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44750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5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整理

绪论

一、现代文学的范围与分期

中国现代文学,指起于五四前夕,迄于新中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文学历史,即从1917年发难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召开,大约三十二年的文学发展历史。

分期

1917年到1927年为第一个时期,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时期;

1927年到1937年为第二时期,左翼文学运动的形成和壮大时期;

1937年到1949年为第三个时期,抗战的民主的文学运动的勃兴和繁荣时期。

二、现代文学的性质

1.“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即新民主主义文学”

 2.“改造民族灵魂的启蒙文学”

 3.“现代化的与世界文学相沟通的民族文学”

4.“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三、现代文学的主题、题材与形式

1.充满矛盾与张力的主题

现代作家对待现代化的态度并不是统一的,主题的呈现往往充满了矛盾与较大的差异,呈现出一种“复调现象。

所谓(poliphony)本是,指18世纪()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

复调小说是学者创设的概念。

"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等都有深刻影响。

2.多样化的题材

两大基本题材:

知识分子题材与农村题材。

同时又极为广阔:

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思想、命运、形象与心理情绪都无一例外地被摄入作家们的艺术视野。

3.文学形式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纠结

现代文学前半期:

文学形式的“现代化”诉求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抗战的爆发扭转了这一进程

一直在复杂而曲折的历史轨道中寻求自己作为现代民族文学的位置和特色。

第一章中国新文学的背景与“五四“文学革命

第一节、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一、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世纪末发生的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动,已经是这种变革趋势的先声。

那时的“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都取得过一定的成果。

 

诗界革命:

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

诗界革命冲击了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束缚,这些在当时都起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

但是,等强调保持旧风格,这就又束缚了手脚,使得它只是旧瓶装新酒,在的改革上虽有前进,却前进不大。

代表人物黄遵宪、谭嗣同。

小说界革命:

光绪二十八年十月(1902年11月),杂志在日本横滨创刊。

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这是“小说界革命”的开始。

“小说界革命”的影响相当深远,许多人投身于小说创作,直接促使了创作热潮的出现,在近代小说史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

代表人物梁启超。

前夜的涌动

文学改良运动没能完成从古典文学向现代文学转变的任务。

1915年前后,一场较之文学改良运动要激进的多,批判封建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了。

二、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在上海创刊,这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

《新青年》:

“五四”和和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

1915年9月15日创刊,主编,上海书社印行。

月刊,6期为一卷。

第1卷名《青年杂志》,2卷1期起改名为。

1917年初,陈独秀任文科学长,编辑部也随之从上海移至北京。

陈独秀:

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曾就读于(前身)。

中国的发起人和旗帜,的先驱,的总司令,中国运动的先行者,的创始人及首任,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

 

《新青年》的发刊词:

《敬告青年》提出“民主”与“科学”两大口号。

《本志罪案之答辩》: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文学革命两篇标志性文章:

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正式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文学改良刍议》:

1.需言之有物2.不模仿古人3.需讲求文法4.不做无病呻吟5.务去陈调套语6.不用典7.不对仗8.不避俗语俗字

《文学革命论》: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新青年》改组:

1918年1月,《新青年》改由陈独秀、钱玄同、胡适、李大钊等轮流主编,以《新青年》为核心,实际上形成了包括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的新文学统一战线。

三次论争

1.1919年与林纾的论争

林纾:

《荆生》:

以田其美、金心异、狄莫影射陈独秀、钱玄同、胡适。

《妖梦》:

郑思康梦游阴曹地府,攻击白话学堂。

 

《致蔡鹤卿书》提出新文学倡导者的两大罪状:

“覆孔孟,铲伦常”,提倡白话文。

李大钊:

《新旧思想之激战》:

“不敢光明磊落地出来和新派思想家辩论,而想靠强暴的势力压倒他们所反对的人。

蔡元培

《答林君琴南函》:

“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2.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争

由南京大学的几个教授编辑的《学衡》杂志而得名,创办于1922年1月,主编吴

宓,撰稿人有梅光迪、胡先骕等。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论新文化运动》胡先骕《评〈尝试集〉》

茅盾《文学界的反动运动》:

