先要和家长做一个分享:

请问学校是干嘛的?

培养孩子什么的?

学校,学校是培养孩子什么的?

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那么成绩我们交给了学校来做,包括孩子的公立学校也好,还是我们报了朗培的民办学校也好,总之孩子的成绩交给老师们来负责,那家长负责什么呢?

家长他负责成绩吗?

各位家长,咱们今天一定要把这个事情说清楚,家长还要不要负责孩子成绩的好坏?

要还是不要?

要。

要什么要啊?

学校的老师,你已经给他报了辅导班,老师已经全力以赴的帮助孩子的成绩,孩子回家之后没其他的,你还在那儿天天成绩成绩成绩,最后他说那我不学了。

因为他脑子里面全部都是充斥着和什么有关的?

学习有关的。

所以孩子为什么厌学,是因为所有的人在他面前都在讲学习学习学习,成绩成绩成绩。

我建议成绩交给老师来做,家长要做的是家庭教育。

我们不做学校教育,也不做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交给社会,学校教育交给学校,我们作为家长就做好家庭教育就好了。

孩子除了学习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东西。

学习这件事就交给专业的老师去做就OK了。

 

二)提炼:

【训练板块4】

1.提炼:

让我们一起和家长来做三个问题的分享,这是第一个,各位家长,你们要凭你们内心最真实的感觉告诉我,好不好。

我问三个问题,能不能保证不撒谎?

能。

能做到,哈。

第一个问题。

是不是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班级前三名?

拿不到第一名打断他的狗腿!

是还是不是?

告诉我。

第二个问题,是不是一定要让孩子上清华北大。

考不上别进我们家门儿。

没有吧?

第三个问题,那要不要孩子有一个好未来?

能够养活自己,能够算是一个成功人

士?

要还是不要?

那问题就来了,有两个不要,一个是要。

我们来看看前连个问题都是和什么有关的?

学习有关,第三个是和工作有关,那智勇老师问一下在座的家长,如果他考了第三名,怎么办呢?

那就更好了。

如果孩子一不小心考上了清华北大呢?

那就太棒了!

所以各位家长嘴巴里说不要不要。

其实是什么,其实是要的。

2.提炼:

虽然不是一定要考前三名,但是考上了最好了,虽然不是一定要考清华北大,但是考上就太棒了,虽然一定要有一个好未来,但是未来靠什么呢?

各位家长!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通过刚才三个问题的调查,家长既要好成绩,又要好未来。

那成绩和未来之间有没有联系,智勇老师问你一下,你们觉得孩子是,算一下哈,现在初中三年,高中再读三年,大学四年,差不多十年。

十年后孩子大学毕业,走入社会,我想问一下,那个时候大学生多不多?

各位家长想象一下,十年后,中国的大学生多不多?

那岂止是多啊,走在路上看到一个年轻人问,你什么学历,他如果说不是大学,那比中彩票还难。

那个时候,全国各地,最廉价的土特产就是大学生,大家听懂我在讲什么吗?

所以那个时候,不光说那个时候,就说现在吧。

所在的用人单位看中的是一个人的学历呢还是更看重一个人的能力?

能力。

那能力从哪里来呢?

能力从家庭教育中来。

其实学校都在培养孩子的能力吗?

也在,那有的家长就说,智勇老师,你讲到这里是不是就不看重孩子的成绩了,是还是不是?

当然不是了,因为家长是又要好成绩又要好能力的嘛。

两个都要要,所以在座的各位家长记住一句话,这是智勇老师在全国各地都会给家长的一句话:

要学会用能力去要求成绩,(而不是单纯的要求成绩,比如说,按时完成作业是不是一种能力?

告诉我是还是不是?

在座的各位初中的家长听清楚哈),让能力来反馈成绩。

 

3.提炼:

【训练板块5】

各位家长是否记得,他的作业到底是怎么完成的,你们知道吗?

怎么完成的?

自己完成的话,那是班级前15名。

班级后15名的孩子基本都会用微信相互传答案。

我见过很多很多初中生的家长,我和很多很多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孩子聊天,他们的作业很多都是抄答案写上去的。

各位家长你们知道吗?

