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教学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461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第九章教学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教学上.docx

《第九章教学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教学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九章教学上.docx

第九章教学上

第九章教学(上)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参考答案:

A

专家点评: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都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2.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的各自专长。

将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的是()。

A.孟子B.荀子C.王阳明D.朱熹

参考答案:

D

专家点评:

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

这是“因材施教”来源。

3.《学记》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参考答案:

C

专家点评:

我国古代教学注重按一定顺序进行。

《学记》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是说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的境地。

这体现了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学教学原则包括()。

A.因材施教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E.循序渐进原则

参考答案:

ABCDE

专家点评:

中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下列关于练习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A.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为:

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等

B.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C.精选练习材料,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D.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越多越好

E.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

参考答案:

ABCE

专家点评:

练习的分量、次数和时间要适当,并不是越多越好。

三、填空题

1、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参考答案:

教学

专家点评: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历代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掌握知识的巩固问题。

例如孔子要求“”。

参考答案:

“学而时习之”或“温故而知新”。

专家点评: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孔子就曾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3.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

参考答案:

直观性重要来源

专家点评: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四、简答题

如何理解因材施教原则?

应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

参考答案: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应做到: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特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请有关学科的教师或校外专家进行特殊的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参加一些有关的课外小组和校外活动、有关的竞赛;在有条件的学校试行按能力分班教学;开设一些选修课,以照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允许成绩优异的学生跳级,使他们的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

专家点评:

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差异,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论述题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引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

其目的在于: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个体获得发展。

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认识的间接性。

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教学基本方式是"掌握",是一种简约的经过提炼的认识过程,同样以教学实践活动为基础。

(2)认识的交往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学生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学生的认识如果离开了师生在特定情境和为特殊目的进行的交往,教学活动的概念就可以扩大到生活教育的领域。

(3)认识的教育性。

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这种认识是发展,在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

(4)有指导的认识。

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学生(主体)一课程与教材(客体)一教师(领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

学生的认识实际上走的是人类认识的捷径。

专家点评:

此类题是采点给分,因此要注意回答全面。

同步辅导基础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凯洛夫

1.C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

2.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这体现了教学中要贯彻()。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2.A“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3.乌申斯基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根据这一观点,在中学教学中应贯彻()。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3.C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4.教学原则是依据()制定的。

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B.教育部颁布的文件

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D.教学目的

4.C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5.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知识和()。

A.直接经验B.社会实践C.间接经验D、科学实验

5.C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知识和间接经验,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6.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C.启发学生独立思考D.发扬教学民主

6.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是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7.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的教育家是()。

A.杜威B.赫尔巴特C.凯洛夫D.夸美纽斯

7.C20世纪40年代,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8.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谈论法B.讨论法C.讲授法D、谈话法

8.D谈话法也叫问答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9.学校教育必须以()为中心。

A.课外活动B.教学C、讲授法D、谈话法

9.B学校教育必须以教学为中心

10.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

A.熟悉B.分析C、体育活动D、理解教材

10.D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二、多项选择题

1.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

A.认识的间接性B、认识的直接性

C.认识的教育性D、有领导的认识

E.认识的交往性

1.ACDE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己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因此B是错误的。

2.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

A、讨论法B、练习法C、谈话法

D、讲授法E、实验法

2.ABCDE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等。

三、填空题

1.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2.早在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一行的统一过程。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4.在我国,长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学过程看做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过程。

5.教学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活动的主体,具有发展性和可塑性。

四、简答题

1.教学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教学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作为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多种形态。

教学作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许多因素影响,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学生许多一时的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成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要注意提问、激疑,启发他们的思维。

然后,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认识逐步深入,以获取新知。

教师在启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要有耐心、有重点,要深入下去,提出补充问题引导学生去获取新知,启发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让他们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独出心裁地完成作业,以便发展创造才能。

(4)发扬教学民主。

它包括: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

五、论述题

1.教学的一般任务有哪些?