“现代人作文须用现代语”,也和民主主义一样,是举世所趋。

鲁迅《估学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抓住“学衡派”文章中的错误加以批驳。

3.1925年与“甲寅派“的论争

“甲寅派”因章士钊创办的《甲寅》杂志而得名。

章士钊发表《评新文化运动》《评新文学运动》,攻击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

成仿吾《读章氏〈评新文学运动〉》

高一涵《新文化运动的批评》

健攻《打倒国语运动的拦路虎》

鲁迅《十四年的“读经”》《古书与白话》《再来一次》揭露甲寅派“读经救国”的真面目。

历史性突破:

第一,相对于晚晴文学革新来说,“五四”文学革命是一次更自觉更完全意义上的文学革新运动。

第二,“五四”文学革命确立了一种具有现代性的个性解放和人的觉醒的文学观。

小结

经过“五四”运动的大力推进,运用白话已蔚为风气,不但文学创作已普遍用白

话,其他文化领域也都逐渐改用白话。

白话文已在整个社会和文化领域取代了文

言文的正宗地位。

第二节、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与新文学社团兴起

1.文学革命的酝酿过程和发动初期,发难者直接从外国文学运动中得到过启示。

2.对于如何建设新文学,也借鉴过外国文艺运动或文学创作的经验。

3.通过作品翻译、介绍外国文艺思潮,向闭塞的中国文坛吹进新鲜的现代气息。

翻译的热潮与影响

五四后短短的几年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各种文学思潮及相关的哲学思潮先后涌

进中国。

每一种思潮都有人介绍并有人试验和信仰,各自聚集为文学社团,创办各种文艺

刊物。

新文学社团蓬勃兴起

1921年到1923年,全国出现大小文学社团40多个,出版文艺刊物50多种。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也最有代表性。

文学研究会

1921年成立于北京。

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

统照等12人,后来发展成员近百人,主办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

  

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艺术”,反对“为艺术而艺术”。

这说明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一方面规定了文学反映的对象是“社会

现象”,从而与现实主义相连通;另一方面又强调文学对于人生的作用,要求文

学起到指导人生改造人生的作用。

这既是危难时代的需要,体现了梁启超文学功

利论,也契合了中国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

这种“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使文学研究会在创作方法上更倾向于现实主义。

他们

“比《新青年》派更进一步揭起了写实主义文学的文学革命的旗帜”。

但是这种现实主义只是在关注现实人生这一点上成为同人的共识,在如何反应人

生的问题上,他们的见解并不一致。

当他们着重提出对人生的看法,表现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时,他们的作品就明显

呈现出主观倾向和浪漫主义色彩;当他们着重揭露人生缺陷,表现社会人生时,

则侧重于客观的现实主义方法。

因此,严格地说来,文学研究会不是一个创作方

法上的流派,而是一个对于文学职能功用见解比较接近的文学团体。

文学研究会没有统一的领导,组织也比较松散,因而1925年“五卅”后,随着

时代兴奋点的转移便逐渐分化,如茅盾、张闻天等投身实际的革命斗争,孙伏园、

俞平伯另组语丝社,徐志摩成为新月社的中坚。

1926年后活动逐渐减少,不过

直到1932年《小说月报》被日军炸坏,这个团体才被无形解散。

文学研究会除努力创作之外,也重视翻译介绍外国文学,尤其侧重译介俄国、法

国以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如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罗曼罗兰、莫泊

桑等作家的作品。

与文学研究会倾向相近的有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等团体。

创造社

 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的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等。

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等十几种刊物。

  

表现出不同与文学研究会的主张,即认为文学是自我情绪的表现。

原因:

一方面他们直接在外国接受西方新思潮的洗礼;另一方面身处异国他乡的弱国子民的心又倍感孤寂。

他们一方面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倡导文学的“无目的论”;另一方面他们又思考着文学“对于时代的使命”,认为“文学是时代的良心”。