有超过70%的孩子的假期作业和周末作业都是用手机传微信直接把答案写下来的。

根本不是自己做的,而是抄袭的。

所以光要出成绩光要出成绩。

有用吗?

成绩是一个结果,但是学习它是一个什么,过程。

我们的通过这个过程去要求,只要有好的过程结果好不好,重不重要啊?

已经不重要了,所以在座的各位家长听清楚,我们要看孩子的过程,作业是怎么完成的,上课是怎么听讲的,他每一次考试是怎么参与这个过程的?

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学会用能力去要求成绩,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在暑假去参加这种校外的辅导课。

原因很简单,就是提高孩子学习的各种能力。

通过这种能力再来回馈成绩,他的能力提升了,他的成绩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所以在座的各位家长听清楚,我们不要在家庭教育中只要求孩子成绩,你必须要怎么样,你必须要考多少名?

而是要学会要求孩子的什么?

能力。

比如说,要学会自己把作业完成的能力,要学会把不会的问题敢于去和同学及老师提问的能力,很多孩子现在遇到不会的题目,根本根本不愿意去解决,他们想到的办法只有一个,就干嘛?

给同学打电话,或者发微信。

各位家长知道吗?

现在网络软件丰富到了什么程度呢?

有几款软件,比如说作业帮啊,学霸君啊,学习宝啊这样的软件,就像咱们手机里面的APP软件,下载下来,输入题目,拿手机一拍,5秒钟出答案。

各位家长知道有这样的一款软件吗?

知道。

如果这个软件到孩子身上去用,那些自觉学习,自愿学习的孩子,他会看看这个题目如何解的步骤,那些没有能力的呢?

直接把它抄下来就完了嘛。

各位家长想想这样的孩子,没有能力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成绩呀?

所以暑假的作业也好,下一学期的提前预习也好,他需要有专业的老师去带领,让孩子身上去提升。

所以各位家长记住这样的一句话,我们的家长要学会,来各位家长,我们家长是要求孩子能力还是要求孩子成绩?

能力,用能力来反馈成绩,而且一个有能力的孩子也许将来成绩不怎么样,但是他有没有可能在这个社会上成功被别人认可?

有没有?

有。

但是如果学成了个书呆子,光是知道学习,最后就算你考到清华北大,那又能怎么样?

各位家长知道吗?

中国最近三十年,所有清华北大的状元生,没有一个在行业内是什么样的?

出类拔萃的,没有一个是。

没有一个是行业的领先者,反而是那些用能力去提升成绩的孩子,才是社会的精英和领袖,所以,培养孩子未来三十年,我们是要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

而孩子要赢在未来,必须具备以下四方面的能力!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塑造主办单位学校的平台价值和文化理念价值!

而朗培恰恰是这样做的……

我来讲:

 

4.提炼:

【训练板块6】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我们在家庭教育里又该如何去培养呢?

我们首先来看这件事儿,从一件小小的事情说起,从倒水这件小事儿看能力的培养,智勇老师问一下,不管您的孩子他现在是13岁还是4岁还是9岁。

孩子说,妈妈我渴了,怎么办?

孩子说妈妈我饿了怎么办?

你就赶紧屁颠屁颠把水给他倒好。

甚至孩子还没渴就把水给人家倒好了。

孩子还没起就赶紧屁颠屁颠把早饭给做好了。

各位家长听清楚,你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因为未来孩子是要走上哪里的?

社会。

走向社会他需要有独立的能力,我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啃老族。

智勇老师问一下,咱们身边的啃老族多不多?

多。

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多不多?

甚至有些人结婚了,把孩子生了还要父母养的,这种现象多不多?

多。

岂止是多,好多呀。

比如说有些孩子大学毕业了,还要跟你要钱,毕业五年结婚了,房子你也给他买了,媳妇儿你也给他娶了,孩子还帮他养,美其名曰老来的空闲了,我来帮他看孩子,还是啃老族的一种。

提炼:

因此各位家长,咱们从倒水这件小事儿看能力的培养,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家庭教育能力培养智慧的第一个叫什么?