教学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

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

(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将贮存在书本或其他的信息载体中的物化知识作为学生认识的客体,经过有指导的学习活动,将人类总体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内在知识结构。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能力;不仅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体力,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有规律、有节律地学习与生活。

特别是要通过发展性教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育少年的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正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现代教学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通过教学,激励发展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不仅使他们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

2.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与哪条教学原则的思想是一致的?

谈谈该原则在实际中应如何贯彻运用。

孔子很重视知识的巩固问题,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这与教学中的巩固性原则是一致的。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在教学中,贯彻巩固性原则应注意: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

要使学生知识掌握得牢固,首先在传授时要使学生深刻理解,留下极深的印象。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当然,强调理解记忆,并不否定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作机械记忆。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为了组织好复习,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要安排好复习的时间,要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使他们学会通过整理编排知识、写成提纲、口诀帮助记忆。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新知识,扩大加深改组原有知识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来巩固知识。

它不是要求学生原地踏步,反复温习,而是在前进中巩固,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联系、复习已有知识,在运用知识中不断巩固和深化已有的知识与技能。

难度提升强化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哪一特点?

()

A.教育性B.指导性C.间接性D.交往性

1.C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间接性的特点

2.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文化活动C.实践活动D.娱乐活动

2.A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3.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凯洛夫

3.C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

4.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

A.启发谈话B.主动谈话C.被动谈话D.预设谈话

4.A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己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己学的知识。

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识。

5.“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这说明在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B.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C.发展学生智力D.发展学生的能力

5.D“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这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力。

6.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领会知识B.引起学习动机C.巩固知识D.检查知识

6.A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7.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7.A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

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

8.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8.D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9.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B.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C.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D.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9.D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10.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不包括()。

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B.学生特点

C.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D.学校的要求

10.D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②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③学生特点;④教学时间、设备、条件;⑤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活动哪些属于教学活动?

()

A.课前准备B.上课C.作业D.练习E.评定

1.ABCDE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课前准备、上课、作业、练习、辅导、评定等都属于教学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既可以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各种交往进行,也可以通过印刷、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远距离教学手段开展。

2.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A.准备好问题B.准备好谈话计划

C.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

D.善于启发诱导E做好归纳、小结

2.ABCDE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三、填空题

1.教学认识的客体以课程教材为基本形式,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凝聚的精神客体,既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又是他们认识和发展自身的工具,具有中介性。

2.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进而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3.朱熹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明确提出了的渐进式教育要求。

4.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它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5.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

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己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四、简答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教学过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者统一在同一教学活动中。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可以相互转化。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知、情、意是教学过程内在的因素,它们的协调发展不仅与教学内容相关,也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方法的运用相关,教师教学的责任感、价值观、思想作风、言行举止以及校园环境、人际关系等,对这些方面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现代教学论强调教与学二者的辩证关系。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总之,要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2.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教学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通过教学,不仅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进程,而且使人类文化一代代继承发展。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教学的作用直接地、具体地表现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它扩大了个体的认识范围,赢得了认识的速度;使个体的身心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结合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一个统一的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但是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结合,必须与生活实践加强联系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3.循序渐进原则如何理解?

应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原则应注意: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按教学大纲、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

但这不是要教师照本宣科,而是要求教师深入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结合学生认识特点和本班学生的情况,编写一个讲授提纲,以指导教学的具体进程。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循序渐进要求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教学。

注意重点,就是注意要把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当做课堂教学的重点,把较多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上,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以保证学生正确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这是循序渐进应遵循的一般要求,是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它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不可违反,学生的基础打好了,认识能力提高了,学习进度就会加快,效率就会提高。

4.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需要哪些条件?

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

①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只有掌握了规律性的知识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

也只有规律性的知识,才需要理论思维的形式。

②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去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③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五、论述题

1.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各种教学方法有哪些基本要求?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②注意启发。

③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③要善于启发诱导。

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3)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