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在创造社作家的眼中,是有区别的。

对于艺术功利性的强调便导致了后期创造社的“方向转变”。

用浪漫主义概括创造社的创作方法是不准确的。

作为浪漫主义本质特征之一的理想性在创造社作家的创造中缺少鲜明的表现。

(除郭沫若《女神》)。

同时,他们也对浪漫主义所标榜的自然也不以为然,王明清便明确的提出“破除‘自然’的迷信”,因而创造社文学只是在情绪表现上与浪漫主义的情感性、主观性相契合。

而这一契合中又融合进了西方的感伤主义、表现主义、唯美主义和直觉论,以及中国古代的感伤传统等因素。

因而,用“抒情主义”比较好。

综上所述,创造社作家是以一种独特的文学主张和富有特色的文学创作登上文坛的。

但创造社在1923年郁达夫北上北大任教后迅速衰落,创造社的“元老们”已出现分化(1927年8月,郁达夫脱离),其中坚作用的是1927年冬由日本回国的一批青年李初梨、冯乃超、朱镜我等。

这些少壮派否定了前期创造社表现自我情绪的文学倾向,转而提倡革命文学。

与创造社接近的团体是弥洒社、沉钟社、浅草社。

语丝社

因《语丝周刊》而得名。

1924年10月,负责编辑《晨报*副刊》的孙伏园因与《晨报》主编刘勉已发生矛盾而辞职,遂联合一批作家自办了《语丝》月刊,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

主要发表文艺性短评、随笔、感想等杂文、散文,注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形成了泼辣、幽默风格的“语丝”文体。

1927年10月,《语丝》被军阀张作霖查封。

《语丝》被迫迁往上海。

提倡思想自由、个性表现、注重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的宗旨,使《语丝》多刊载针砭时弊的杂文和随笔题散文,并“在不意中显示了一种特色是:

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地加以排击”。

因而在20世纪20年代的思想文化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战斗作用,形成了一种风格泼辣幽默并具有战斗性和批判性的“语丝文体”。

莽原社

1925年4月,成立于北京,其中主要成员有高长虹、向培良、黄鹏基等,以《莽原》为主要阵地,至1927年解体。

未名社

1925年8月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曹靖华、韦素园、台静农、李霁野、韦丛芜等,主要编印了《未名丛刊》和《未名新集》,1931年因内部矛盾和经济困难解体。

新月社

成立于1923年,办有《晨报副刊》《诗镌》等,是创作倾向复杂而又影响较大的自由主义作家文学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思潮影响较深,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陈源、梁实秋等。

一方面于1926年4月创办的《晨报*副刊*诗镌》,倡导“格律诗”,虽然只出了11期,但在新诗史上影响重大,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月诗派”;另一方面则是由余上沅、闻一多等于1925年在北京国立艺专建立戏剧系,并于1926年6月继《诗镌》之后,在《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倡导“国剧运动”。

新月社的文学主张总起来可归纳为两点:

第一是批评了“五四”以来新文学情绪过分泛滥和形式散漫化倾向,提出“以理智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

其中“格律诗”,闻一多进而提出了著名的诗歌“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所谓音乐美,指音节的协和与节奏,因而要求每行的音节数大致相等。

所谓绘画美,是指诗歌语言辞藻修饰的美,也就是对土白语言的艺术化。

建筑美则是指诗歌外在形式所达到的“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所产生的视觉美。

第二是对“五四”新文学的欧化倾向不满,强调要融合中西,要从中国古典艺术中汲取营养。

1926年6月以后,闻一多、徐志摩等相继离开北京,新月社无形解散。

当他们与《现代评论》的胡适,陈西滢等人于1927年重新集合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时,便进入了新月派活动的第二个时期,及后期新月派了。

这一时期新月派的主要成就依然在诗歌上。

至1933年6月《新月》正式停刊,宣布了这一诗派的解体。

小结

外国文艺思潮涌入和新文学社团蜂起也是文学革命的重要成果,特别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卓有成效的翻译与创作,无论在内容上、技巧上都对整个现代文学发展产生巨大久远的影响,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不同流派的形成也尽了开源拓流之功。

第三节、“五四”文学的基本主题与文学的多种流向

同“五四”文学革命体现出对封建意识形态的整体性批判一致,注重个性解放意识、确立“人的文学”的观念,成为中国新文学开创阶段,即一般称之为“五四”文学的头个十年时期文学的最显著的特征。

鲁迅、茅盾、郁达夫等新文学作家从不同角度谈到过,人的发现、发展个性,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主要目标。

