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39893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政治 《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 新人教版.docx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核心知识提示教案新人教版

1、纸币及其发行量: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为限度。

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紧缩,,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3)解决方法:

通货膨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通货紧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发行国债,投资环境设施建设,扩大出口。

附:

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货币流通次数

(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注意: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这里需要强调两点:

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

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

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2、外汇和汇率

(1)、外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

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即:

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①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

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②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

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③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影响价格的因素(两个考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影响供求。

(价格由市场形成)

(一)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卖方市场”。

(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货多不值钱”的现象,“买方市场”。

(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二)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4、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替代品、互补商品)

5、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有什么影响?

(1)、调节生产规模。

(2)、提高劳动生产率

(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注意:

联系汽车、手机、电脑、食品等价格变动对生产者的影响,理解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的三个表现。

懂得这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6、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附: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如何?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2)消费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消费调节生产)

(3)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注意:

应该掌握具体的原理内容,并能结合实际如扩大内需、旅游等加以分析说明。

7、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如何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①这是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竞争力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②企业取得优势最根本的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

①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

产品和服务的质量;②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作用: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③树立企业信誉与形象的途径:

开展正当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附:

什么是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为什么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怎么样树立?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原因:

(1)企业的信誉和形象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

它渗透在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并随企业的发展不断延续和更新,最终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本企业的竞争优势。

(2)公司是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成败。

如何:

开展正当竞争,主要依靠提高质量、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创立名牌等取得竞争的胜利;反对和抵制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注意:

应该掌握具体内容,并能结合实际分析说明。

8、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1)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因此,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改变观念,积极主动的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树立平等就业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2)、就业的意义:

(结合金融危机)

①(对劳动者)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谋生的重要手段。

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实现其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的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对社会)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特别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合理配置下的劳动就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积极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3)、我国的就业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

必然性:

①劳动重要。

②形势严峻:

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重要性:

①对社会生产:

是民生之本,生产出社会所需的财富

②对劳动者:

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措施)

A、国家:

要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施再就业工程,促进劳务输出;坚持“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方针,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B、劳动者:

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积极就业,自主创业。

9、收入分配公平:

(1)含义: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实现的途径:

(一项制度保证,两项重要举措)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级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注意:

应该掌握具体内容如实现的途径等,并能结合实际材料加以分析应用。

10、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二者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即对立统一。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②公平和效率也存在矛盾性,两者强调不同的方面。

注意:

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存在矛盾:

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提高效率亦指把蛋糕做大);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分配公平亦指把蛋糕分好)

(2)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①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11、财政的作用:

(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

(1)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民生问题)

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保障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资源,会导致投入某些行业、地区的资源严重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与发展。

国家通过财政支持这些行业,地区的建设,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免大起大落。

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注意:

结合我国财政政策的变化,说明其作用。

懂得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如:

4万亿,扩大内需,家电下乡等措施以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12、市场调节及其局限性:

(为什么?

(1)市场调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市场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自发性 ,盲目性, 滞后性

A.自发性:

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谋取私利。

B.盲目性:

生产经营者不可能掌握市场各方面的信息,因此决策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C.滞后性:

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这就会导致滞后性。

(3)仅由市场调节的后果:

A.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B.社会经济不稳定;C.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两极分化。

13、规范市场秩序(措施)

①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

②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③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实行惩戒制度。

④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要学会依法参加经济活动,依法维护权益;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14、宏观调控:

(为什么?

怎么样?

(1)必要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②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更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2)含义:

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

A经济手段:

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

表现:

经济手段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最常用的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意义:

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B法律手段:

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作用:

通过立法,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过经济司法活动,保障经济秩序协调发展。

C行政手段:

是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15、科学发展观:

(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

(一)必要性: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注意:

应该能够结合国家方针政策和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16、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核心、关键)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重大战略任务)

具体:

“一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一方针”: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转变”:

A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B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C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重中之重,突出位置)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基本国策)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海西区)

17、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影响:

(积极影响)

①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③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2)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消极影响)

①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②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3)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4)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态度: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附:

(我国)如何面对经济全球(怎么样做):