使用。

知道吗?

当一个孩子说妈妈我渴了,你把水给他倒过来,下一次,有一个题目他不会了,他就直接给同学要答案。

这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他学会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学会了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让别人来帮他解决,而不是自我解决。

你别看一个小小的倒水,竟然可以养成孩子写作业抄袭的习惯,各位家长你们想过吗?

你们肯定都没想过。

但这恰恰就是根源,因为孩子已经养成了一种什么习惯,依赖别人的习惯。

而不是靠自己解决困难。

所以当他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要尝试着让他自己去解决。

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是首先想到的怎么样去解决?

靠自己解决。

能听懂我在讲什么吗?

所以家庭教育第一个能力培养智慧就是使用。

我知道很多家长都在说孩子你看初中学习科目也多,也累,每天早上那么早起来去读书,晚上下了晚自习那么晚回来。

他太累了,我帮她做点事情,其实我们恰恰错了,你越帮忙越是帮的倒忙。

我的女儿今年7岁,可以做21道菜你们相信吗?

相信。

因为从五岁开始就在培养她自己做早餐的习惯。

我们每个月有一天我和他有一次角色互换,那一天她做妈妈,我做他儿子,她要叫我起床,要给我做早餐,每一个月都有这么一天,所以到现在他会做21道菜,当他说妈妈我渴了,我们是怎么说的,我们很多家长说的是自己去倒!

我们的回答是什么?

我们是这么说的,爸爸正好也渴了,能给我也倒杯水吗?

知道我在说什么吗?

因为孩子是越用越好用,谁用谁知道。

你们舍得用不?

舍不得用。

各位家长,只有舍才有得。

舍得用孩子,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然后骑了三天就把他放到车棚里,就没有再骑了。

三个月之后这辆车子变成什么样子了?

生锈了,然后胎也没气儿了,对不对?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是因为我们没有使用,如果我们这三个月天天都骑着它,三个月之后他还是崭新的。

所以各位家长想想你的孩子也是如此,也是越用越好用。

各位家长记住一句话,孩子能力大小取决于父母对其的使用程度。

所以你有二胎的孩子现在还小的就可以把孩子怎样?

用起来,越用越好用。

作重要的是,各位家长记住一句话,我用孩子是为了让他找到一个除了玩儿游戏看电视其他的一个成就感,各位家长发现没有,孩子喜不喜欢玩儿游戏?

喜不喜欢看电视?

喜欢,因为他玩儿游戏可以找到成就感。

因为他玩儿游戏可以杀人啊可以过关啊他会找到很多很多的成就感,但是在生活之中他除了这2项找不到其他的成就感了。

不会自己做饭,不会自己洗衣服,其他在生活中的能力全部都丧失了。

和没手没脚没啥区别,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可以做10道菜二十道菜当家里面有客人来了,让他展现两手的时候,这个时候你让他为叔叔阿姨炒两道菜,展示一下厨艺的时候,这个时候再好玩儿的游戏他都会放到一边,因为他要到外人面前展示自己。

你们有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吗?

所以为什么孩子喜欢玩儿游戏,看电视。

是因为除了这两件事情,在这两件事情之外,他再也找不到成就感了。

你们没给他找成就感的机会。

各位家长能听懂我在讲什么吗?

我再讲一个例子,各位家长想不想要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

就是让他天天都爱读书,看课外图书,不是那些小说哈,是那些老师推荐的文学读物,想不想?

想。

智勇老师问一下,给孩子买书了没有?

买的多不多?

一次一般买个几本?

三本五本舍得不?

结果你舍得是舍得了,买回去孩子看了吗?

因为孩子读小学的时候你就没有把这个习惯给他养成。

我们要求孩子一次只给他买一本书,你要给他说清楚什么时候看完什么时候给他买第二本。

这一本一年没看完一年不给他买。

所以孩子回去之后,拿着一本书,我得先把它看完,家里不是摆了多少书值得炫耀,而是买了多少书孩子就看了多少书。

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家里来了亲朋好友之后我都跟他们讲我们家雨涵,这桌子上摆了多少本书就看了多少本书。

你随便拿一本书他都能够回忆起其中的情节。

你说孩子有没有成就感?