在中国社会从封建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历史性转化中,“人的觉醒和解放”是新文学先驱的共识,也必然成为新文学创造的基本主题。

“五四”新文学时期形成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虽创作规模大小不一,风格流派各有所长,创作实绩各有千秋,但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国新文学三大基本流向,形象着后来各个时期文学的发展,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流派、文学样式多元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第二章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

第一节、“鲁迅的方向”对中国新文学的开拓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是和鲁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骨头最硬,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文学创作:

短篇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

《野草》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杂文集:

《坟》《热风》《三闲集》《二心集》等17本

一、鲁迅生平简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鲁

迅”是他在发表《狂人日记》所用的笔名。

青少年时代影响最大的三件事:

祖父入狱

父亲患病

幻灯片事件

美国友人斯诺悼念鲁迅时,将他比作“法国革命时期的伏尔泰”“苏俄的高尔基”

二、鲁迅的思想发展和变化

一生跨越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大历史阶段。

按照他思想和创

造的发展脉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青少年时代-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之前:

民主主义思想形成期,创作上

是准备期。

2.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1927年大革命失败:

思想过渡期,创作上是爆发期

3.1927-1936年逝世:

思想成熟期,创作上也是成熟期。

鲁迅的进化论发展观特点

(1)吸收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变化、发展的观点,坚信社会历史总是要前进,总是要发展的。

(2)强调斗争。

(3)承认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突变和飞跃。

思想转变标志:

关于无产阶级文学的论争和参加左联。

《革命时代的文学》黄埔演讲,强调武装斗争的重要性,这是鲁迅思想的又一次变化

左联: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

左联的人物是。

1930年6月,在促进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中国上海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此组织的目的是与争取宣传,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创办的刊物有、等。

鲁迅的贡献:

1.鲁迅的思想文化建树,开启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的道路成为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表率2.鲁迅在各个文学领域都进行了成绩辉煌的创造,成为我国新文学最伟大的奠基者和开拓者3.鲁迅以自己的辉煌业绩,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开辟了崭新的方向,鲁迅的方向,是我们应当坚持的的并加以发展的方向;鲁迅的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无可争议的前导和明灯。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的精神之父。

第二节《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发表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我国现代小说的开端。

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现代化的贡献

一、新的小说观念

在人民自己创造文学之前,以笔充当人民的代言人,“画出沉默的国民魂灵”,促进民族的自我反省与批判。

其不朽价值在于他在“五四”前后最早实现了文学观念的转换。

鲁迅最早举起文学“为人生”的大旗。

作为启蒙思想家,鲁迅毕生从事的是改造民族灵魂的工作,因而他的小说在审视历史,批判封建意识形态,揭示国民性弱点以重塑民族灵魂方面,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刻性,其全部锋芒是针对整个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

从思想启蒙要求出发,鲁迅小说集中显示的是作为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

这是鲁迅新文化运动的直接方式之一。

二、新的人物、题材与思想主题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真正写普通农民的小说家,现代小说的两大基本题材——农村题材与知识分子题材,都是由鲁迅开创的。

鲁迅笔下的四类知识分子形象

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

基本否定的形象,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是一些封建假道学或不学无术的文化流氓。

辛亥革命前后的知识分子,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药》中的夏瑜,《在酒楼上》里的吕纬甫,《孤独者》里的魏连殳等。

五四前后的知识分子,如《伤逝》中的子君、涓生等。

独特的主题

1.着重表现下层人民精神的痛苦与病态。

2.对农民及其他小生产者自身的弱点进行清醒的批评

3.对“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的描写。

三、多种创作方法的开拓

主张“博采众家,取其所长”,鲁迅在独立创作前所“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包括了各种不同创作方法。

“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现实主义)

在客观描绘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主观抒情性(浪漫主义)

用具体可感的的形象表达抽象的、难以琢磨的思想、精神和主观情感(象征主义)