A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条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B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C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D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18、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②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③对外开放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复习说课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Bank)的现状和作用。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认识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觉悟目标:

增强学生改革开放意识和现代竞争意识,树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突破三大组织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1、事例分析法。

学生的思维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关于三大组织的作用,如果离开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将显得生硬与枯燥,往往比较难以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出示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由现象入手揭示本质与作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与规律。

2、视听教学法。

根据教学多感官共同参与原则,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采用投影、图片、录像等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3、问题是教学法。

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扮演好“主导”的角色,采用问题式教学法,通过学——导——学,培养学生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授课时间:

一课时

课型:

新课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播放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会议2001年11月10日下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的实况片断,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设以下问题:

中国为什么要“入世”?

世界贸易组织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有何作用?

学生边看边思考,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习。

(二)讲授新课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板书)

  一、世界贸易组织(板书)

  1、世界贸易组织的性质与目标(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1页至第102页第2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

它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教师归纳讲解)

  从同学们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

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WTO),是一个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

同时要清楚,它属于政府间的多边性的国际组织。

它的宗旨和目标是各成员国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

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促进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英文缩写GATT)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于1948年1月1日宣布临时生效,当时只有23个国家签字,我国是其中之一(1950年台湾国民党当局非法宣布退出)40多年来,由于此协定在解决国际贸易发展问题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参加协定的国家越来越多。

1933年12月15日,参加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的117个国家和地区在日内瓦达成了一个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草案),经过各方努力,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世界贸易组织于1995年1月1日在日内瓦正式成立。

  2、世界贸易组织的现状与作用(板书)

  请看下列三组材料:

(投影片)

材料一:

1:

2、在1995年,WTO对工业品进口关税总水平降低40%,并对20格产品部门实行了零关税。

材料二:

WTO制定了许多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如:

  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

  禁止采用进口数量限制原则

  禁止倾销和限制出口补贴原则

  最重要的非歧视性原则

  它强调各成员国之间实行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公平交易,反对贸易歧视。

材料三:

  在WTO宗旨中明确规定,要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得到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份额。

1964年1月26日通过题为“贸易与发展”的总协定第四部分,新增设的这一部分明确规定对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和更为优惠的待遇。

  此后,在多种场合又多次提出给予发展中国家优惠待遇的条文。

  这些举施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

请讨论:

(1)上述三组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2)这三组材料有什么内在联系?

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材料一反映了关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从国际贸易发展的过程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市场上主要国家的关税税率的增减程度与国际贸易发展速度成反比关系。

可见,降低世界各地进口关税水平,可以促进整个国际贸易的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大大幅度降低世界各地进口关税水平,有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规定了国际贸易中的各项基本原则。

如非歧视原则、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禁止采用进口数量限制原则、禁止倾销和限制出口补贴原则。

其中非歧视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

它强调各缔约国之间在无歧视的基本上进行贸易,相互间的贸易关系中不存在差别待遇,即实行无条件的多边最惠国的待遇。

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这些基本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有秩序进行。

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二个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三个作用是,实施了一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使发展中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3、“入世”是对中国的影响(板书)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联系明显增多。

可是由于某种历史原因,中国却失去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缔约国地位,为了恢复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缔约国地位,我国政府从1986年7月至xx年11月,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终于在xx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

  请看以下材料,想一想“入世”是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图片材料:

“入世”是对中国的影响

视频材料:

“入世”是对中国的影响

文字材料:

“入世”是对中国的影响

  学生讨论:

“入世”是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来做。

教师适时评价总结:

在利弊争论中,客观地说,从入世近期看,是弊大于利;从长远看,应是利大于弊。

而事实上,从早于中国入世的非洲国家来看,入世带给它们的,却是日益加深的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

这又说明,不管利与弊,都只能是外部条件,化弊为利,关键在于我们自己!

与狼共舞,我们要成为强悍的狼,而不是任人宰割的羊!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强悍的狼?

同学们,谁能说说看?

  入世之后,我国大城市的新华书店,有两类书最为畅销。

一类是与入世相关的,一类是外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