有成就感,所以现在她平均三天就可以读一本书。

一年要读一百多本,就这么一句话,一个规矩,一次只给他买一本书。

只要家里有客人来了你就给他讲,这些书他都读过。

随便哪本书拿出来都可以讲出其中的故事情节。

让孩子找到一种什么感?

成就感。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读书,没有成就感嘛。

书买了三四本,就看了那么一本,其他的都没看,下一次你还继续给他买。

所以在他脑子中就形成了一种印象。

就是书买回来了不一定要干嘛?

看。

反正下回爸爸妈妈还会给我钱让我买。

所以,要让孩子除了游戏和电视之外找到其他的成就感,当然寒暑假去学习衔接班,为什么一定要去衔接班,智勇老师在全国各地讲课都会给大家讲,因为在暑假的衔接班首先要让孩子远离游戏和电视。

第二个,他会提前把下一个学期要学习的内容跟着这些名师先干嘛?

学习。

等他到这个学校里再来学习这个课程的时候他学过了,他已经懂的了。

这时候别人回答不上来,他能够回答上来的时候,他有没有成就感?

有。

第一次考试,别人都考780分,因为他上了衔接班,他考了九十到一百分。

他有没有成就感?

他瞬间就喜欢上了这个老师,喜欢上了这个学科。

是不是慢慢的成就感就找回来了。

他就除了看电视玩游戏之外找到了另外的乐趣。

这个乐趣也许和学习有关,那多棒啊,各位家长说是还是不是?

除了喜欢看电视,玩游戏,人家还有一个爱好,叫做爱学习。

哇,那家长,咱们真的是做梦都会笑醒。

是还是不是?

所以,衔接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提炼:

【训练板块7】

那咱们来看看家庭教育能力培养智慧二,习惯。

成功之道家庭教育是智勇老师发起的一个教育,我们对全国1000多名社会人士进行调查发现,这些人之所以优秀和他们的家庭结构、家长知识水平以及家庭富有程度没有关系的,但是却和孩子的习惯,尤其是家长的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那么我们来看看习惯该如何培养?

培养习惯的智慧。

智勇老师首先问一下各位家长习惯重不重要?

那我问一下咱们的孩子有没有早上起来起床刷牙洗脸的习惯?

有没有?

有,而且这个习惯有可能会跟着孩子一辈子,大家说对不对?

那为什么要把孩子刷牙洗脸的习惯给他养成呢?

他的原因很简单。

就是我们对孩子好习惯的培养,要学会好习惯做加法,尽可能延长连续性。

我来问一下家长啊,如果孩子早上不上课的话,早上一般几点起床?

910点钟是吧。

到了暑假呢?

是天天910点钟,那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家长,刷呀有没有这种情况?

说。

今天是周末不用刷牙,休息。

今天下大雨了不用刷牙,让牙齿休息一下。

刷牙洗脸是每天早上都必须要做的事情。

对还是不对?

对。

所以这个习惯就可以跟孩子一辈子。

那为什么孩子总是在周一到周五起不来呢?

因为周六周日和假期他有了例外。

他被断掉了,没有延续下去。

各位家长再想想孩子在小学阶段的时候,周一到周四要不要写作业?

周六晚上和周日晚上要不要写作业?

回忆一下,没有,为什么没写?

白天写了嘛。

那么各位家长你想,周一到周四周五每天晚上都写。

周六周日晚上不写,这个习惯不就相当于星期一到星期五刷,星期六星期天不刷吗?

不允许!

那为什么你在家里要这么做呢?

因为你心疼他,那学校里,你怎么不心疼他,你跟他屁股后面去学校得了!

老师上课的时候,你就削好水果,端到孩子面前,老师一盘,孩子一盘所以在家里写作业应该和学校里一样,也要一堂课45分钟,写完45分钟可以休息学校里休息10分钟我们休息20分钟总行吧!