四、新的结构和叙述方式

《呐喊》《彷徨》吸收了外国近代小说的结构方法,截取人生片断来描写人生,使中国小说在结构方法上来了一个大突破。

《狂人日记》按人物心理流动组织小说;《离婚》舍弃前几次冲突,集中写最后一次三方会谈的场面;《伤逝》以子君与涓生的结合与分离作为结构的骨架。

常采用第一人称,但有时是主人公,有时是叙述人,有时只是旁观者。

日记体、对话体、传记体

鲁迅改变了传统小说以情节为主的特性,而将表现人、塑造人的性格置于小说的首位。

五、新的现代文学语言

摒弃了陈腐艰涩的文言,改用新鲜活泼、通俗晓畅的白话,并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外来语言与古代语言中有用的部分,创造出与现代思维相适应的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现代文学语言。

鲜明的个人风格

茅盾将鲁迅的语言风格概括为六个字:

“洗练、峭拔、幽默”,“无论是他的小说、杂文、题词、乃至书信,一眼看去,便有他的个人风格迎面扑来。

第三节《阿Q正传》:

中国现代小说的典范之作

《阿Q正传》是鲁迅最杰出的代表作,它不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夺目的瑰宝。

同时代作家的评价

郭沫若:

“旷代文章数阿Q”。

茅盾:

“我们不断的在社会的各方面遇见‘阿Q相’的人物:

我们有时自己反省,常常疑惑自己身中也免不了带着一些‘阿Q相’的分子。

一、阿Q形象的复杂丰富性

1.农村中的流浪雇农典型

2.辛亥革命时期的落后农民典型

3.逐渐觉醒的革命农民典型

4.一种精神的性格化和典型化

5.思想性典型,各式各样的阿Q主义或阿Q精神的载体

阿Q的经济地位

没有土地,没有家,没有固定职业,靠打短工、做帮工维持生活,是一个赤贫的乡村劳动者。

阿Q的思想特征

不敢正视现实,麻木健忘

妄自尊大

“看客”式的无聊和冷酷

符合“圣经贤传”的思想

守旧心态

畏强凌弱的卑怯和势利

阿Q的革命观

“要什么就有什么”,可以随意夺取当年曾属于赵太爷、钱太爷们的“威福、子女、玉帛”。

阿Q的精神胜利法

用夸耀过去来解脱现实的苦恼;

用虚无的未来宽解眼前的窘迫;

以自己的丑恶骄人;

用自尊自大或自轻自贱来掩盖自己所处的失败者地位。

阿Q与辛亥革命

把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考察与中国革命联系在一起,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革命的描写,揭示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

阿Q形象的社会意义与历史意义

画出国人的灵魂,达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

反映中国近代农村的社会矛盾以及揭示辛亥革命弱点的重要意义:

第一,小说以深刻的笔触,提供了深刻而完整的生活形象,写出了“未庄”这样一个处于封建模式的毫无变动的死气沉沉的“小社会”;第二,小说对阿Q的革命要求和“阿Q式革命”的实质做了精辟的剖析(1.阿Q具有革命的可能性。

阿Q是凭被剥削者、被压迫者的直感去接受革命的,他的灵魂深处有一种本能的反抗性,因而很容易把自己命运同革命联系在一起,由过去的盲目厌恶到现在的“神往”革命2.对阿Q的革命采取基本否定态度。

因为阿Q的革命总是摆脱不了封建社会小私有者的庸俗和落后意识。

);第三,对辛亥革命的弱点和不彻底性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揭示。

作为一种历史的和社会的“病状”,将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中存在,成为一面镜子,使人们从中窥测到这种精神的病容而时时警戒。

二、《阿Q正传》的艺术风格

1.外冷内热

2.以讽抒情

3.形喜实悲

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

如同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莎士比亚创造的哈姆雷特一样,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数具有不朽艺术生命力的文学典型之一。

三、《阿Q正传》提供的艺术经验

1.着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小说不以情节取胜,而以人物描写见长。

2.用“传记”式结构,塑造一个圆满的典型形象。

小说没有贯穿全篇的故事,而是以阿Q的“行状”为线索,结构成篇,生动地展现了阿Q悲剧的一生。

其妙处在于:

善于选取最能体现阿Q性格的事件,或写意,或白描,或露或藏,有详有略,画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景,用“精神胜利法”将其连缀起来,将人物的悲剧命运揭示的非常清晰,性格涵量也大为拓展,而情节发展中的矛盾冲突层出不穷,有张有弛,有起有落,形成了故事情节单线发展而又波澜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