45分钟休息半个小时,吃水果、上厕所、喝水。

各位家长发现没有,孩子在家写作业的时候,是坐不住的,只有玩游戏的时候才坐得住,看电视的时候才坐得住,一写作业,这看一下,那动一下,这喝一点,那吃2块,出来上个厕所。

其实和孩子无关,是你们导致的,他在学校里面上课,绝对不可能45分钟,老师还没说下课,他说我这寻摸一下,那走一下。

不会的,所以在家里,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他的注意力集中的时候,我们不要人为的去干嘛?

去破坏他。

那接下来反过来说,坏习惯我们就要学会做减法。

孩子说“妈妈我能不能每天把作业写完之后,看半个小时的电视,就看半个小时,我每天,前提是把作业写完了,把学习搞好了,行还是不行?

(行)行什么行?

那每天都看电视,那不就养成习惯了嘛,坏习惯要做减法,什么是减法,就是要给他破坏掉,不能让他连续起来,我给家长举个例子哈,你每天晚上吃完晚饭都吃一根香蕉,连续每天晚上都吃一根香蕉。

第二个月的第一天如果你没吃,你会不会觉得少点东西?

(会)会不会?

连续吃了一个月啊!

你某一天突然不吃,肯定感觉少了点什么东西,是不是?

那孩子也一样啊!

每天晚上都看电视,有那一天,你不让他看,他是不是就觉得什么?

心里不舒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东西,非要看看才行,所以这个时候,反过来,如果我不是让你每天都吃一根香蕉,而是一个月只让一天可以吃香蕉,一天吃多少呢?

吃一百根,吃完之后,我估计你一年都不想吃香蕉了,看到香蕉,你就想吐,所以各位家长,孩子要求,每天写完作业后都看半个小时电视,玩半个小时游戏,是不行的。

我们宁愿让他135每天晚上看一个小时电视,也不要,12345每天晚上看半个小时电视,因为135是什么的?

他是怎么的?

隔开的,他是断开的,123456他是怎样的?

连续的,如果能够有机会的话,最好的话是让孩子在周末,放假的时候,一次性,玩他个半天,也不要每天晚上都玩,所以我们我们家小雨,今年就7岁,喜欢看电视给他规定的,123456晚上全部不允许,只有星期天晚上,看完书之后,可以看半个小时电视,加上周末可以玩半天的电脑,那我想问一下家长,如果是周末让孩子看电视玩电脑,假设你答应了他玩三个小时,请问是早上的9点到12点好,还是中午的11点到2点好。

第一种?

还是第二种?

9点到12点,还是11点到2点?

各位家长思考一下,你觉得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智勇老师讲到这,你应该听懂了,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

要有破的技巧,当然是第二种,因为中要隔着一个什么?

吃中午饭嘛。

这个时候孩子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注意力特别集中,玩的可专心了,而这时候家长在干嘛?

在做饭啊,然后在收拾家务啊,清理房子啊,总之就是把孩子放一边不管了,这个时候你恰恰错了,这个时候应该把水果削好,拿进来,宝贝赶紧吃一口水果,他不玩的起劲吗?

就往他嘴里塞,这个时候你就要开始破坏了,能听懂我在讲什么吗?

然后你一会换上一件漂亮的衣服,走到孩子面前,宝贝你看妈妈今天穿的裙子好不好看啊?

就在他眼前晃啊晃,他说妈妈你好烦,你的目的就达到了,你说我是故意的,总之就是要破坏他玩游戏的习惯和注意力。

就是破的技巧,当他学习的时候你就消失不见了,到他一玩游戏的时候,那你就出现了,智勇老师跟爱人做的件事情,孩子正玩的起劲,把水给他倒好,然后送进去给他喝,他不是不喝嘛,我就干嘛,我就往他嘴里倒,故意把水洒到衣服上,那水洒到衣服上,是不是就要去换衣服啊,那你游戏是不是要先搁一边。

所以我们做的最恨的一招,看电视看得入劲,让他吃饭都不吃,出去!

我把电闸给拉了,把电闸拉下来说,妈妈忘了交电费,我就拿着钱包出去,我说帮你充电费去,出去溜达两个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